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 2016 年度硬件评选,这十个产品代表了技术公司对未来的想象
手机平板没那么多新意,但改变你我生活乃至整个行业的硬件并没有变少
两年一次大更新的 iPhone,今年慢了下来。智能手表明星公司 Pebble 低价卖掉了自己。前两年最热的消费级硬件产品,今年没能带来太大惊喜。
但关乎我们生活细节、促成人类进步的技术没有停下脚步。
新技术以另外的面貌呈现,和人生活的距离更近——Snapchat 那幅酷酷的眼镜可以拍摄短片,它让“智能眼镜”以玩具的视角重新走入日常。
与此同时,还有更多的公司和人在推动更遥远的未来——当 SpaceX 猎鹰 9 号飞船从太空飞行归来,像倒带一样降落在巨大的海上平台时,人类太空探索的进程又前进了一步,这一步来自商业公司而非政府机构。
《好奇心日报》的硬件年度盘点并不局限于那些你可以买得到、摸得到的玩物,也包括大到飞机火箭、小到鞋子汽车等等一切和人类生活有关、真实存在的设备,以及他们背后的技术。
上榜的产品背后,都有一个关于它所处行业的新故事。它可能代表着行业转型,抑或新技术、新机会的到来。
我们根据团队一年来报道所覆盖的各类科技新闻,选出了超过 40 件不同的硬件产品,小到耳机、大到火箭。
之后,我们用下面这个标准为每样产品打分。具体的评分标准包含 5 个维度,每个维度以 10 分制打分:
设计突破:这里的设计包含产品外观和工业设计,一个好的设计不仅仅是你能看到的部分。
改变行业:该硬件是否推动了一个行业的发展,甚至打破了数十年来的惰性。
技术创新:该硬件是否有技术上的突破。它可以是新技术的研发,也可以是现有技术的巧妙应用。
流行度:出色的硬件产品应该是被人关注的,这样它才会有更大影响和持续的发展。
社会影响:该硬件对大众、对个人能否产生影响。
最后,不同生产规模的难度,以及硬件所带来的影响力是截然不同的。我们会根据硬件在各自行业的量产状态,用以上五项得分之和乘以一个权重得出总分(小规模生产减 10%;只有原型机减分 30%)。
最终,我们呈现了排名最靠前的这 10 个产品。
猎鹰 9 号火箭:私营太空探索走在了国家前面
火箭自动飞回发射台,这是国际空间站以来最大的航天技术突破。
进入太空变得前所未有的廉价。
2016 年 4 月 8 日,美国私人航天公司 SpaceX 的猎鹰 9 号火箭进行第 22 次发射。在给国际空间站补给物质之后,第一级火箭在脱离之后再次点火,以垂直的姿态“轻轻”降落在了一艘专门设计的海上驳船上。
自此,全世界第一款真正可以回收的运载火箭完成试验,正式登场,定名猎鹰 9 号全推力版,引起轰动。
造成轰动的原因很简单,是因为自从罗伯特·戈达德造出第一支火箭直到现在,火箭本身一直都是一次性的东西,猎鹰 9 号改变了一切。
早在 2012 年,SpaceX 的一枚试验火箭“蚱蜢”(Grasshopper)就在社交网络上掀起讨论。在“蚱蜢”点火起飞,之后悬停在空中,最后落在原地的视频下面,很多人表示难以置信:这是视频倒放的效果吗?
