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我就是那个不懂奥派就开课的人
文丨张是之
今天有朋友分享了一张微博截图,是币圈和奥派双料大佬熊越老师对我本人的不点名评价。
而且这个评价偏于负面,我觉得有必要简单说明一下一些问题的基本情况。
谈不上什么怼不怼,也谈不上什么对不对,只是单纯的分享一下过程和感受。
首先,我本人对熊越老师一直是尊重并且尊敬的。
2017 年,我曾经和熊老师有过一面之缘。
当时做「一课经济学」的课程,我那时候刚从张五常的经济学转向奥派,对奥派的理解的确还不够深入,所以想请冯兴元老师来合作讲课。
在北京就找机会和冯兴元老师一起去熊老师所在的币信公司坐了坐,还现场听熊老师分析比特币分叉 BCH 的事。
借冯老师的光,熊老师中午请客一起吃的午饭,加了微信。
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当我再给熊老师发微信的时候,发现已经被拉黑或者删除了。
当然这也实属正常,没什么可说的。
后来看到奥派群里朋友都在推荐用币信,我也下载了币信使用,总体感觉还不错。
虽然微信被删,但抱着学习的态度,还是在币信上花了 0.008 个 BTC 购买了熊老师的专栏。
这期间我的「一课经济学」也在继续做着,中间做过几次促销送币的活动,都是让大家下载币信的 APP,然后用币信来给大家发红包。
一方面币信做的确实还可以,发红包很方便。另外一方面,当然还是跟奥派和奥派的朋友们有关。
毕竟,熊老师翻译了很多奥派经典书籍,实际行动支持才是真的支持。我猜很多奥派朋友大概都有同样想法。
只不过,买书、买专栏、推荐下载 APP 这些小动作,在大佬看来可能都算不上什么吧。
当然,很有可能他也不知道我做了这些事,我也没说拿这点事去邀功什么的。
至于我做的课程,说我「对奥派一窍不通就开培训班」,这肯定是不够准确的。
因为假如我真的一窍不通,我为什么要去解读和推广奥派的书籍,而不去推荐萨缪尔森、曼昆或者弗里德曼呢?
我自己是从张五常的《经济解释》入门的,后来读到奥派著作,确实感觉奥派的逻辑更透彻,所以才迅速转向的。
只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在我阅读的过程中,明显感觉奥派的原著读起来是比较吃力的。
别说读英文原著了,就是翻译过来之后,还是有很多人无法充分理解、吸收,更不用说自己学会、学懂之后再去影响别人了。
大部分人是不具备英文阅读能力的,也有大部分人对翻译过来的原著理解不了,所以这就是痛点。
这是我自己的痛点,也肯定是别人的痛点。
于是我决定来解读奥派的经典著作,比如《人的行动》。
但我自己的能力和积累还不足以解读这些书,这点我是清楚的,所以当时想请冯兴元、朱海就等老师来解读。
很明显,我这样一个无名小卒请有一定知名度的老师是有难度的。
但是,我并没有就此放弃。
我自己平时也在各个群里待着,有时候聊有时候潜水看他们讨论问题,我发现有的老师总能把艰深晦涩的问题,用简单直白的语言表达出来。
我不明白的问题,找他们一聊,也很容易就被点拨透了。
所以我决定请他们来解读这些难啃的奥派经典,最开始第一季的可二老师、谭叔,后来的空师、海师、马骏、李兴宏,还有翻译《货币生产的伦理》的董子云老师,都是这么被我邀请来的。
他们写讲义,我来修改并且录音,后来实在忙不过来了找了其他人帮忙录音。
今天到第四季,解读了十几奥派书籍,大部分讲义和录音都是我来完成的。
看书、改讲义、录音,做课程解读的过程,也是我学习的过程。
从 2017 年年底开始算的话,这三年多的时间,我自己的确有很多收获,从「一窍不通」到终于懂了那么一点点。
所以在去年年底,2020 年的 12 月份,才出版了我的第一本书《经济学入门 50 讲》。
朱海就老师写了序言,张维迎和冯兴元老师也做了推荐。
这本书目前来看总体还不错,口碑和销量都还不错,可以说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就在上周去北京做线下活动,朱海就老师的一个老朋友王老师专门到场支持。去之前还专门找海就老师做了介绍,提前认识。
活动散场后,王老师和其他人一起坐那儿聊天,王老师说我这本书是目前最好的奥派入门书籍。
我当然知道这是对我的鼓励,但还是很开心能够得到前辈,而且还是第一次见面的陌生人的认可。
最后再来说说,这次做的「7 天 DeFi 训练营」的课程。
老读者会发现,我第一篇关于比特币的文章《关于比特币,也许你该知道这三条》,是在 2015 年发出的。
不是最早接触到的那一批,但算是币圈半个老人吧。
当时是准备卖房子进去的,但很遗憾房产证没下来,房子没卖成。(不是吹的,有媳妇为证)
否则……哈哈哈,让我做会儿美梦……
关注到 DeFi,也是在去年刚刚兴起的时候关注到了,但人的精力有限,没有深入研究,也就没有行动。
