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写在王应睐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

2017-11-18 刘小龙 BioArt

BioArt按: 2017年11月13日是中国生化事业奠基者、著名生物化学家王应睐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日。为缅怀先生的伟大成就,《生命的化学》编辑部于2017年10月刊内组织刊登“纪念王应睐先生诞辰110周年”专题文章,纪念王应睐先生为中国和人类生命科学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鼓舞新一代的年轻科研人员在前辈创建的辉煌基业上继往开来,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成就新的科学事业。这篇题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写在王应睐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文章为现任中科院生化与细胞研究所所长刘小龙研究员所写,BioArt获得《生命的化学》编辑部授权,特别刊登该文以纪念王应睐先生诞辰110周年。



撰文 | 刘小龙(中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国家“杰青”)

王应睐先生手书:科学需要人的全部生命去探索


原生化所实验大楼一楼门厅的布告栏前,经常可以遇到一位已是耄耋之年的先生正专注地阅读着研究所新闻和各色学术海报,许久之后,才缓缓柱起拐杖,悠然地步上楼梯朝着实验室走去。他,就是生化所的首任所长、我国现代生物化学的主要奠基人——王应睐先生,而这一幕便是先生留给我最初、也是最深刻的印象。


从事生物化学研究的人都知道,王应睐先生是学界最响当当的人物。在那个烽火连天的岁月里,作为英国剑桥大学生化学博士,王应睐先生谢绝了剑桥的再三挽留,毅然决然回到祖国,开始了他为我国生化事业孜孜不倦、无私奉献的一生。


我对先生的印象更多是来源于耳闻。1997年,我有幸作为团委书记和学生代表参加了研究所为王应睐先生举办的九十周岁祝寿活动,会上我聆听了特地从北京赶来的邹承鲁院士的报告,在他的言语中,充满了对王应睐先生的赞美之词。他说:生物化学在中国能有今天这样的规模和成绩,王应睐先生居功首位。时至今日,这句话仍萦绕在我脑海。


王应睐 (1907.11.13~2001.5.5)


科学需要人的全部生命去探索

在那个资源相对匮乏、技术相对落后的年代,由王应睐先生领衔的科研团队提出了“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和“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想法,这是基于先生个人深厚的学术功底以及对国际科学前沿发展趋势的准确判断和把握,而后来的事实更是验证了先生作为战略科学家的远见卓识。这两项生命科学前沿研究的重大成果,已经作为生物化学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载入世界科技史册,尤其是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更是使我国生化事业迎头赶上了世界发展的潮流,在人类生命科学研究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5年是“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50周年,研究所专门筹建了纪念展厅,展 47 32400 47 15287 0 0 1386 0 0:00:23 0:00:11 0:00:12 3137 47 32400 47 15287 0 0 1263 0 0:00:25 0:00:12 0:00:13 3092这项重要成果的诞生历程。我曾代表研究所多次向参观者讲述胰岛素的故事,从最初确定方向到天然胰岛素的拆合,从肽链合成到最终取得成功,而其中让我感触良多的有这样几件事。


胰岛素的合成也曾经历过一段“大兵团作战”时期,北大、复旦、有机所、药物所、生化所等单位分别组织了各自的科研作战团队,希望在最短时间内冲刺完成“堆肽”,然而最终合成的产物却并没有活性。基础科研有着自身的内在规律,需要科研人员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不断进行摸索,因此,只有在一个尊重科学规律,宽容失败的环境中,才可能获得真正的成功,而急功近利、一哄而上的“运动”式科研,只会造成人员和资源的浪费。此时的王应睐先生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他果断向中科院谏言,建议集中精干专业队伍推进人工合成胰岛素工作,由此,合成工作重新走上正轨。先生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他提出“不搞上海的胰岛素,不搞北京的胰岛素,要一心一意搞出‘中国的胰岛素’”,言犹在耳,他过人的胆识和雄韬伟略着实令我钦佩不已。


还有这样一件“小事”。王应睐先生作为“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项目的主要组织者,为该项成果倾注了大量心血,可是在最后的成果署名上,我们却没有找到他的名字,同样在“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这项成果上,他也未曾署名。对于先生来说,论文署名也许是他最不在乎的小事,因为他心里装着的是祖国的生化事业,是家国天下的情怀,而不是个人的名利或得失,先生的高风亮节和博大胸怀令我无比崇敬。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