2015 年 12 月 21 日,猎鹰 9 号火箭进行第 20 次发射,在一次性将 Orbcomm 的 11 颗小卫星送入轨道轨道之后,火箭的第一级自动飞回了发射场附近的陆上着陆场,以垂直的状态停在了地面上。这次试验其实已经标志着猎鹰 9 号可回收火箭接近完成,而后来成功的海上回收代表着难度更大的成功。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j0302o9njeu&width=500&height=375&auto=0
猎鹰 9 号的回收技术是从“蚱蜢”试验火箭发展而来,目的是减少运载火箭的发射成本。过去,多级运载火箭在发射之后,烧光燃料的部份会落回地面变成一堆垃圾,或者沉入海底。在这些一次性的部份里面,有昂贵的液体火箭发动机,也是火箭发射成本高昂的原因之一。
已经退役的美国航天飞机曾经部份实现了这个功能。航天飞机外挂的固体燃料燃料助推器是可以回收的,回收的方式是降落伞减速然后降落在海上。可以这么做的原因是固体燃料火箭其实类似一个大炮仗,结构简单,所以泡了海水捞起来之后还能用。
但火箭主发动机是昂贵而又娇气的东西。包括猎鹰 9 号火使用的梅林-1D 发动机在内,这种使用煤油-液氧燃料、采用“燃气发生器循环”工作方式的昂贵部件不管是泡水还是摔下来都会导致损坏。但猎鹰 9 号使用翼片和火箭发动机矢量推力控制的降落方式,可以让火箭第一级很温柔地垂直降落在地面上,SpaceX 甚至宣称,未来猎鹰火箭甚至可以做到降落之后不维护,检查之后重新装填燃料就可以再次发射。
实际上,猎鹰 9 号火箭从一开始就以商业化和低成本为目标设计。比如整个火箭家族,包括未来可以去火星的猎鹰重型火箭都只有一个型号的发动机,通过增加发动机数量的方式增加推力。这虽然增加了故障概率,但是因为生产成本更低,所以大幅拉低了发射成本。
按照 SpaceX 的报价,近地轨道载荷超过 22 吨的猎鹰 9 号全推力版的一次发射报价是 6200 万美元,这个价格只有美国德尔塔 4 型火箭 1.7 亿报价的 36%,也比俄罗斯质子-M 型 8000 万到一亿美元的报价更便宜。
回收普及后,猎鹰 9 号的发射成本会更低。
猎鹰 9 号火箭是美国宇航局把近地轨道业务外包给私人公司政策的成果之一,完成了过去所有国家和公司都没有完成的技术成果,甚至让 SpaceX 自己提出的火星计划变得可信很多——想要不依靠举国体制,去火星的票价得有人买得起,这件事才运行的下去。
设计突破:6/10
改变行业:10/10
技术创新:10/10
流行程度:7/10
社会影响:9/10
生产规模:量产(100%)
总分:84/100
AirPods:重构了无线耳机应该有的体验
苹果最好的工业设计之一。
重构了无线耳机体验的每一个细节。
一年下来,三场发布会、四大产品线更新,但苹果最创新的产品是这款耳机。
在这之前使用一副蓝牙耳机,一般是这样的过程:对着说明书,学习耳机上的三四个按钮怎么按才能配对。接着打开手机的蓝牙设置、找到新耳机、点击连接。之后每次用完,都得想着把耳机关掉,否则拿起手机接电话时会发现没有声音。
拿到 AirPods,这个过程被简化了。打开盒子,点一下手机屏幕上弹出的配对按钮。
AirPods 的每个细节都让你觉得,这可能是无线耳机该有的样子:摘下自动停止音乐播放;完全没有线的束缚,用完放回收纳盒就开始充电。
用上一周,你可能会心生疑惑:为什么无线耳机做了十多年都不是这个样子。
这一对高度整合的耳机,每一只 AirPod 耳机中都有一枚 W1 主控芯片和一粒电池。电池容量 93 毫瓦时,相当于 iPhone 7 电量的 1%。一个不大的空间里,还塞下了天线、麦克风、以及红外距离感应器。
AirPods 还不是个无可挑剔的产品。我们的使用中也发现声音同步、麦克风音量小、换歌得靠 Siri 等等问题。这也是它比原计划推迟了 2 个月才上市的原因:左右耳机之间没有线相连,两支独立的耳机需要分别接收两个独立的数字信号,但苹果并没有解决好在耳机声音同步上遇到的难题。
但 AirPods 是个标杆,它不只是一个配件,而是依靠软件和定制芯片的结合产生统一的、出众的体验。
无线耳机就应该是这样子。
设计突破:9/10
改变行业:10/10
技术创新:7/10
流行程度:9/10
社会影响:6/10
