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指导/思维导图在预习中的应用【建议收藏】
思维导图在预习中的应用
预习是开始学习前最重要的环节,预习需要全面和直观,能凸显所预习内容的要点和自己在学习时的困惑点,对于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习者的记忆水平、增强学习者的思考能力,都是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的。运用思维导图进行预习可以调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最终成为课堂的主人。
用思维导图预习的一般步骤
1 认真阅读文本
课文的预习需要在对课文文本十分熟悉的基础之上才能够做到充分预习的。对于文本的阅读需要读至少5遍。第一遍初读,做到扫清字词障碍,把不认识的生字圈出并查字典解决读音和意思,有能力的同学需要组词并了解大概的意思。第二遍读,需要正确地朗读,声音要响亮,低年级孩子可以手指着字来读。第三遍读,要默读,也就是不出声,但需要动笔,拿着笔在边读边思考的过程中,圈画或者记录下读后感受,挑选出文中重点句子。哪些是重点句子呢?一是觉得写得精彩的句子,也就是好句;二是觉得与上下文有联系的句子,这样的句子一般是过渡句;三是觉得明显地是对某段或者全文有总结意味的句子,这样的句子一般是总起句或者总结句(也有总起段或总结段);四是觉得不理解的句子,这样的句子应该占据2——3处,如果您发现孩子读完一篇课文,在预习环节中无法提出问题,或者提出的问题不到2——3个,那说明前面的三遍朗读不到位,需要再加1——2遍的读书要求,需要特别指明的是,孩子预习时能够提出问题是起码的要求,没有这个做基础,听课和课堂思考以及互动就会流于形式了。圈画出这四种句子后,才算读完了第四遍。第五遍读书,就是流畅且努力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这样的朗读对于深化课文内容有帮助。大家发现,凡是阅读好的孩子都有交钱的记忆能力,有过目不忘的能力。而这样的能力却是积累好词句所要必须具备的能力。
2 预制思维导图
在预习中,需要调出预习的几个基本要素:第一方面“字、词、句”;第二方面“段落层次”;第三方面“事件过程/写作过程”;第四方面“学懂了和搞不懂”;第五方面“对于课后题的思考和解答”。
结合以上的几个内容进行预习前的预制思维导图,对于在课堂上更加高效地听讲和思考是具有着积极的意义的。
比如以沪教版五年级上册《7 妈妈,我们要活下去》课文为例,来谈谈如何预制预习的思维导图。
7 妈妈,我们要活下去
早上,父亲把10岁的儿子洛迪叫到跟前,抚弄着他的头发说:“洛迪,我要出门办事去了。你现在是家里唯一的男子汉,要好好照顾妈妈。”
洛迪点点头。每逢爸爸不在家,洛迪就俨然是个撑门户的男子汉,帮助妈妈照管农场和小牛。妈妈海伦不久前做过一次大手术,身体刚复原,不能太劳累。
下午天气变坏了,海伦开车到学校来接洛迪。回去的路上,雨越下越大。车开到一条小河边时,陷进一个坑里,发动机哼了几声便熄火了。洛迪蜷缩在汽车后座上,被眼前的景象吓坏了。
借着闪电,他们看见小河变成了近200米宽的一片洪水。不一会儿,水漫上了座位,他们的身体开始感到麻木。不能坐在汽车里等死。母子俩费了很大力气,打开车门下了车,手搀着手想从桥上涉水过河。可是刚一迈步,激流便把他俩抛起来,卷进了洪水。
在黑暗的激流中,海伦紧抱着洛迪的腰不放。他们幸运地抓住了一道铁栅栏,虽然铁棍的断头将海伦左臂上的一片肉戳了下来,而且露出了骨头,可她死也不松手。时间慢慢地过去,冷水泡得他们浑身麻木。不久,铁栅栏也被洪水淹没了,他们只好转移。洛迪又抱住了一根电线杆,而海伦却被激流卷走了。
洛迪惊恐地看着妈妈消失在黑暗中。这时他想起了爸爸的话,便放开电线杆去追妈妈。洛迪还不大会游泳,但他要救妈妈,不能让妈妈死!他好不容易游到妈妈身边,用手托起妈妈的头,喘着气说:“妈妈,坚持住!我们要活下去!”
