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5月23日 被检测为删除。
被微信屏蔽
文 | 张是之 按:这是今晚直播分享的文字稿,部分内容有删减改动。
1.1918年大流感后的经济崩溃
1)西班牙大流感 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2500万~1亿人死亡。而当时的世界总人口,不过17亿人左右。 现在研究表明,「西班牙流感」并不源自于西班牙,「零号病人」也并不出现于西班牙。 不过当时正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法美德和所有欧洲参战国,都实行严格的新闻管制,一切可能有损于前线士气的事情都不允许报道,更不允许把流感说成「瘟疫」。 所以当时整个欧洲,只有中立国西班牙的媒体不受管制,他们也不用报道战争,每天就报道自家的流感情况,全球媒体也迅速跟进,甚至还给西班牙流感病毒起了一个名字,叫“西班牙女郎”。 就这样,西班牙流感流传至今。
2)经济大萧条 提起大萧条,我们从教科书上熟知的一般是美国 1929 年发生的大萧条。 但正如这本书名所写的《被遗忘的萧条》,在 1921 年还要一场大萧条鲜为人知。 当时的人们还没有大萧条这样的概念,这是后来的人们回顾过去,总结经济史才使用的概念。 这场大萧条有多严重呢,我们来看下1902-1921 年的几组数据: 用当时的人的话来说,那就是:「1920-1921 年的崩溃是史无前例的。」 既然是史无前例,那么怎么样处理这样的经济崩溃,实际上经济学界既没有提供什么理论依据,美国政府也没有什么经验可以遵循。 甚至说,那个年代的经济学里,连「总需求」和「总供给」这样的概念都没有,当时的专业的经济学期刊里也找不到一篇支持宏观经济管理观念的文章。 所以当时的美国政府能怎么办呢?没办法只能「凉办」。 面对下跌不止的股价、收入和就业率,从威尔逊到哈定这两届美国政府,处理方式几乎都是不理不睬,该干嘛干嘛。 不像今天的美国政府,着急出手干预,几万亿美元给美国人发钱,十几万亿美元大搞基建,财政赤字、借钱发钞、降息通胀也要搞经济刺激。 当时的美国政府可以说很佛系,不仅没给穷人发钱,也没降低利息,还平衡了政府预算,做到了收支相抵。 后面我们会讲到,按照我们今天主流的观点来看,当时美国政府的很多观念和做法在今天是要挨骂,是要被赶下台的。 但事实是,经济危机非但没有扩大,而且还很快就挺过来了。 经济复苏非常迅速,我们还是来看几组数据: 《华尔街日报》在 1923 年的新年回顾中评价道:「实际上,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1922 年都被记录为繁荣时代的复兴。」 也就是说,实际上整个过程非常的快,从经济衰退到再度繁荣,也就是十八个月,一年半的时间。 很明显,这跟后来 30 年代的大萧条相比,算是小巫见大巫。 而且那是一个全球大动荡、大变局的时代,今天来看无数大事发生在那几年,以至于在教科书上,我们都很难找到关于这次经济危机的只言片语。 既然我们知道了这本书,通过这本书知道了这次经济危机,我们能够从中学到些什么呢? 点击下方小程序即可购买↓↓↓
2.经济学理论与历史事件的关系 我们常说要「以史为鉴」,但我们也经常会听到一句话「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或者「历史由胜利者书写」。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我们怎么从历史中汲取教训? 比如这本《被遗忘的萧条》给我们组织罗列了大量史料和数据,来支撑他的论点和立场。 如果另外一本书同样罗列了很多史料和数据,但立论却完全相反,这个时候我们该如何判断? 罗斯巴德写过一本《美国大萧条》,伯南克也写过一本《大萧条》,到底该信谁的? 这其实本质上就是一个理论与历史的关系问题。 我们说,没有理论,我们看到的不过是史料的堆砌。 或者逻辑上更彻底一点,我们永远无法完整地重现历史,我们看到的都是历史的碎片和记忆,而且是按照一定的样式拼接和呈现给我们的。 具体怎么拼接,这就看拼接的人用什么样的暗线来梳理。这个「暗线」,最主要的就是理论。 今天我们看到的历史,比如那些帝王将相家族史,也是按照一定的理论记录下来的历史事件。 没有理论的指导,今天的那些史料我们也看不到。 所以,今天我们面对的情况是,别人在用他们自己的理论,梳理和解读他们看到的历史。 而我们如果自己没有扎实的理论,又没有能力自己去梳理历史的话,我们看到的历史,不过是别人给你挑选出来的。 没有理论支撑,以史为鉴,你可能鉴不出什么东西。 历史的小姑娘,都是用理论来打扮的,先有理论而后有历史。 对于经济学来说同样如此,先有经济学的理论,而后才有对人们行动和历史事实的理解。 回到《被遗忘的萧条》这本书,这本书本身并不是一本理论书籍,没有太多的经济学理论。 