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从幼儿园教师的绘本故事课谈如何带领孩子读图画书
由牛老师一手创办的“小学语文学习知识”公众号在此恭候您的关注多时了!本号提供优质的小学语文学习资源,关注微信号可以解决您及您孩子在小学阶段学习语文所遇到的问题。感谢您的关注,同时也希望您能把这个号里对您有意义、有价值的文章转发出去,让更多的有需要的朋友受益。
QQ群:482197584
微信群:先加牛老师微信为好友,再拉您进相应的群。(沪教版
/人教版/苏教版)
牛老师的观点:
谈到父母如何跟孩子看书的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家长的引导要有所为并有所不为。
哪些家长可以为之,而哪些不可以为之呢?
请您先看看下面一位幼儿园老师的绘本书授课过程后,相信你一定会有所思考。
关于绘本故事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谈话引题,激发阅读兴趣。
从孩子生活经验出发,提问:你们喜欢读书吗?读过哪些书?直接引出:老师带来了一本好看的书,我们一起来看。简洁明了,自然地过渡到教学活动中。
(二)理解故事,感受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1.根据故事发生线索,展开提问、讨论和分析。
故事情景一、二、三,教师利用PPT逐一出示画面,引领孩子自己去发现画面,读懂画面,并适当的引导:小猫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是怎么做的?为什么不能这么做?
执教者根据教材内容,能把握阅读的节奏,抓住问题的关键,启发幼儿观察讲述故事的前三个情景。在第一个情景中,教育幼儿要遵守社会规则爱护花草时,做到了“润物细无声”。在第二个情景中,出现小猫肯定地过了桥的画面,教师追问:小猫过了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我觉得执教者在这里插入这个提问,非常好,因为,生活中的幼儿也常常在事前忽略可能产生的危险性,,这个问题刚好能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让孩子能将小猫的行为迁移到自己的身上。紧接着教师又加强了后果教育的效果:小猫过桥时,桥面怎么啦?执教者强调了这次小猫们是幸运地过了桥,让孩子理解警示牌的作用,不能鲁莽做事。
故事情境四,怪兽设下圈套,用口袋抓住了小猫,会带小猫去干什么?小猫是怎么想的?这几个问题都是让孩子产生后果见证性的,是此个教学活动关键所在,所以 丁老师在这里增强了教育强度,而不是同上面的环节一样平淡的、快速的处理。充分地让孩子感受小猫当了苦工后的所感所想,是怎样当苦工的?有什么痛苦的地方?表情是怎样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孩子充分感受到小猫做苦工的痛苦和懊悔。通过该过程的阅读,使孩子明白做了违反规则的事,是要受到惩罚的,不能有侥幸的心理。
2.在阅读过程中有效留白,为自主阅读创造时机。
小猫战胜怪兽成功逃脱的故事情节,与前面的情节有些雷同,只是角色转换,由于时间不允许,在本次活动中教师跳过了故事的中间情节,预设一个悬念,在活动的最后让幼儿带着问题去阅读,激发了幼儿阅读的愿望。
3、理解故事结尾,体现绘本故事的完整性:
跳过前一个情节,出示画面的结尾几幅图,及时抛出问题:再次看到禁止标记,你觉得小猫会怎样做?这时孩子们都能猜测到小猫不会再做违反规则的事情了,我觉得这是老师前面教育铺垫的一个良好效果,说明孩子能明白了要遵守社会规则对社会和自己都有益处的教育效果。
(三) 回看封面,挖掘画面内涵。
在整个故事结束之后,回到封面,一方面是对故事情节的统整,另一方面是对故事寓意的提升:小猫为什么会被抓去做苦工?怪兽为什么会放这样的禁止牌子?充分地帮助孩子梳理每个情境,让孩子明白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坏人,有不同的意图和预谋,要警醒孩子注意自身的保护和提防意识,再次敲响孩子安全教育的警钟。
(四) 拓展话题,从绘本故事到生活经验。
你们在生活中都看到过哪些禁止标志?能起到一个教育强化的效果,孩子充分的感受后,并进行联想,不仅对想象力、思维能力有促进作用,对于他们的社会性、安全教育都有很大的作用。他们会将小猫的角色替换成自己,并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讲述。
