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基层 | 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开展?这份优秀案例宝典告诉你!(二)

2017-06-10 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团委


用党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

强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始终坚持将强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不断创新工作载体和模式,浙江大学逐步将“红色寻访”党史国情教育活动打造成特色鲜明、深受喜爱、成效显著、反响强烈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品牌,为十余万大学生上了党史国情教育的生动一课。

一、面向问题,创新大学生党史国情教育模式

面对如何有效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问题,浙江大学以“寻访红色记忆,勇担强国使命”为主题,创新开展了“红色寻访”党史国情教育活动,组织大学生利用寒暑假以社会实践的形式,开展“参观一个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寻访一位老革命、老党员,采访一位典型人物”的“三个一”实践活动,用党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强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活动开展中,浙江大学坚持“一个核心、二条主线、三个引导、四个结合”模式,即以强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核心,以寻访体验和传播感悟为工作主线,积极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将党史国情教育活动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服务社会和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深度融合,不断提升“红色寻访”活动内涵。

赴湖州红色寻访实践团寻访革命前辈刘玉玺老人

二、精心组织,激发大学生党史国情学习热情

浙江大学精心遴选“12个重点红色基地区域,30条红色精品线路,308个红色教育基地”,通过召开专题宣讲会,向全校学生宣传活动理念,鼓励大学生采取项目化运营方式开展活动。“红色寻访”活动参与人数逐步上升,从最初2011年寒假的210个小分队、1014名大学生,逐步发展到现在每年寒暑假都有800余支队伍、近万名大学生到全国各地参与活动。大学生通过资料查找、实地调研、人物采访、参观学习等方式接受党史国情教育,部分学生还结合专业,调研革命教育基地建设发展现状,为当地红色基地的保护开发出谋划策。寻访后,学校专门组织“红色寻访”活动分享会,邀请思想政治教育专家和大学生们对活动进行评价,遴选优秀活动成果,让大学生参与到“红色寻访”活动设计、实施、评议的全过程,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党史国情的学习热情。

赴延安市红色寻访实践团寻访老战士

三、立体宣传,提高大学生党史国情教育成效

为提升活动影响力和辐射力,浙江大学多措并举,采用全方位立体式宣传手段,实现大学生党史国情教育成效最大化。依托报纸、电视台、广播台等校内外媒介,将同学们在寻访中的真实故事、生动情节传播给没有参加活动的师生,并通过开展图片展、优秀论文展示等形式,营造浓郁的红色校园文化氛围。组建校院两级报告团,以专题报告会、党课等形式走进同学,走出校园,讲述自己的寻访经历和感悟体会,传播红色革命精神。抢占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通过举办网络图片展,红色Flash等活动,扩大宣传辐射范围;开通的“寻访红色记忆”网络教育平台点击量已突破71万人次。举行优秀调研论文和感悟评比活动,正式出版发行《信仰点亮青春——“90后”大学生的红色追寻》一书,全书收录了306余名大学生的105篇优秀文稿,共计46万字,记录了当代青年关于青春与未来、奋斗与荣光、使命与责任、民族与世界的思考和感悟。

赴延安暑期社会实践团在宝塔山开展红色寻访活动

“红色寻访”主题教育活动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和好评。路甬祥、赵洪祝、袁贵仁、夏宝龙、蔡奇、潘云鹤、金德水等领导对活动给予高度评价。活动得到《新闻联播》、《新华内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的持续关注,媒体报道累计近150余次,超过18万字。活动入选中组部《组织工作改革创新案例》,还被评为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特等奖、浙江省教育系统创先争优主题案例和浙江省共青团工作创新奖。

“四进四信” 学习正当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5年3月以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团委围绕团中央开展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四进四信”活动各项要求,结合我校团学工作特点,积极部署,大力推进相关工作。尤其是在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4月26日考察中国科大时对广大同学提出做“六有”大学生的具体要求后,结合总书记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开拓思路,狠抓落实,强化“四进四信”活动效果,现将阶段性工作汇报如下:

一、进支部

中国科技大学对各团支部的主题团日活动提出明确要求,要求必须围绕“四进四信”设计团日活动,主题团日活动必须规范相关流程、有团旗团徽等共青团标志,强化团员意识。针对学生聚集特点,继续实施社团建团实验室建团,对青年团员实现多重覆盖,至今已建立29个社团团支部与57个实验室团支部,对重点团支部“四进四信”主题团日活动给予更大支持。两年内,全校198个团支部共申报“四进四信”类主题团日活动1431项,平均每个主题团日活动资助金额由100元提高至500元。特别在总书记考察中国科大后,校团委积极广泛地开展学习总书记系列讲话活动,发出青年之声,推出了“争做‘六有大学生’”系列专项主题团日活动,规范支部换届选举、团费收缴等“三会两制一课”基础团务工作,同时,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团日活动效果的追踪评价和对支部成员的意见反馈。由于工作重心下移,极大地调动了团支部的活力。“五四”期间,对获得校级“活力团支部”的支部进行了表彰和奖励,通过典型宣传,引导教育支部坚定不移地高举团旗跟党走。

五四主题团日活动

二、进社团

中国科技大学将社团开展“四进四信”活动情况与社团星级评定、社团资助经费直接挂钩。制定了新的《学生社团星级评定项目资助申请办法》,规定参与星级评定的社团结合本社团特点每学期至少举办一次“四进四信”主题活动,建立团支部的社团方有资格参与五星级社团的评选,以此强化共青团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和指导。全校79个社团两年来共申报“四进四信”类社团活动900余项,平均每社团每年获资助金额近5000元,极大地活跃了社团文化,促进了社团的健康发展。同时,在社团活动中强化了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个人层面的基本规范和要求,对社团负责人进行岗前培训及签订岗位责任书,带领他们走访小岗村、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更加直观、生动的方式,教育社团负责人了解中国历史,了解中华文化,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社团类活动给予重点专项支持,以历史文化协会为例,今年本科新生有近十分之一报名参加该社团,众多文化理论类社团在今年的社团招新中,报名人数都有大幅度增加。还鼓励社团开办“活力社团课程”,在新生入校军训期间,37个社团共开设54门课程,采取社团活动进支部等形式,师兄教师弟,学姐带学妹,倡导广大学生即读有字之书,也读无字之书,帮助他们树立合作、关爱、尊重的人格品质与人文修养,将广大青年紧密团结在团组织的周围,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听党话,跟党走。习近平总书记在与我校学生交流中,特别勉励了科大研究生支教团的同学。他们不忘初衷,在宁夏海原中学建立了科技创新中心,并捐赠了大批物资,荣获了2016年安徽省五四青年奖章集体荣誉表彰。支教队员们用实际行动践行“四进四信”,让青春年华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纪念一二九运动校园马拉松

三、进网络

在高校,网络不仅仅是宣传工具,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战场,主阵地。中科大一直高度重视网络宣传工作,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建立了一支由网络青年文明志愿者、网络宣传骨干、青年信息传媒中心为主的网络工作骨干队伍,号召大家争做中国好网民。将懂网、用网作为院系团委书记年终考核的关键指标,在优秀团干部的评选标准中,加入敢于发声、网络“亮剑”的要求。校团委抓住五四青年节、烈士纪念日、9·3大阅兵、建党95周年、建国67周年、长征胜利8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适时推出“青春与信仰”微团课、“HELLO USTC”、“我与祖国共奋进”、“学习雷锋精神”等主题网络宣传教育活动,并在活动中鼓励学生采取发布朋友圈收集点赞等方式,扩大活动的传播,提升活动影响力。校团委、学生会、研究生会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文章,70%左右均为原创,特别策划出一系列“女神来了”、“最美团支书”评选、“女神为你读党章”、“马列经典回顾”、“学习在路上”等主题或优秀文章。总书记在4月26日与同学们交谈时告诫大家“幸福不是从天降,中国人民取得的成就是很了不起的,不要妄自菲薄,同时要自强不息。”中国科技大学团委带领全校广大青年牢记总书记的教诲,坚决与网络上的历史虚无主义等不良现象做斗争,参与组建校园新媒体联盟,加强对校园网络新媒体的监管与指导,促进各院系新媒体工作交流,创作包括视频、动画在内的多种网络文化产品,积极开展“争做六有大学生”简报微信评选、“三下乡”优秀团队评选、最美后勤员工评选等互动活动,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引导广大同学自觉学习总书系列讲话内容,深入理解“四进四信”活动开展的必要性,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奉献青春,多作贡献。