更多的是,对于史料的收集和梳理,让我们对那段历史有更多的了解。 虽然这本书本身没有严谨的理论推理,但这些史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去理解、去把握理论。 这就像我们在学习圆的定义时,圆是什么,在同一平面内到一个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作圆。 这个表述当然是足够的严谨,但一般人很难直观地理解。 这个时候,我们只要在黑板上或者在纸上,用圆规画一个圆,大家一下子就明白了。 再加上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大量的圆的存在,我们很容易就能够理解那种关于圆的严谨的表达。 经济学的理论也是这样,经济学,尤其是奥派经济学,是一门形式逻辑的科学。 关于经济学的理论推理,其实是可以完全不涉及真实世界的经验表述的。 比如我们说价格的形成机制,价格是一个相对价格,是一个交易双方在边际上的交换比例。 这样的表述很严谨,没有问题。但相对来说,对于理解上并不友好。 所以我们会举例来解释,用水、或者用鸡、鸭、牛等等举例。 搞清楚了理论与历史的关系,我们再来看一下,经济危机到底是怎样演变成大萧条的。
3.经济危机是怎样成为大萧条的? 知道经济学的,肯定都听说过经济周期,说从宏观上看,经济发展都会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 比如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或者周期性波动变化。 有的经济学家把它分为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他们还用图形来表示,衰退、谷底、扩张和顶峰等等。
经济周期的说法很形象,从经济学家嘴里说出来,并且白纸黑字印在教科书上,很容易让人误以为经济兴衰的周期是必然存在的一种客观规律。 但很显然,这种周期并不是一个必然的客观规律。 就在昨天还有读者给我留言,说自由市场是效率高,但不能光踩油门不踩刹车,需要管制来给经济踩一踩刹车。 经济效率不能太低,但也不能过热,等等吧就这意思。 这样的观点很有市场,因为的确看上去很有道理。我们也经常看到,不同国家都会有类似政策来给经济踩刹车。 就像股市,只要稍微涨的有点猛、有点快,政策就出手了,说是要给股市降温,结果今天的股市还跟十年前的股市差不多。
我们该怎么来看待经济周期的问题? 有句话据说是林肯说的,「你可以暂时欺骗所有人,也可以永远欺骗部分人,但是没有人能够永远欺骗所有人。」 这里我们借用一下,在经济领域内,竞争无可避免,投资必然伴随着失败和成功。 可能出现的是,一部分人暂时在某个领域投资失败,也有可能部分人这一辈子的所有投资都很失败。 但不可能出现的是所有人,在所有领域的投资都会失败。 总会有竞争成功的生产者,和竞争胜出的消费者,相互达成交易,促进经济的增长。除非你不让他们交易,不允许竞争或者参与竞争。 所以我们看到,真实的经济周期,要么会出现在部分人身上,个人事业有起有落;要么出现在部分领域,某些行业资金追着进去,把蓝海变成红海,泡沫破裂潮水退去,有人裸泳。 但理论上不可能出现的是,所有行业所有领域同时起伏,或者说同时衰退。 笼统的说商业周期,在某个领域内可能有具体的实际指导意义。 这就像第一年,养猪的人赚钱了,很多人都开始养猪,结果就是接下来几年,养猪的人越来越多,收益率下降。最后猪肉降价,部分养猪的人因为赚不到钱而被淘汰出局。 养猪这一个小行业,有这样的周期很好理解。但如果放在一个经济学理论探讨的框架下,容易让人误以为一个国家,或者说全球的经济是必然存在着一个周期性的起伏和涨落的。 我们前面刚才说,理论上不可能出现,一个经济体的所有行业、所有领域同时出现经济周期,但现实中真的出现了美国大萧条,出现了苏联经济的崩溃,这又是怎么回事? 我们说这些问题的出现,并不是否定了我们的逻辑推理,而是告诉我们一定是有经济因素之外的力量导致了衰退。 通常,我们知道,这种因素叫作管制。苏联计划经济时代的管制不必多说,很多人以为美国是自由市场经济的代表,是灯塔,但实际上细看美国的各种产业政策,到处都是管制。 实际上,从来就没有什么经济周期,有的恐怕只是管制周期。 所以经济危机怎么演变成的大萧条?最关键的影响因素就是管制。 以1920—1921年美国的这场经济危机为什么很快就能结束?十八个月经济就回暖,而 1929 年的那一场却变成了大萧条? 正如作者格兰特在这本《被遗忘的萧条》中所揭示的,美国政府在 1920 年的经济危机中,几乎是什么都不管,才是这场危机快速结束的核心因素。 点击下方小程序即可购买↓↓↓
4.面对经济危机,政府该不该出手? 面对经济危机,政府该不该出手,这个问题在今天看来好像是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答案,就是都危机了,政府还不管?那政府是干什么的?肯定该出手啊,而且还必须好好出手。 我们看到,疫情之后,美国政府拜登一上台,就急急忙忙实施经济刺激,开始不断「下猛药」。 这些刺激方案加起来差不多达到了6万亿美元,而且后面还可能会发布金额更大的刺激方案。
