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19年7月3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诺奖大师又要坑中国

张是之 2019-04-14

文丨张是之

3月24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9年年会上,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发表演讲。

斯蒂格利茨认为,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水平还只是最发达国家的1/5,这意味着还需要在技术、知识、人力资本方面追赶。不平衡现象非常突出,需要确保各个方面实现人人机会均等。

他说:「中国现在应该想想怎么加税。因为合适的税收结构,包括环保税、土地税、资本利得税,这些是比较好的税种,可以帮助经济结构改革,去解决我刚才提到的这些问题。对我来说,供给侧改革需要设计增加良好的税收。」

1979年克拉克奖、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头顶诺奖的光环,可惜他关于加税的建议,每一个字都是错的。

斯蒂格利茨还被誉为「自由市场经济学家」的批评者,对自由市场和社会的不平等问题秉持一贯的批评态度。

斯大师分析经济学问题通常是从不平等、不公平切入,然后指出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的根源都源自于不公平,进而提出一系列征税、加税的建议,企图通过消灭不平等来解决矛盾和问题。

他这「三板斧」的套路,在他那本《不平等的代价》中有着集中展现。

在书中他反复阐述的观点,就是认为给了富人那么多钱,就是伤害了穷人,聚集到上层群体的财富是以牺牲中下层群体为代价的。以及认为不平等对经济产生严重影响,最终演变成社会问题。并建议建立全球化的税收机制,针对所有企业的全球税制体系。

斯蒂格利茨的理论存在的问题,在我看来,主要是眼睛总盯着不平等,总想着怎样分蛋糕更公平。而真正的问题在于,如何把蛋糕做的更大,让每个人到手的蛋糕更多。

「不患寡而患不均」,这句咱们中国广为流传的古话遮蔽了这位外国友人的双眼。

以至于在他眼里,我们看到,有「分配」而无「交易」,有「管制」而无「自由」。

他认为富人的财富是社会分配给富人的,而不是富人凭实力和很多人、包括穷人做交易而来的。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之上,用「有形之手」来调控财富分配就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不患寡而患不均,真的是这样吗?简单回看历史,我们就可以知道,寡,显然更可怕,而不是什么不均。

改革开放前,总体上我们是相对平均的,贫富差距不算大,但就是集体贫穷。

长期的计划经济政策和政治运动,使得经济几乎到了崩溃边缘,吃不上饭、吃不饱饭是常态。

这种常态倒是一种均衡和平均,但正常人没有人愿意回到过去的那种岁月。

有人一顿饭吃掉几万、几十万,有的人一顿饭就是馒头加咸菜,不超过一块钱,甚至有的流浪汉以捡拾垃圾为生。

这个差距的确很大,但这并不可怕。

真正可怕的是,很多人都没有饭吃,别说馒头了,就连方圆几里内的树皮、野菜都被吃光,更不可能有可以捡来吃的丢弃食物。

斯蒂格利茨眼里看到的100和1的差距,而问题矛盾的实质在于,如果政府胡作非为、经济不发展,很多人面临的局面是0,然后是直面死亡。

我们自己四十多年前的历史,也许由于种种的原因,很多年轻人对那个年代的印象是模糊的,缺乏足够的冲击力。

今天去看看委内瑞拉的现状,看看那些挂在瘦弱的母亲身上孱弱的婴儿,看看那些围着垃圾堆翻来翻去找吃的,看看那些苟延残喘的生命,那就是我们老一辈人过去的真实写照。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经济高速发展,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一定是做对了很多事情,否则不可能有今天的成绩。

但当我们今天重新回顾历史、总结过去的时候,我们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我们做对了的事情,我们总结却认为是错的;当我们真的做错的时候,总结却又认为是对的。

如果再加上一条的话,那就是随着海归派经济学家的回国,带来的新的视角和思想,也引入了很多好心办坏事的恶法。

单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我们其实完全可以挺直腰杆说出「道路自信」四个字,而不必时不时地请外国专家来站台把脉。

中国的道路自信,可以简单地归为两个方面:一个是邓小平强调的实事求是,另外一个则是写进宪法的保护私有财产权。

这两条,具体落实过程中,肯定有不尽如人意,甚至是相悖之处。但在整体的大方向上,中国得以高速发展的经济学视角,就是在事实求是、尊重私有财产权的前提下,给人以自由,让人、让物去自由地匹配和试错,从而创造出了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

在我们过去改革的路上,很多问题都面临着质疑、反复,甚至是回头。出现这样的困境和局面,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我们的理论还不够自信。

表现之一就是,当我们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候,却担心发展地太快,总想着要软着陆,想着慢点走,等等灵魂什么的。

在理论上的不够自信,于是就给了斯蒂格利茨这样的「学术大师」推销自己的机会,加上真的有不少有关部门患有发展过快、不够平衡的焦虑症,大师的胡说八道也就很容易变成盖着红头印章的白纸黑字。

大师的理论落到了实处,看上去是好事一桩,却使得经济蒙上了管制的阴影,久久不能散去。

好在同样是在3月24日,财政部部长刘昆在发言中表示,「今年将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总减税降费额度将达到近2万亿元。要确保所有行业的税费只减不增。在收入下降的情况下,确保每一分钱花得其所,用得安全。」

另外刘昆表示,「要会下调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缴费标准,各地可降到16%,继续清理规范涉企收费,放水养鱼。」

斯蒂格利茨的长篇大论,用中国汉语的智慧总结不过四个字,竭泽而渔。

放水养鱼,而不是竭泽而渔,这个道理以斯蒂格利茨的年纪,看来是不太容易转变了。

所以,中国未来的发展,要小心经济学大师,尤其是诺奖大师,以斯蒂格利茨为代表。

2019年03月31日

本文首发网易财经「财经新逻辑」栏目

—————

上一篇:灯塔市场何以失灵?

题图:Morning in a Pine Forest

相关书籍推荐:

一课经济学,精读第二季,继续和你一起读经典:

卡尔·门格尔《国民经济学原理》米塞斯《经济科学的最终基础》、米塞斯《货币与信用理论》、罗伯特·墨菲《第一本经济学》、罗斯巴德《自由的伦理》。

解读形式:讲义加音频。

只做精读,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的精读。精读经典,传承经典。

点击阅读原文,一起精读经济学经典。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