生产规模:量产(100%)
总分:82/100
特斯拉 Model X 电动车:自动驾驶提前来了
全车系搭载的“Autopilot”功能是全球第一个开卖的准自动驾驶系统。
特斯拉的激进策略推动了整个汽车自动驾驶的发展,几乎所有主流车厂都宣布了自动驾驶计划。
经过故障、漏水和召回,特斯拉的第三款量产车 Model X 现在的产能从年初的 2、300 辆爬到了 1000 多辆,终于到了比较正常的状态。
Model X 是特斯拉的第三款量产轿车。Model X 的动力总成、充电服务、自动驾驶都是前一个量产产品 Model S 打下的基础。Model X 相较于 Model S 最大的变化就是那个导致召回的“鹰翼门”。
“鹰翼门”是一个很炫技的设计,用一大堆传感器和电机实现了一个看似基础的开门功能。但实际上,Model X 的“鹰翼门”可以在狭窄空间里实现和面包车侧滑门那样的实用性,也让选装了第三排座椅的车主真的可以坐进第三排。“鹰翼门”也是选择 Model X 而不是 Model S 进入这个榜单的直接原因。
但让特斯拉轿车上榜的根本原因在于自动驾驶。在特斯拉之前,自动驾驶是实验室和电影里的玩意,包括 Google 这样的科技公司和车厂们已经在这件事上花了很多年,但甚至没有一个可以上路测试的原型。特斯拉用一种在汽车业界匪夷所思的激进思路让自动驾驶突然走到了消费者身边。
从原理上来看,特斯拉是用低成本化的方式实现了接近”完全自动驾驶”的效果;从价格上来看,特斯拉 Model S 和 Model X 所有的车型都有自动驾驶硬件,用户在买了车之后都可以用“后付费”的方式随时启用自动驾驶功能。从来没有车厂使用这种方式造车,特斯拉是在全力推广“自动驾驶”。
特斯拉激进的策略在今年造成了一起非常严重的事故:一位车主在佛罗里达的州际公路上过于信任自动驾驶,最终命丧大货车轮下。这是一场悲剧,在自动驾驶发展史上也绝对算是标志性事件。
但因为特斯拉的推进,全世界几乎所有的车厂和一大堆科技公司都投入了自动驾驶的研究。丰田、福特、通用等等大车厂都展示了自动驾驶测试车,商用时间表也提前到了 2020 年前后。
Uber、Nvidia、英特尔等一众科技公司要么已经把自动驾驶车开上了路,要么正在尝试建立统一的行业标准,预备按照过去 PC 和智能手机的路数促进行业的发展。原本说要 10 多年的 Google 也急着开始了自动驾驶商业化的尝试,与本田、菲亚特合作。
特斯拉的冒险,让自动驾驶提前到来了。
设计突破:8/10
改变行业:8/10
技术创新:9/10
流行程度:8/10
社会影响:8/10
生产规模:量产(100%)
总分:82/100
PS VR:做好内容,索尼让虚拟现实离你更近了一点
第一个有实际用途的虚拟现实设备;
索尼在成本和技术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
谈了好几年的虚拟现实(VR),今年终于来了。随着 Oculus、HTC Vive 和索尼 PS VR 等主流的虚拟现实头盔上市,我们也能借助越来越真实的计算机模拟的图像,戴上另外一个人的眼,一瞥别样的国家、人生和想象世界。
在三个高性能头盔显示器中,索尼是硬件最弱的,也是价格最便宜的,搭配 PS4 游戏机全套也只不过 5000 多元。这不到另外两个竞争对手全套产品的半价。
但 PS VR 的设计是三个主流品牌里面最好的。它的顶部设计更像是一个帽子,佩戴起来不会让头部觉得很沉,脖子也不会有什么不适。眼镜内框的海绵设计,没有漏光,戴上头盔开始游戏以后,异物感更弱,沉浸感会更强一些。
它还做了一些游戏控制器上的新尝试,让游戏体验真实了不少。在我们体验的《Farpoint》游戏配备了一个枪式控制器。在传统的射击游戏里,玩家的准星永远对着屏幕中央。在 Farpoint ,枪指向的方向是由枪式控制器朝向决定的,自己的视野完全随自己的头部转动而转动。
相对于传统游戏,它对现实的虚拟又多了一分。
当《最终幻想 15》里,怪物扑上前,你会下意识地躲闪。这样的恐惧感很难在之前的游戏里体验到。这时候,PS VR 不那么高的屏幕分辨率也没那么重要。
更好的游戏,帮助 PS VR 营造了一个更真实的虚拟世界。
目前,PS VR 上已经有二十多款游戏,其中不少大作都是“独占”的,至少会单独在 PS VR 平台上发售一年,他们包括《生化危机 7》,《最终幻想 15》还有《蝙蝠侠》等等。