拜登政府希望通过这些计划,一方面直接缓解美国普通民众所面临的经济困难,另一方面则是从长远角度推动美国经济的发展。 其中一项最重要的措施,就是「大撒钱」,给民众发钱,范围之广数量之大,有段时间都在朋友圈刷屏,引起国人一阵阵羡慕。 美国人凭空一下子拿到钱,开心吗?当然开心,但拿到钱他们干什么呢? 很多人以为这些钱会解他们的燃眉之急,给贫困家庭送去温暖和关怀,但事实上完全不是。 吴军在得到的《硅谷来信》专栏里讲过,2008年美国大选前夕,两党的候选人为了迎合底层选民的意愿,给所有中产收入线以下的家庭每家发了600美元的现金。 吴军当时在Google,结果发现发了钱之后,那些在线赌博和色情网站的流量剧增,大风刮来的钱肯定不会珍惜,不是解什么燃眉之急,而是拿去霍霍了。 今天的美国人呢?学聪明了,拿到拜登发的钱,都冲进去买比特币去了。 同样是美国,土地还是那些土地,一百多年前的美国总统和当时的人们肯定不会想到,竟然还有这种玩法。
一百多年前的美国政府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呢?我们摘抄几段书上的内容看看。 第 11 章: 第 12 章: 哈定说到做到,截至 1922 年 6 月 30 日的财政年度,联邦开支从上年的 51 亿美元削减到 33 亿美元。1920 年财政年度,预算显示 2.91 亿美元盈余,在经济萧条的 1921 年,盈余增至 5.09 亿美元,在经济复苏的 1922 年,盈余增至 7.36 亿美元。 今天的美国呢?美国财政部上周三表示,本财年前七个月美国联邦预算赤字扩大至创纪录的1.9万亿美元,这高于去年同期的1.5万亿美元赤字。 注意,一百年前是盈余的增加,而一百年后是赤字的增加,而且单位是万亿美元级别的赤字增加。 第 16 章「更崇高的服务意识」: 第 19 章 : 美国总统哈定在 1922 年否决了一项发放军人筹恤金的法案,哈定的否决意见是这样的: 看到了吧,一百年前的美国总统,想着怎么平衡预算,怎么阻止给人发钱,而今天的美国总统呢?迫不及待地给大家发钱,迫不及待地等着大家给他的掌声和赞誉。 很多人总以政府的论调为基准,认为政府总有办法,政府总是对的,这样的观点不知道看到哈定这样的「骚操作」作何感想。 重要的是,就是在威尔逊和哈定的这样什么都不管的「骚操作」之下,美国经济在一百年前的十八个月里迅速恢复了。 而后来1929 年的大萧条和2008 年的金融危机,恢复起来却要慢的多。这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点击下方小程序即可购买↓↓↓ 5.探寻疫后经济复苏之路,怎样才能以史为鉴? 中国疫情处理的好,很多人可能以为是管制管的严。这其实是面上的问题,更底层的关键在于,我们的市场底子足够厚。 严格的管制之下,关键物资的生产、交易和运输,还能够正常运转。 印度今天这么惨,但很多人可能在之前是羡慕印度的免费医疗模式的,觉得免费医疗是一个政府的责任和义务。 有读者在看了这本《被遗忘的萧条》之后总结如下,他认为: 本书的译者对此的看法是:「这本书要表达的是不吃药,七天就好了,而吃错了药,可能一年半载都好不了。」 1921 年的经济衰退能够快速恢复元气,政府不管是最重要的一方面,当时的各种工资有非常大的弹性调节,降低工资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但今天呢,有最低工资在那摆着,降低工资可能稍有不慎就会变成违法行为。 另外一方面,民众的观念今天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把很多不应该是政府承担的责任都推给政府,让政府有了扩大权力的机会。当然我们这里主要是以美国政府为例。 美国政府毕竟是美国人民选出来的,要想改变政府的观念和行为,首先要改变人们自己的,这其实是很难的。 如果说想从过去的历史中学到什么,能够以史为鉴的话,至少要在两个方向上努力,一个理论,一个是史料。 这本《被遗忘的萧条》就是在史料上的努力,是非常好的历史素材。 另外一个理论方向上的努力,恐怕会更加艰难,因为纯粹理论的推导,除非特别喜欢抽象化的思考,一般来说还是略显枯燥的。 理论很难,可以先从史料上下手,方便理解,所以建议大家买买买,买起来,读起来。 跟禅心云起吴老师要了几本签名版,不多,售完即止。 点击下方小程序即可购买↓↓↓ 2021年05月16日 ★ 课程推荐 ★欢迎本号读者扫描下方二维码,由「一课经济学」带您进入崭新的经济学世界。在这里,我们将颠覆您对传统经济学的认知,感受真正的神秘!“零基础无数学,你也可以学好经济学”带您飞速进步。 击下方公众号关注,发现更多精彩文章
其他
美国政府原来还有这样的骚操作?
