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四招让你的孩子养成专心好习惯
四个实用策略,
专治孩子的“不专心”
“我真的搞不懂,明明没有几个字,为什么他作业都写到三更半夜?”妈妈生气地说,孩子小学三年级之后,回家作业时间就是灾难,“我盯着他做功课、帮他找方法,可是就是没有用!”
这样的场景每天在许多家庭上演,总是要耳提面命,孩子才甘愿坐在书桌前。五分钟后,却发现他在做与功课不相干的事!一次次的威胁利诱后,你终于失去耐心……,好像愈是想要解决,孩子“做功课不专心”这件事愈是成为家庭的困扰。
台湾《侬侬》杂志总编辑张绫玲记得,以前她催促女儿做功课,总是换来“为什么我要早一点做功课?”之类问题,有一次她告诉女儿,如果早点写完功课,就有多一点时间做自己的事。
她协助女儿尽快完成功课,剩下的时间可以自由使用。几次之后,虽然不专心的状况还是在,但“做完功课的自由时间”成为让人心动的酬赏,女儿会开始试着完成功课。其实,很少有孩子“故意不专心”,他们常常是不知道如何专心,或是不知道为什么要专心。
推荐这个Kiddo软件:
软件名称“kiddo 成长助手”
内容简介:
作为爸爸妈妈,在你的手机或平板电脑里,有没有一款应用专门用来管理,提醒,记录孩子的事情?
"kiddo 成长助手" 也许就是你需要的这款软件 - 孩子从小到大,你可以一直使用,用它来制定孩子日程,记录养育开支,监测生长发育指标的变化,等等。它是免费的,简单的,有趣的;用的多,对孩子的成长促进也会更多。
-孩子小的时候,用它来监测吃喝拉撒睡
-孩子大了,用它来安排每天的学习和运动,并记录进展
-孩子长得好不好,输入测量指标,马上能对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
-孩子也可以自己用,学会珍惜时间,自我管理
-帮忙带孩子的人也可以用,孩子在家里在做什么,用iPad记一下,马上能同步到你手头的iPhone
总之,kiddo不光能帮你把带孩子的事儿管得井井有条,而且能把你们共同走过的成长时光记录,统计,留作永久回忆。
kiddo软件日程表里有个爸爸妈妈给孩子奖励的机制,奖品没有必要都是物质的,也可以是 给2小时自由时间 这种性质的 ...
曾任国中英文老师,现在是《彩虹儿童生命教育专刊》主编的周育如建议,在采取行动之前,父母应先和孩子谈什么是专心?为什么要专心?专心的表现行为为何?把问题丢还给孩子,并藉由讨论帮助孩子找出解决方式。
就算孩子还小,也该让他知道你想了解他和帮助他,用“妈妈知道做功课让你觉得很痛苦,不过你今天还是得完成,我想到一个方法可以试试。”的话语,缓和对立关系。取代“快去写功课,没写完之前不准离开位置!”或“不写就算了,后果自己负责!”的情绪性言语。
当孩子感受到你的了解与善意,当你和他的目标一致──终结回家功课的战争,实用的策略才有可能发挥效果。
一、终结战争的4个策略
专注程度是先天气质加上后天教养所致,纵使每个孩子不一样,但只要不是患有注意力缺失,都能够透过一些策略,协助他建立专注学习的习惯。
策略1 找到适合孩子的专心方式
每个孩子有不同的“专心风格”,有时候“学习不专心”是孩子的专心风格和读书方法配合不良所致。
新竹教育大学特殊教育系教授孟瑛如指出,有些孩子需要规矩安静的学习环境;有些孩子动来动去比较容易专心;有些孩子在早上容易专心;有些孩子傍晚学习效果奇佳。
患有注意力缺失症候群(ADD),目前担任儿童美语教学教师的徐玮均说,图像能力佳的她喜欢将听到或看到的事情画下来,一图像化就记在脑海里了。另外,她曾为阅读文章总是跳来跳去困扰不已,后来“一把尺就解决了”,她将尺放在正阅读的那一行字下,读完一行再往下挪。
就读台北市立教育大学特教所、曾患有注意力不足过动症(ADHD)的秦郁涵就打趣说,她发现自己蹲着读书的时候最专注,而且屡试不爽。
