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方法指导/如何引导一年级孩子进行朗读

牛老师 牛老师语文学习知识总汇 2021-10-24

如何引导一年级孩子进行朗读

牛老师的话:今天太晚了,白天忙于上课和辅导,回家又忙家务,刚坐下来看各位的留言。看到一位朋友的留言是关于如何指导一年级孩子进行朗读的,遂由此发展出写下这篇东西的灵感,希望能够给您以帮助。

      

       ——此文为旧文,但当时没有“原创”标记,因此拿出来重新编辑并再次重温。


刚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到今天为止也不过刚刚三个月,还是处于懵懵懂懂的状态。就像是一个小婴儿一样,三个月龄的婴儿还整天只知道吃和睡呢,因而我们不应该过度要求孩子应该会什么会什么,而应当科学地了解自己孩子的基础和所具备的能力,再横向地了解其他孩子能力所及是什么程度,最好还能主动和自己孩子的老师交流一下,他(她)在学校课堂上的表现。妈妈们辅导孩子完成作业,真的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但我们不能把自己的不易都强加在孩子身上。他们也许并不是不会,而是还没到时候而已。教孩子学会写作业,学会朗读,学会独立学习并非一日之功。就像田地里种下种子,需要浇水、除草、施肥……一样,需要不断地投入,才能有收获。


之前我讲过关于如何预习,就对课文朗读提过很明确的要求。读书读书,不读怎么能够了解文本的含义和内容呢!因此,朗读是作为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方法。


如果低年级时不注意引导孩子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对于朗读的作业随便应付,日子久了,孩子就会形成平淡如水或毫无语感的朗读习惯。到了高年级,朗读可就成大问题了。低年级阅读教学目标中,新课标提出“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朗读能力的培养依赖于各年级段循序渐进的训练,所谓 “万丈高楼平地起”,它不能一蹴而就。因此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应该从低年级抓起。


请具体做法及建议这里给大家简单介绍几个家庭指导朗读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1、指读是训练朗读的必经之路。

“指读”是一年级刚刚入学开始就重点训练的一个读书方法。“指读”是指用手指直着一个字一个字地过目朗读,一个字一个字地指,有注意集中孩子的注意力,不容易出现漏读或错行的问题。因为年龄小,反映能力比较慢,思维与行动能力都需要不断培养,而且有时好动的年龄,如果旁边稍微有些影响,比如刮风吹了树叶,下雨的滴答声音,走廊里走过了一个人等等都会影响到孩子的注意力。如果不指读,那些比较容易分神的孩子就会读断句,读破句,还有完全把意思读错的现象发生。“指读”在一定时期内是必须要掌握和运用的有效的训练朗读的方法。除了避免错漏外,还能训练手眼协调能力,同时发展听觉和大脑思维,属于一举多得的好方法。因此,爸妈们不要觉得指读是不对的。孩子从手指到眼看是需要一定过程的。从心理学上讲,“指读”能引起学生的随意注意,生字在指读时不断形成条件反射,增强随意记忆,强化对音节和字形的辨识,从而提高了识字效率,避免出现会背课文却不会认字和写字的现象。在指导,家长要注意由指“字读”转为指“行读”的“指读”,就是手指从一开始的一字一指变为,手指随着朗读的速度轻轻划过文本,以达到逐步提高默读速度的目的,同时也可以达到对文本意思的完整理解。但要注意的是“指读”只是一年级学生开始接受朗读训练的桥梁,是一个过渡,二年级以后就应该摈弃了。


2、看清标点符号做适度的停顿。

标点符号也是文章的一部分,不能准确地读懂标点也容易造成对文章意思的误解。但由于孩子们读书不够细心,而把很多标点符号忽略了,有时一段话,他们是一口气读下来的,不去注意逗号或句号的停顿。一年级学习的标点符号是有限的,但也要明确标点符号的意义。例如,逗号是表示句子中的停顿,读到逗号要略微停顿,也就是喘一口气的时间。句号是表示句子结束,做稍长的停顿。问号是表示疑问的语气,朗读时,需要注意语调上扬,表示内心中的疑虑。感叹号是表示强烈的感情,朗读时要视情况而定,例如对所看到景象感到很惊讶,这个感叹号就要读出惊讶的感觉。另外,还有一些不太常用的标点也要大致了解,例如省略号,朗读时可以比句号多停顿一会儿;再如破折号有表示声音延长的作用,所以朗读时需要拉长尾音。这些标点的朗读,需要用声音展现,因此多练习,多表现就会有上佳的表现。


       3、提倡家长给孩子在适时的时候范读。

范读就是示范性地朗读。刚学习朗读,孩子容易把一个句子读得断断续续的,读破句的现象很普遍。也有读得时候大喘气的,造成了句子的重音出现了错误,而使句子的含义产生了歧义。有一些孩子在口中读出的是孤立散乱的音节,而不是具有自然声气和信息意义的完整话语。所以家长必须根据教师平时的作业指导加强“连字成词、连词成句”的训练,不断拓宽眼睛看文字的辐射角度,增加每次眼睛看到的字数,增强联系上下文了解字义的能力、逐步提高整合的速度,能够快捷顺利地进行意义组合,防止读破词、读破句,克服“指读”或一字一顿、一词一顿的唱读现象,扎扎实实地进行朗读训练,这样学生就不会把“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读成“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了。有的句子太长,学生不容易断句,这就要求教师适当地范读指导。


       4、鼓励孩子放出声音来大声朗读

大声朗读对于孩子来说意义非凡,如果说一个内向的孩子能够在一定的训练指导下,掌握大声朗读,那么慢慢地就可以纠正他(她)相对内向不善表达的问题。大声朗读有助于孩子表达感情,而又感情地朗读又是我们语文教学所必须要达到的一个目标,因此爸妈们不妨让孩子先把短小的文本背熟,然后再对照镜子大声地让孩子连读。现在的电子设备很多,都有录音功能。那么就可以让孩子把自己满意的朗读录下来。以后再听,再评价,对照前次朗读再在下次朗读中努力提升朗读效果。这样孩子不仅会爱上读书,还会更加主动积极地读书,岂不是一举多得呢!


        5、花样多多玩朗读
     虽然读书是重要的,但读书也的确是枯燥的,我们要把枯燥的读书变为富有生气的读书,因此必须进行多种形式的练读,如接读、范读、引读、配乐演读、品演、赛读等,不同形式的读贯穿于整个朗读训练的过程中。使孩子永远保持着较高的读书兴趣。妈妈可以和孩子进行分角色赛读中,孩子读一个角色的话,妈妈读另一个角色的话。朗读时甚至可以加上肢体语言,或者夸张的表情,让孩子得到美的体验和感受。
     朗读时,家长和孩子双方以平等的心态相互交流、沟通、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丰富文本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学、共进、实现教学相长的共同发展。不断提高朗读能力,为中高年级朗读训练打下基础。
       注重朗读是我们母语教育传统经验的精华,即使从现代阅读现学的观点来看,朗读的多重教育功能也不可低估,徐世英先生曾将朗读与讲解做过精辟的比较,他说:“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讲解是摊平、摆开,朗读是融贯、显现;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赋作品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更能使人感受。”(徐世英《谈朗读教学》)“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新课标规定的基本的语文课程目标,是公认的从事语文教学的根本手段。
     


牛老师的话

抓好朗读,过好朗读这道关卡,甚至可以起到帮助孩子尽快走进阅读之门的一个重要方法,但也是一项长期的作业。让我们和孩子一起下点功夫,从小抓好朗读这一关。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