就在这一刹那,海伦和洛迪又被卷进激流。洛迪的一只手拉着挂在妈妈脖子上的提包带子,双脚不停地蹬水,空着的一只手不顾一切地划水。一会儿,他手脚发软了,游不动了,可他想起爸爸的话,便一次次鼓起劲头,坚持游下去……他保护着妈妈,在冰凉湍急的洪水中坚持了整整3个小时!
凌晨,洪水将海伦母子冲到了浅水中,他俩没有力气站起身来,只好在黑暗中爬行。海伦无力地对洛迪说:“你一个人往前去吧!找到人再来救我。”可小洛迪怎么也不愿意离开妈妈。他知道,一旦离开,妈妈肯定会被淹死。他要守在妈妈身边,和妈妈一起活下去!
雨停了,洪水开始往下退。天越来越亮,洛迪看见妈妈已经被折磨得不成样子:左臂骨头露了出来,伤处肿得可怕,脸色惨白。洛迪搀着妈妈来到大路上,在路人的协助下,把妈妈送进了医院。
第一方面:
本文是五年级上册课文,在沪教版教材中四年级起就没有课文内的生字词了。所以预习时,需要根据孩子自己的情况来筛选课文里不会的或者不理解的字词。
这篇课文里有可能不理解的字词有:俨然、复原、蜷缩、戳、湍急。找到这些词后,需要查字典找到不认识字的读音,以及这些词的词义,最终还要放在句子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含义。
第二方面:
划分段落层次。这篇课文一共有9个自然段。在仔细读完课文五遍后,不难发现第1、2自然段讲的内容一样,3——9自然段的内容是相似的,所以把段落划分为两个部分。具体的段意或者段落划分方法因孩子而异,这里只是对做思维导图的大概步骤做个指导,因此不规定分段及段意是什么。段落大意也是由孩子自己根据老师教授的方法进行整理。
第三方面“事件过程/写作过程”:
因为完成了第二方面的内容,所以这个方面的内容基本上就是水到渠成的,在绘画思维导图时,可以把这两部分的内容做一个整体的考虑和设计。
第四方面“学懂了和搞不懂”:
这个内容也是要因为孩子的能力所不同的,所以这里略。
第五方面“对于课后题的思考和解答”:
本文后的思考题有3题,第1题中“默读课文”想想在危难之中,洛迪是怎样保护妈妈,鼓励妈妈,同妈妈坚持着活下去的。找到最让你感动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这道题,建议让孩子在课文中圈画出来,并且能够浓缩内容把更加梗概的内容绘画进入思维导图。
第2小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再体会所填写词语在句中的作用”。这道题填空可以拟定在思维导图里,因为所填写的词语为形容词,把洛迪与洪水搏斗的动作写得更加生动和具体了,因此,这里对于所填写内容的作用,孩子们应该不难得出结论,这个结论也要写进思维导图中。
第3小题是体会词语能否跟括号里的互换的问题。我们看到“惊恐”和“惊异”是不同程度地表达“惊”的意思的,从字面理解并结合把词语互换后朗读体会后的结果,我们判断用“惊恐”的程度更深,所以是不能互换的。另一题的“折磨”和“消磨”在语义上有区别,互换后会造成句意有变化,所以也是不能互换的。这个思考也要写进思维导图。
3 绘画预习思维导图
用思维导图做预习,除了以上所罗列的一些要数(分枝)外,还可以有中心思想、写作特点、重点和难点、人物特点/景物特点等几个方面的内容作为思维导图的分枝进行呈现。做了这样的思维导图来预习,就可以引导孩子逐步走向深入地阅读,从而达到预习的效果,就能够大幅度地提升阅读的效率了。
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