(五) 自主阅读,践行相关规则。
规则意识必须在实践中得到巩固练习,活动延伸环节安排幼儿带着悬念自主阅读,既满足了孩子看绘本的愿望,又让孩子在掌握一定的行为规范后,明白该“如何去做”,掌握具体的行为方式,同时,我们还必须让孩子明确自己学到的这种种规则都是与自己的行为密切相关的,它不是一般的知识,而是对每个人行为的共同要求,既约束着别人的行为,也约束着自己的行为,每个人都要遵守。
哪些内容是需要父母讲解的:
1、不认识的字需要父母讲解。
2、看不懂的画面需要父母讲解。
3、体会不出图上人物关系的地方需要家长解释。
4、书籍和生活延伸的部分需要家长做好解释。
讲解的方法:
帮助孩子讲解时,父母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提问。围绕绘本书的题目做提问,可以围绕人物的言行做提问,还可以根据故事情节的变化做提问,故事情节中的空白点也可以提问。
提问时不要一个个问题太细碎,需要用一个大问题引领几个小问题。怎么能做到大问题引领小问题呢?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追问。家长善于引导孩子思考的最好的办法就是追问。也就是追根究底式的提问。这样一个大问题就可以连带着数个小问题来引导孩子思考了。
提问的方法:
【下部分内容摘自“宝宝树”】
一般讲故事过程中不提问,以免分散幼儿的注意力,但有时故事讲到主要情节的转折时,可以提出问题,稍停顿一会儿,让幼儿思考,家长再接着讲,这样可以促使孩子听故事时积极动脑筋。
另一种方法是,故事讲完之后,家长或教师围绕故事主题,提出一些问题,让孩子思考。这些问题最好能有启发性。一般总是先问地点、时间和人物,然后根据人物的活动、人物间的关系、他们的表情、对话等进行提问。让幼儿随着提问,进行思考,然后回答问题,学说故事中的词语和关键的段落,培养他们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孩子的年龄阶段性是非常明显的,提问题时要注意照顾到不同年龄孩子的可接受性。问题太深,小班小朋友不能接受;太浅,大班小朋友感到乏味。一般对小班幼儿提问题要简单、具体;而对大班幼儿提的问题要能引导他们进行思考。有些故事所说的道理可以让小朋友来归纳。刚开始,孩子由于缺乏归纳能力可能有困难,家长、教师可以示范,以后逐步过渡到讲完故事就提问,帮助理解后,要他们自己归纳、概括,以免造成依赖心理。孩子讲不全时,家长不要急着把答案告诉他,也不要一下子就否定他,而应该鼓励他、启发他,逐步培养他们的概括能力和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好习惯。
小提示: 1、讲前提要求,让孩子注意力、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就得到了发展。2、提问要有启发性,能促使他们开动脑筋,发展思维能力。3、语言要生动,活泼的语言和有趣逼真的腔调,通过语言刺激,激发幼儿的想像力。有一种很好的带入感更容易引发孩子对语言的积累。4、手舞又足蹈,但不要夸张,可以和孩子坐得近一些,这有助渲染气氛。5、留个小“窗口”,引导孩子自己去编造、发展情节,这样能锻炼孩子表达能力乃至创造力。6、图文要并重,根据图画情节,边看边讲,调动孩子的多种感觉器官同时活动。眼、口、手、脑、耳都要并重,看懂图直接有利于日后的看图写话。7、态度要认真专注,不可以敷衍了事。家长在孩子读书时的陪伴越认真,日后孩子学习时的态度也会更认真。言传身教很重要。8、环境要安静,睡前给孩子讲故事,对孩子的智力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 公告栏 ★
【团购预告】4月5日(明天早上7:00)培养自主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小学生必读·世界经典绘本》开团,适合6-10岁,相信从亲子共读绘本一路走来的小朋友一定会喜欢!
这套书能帮助小朋友们顺利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从图画阅读到文字阅读的过渡,让他们建立起阅读自信,培养起自主阅读的能力。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先收藏店铺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