学习是个性化的过程。如果孩子透过听觉吸收信息的效果比较好,父母就仔细讲述或用关键词口诀协助他学习;做功课时,提醒他将题目念出来。
对视觉较敏锐的孩子,父母尽量用多一点图形、文字或手势帮助他理解,写笔记也是不错的方式。有些孩子需要依赖实际体验,父母就将概念具体化,例如学习重量时,准备三百克和一公斤的物品,让孩子实际提提看,感受两者的差异。
要让孩子体会自己的专心状态,创造他的美好经验,父母可先从游戏开始。彩虹爱家协会社工主任钟美慧建议,从孩子“做起来很快乐”的事开始,拼图、组合玩具、书法、围棋都好,借着专心投注一件事的美好经验为起点,让孩子感受到专心的好处。当孩子无法体会什么是专心时,过往经验有助于他理解自己在什么状态下最专心。
专心风格,因人而异,重要的是父母要先放宽心,不要预设什么样的方式才正确,当孩子说“我听摇滚乐时最专心”,别急着否定他,允许他做实验,和他一起找寻专心风格。
Kiddo:日程表里有个计时功能,不妨和孩子一起试试看:现在开始做作业了,开始计时!计时期间,不要做作业以外任何其它事情。这样做的目的最主要是让孩子 “进入状态”
策略2 安排工作的优先级
太多作业会造成孩子不知从何开始的困扰,每天不妨花五到十分钟,检视要做的功课,列出优先级,按顺序完成。
对于不容易专心的孩子,从简单、有趣先着手,让他对接下来的工作产生信心,但要避免把最多、最难的部分留到最后。徐玮均让自己进入状况的方式是,先做比较喜欢科目,十分钟后比较专心了,再处理难的。
目前在师大人类发展与家庭学系修读博士的周育如,从小教女儿列待办列表,并把列表放在固定的地方,让孩子每做完一件事,就可以在前面打勾,享受一一完成事情的成就感。
清单的另一个作用是,当孩子为了过多信息感到千头万绪时,清单可以协助他回到该做的事情上。
Kiddo:日程表其实就是一个每天的任务清单。无需面面俱到,规划一天孩子的每项活动,但把让他思绪烦乱的一些事项列清楚,和他一起排个序,就很有必要。分清优先度(priorities) 也是高效能大人和孩子的一项核心工作/学习方法。(点击日程表右上方的省略号 ...,就可以看到任务排序功能)
策略3 将困难工作分段完成
把看似复杂、冗长的工作切割成很多个容易掌控的过程,可避免让孩子感觉做功课是没完没了的事。
从事青少年及儿童咨询工作多年的杨俐容回忆,她的二女儿是个注意力“不容易持续,却容易被新事物分散”的孩子,她观察女儿每次写国语作业,前两行都非常工整漂亮,第三行开始龙飞凤舞,便使用“分散练习”的策略:每写完两行就鼓励她,“你写得真棒!”让她休息一下再继续,或是转换其他作业。
杨俐容提醒,每段工作间的休息可以喝水、聊天,但不要做堆积木、画图这类需要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的活动,以免孩子无法再回到功课上。
“分段真的很重要,一次给少一点,让他能够做完,他才会想挑战更难的工作,如果你给太多,孩子觉得不可能,就干脆放弃了。”徐玮均强调。
Kiddo:把困难任务、大任务拆解成分阶段的小任务,是孩子,也是大人成功达到目标的奥妙所在。给孩子很多阶段性的小成功,才能让他有兴趣和耐心寻求更大的成功。
策略4 建立自我监督的机制
父母终究希望孩子能够成为主动且乐于学习的人,让专注学习从“他控”发展到“自控”。孩子必须要了解自己如何学习、什么状况下不专心,并调整读书策略。
杨俐容的经验是,从女儿小一开始陪伴,小二时她已经知道自己适合用分散练习的方式学习,试着安排读书计划,杨俐容只需要半小时去看看她的进度,给她一些提醒。到五年级,这个容易分心的小女孩已经很能掌握自己学习状况。
从事儿童咨询工作十年的杨文丽认为,自我监控的能力表示孩子做功课前会问,“做什么?”、“怎么做?何时做?”做完之后会问,“这样做对吗?”