在国内,PS VR 在中国一起发售了 12 款首发游戏,8 款游戏同时也是其他地区的 PS VR 的首发游戏,加入 VR 模式的《驾驶俱乐部》是其中最大牌的作品。在 PS 在线商店可以看到,有超过 20 款专门的 VR 游戏上线了。比如射击游戏《战争地带》、《新世纪机甲大战》。
至于 Oculus 和 HTC Vive 的游戏,Steam 上也有几百个了。但它们参差不齐,大多更像是体验新技术的试验品。
PS VR 让虚拟现实技术距离我们近了一点,背后是够用的技术和更好的软件内容。
设计突破:6/10
改变行业:8/10
技术创新:6/10
流行程度:9/10
社会影响:8/10
生产规模:量产(100%)
总分:74/100
Surface Studio:个人电脑的下一步,这是探索最远的尝试
用可调节的机械结构解决了触控和鼠标/键盘交互之间的冲突。
这是目前个人电脑与触控融合,走得最远的尝试。
10 月下旬,苹果和微软各自开了一场发布会,分别讲了“个人电脑进化”的新故事,对应的产品是 MacBook Pro 和 Surface Studio。
多年来头一次,苹果收获的评价远远不如微软。
我们平时在使用电脑和手机时,体验是非常分裂的。电脑带有鼠标、键盘,人和机器的交互永远是间接的,你按下按键、拖动鼠标,并没有和屏幕里的世界有直接交流。手机的触摸屏却是“所见即所得”,你能点击到的就是屏幕上出现的东西。
如何把触摸交互搬到电脑上,这是苹果 MacBook Pro、iPad Pro、微软 Surface 系列在探索的。Surface Studio 是目前走得最远的探索。
苹果不愿意在 Mac 上用触摸屏的理由在于,无论是台式机还是笔记本,立起来的屏幕都不处在最佳的触摸位置,不太适合用手操作。用一个灵活的转抽,Surface Studio 这块 28 英寸的巨大屏幕可以像普通电脑一样配合鼠标、键盘,也可以像一个巨型平板一样。
配件 Dial 是更激进的交互,全金属的小东西可以和画笔一起用于绘图工作,贴在屏幕上旋转,屏幕会显示调色板等工具。
Surface Studio 看上去不是适合每个人的工具,比如大多数人不需要画笔、而 28000 以上售价的台式机用全套笔记本水平的低性能硬件也有点奇怪。
但个人电脑的未来可能就不是每个人都需要的工具,找到更合适的大触屏交互形态可能比卖给更多人更重要。这一次,微软是走得最前的那家公司。
设计突破:8/10
改变行业:7/10
技术创新:8/10
流行程度:8/10
社会影响:6/10
生产规模:量产(100%)
总分:74/100
Snap Spectacle:简化的 Google Glass,也是更好的 Google Glass
外观可以让人接受的智能眼镜,这是第一步;
有实际用途,按一下拍摄 10 秒主视角视频,上传到社交网络。
和声势浩大,最后惨淡收场的 Google Glass 相比,Snap 公司的 Spectacle 眼镜功能简单了许多,它只做 Glass 最受欢迎的那个功能——录短视频。按一下眼镜上的按钮,就会自动录制 10 秒视频。
虽然也是智能眼镜,但 Spectacles 的设计更像是一副时尚反光镜。特殊之处在于它的右镜片上方内置了一枚可视角 115 度的摄像头,左镜片上方则放置了一颗环形指示灯,用来显示拍摄状态和剩余电量。
录制的视频可以通过蓝牙或 Wi-Fi 传到手机上,然后分享到 Snapchat 上跟朋友分享。
这个产品的发展还很早期:并没有大规模销售,也没有那么多人试过它。充满电以后,Spectacles 也只能录制 30 分钟视频……但 Spectacles 已经引来了不少关注,而且这些人也并不像 Google Glass 早期关注者那样大多集中在极客圈。
这些宣传照片或许会告诉你一些原因:Spectacles 就像是一款时尚单品,明显比 Google Glass 外观好看太多了。可穿戴设备的第一步,得是让人愿意穿戴。
Spectacles 就是一款能够轻松拍摄小短片的、好看的智能眼镜。它也没有像 Google Glass 那样,一开始就尝试用技术部分替代手机和电脑屏幕,让人搞不清楚应该在什么时候使用它,翻白眼看电影?看新闻?购物?还是拍照?
