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汉字的故事

汉字的故事

课堂上,牛老师和大家一起认识了好多新的字,也了解了好多与汉字相关的故事。今天接着课堂上讲的,再来认识几个汉字,并了解它们汉字的故事。

人多了,食物就变少了。为了养活更多的人,就得更加卖力地干活儿。俗话说:“清明前后,种瓜种豆”,古代人干的基本上都是农活儿。下面我们来看看三个字,都跟种地有关。

为了使这个字的形象更加直观、生动一点,我们可以把正去葬花的林黛玉拿来跟它做比较。

这么一看就明白了,是一个人背了一把锄头,正要下地干活。这就是甲骨文的“何”字的写法。“何”字最早的含义,就是背东西的意思。后来把表示这个意思的字加上了一个草字头,写作“荷”,这才有了区别。比如陶渊明的诗说: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带月荷锄归的“荷”,就是这个样子。

如果家里的田地距离比较远,中间还得过一条河,那么就会产生这样一个字(甲骨文的“河”字):


过了河,就到地里面了。到了地里就得忙着整理庄稼。古代人很辛苦,不像我们今天吃饱喝足之后就可以跑去唱歌跳舞,还美其名曰“艺术”。古代人没有那么多艺术,他们把整理庄稼叫做“艺术”,称为“艺”(现在也还有“园艺”这样的名词,就保留了古代的意思)。所以甲骨文的“艺”字字形如左图。

左边是一个双手正在干活的人,右边是一个“木”字,表示某种植物。这个字的造型,也就是一个人蹲在地里整理庄稼的意思。

这个过程排列起来,简直就是一组连环画。我们给它编配一下:

小朋友如果没时间看这些文字,可以边看图片边听录音来了解这几个汉字的故事。



猛戳“阅读原文”就可以听牛老师讲故事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