四、进团课

中国科技大学现已建立院级团校、校级团校、校青马骨干班三级联动的培养体系,并始终将学习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作为各类培训的必修课程,将团课与“四进四信”紧密结合。学院团校面对全体团员,通过基础团务知识、团史团情等课程设置,让全体团员深化对共青团的认识;校级团校面向团学干部,每年约有1200人参加,采取专家讲座、线上学习考试、线下分组讨论和组织主题团日活动等形式,从理论、实践两方面,对团学骨干进行培养,帮助他们提高政治意识与工作素养;校青马工程骨干班以政治素质、道德品行、社会实践和团学工作参与度为主要内容,选拔培养一批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作为“推优入党”的对象。4月26日以来,校团委多次召开研讨会与学习会,重新修订制定了一系列团学工作规章制度或细则,特别围绕如何争做“六有”大学生,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形成班、院、校三级联动机制改进工作方法和思路。充分发挥了团代表、学生代表参与校园治理,维护学生权益的积极性,与校内各党政部门负责人直接面对面,已开展十七期青年之声畅谈会。通过教学管联动,团干部打通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以往信息沟通不畅的壁垒,直接联系青年,服务青年,参与到青年组织与活动中,不忘群团组织初心,以服务青年为己任,带领广大青年坚持理想信念,积极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心无旁骛,学习文武艺,报效祖国和人民,报效中华民族。

青马班支部学习习总书记考察中国科大重要讲话精神

中国科技大学团委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相关举措,创新方式办法,狠抓落实效果,“四进”之间相互融合,真正达到了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牢固树立对党的科学理论的信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的信念、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增进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信赖的目的。

推动“青年之声” 实现“四个融合”

全面提升共青团服务青年学生的

能力和水平

长安大学

长安大学团委认真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团中央关于“青年之声”建设的要求,努力推动“青年之声”实现“四个融合”,着力搭建共青团与青年交流互动、服务青年需求的O2O平台。在今年在陕召开的全团“青年之声”建设“四个融合”工作现场推进会期间,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秦宜智专程调研学校“青年之声”建设典型做法,并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长安大学团委一头把‘青年之声’融入学校实体化的学生事务大厅,面对面答疑释惑服务学生;一头又把‘青马工程’等团学品牌工作融入‘青年之声’,工作的融会贯通带来了学生获得感的倍增。”

秦宜智同志考察了解青年之声·长安大学

线上平台建设情况

一、高度重视,整合资源

学校团委多次向学校党政汇报“青年之声”工作,寻求学校党政领导支持;协调学工部、教务处、就业处、后勤处等职能部门以及各学院负责人入驻“青年之声”担任专家,针对青年学生反映或咨询的问题,及时给予官方解答和回复,构建了“学校领导重视、团委牵头负责、部门(学院)配合支持、师生积极参与”的工作联动机制。利用团学组织优势,在校院班三级安排专人负责“青年之声”工作。

二、健全机制,服务需求

学校团委将“青年之声”建设与学生会服务维权工作相结合,与学生提案工作相结合,搭建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服务维权渠道。校学生会定期收集“青年之声”学生问题形成提案,通过有关会议向党政领导直接汇报,校领导现场批示,各部门现场研究解决,问需问策问效于学生,形成“学校党委领导、职能部门答办、团学组织协助、学生踊跃参与”的工作联动机制。

青年之声·长安大学线下服务阵地

一一学生事务服务中心

三、建好队伍,用好平台

一是通过专题培训、技术指导、答疑解惑、学习研讨,打造一支理论水平高、专业能力优、服务意识强的专家团队。二是选优配强学生干部队伍。选拔团学干部、网络文明志愿者负责“青年之声”平台日常运行维护工作。从线上答疑到线下解决,为学生提供一站式专业化服务。三是用好“三个平台”。依托校院两级团委微信、微博、网站平台设置“青年之声”下拉菜单和链接,保证原有平台用户直接登录“青年之声”,构建多层次、多渠道、多平台的入口。

四、聚焦工作,全面融合

只有将“青年之声”融入将团的工作,“青年之声”才能更有活力。一是与思想引领相结合。将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我与国旗合个影”等主题教育活动依托“青年之声”开展,鼓励学生在线上交流学习体会,分享收获感悟。二是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依托“青年之声”开展活动预告、活动抢票、活动报名、现场互动评价,及时了解青年参与需求和对活动的满意度评价,将青年满意度作为开展活动的重要参考。三是与组织建设相结合。推进基层团支部入驻“青年之声”,团员青年在线上交流互动,并将入驻和活跃度作为评选“五四红旗团支部”的重要依据。将 “青马工程”学生骨干培养线下活动拓展到“青年之声”线上平台;组织优秀青年典型入驻,围绕成长成才话题与普通青年互动交流,实现“青帮青”。四是线上线下服务相结合。依托学生事务服务大厅和“青年之声”线下服务站,收集学生意见和建议。依托校学生会定向联系相关职能部门,提升服务学生的针对性、有效性。一年来,在学校的高度重视下,通过“青年之声”线上线下平台,落实改善学生学习生活条件的提案近百件。