Google Glass 作为消费级产品的失败,和 Google 公司一向的产品思路有关:用自己最好的技术,倒推出一个产品。而 Spectacles 则是用简单技术做一个有点用的产品。
于是,一家远离硅谷,在洛杉矶海滩边上的公司做出了比 Google Glass 更好的智能眼镜。
它现在更像是一个玩具,但就像 Snap 的招聘启事:玩具是严肃点子的前奏。
设计突破:9/10
改变行业:7/10
技术创新:8/10
流行程度:9/10
社会影响:8/10
生产规模:小规模生产(-10%)
总分:73.8/100
Mavic Pro 无人机:足够轻便以后,无人机有了新的使用场景
小尺寸的全功能无人机,便携;
在无人机市场遇到瓶颈的时候,探索了更多的使用场景。
大疆是最大的民用无人机公司。但大疆之前推出的精灵 3、精灵 4 没有引起太多反响,因为只有一些性能和功能上的提升,看上去似乎是变化不大的产品。用它的人还是那些需要无人机摄影的专业人士,或者纯粹的玩家。
但大疆今年推出的 Mavic Pro 无人机很不一样。这台无人机比以往的精灵系列体积小得多,而且可以折叠,比较接近之前其他厂商都在出的所谓“自拍无人机”。
Mavic Pro 有地面可见光传感器,可以实现精准的悬停;有向前的双摄像头障碍摄像机,可以实现飞行过程中自动避障;增加很多智能功能,比如点击屏幕就可以实现自动跟拍等等。换句话说,Mavic Pro 其实就是一台缩小版的精灵 4。
但缩小和折叠这个进化的意义对于无人机还是很大的。以往精灵系列都有原装或者后配的箱子,你根本不会产生“随手带它出去飞一下”的念头,把这个大块头拿出来、装桨叶、掏出来巨大的遥控器这个过程太有仪式感了,加重了它要是一不小心掉下来的心理负担。Mavic Pro 不会给你带来负担,它的效果接近一台手机,让你愿意带着出门旅行。
过去,无人机厂商一直在寻找无人机的使用场景,希望能找到一个卖点,让消费者产生对它的强烈需求。无人机厂商过去找到的卖点是航拍,几乎所有无人机都有拍摄这个功能。但是,在体积巨大、续航很短的前提下,航拍这个需求说到底和一般消费者没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买回来的无人机闲置的概率很高。
后来,无人机厂商们发现了另一个需求:自拍。很多厂商把无人机做得非常小巧,续航时间甚至压缩到了几分钟,也没有智能功能。但这种无人机就像是一个没有杆子的自拍杆,没有诞生任何一款现象级的产品。
Mavic Pro 基本上可以看成一款自拍无人机大小的航拍无人机,它已经可以做到自动跟拍一个人、自动躲避前方的障碍。
无人机变得实用了一些。
设计突破:8/10
改变行业:8/10
技术创新:7/10
流行程度:6/10
社会影响:7/10
生产规模:量产(100%)
总分:72/100
Dove:像撒豆子一样发射人造卫星,每天拍下 1/3 的地球
募资不到 3 亿已经有 63 颗在轨道上;
使用便宜的消费技术,靠量变产生质的变化。
2014 年,马航客机 MH370 消失。也是那个时候,大多数人才意识到,围绕在地球上空的高昂的人造卫星,只能观察到很小的一部分地面。
创业公司 Planet 当时宣称,要发射上百颗小卫星覆盖全球。两年后,这个当时听起来可疑的计划成功了。这家由三位 NASA 前科学家创立的公司已经发射了 63 颗微型卫星 Dove 进太空。
有多微小?一颗 Dove 只有鞋盒子一样的大小、4kg 重。目前地球上空一共有 63 颗 Dove,最近的距离地面只有 400 公里,每一像素的精度 3-5 米。每一天,它们能覆盖地球三分之一的卫星影像。
这个级别的小型化意味着发射成本的大幅降低。它们可以跟着飞船到国际空间站,再由专用的小卫星发射器送进轨道,也可以跟着发射大型商用卫星的火箭一起进太空。
单颗大型商业卫星的发射成本一般高达 5000 万- 4 亿美元。 Dove 融资额才不到 3 亿美元。也就是说相比之下 63 颗卫星的成本,还不如传统一两颗卫星。
低价的卫星足够多,产生的数据将会带来更大的社会价值,它们可以被用于农业、金融、自然灾害、人权等各个领域的研究。
这是一个商业动力推动技术进步的例子。大量为个人计算机、智能手机研发的技术被用在了 Dove 卫星上,让便宜的小卫星成为可能。