转过年来,又关注到了,下定决心要搞明白,于是看资料、看书、实践摸索。
这在前面几周文章里提到过,在解锁新的技能,当时就是在学习 DeFi。
学习 DeFi 过程,要非常感谢一个朋友姚兄,最开始很多东西不会,那真是手把手地教我。
这些东西吧,会了不难,难了不会。看着很简单的操作,各种细节一不小心就踩坑。
就拿最简单的使用 MetaMask 来说吧,怎么安装、怎么创建、怎么保护私钥的安全,很多人真的是不会。
我在 2018 年用过 MetaMask,总体来说上手还算顺利,不是那么困难,但初学者很有可能是一脸懵的。
姚兄是我在 2016 年建的一个群,前面文章有提到过,这个群里每个人赠送了价值 100 的 BTC。
当时赠送价值 100 元的 BTC,前几天高点的价格总价应该是超过 2000 了。
更重要的是,这个群里的朋友有的因此知道了比特币和区块链,几年下来收益比我大多了。
这个群今天还在,里边其他朋友对 DeFi 也有兴趣,很多问题也在问姚兄。
但姚兄精力有限,有些简单问题可能顾不上回答,我觉得这就是痛点。跟当时读奥派书籍感觉很难一样,我的痛点就是别人的痛点。
所以决定开个课程讲解如何快速入门 DeFi,当然是收费的,但对当时群里的老朋友并没有再次收费。
在 DeFi 和读书的问题上是一样,我的确都还不够精通,都不是绝对的专业型选手,但我们常说「教是最好的学」。
办「一课经济学」是这样,做「 7 天 DeFi 训练营」也是这样。
看似简单的教学,我要备课要做 PPT,要查资料,不仅仅是简单的讲怎么操作,还要讲一下背后的逻辑、原理和模型。
这个过程其实工作量一点也不小,另外为了防止教错,还请了姚兄和另外一位朋友来帮助把关和答疑。
币圈大 V「超级比特币」的知识星球「本末区块」我是付费进入的,但时间先后上我是先跟姚兄学,然后通过姚兄知道了本末,然后再开课的。
主观上,我对「本末区块」社区并无恶意;客观上,也没有造成事实上的伤害或者想象的伤害。
相反,在讲课过程中,我也提到过「本末区块」,推荐大家根据自己能力选择是否加入。
另外硬件钱包 Onekey,我也在课程中和微信群里推荐大家购买。一是我自己在用,二是好用。
熊越老师在微博上的不点名评价,我认为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误解,所以简单说明下整个过程。
其实无论你干点啥事,总会有人指指点点的。
今天读书日,就是单纯的看书这样是事,你看书看什么样的书都会有人说。
看英文原著的瞧不起看翻译的,看翻译的又看不起听别人讲解的。
我认为这没有必要,知识重要的是内容和逻辑。
英文和中文都是表达形式,相比奥派绝对的正宗嫡系而言,更多人以不同形式知道奥派的内容和逻辑,我认为同样有意义。
我个人虽然心理承受能力还算可以,但大多数时候人是需要鼓励的。
很多人可能阅读能力就是一般,英语就是不行,非说看原著、英文原著才是正宗的学习方法,很有可能会吓退他们。
音频和视频解读,是未来新的出版形式,我也在做这方面尝试。
我的建议就是,初学者,特别是像我这样的初学者,不必太在意别人的看法。
只要你没有做一些不靠谱的、对不起别人的事,脸皮稍微厚那么一点点,内心稍微坚韧一点,坚持前行,坚持输入输出有价值的内容,做有价值的事,终归是会有收获的。
学会坚强(脸皮厚),是成长的第一步。
——————
题图:Jean-Francois Millet,Charity
上一篇:世界正在改变,而你呢?
延伸阅读:关于比特币,也许你该知道这三条
7 天 DeFi 训练营
2020 年 6 月,DeFi 开始火了起来,TVL(总锁仓金额)在短短两个月之内增长了 10 倍。
2020 年整个币圈也经历一场波澜壮阔的历史大牛市,很多人不仅因为币价暴涨而积累了财富,而且因为参与 DeFi 获得了更多财富积累。
可以说,本轮牛市跟 DeFi 的崛起有着直接关系。
DeFi 项目的创新层出不穷,抵押、借贷、流动性挖矿等等很多传统金融行业的玩法都在区块链上,以更高的效率重新再来一遍。
有人说 DeFi 一天,币圈一年,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很多操作和玩法并不像囤币买了囤起来就是,需要学习的东西非常非常多。
而且这些理论和操作,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需要反复多次的实际操作才可能刚刚会。这也是我在学习过程中的真实体验。
有鉴于此,我决定开这个「7 天 DeFi 训练营」,手把手教你怎么玩转 DeFi。
5、一群快乐赚钱的小伙伴
5、动手能力差,实际操作不太会的同学。
线上直播:2021年04月19日(周一)- 4 月26 日(周五),连续 7 天,每周晚 22:00-23:00(可以看回放)
7、如何成为 DeFi 进阶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