秦宜智同志与长安大学团委

先锋网络文化工作室同学亲切合影

“青年之声”已成为我校共青团开展思想引领工作的重要平台,成为共青团整合资源联系服务学生的桥梁纽带,此项工作受到了团干部和团员青年的普遍好评。今后,学校团委将深化线上线下服务融合,增加“青年之声”用户黏性;运用大数据分析研判,加快共青团工作的“供给侧”改革;加强专家团队和学生团队建设,提升平台的服务水平;编辑《“青年之声”案例集》,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推进共青团改革进行更多有益探索。

创设项目 构筑阵地 覆盖全体

 “五个一+X”社会实践育人体系

建设与实践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和《共青团中央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精神,落实“强化社会实践育人”的要求,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团委结合高职院校大学生实际构建“五个一+X”社会实践育人体系,动员和组织广大武职学生走向社会,识国情、受教育、长知识、长才干、做贡献,促进了学生在实践中从“读书人”向“社会人”和“职业人”的过渡,增强了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阳光家园行”志愿活动

一、定制覆盖全体的“五个一”社会实践项目

动员和组织全体学生在暑假紧贴专业和职业发展实际需求,以“五个一”为主要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即读一本书籍(职业化成长、思维方式、创新创业等)、访一个企业(了解其发展历程、发展前景、企业文化和员工要求)、访一位校友(了解其工作状况、职业发展和工作感想等)、打一段短工(或生产、或销售、或调研、或服务)、写一篇报告(描述实践经历、抒发实践感想、调整学习态度、弥补经验不足)等,将学生置于开放的、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帮助学生在职前了解企业、亲身体验职业环境下对从业者职业能力的内涵,帮助学生实现“做中学、学中做”,实现学校和职场的无缝对接,促进学生直接服务社会,在实践中社会责任感得到强化、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参加东湖高新区高空抛物安全知识宣传志愿活动

二、设立贯穿学生在校全程的“X”社会实践活动超市

从学生进校到毕业,按照学生在校的不同时段,设计适合不同年级学生特点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社会实践活动超市,提供“X”项活动供学生自主选择参与。在新生入校阶段,面向全体新生开展“礼仪使者进班级”校园文明礼仪志愿服务活动;面向老生在每年三月以“向雷锋学习”为主题举办志愿服务月,在四月份开展“爱校护绿”生态文明校园公益活动月;面向毕业班学生在五月份开展“绿色毕业季”扶贫帮困志愿服务活动。为了保障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实施,校团委建设了校企(学校-光谷片区企业)、校社(学校-学校周边社区)、校校(学校-学校精准扶贫支援学校)合作下的实践基地,鼓励高年级学生发挥他们专业特长常年面向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开展“阳光行动”助学服务、“青春辉映夕阳红”助老服务、“消除障碍 快乐畅行”助残服务、“维权你我他”法律宣传服务、“才艺展风采”文化教育服务、“绿色满家园”环境保护服务、“诚爱人生路”社区矫正服务、“科技在身边”科普宣传服务等十余项志愿服务活动,年均服务100余场次,服务各类人群8000人次。学校还常年选派志愿者承担省内外重要赛会的志愿服务工作,世博会、亚运会、大运会、光博会等国家重要赛会上都活跃着武职志愿者的身影。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担任上海世博会志愿者

三、建立立体全面的实践育人工作网格

学校层面要设置由分管校领导牵头、教务、学工、就业、校企合作处等职能部门负责同志组成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工作领导机构。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时将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进行管理和考核,明确了社会实践的学时和学分要求。在每次实践活动实施后,学校通过座谈会、演讲、汇报会等形式,组织学生围绕社会责任担当、自我潜能发现、团队信任合作等主题畅谈和共享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收获与感受,帮助同学们将这些实践体验应用在今后工作及生活中。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五个一+X”实践育人体系作为多种德育方法的集合体,是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养成的载体和强化的手段,有效地帮助武职学子全面了解国情、正确认识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提升了武职学子服务社会和贡献社会的能力。



编辑 | 王璐

校审 | 靳婷婷

责任编辑 | 李林阳


↓↓↓你的点赞将督促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