关于死亡人数,之前有统计在2500万人到1亿人之间,后来诺奖得主伯内特将其修正为5000万——1亿人。
而在美国,1918年10月这短短的一个月的时间里,就有20万人去世。
按照名义价值,美国产出下降了 23.9%,扣除通胀或通缩因素降幅为 8.7%
生产价格,降幅 40.8%
工业生产,下降 31.6%
股价,跌幅 46.6%
企业利润,减少了 92%
3150 万非农业劳动人口,失业人数在 200 万-600 万,失业率高达 19%
1921 年,铁路领域有 470406 节车厢闲置,而 1922 年,却短缺 105000 节车厢
1922 年,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 21.5%,道琼斯铁路平均指数上涨 15.5%.
1922年,美国乘用车产量增长 63%,小汽车登记注册量增长 16.2%
1922 年,收入超过 10万美元的公司数量增长了 66.3%
名义工资率下降,制造业平均时薪从 1921 年的每小时 52 美分下降到 49 美分,但生产力却突飞猛进。
就 1920 年的政治思想而言,不存在什么“美国经济”。经济整体还从未进入人们的脑海,政府在指导、管理和刺激经济方面的作用也同样没被设想过。
1921 年,美国有近 230 亿美元的债务,其每年的利息成本约为 10 亿美元。新行政当局决定,立即采取措施减少政府收支水平。哈定在 1921 年 6 月 20 日签署《预算和会计法》,建立预算局,将政府建立在像商业那样讲究效率的基础上。 哈定的看法:本届行政当局致力于在政府内部过一段时期的紧日子。这样说绝不是想要批评过去,而是重新认识消除政府不严密、不科学支出的必要性。在当今世界,没有一种威胁比得上日益增长的公共债务和不断增加的公共开销。人们似乎已经形成了这样一种印象,那就是国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并由此产生了这样一种信念,即在公共支出中永远不必考虑效率和节约。我们就是要扭转这种局面。
宿命论是两党对萧条的主流态度。民主党人和共和党人一致认为,经济衰退是不可避免的、不可阻挡的,甚至是有益于健康的。 纽约自由主义左翼周刊《自由人》:要政府为种种兴衰交替负责的发展趋势是荒天下之大谬。
哈定总统的观点:过度刺激被认为是麻烦的起因,而不是治愈的根源。
我们沉重的税收负担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我们公民义务的方方面面。为了给 1.1 亿人中不到 500 万人发钱(无论是自发感激之情还是作为政策权宜之计),而增加我们公共债务总额的 1/6,会破坏我们赖以建立信用的信心,从而创立起分配公共资金的先例(每当提案及受其影响的人数让如此行事显得政治上有好处时)。
《被遗忘的萧条》大体表达意思是经济萧条就像感冒,吃药一周好,不吃药7天好。可是在生病时,很少有人忍得住不吃药。这个话说给造药的人听,说给医生听,不符合人家的利益;说给一般患者听,患者还是信医生的。 所以这种话,只能说给有良知的医生听,不过有良知的医生一定在医院里不受待见,缺话语权。这就尴尬了。
——————
上一篇:每个男孩都有颗自卑的心
延伸阅读:传递逻辑的力量
扫描加张老师微信,请注明城市+职业
跟张老师交个朋友
请把我「设置星标」
或者多点击「在看」
才能第一时间收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