王应睐先生求贤若渴,他先后邀请了邹承鲁、曹天钦、张友端、王德宝、钮经义、周光宇等多位青年才俊回国工作,组成了一个门类齐全又互为补充的强大的生化阵容。先生就像一个强大的磁场,以他的个人魅力和号召力,凝聚起了一个和谐、民主、学术活跃、秩序井然的研究集体。他还策划举办了高级生化训练班,安排生化所最好的专家自编讲义系统讲授生化的最新知识,并指导学员自己动手做一系列经典的研究实验,为全国培养了一大批生物化学领域的科研骨干和学术带头人。


我的导师周元聪教授曾不止一次向我提起,在他刚进入生化所工作不久,偶遇了正赶去参会的王应睐先生,先生在了解了他的工作情况后,还不忘关切地询问:“你爱人的工作安排好了吗?家里有什么困难吗?”对一个年轻的晚辈,先生竟如此关怀备至,令周老师感动至今。王应睐先生对人才的爱惜之情从点滴中可见一斑。


1996年,王应睐先生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当整个研究所都在庆贺这一喜讯时,先生却只是淡淡一笑,便将部分奖金捐出设立基金会,用于培养和造就更多、更优秀的科技英才,繁荣祖国的生化事业。如今,“王应睐奖学金”已先后资助了17位研究生,他们中很多人已成为了新生代的科研骨干。一批又一批的年轻学子正在先生精神的感召下,更加勤奋学习、努力进取,迅速成长起来。许根俊院士每每回忆起王应睐先生总是非常动情,他曾在一篇纪念先生的文章中非常贴切地以“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来形容先生。王应睐先生胸怀天下、胸怀世人,他以一种春风化雨的方式将自己无私奉献、有容乃大的气节注入了研究所的血液和灵魂之中。


王应睐先生在英国实验室 


纪念是为了更好的前行

1950年,王应睐先生开始系统布局中国生物化学研究力量,并于1958年出任中科院生物化学研究所首任所长,这是他为我国生化事业发展的又一重要贡献。当时,生化所与细胞所并驾齐驱,先后取得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卵母细胞的受精成熟和单性生殖、家鱼的人工繁殖等一系列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原创性成果,成为我国生命科学领域的科技名片。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所志》开篇,王应睐先生亲自撰写了研究所的发展历程一文,他写道“生化所的业绩来之不易,既灌注于历史,也卓识于未来。而国际上,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的前沿领域研究还在飞速发展、日新月异,只有代代努力奋进,才能不断实现学科所内涵的永恒使命。”我的眼前再次浮现出先生的背影,从最初自己拄着拐杖,到后来由助手搀扶着艰难前行,唯一不变的是他对研究所、对祖国生化事业的满腔热忱与殷殷期许。


如今,我们正处在一个更好的时代,物质丰富、科技昌明,与以往相比,我们有更好的条件去探索世界,追求科学。伴随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科技强国的号角,中科院以“四个率先”为目标组织实施“率先行动”计划,上海正紧锣密鼓地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今年十月,我们又将迎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新一轮科学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一个可以让科学家充分发挥能量的时代已经到来。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时代呼唤如王应睐先生一般具有家国情怀的战略科学家,以对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的精准把握,运筹帷幄,调兵遣将,引领科技发展。时代更呼唤具有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的科技工作者,以坚定的科学信仰,锲而不舍、探索真理,投身祖国科技创新的洪流。面对新的历史使命,我们责无旁贷。


从我办公室的窗口望出去便是曾经的生化所实验楼旧址,现在这里已是一片青草地,新科研大楼落成的那一年,王应睐先生便被“请”进了楼,先生以半个多世纪的智慧结晶写就的“献身、求实、团结、奋进”八字箴言,也再次被刻在了研究所的大厅里。我们每一个人都应牢记以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工作者的嘱托,学习和继承他们的治学风范,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实事求是、创新进取、永不懈怠,共圆科技强国梦。栉风沐雨,砥砺前行,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原文刊登于《生命的化学》2017年37卷5期,经授权转载。


BioArt,一心关注生命科学,只为分享更多有种、有趣、有料的信息。关注请长按上方二维码。投稿、合作、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微信ID:fullbellies或邮箱:sinobioart@sina.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