她提供一份“我的时间表”,从孩子幼儿园开始,她用这个表格训练他规划时间,并检验自己是否达成预定工作,她只在旁协助检视预定计划和达成之间落差。几次下来,孩子就能够主动规划工作,并了解自己完成工作所需时间。她提醒,为孩子规划时间,初期不要太复杂,表格要简单,大段落拟定即可。
此外,也要提醒孩子观察自己如何学习,并留意在不专心时,身体有哪些反应,如:发呆、抓头发等,几次下来,孩子渐渐能够辨识这些反应带来的信息,改变学习方式,或是停下来休息一下。
Kiddo:寒假里,不妨试试看。把每天的重要任务设个提醒时间,让孩子一目了然,什么时候要做什么了。但是千万不要做得很细、很死,让繁琐和教条大大损害孩子的兴趣和动力。孩子需要的是一个大致的时间安排框架(framework),而不是来自家长的不信任的约束。
二、打造专心家庭
专注与否不仅在做功课时上演,更随时在真实的亲子互动中发生。当回家作业拖垮家庭生活,用尽任何策略还是未能起死回生,可能就需要检视一下,会不会整个家庭气氛就是“不利专心”的?终结孩子回家功课的战争,或许应该拟订一个长期计划,打造专心家庭。“专心家庭”四个要素:
要素1 足够的规律性和安全感
孩子的安全感来自于父母的爱和稳固的生活节奏。搬家、作息紊乱、父母争吵、分居、家庭功能失调……家庭的变动和危机打乱了稳固的生活节奏,对孩子培养专注力有负面影响。
从事儿童咨询工作十年的杨文丽说,她带领的儿童团体中,许多孩子因为学习不专注而参与,但是后来孩子没做什么,却是因为父母调整教养方式后,不专注的情形就自然改善了。
在广告公司担任高阶主管的王小姐,因为工作关系,儿子出生后便二十四小时请保姆带,上学后,孩子也常在安亲班(即课余时间和假期时候父母因工作忙而将孩子托付到专门的场所去照料,同时督促学习、辅导作业。)老师家里待到深夜,等她和先生下班才接回家,通常洗个澡、整理一下,睡觉时都已经凌晨一点了。
幼稚园毕业前,因为儿子行为问题不断、躁动、打人,将他带至专业咨询机构,才发现长时间的作息紊乱及没有安全感,使得儿子有专注力问题,现在定期接受咨询治疗。“他最严重的问题是陪伴太少,他有强烈不安全感,不安全的感觉也让他自尊很低,”谈起正在上小学的儿子,王小姐尽是不舍。
稳固的生活节奏是安全感主要来源,佩特拉•索尔布里兹建议,建立星期日全家一起吃早餐,或是睡前朗读故事书的固定模式,会是变动不安时的定心丸;在固定时间和地点做作业等清楚的生活步骤,可以提供孩子方向感;还有,固定信赖的对象、好朋友或是宠物,也都很有帮助。
要素2 专心做功课的环境和空间
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通常是因为内在的组织性不足造成,因此外在环境便更需要结构,帮助孩子加强组织性。
固定的读书地点,会使孩子进到那个空间后,被提醒“该念书了”。但政大实小老师游婷雅提醒,如果孩子仍在需要常提醒才会“回神”的状态,倒是可将他安排在身边写作业,例如在厨房准备晚餐时,就请他在餐桌写作业,一方面在他分心时可以提醒他,另一方面,遇到不会写的作业,可以马上引导解决问题。
她也建议家长,避免帮孩子购买自动铅笔,用铅笔或原子笔即可。因为自动铅笔故障率高,孩子常修理得不亦乐乎,忘了做功课。
读书环境要单纯,排除会吸引孩子目光的物品,只摆要读的书。照明充足柔和,保持书桌与室内明暗无太大差异的光线,灯源从左边照过来。
另外,要让孩子在安静的地方做功课,因为写作业又同时看电视、听歌……,噪音的干扰转移了对学习的专注,效果通常不好。但是,每个孩子对环境的需求不同,杨文丽建议,如果孩子在太静的环境中反而感觉窘迫,可以选择舒适、缓和脑波的轻音乐。
要素3 足够的运动和休息
许多父母误以为安静等于专心,不断要求爱动的小孩安静下来,但事实上“孩子是因为动不够,所以静不下来,”杨俐容提醒。秦育涵也发现,她每次只要跑跑跳跳或打完球后再坐下来念书,特别容易专心。学习时适度休息也很重要。研究学习策略的薇蕾娜•史坦纳认为,孩子全神贯注约可持续20—35分,之后应小憩一下。
曾有人在德国汉诺威对一群小学生做实验,一半学生使用传统课桌椅,另一半则用有轮子的活动旋转椅及可调整高度的桌子,三个小时后,静坐听课的学生注意力开始明显下降,而另一组学生的注意力反而上升了。这个实验打破了一般想法,说明端坐静听与专心并不必然相关,适度活动反而让头脑更活跃。
要素4 良好的典范
良好的身教胜过千言万语。当孩子看见你喜欢阅读,他也比较容易喜欢念书。问问自己:喜欢阅读吗?生活是否有秩序感?做事情时专心投入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也不必慌,和孩子一起学专注也是很好的体验。
面对专注学习时的枯燥、挑战极限,孩子难免抗议与抱怨,不妨抱抱他、安慰他,但是应有的规矩还是要执行。这时候,你不需要高高在上,或许谈谈你面对困难、不喜欢又非得做的心情;或是你也会犯错,从错误中学习的往事。这些分享让亲子关系更近,效果也出乎意料的好。
最后,不要忘了检视自己,孩子是真的不专心,还是当爸妈的期望太高,甚至是与亲朋好友比较所致?把焦点放在他做得很好的地方,父母不动怒、孩子的情绪也比较正面。
Kiddo:不管工具多么好,也抵不上家长的用心和表率。和孩子商议任务安排、时间安排,监督检查之外,还要以身作则。Kiddo支持一家人通过一个帐号分头使用。不妨在Kiddo里也为自己订些任务,去读书、去锻炼,新的一年里,和孩子共勉,作个好榜样!
最后,小心, 别让电视偷走孩子专注力!
台大心理系副教授连韵文从电视的特质,告诉家长看电视对注意力发展的可能影响。
电视对于小孩的影响有好有坏,专家的意见也很不一致。很多家长都发现小孩看电视可以很专注,但这种专注牵涉到的主动成分很低,基本上是我们受到环境刺激改变(例如,萤幕上声光刺激的改变)所引发的本能朝向反应(orienting response)。
跟动物听到新的声响会转头去看一样,是本能的,而非主动的控制。
基于时间的排挤作用,看愈多电视,其他活动的时间就愈少,用到主动专注的机会更形降低,不利这部分脑功能的发展,也让小孩更不耐没有强烈声光刺激的活动(例如上课)。
法国政府最近禁止播映给三岁以下儿童看的电视节目,这是理由之一。如果可能,学龄前或学龄儿童单独看电视的时间要尽量缩短。如果要看,应该先行挑选节目,陪伴小孩讨论,时间到就关机,最不好的就是让小孩独自掌握遥控器,毫无限制地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