这些小卫星不能像同步卫星一样长期停留在轨道,它们会逐渐进入大气层烧毁。但由于卫星的制造和发射成本都足够便宜,Planet 可以不断发射新卫星弥补烧毁的卫星。
类似的大规模卫星网络计划已经不只一家公司在做,本月拿到软银投资的 OneWeb 也想做类似的事,不过是用于通信。
当技术便宜到一定程度,就会带来质变。Dove 就是如此。
设计突破:6/10
改变行业:8/10
技术创新:8/10
流行程度:6/10
社会影响:8/10
生产规模:量产(100%)
总分:72/100
Zipline:第一个商用的送货无人机,Google 和亚马逊都在追随它
第一个承接商用订单的无人机。
固定翼、全程无人操控,成了无人机送货的标准。
亚马逊和 Google 的送货无人机还在早期的测试阶段,但非洲国家卢旺达已经让无人机充当重要的运输工具了。
硅谷公司 Zipline 今年和卢旺达政府达成合作,15 台固定翼无人机已经搭载药品和血浆,以每小时 140 公里的速度飞行在这个国家的上空。货物被固定在降落伞上,无人机到达目的地后自动投放。
Zipline 一次可以携带 1.5 千克的药品,飞行高度 152 米——这避开了普通客机的高度。大多数运输在 15 分钟内完成。在路况不佳的地区,开车可能需要花上几倍时间。
传统无人机的飞行方式类似直升机,稳定但速度慢、载重少。Zipline 采用类似普通飞机的固定翼设计,解决了速度和载重问题。
目前 Google、亚马逊新公布的无人机送货计划也用了类似的标准,都是固定翼、全程无人操控。而几年前刚谈论无人机送货时,各家拿来演示的还都是类似大疆的无人机。
现在 Zipline 的送货服务区域覆盖了卢旺达西部地区 1.8 万平方公里的地区,明年他们还计划将这项服务推进到卢旺达的东部地区。Sequoia Capital 和 GV 都是它背后的投资方。
至于为什么是卢旺达,除了缺乏基础道路建设以外,当地没有严格监管条例也是新技术得以实施的主要原因。无人机送货、Wi-Fi 气球、卫星网络,非洲正成为新技术的主要实验场地。
设计突破:6/10
改变行业:9/10
技术创新:8/10
流行程度:7/10
社会影响:9/10
生产规模:小规模生产(-10%)
总分:70.2/100
Liftware 防抖勺子:大公司帮助弱势群体不只可以捐款,还能做些实际的技术产品
解决了帕金森等病人手颤的问题;
都是简单的技术,价格便宜(千元水平)。
Alphabet(Google 母公司)旗下有一个收购而来的公司 Liftware,他们只做一样寻常的东西:勺子。
但这个勺子有点技术含量,头部是一种柔性设计,可以改变方向。和公司名一致的 Liftware 勺子主要面向手颤病症患者——吃饭对这部分人群来说极为痛苦,抖动让他们无法拿稳餐具。
Liftware 是 2014 年问世的,之后他们用了两年时间改进出了第二代产品 Level。 Level 勺子内部有运动传感器和芯片,它会识别分析手部抖动和朝向,然后让勺子头跟着作出补偿震动,最终装在勺子上的食物可以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Liftware 表示 Level 的智能技术能将手震颤导致的食物洒溅减少 70%。
这只勺子真正的新技术倒并不明显,背后的原理也不是人工智能这样时髦、具有更大话题性或是商业价值的东西。但它实际上以一个不大的切入点,改变了一部分人的生活。从这个角度看,Liftware 的社会价值更大一些。
这也是大公司维持公司形象、或是履行社会责任的另一个趋势。相比于捐款、建设学校、救援救灾……把具备公益价值的科技用在自家的产品里,似乎是个更有意义的选择。
另一个例子是苹果,iOS 系统中有多项设计是针对残障人士的:比如 VoiceOver、屏幕朗读、听写功能……这些并不复杂的技术更能代表一家公司真正的价值取向。
一个作为对比的例子是,优步中国在被滴滴收购之后推出了新版客户端,但这个版本去掉了原本针对视障和听障人士的优化。
设计突破:7/10
改变行业:7/10
技术创新:7/10
流行程度:6/10
社会影响:8/10
生产规模:量产(100%)
总分:70/100
题图来自《西部世界》剧照
暴雪做《守望先锋》联赛的背后,是电子竞技行业都在思考的五个问题
音乐行业在复苏,但爆款却很难再出现,到底发生了什么? | 好奇心 2016 年度盘点
无人车、机器人……未来业务或转型或砍掉,Google 还是广告公司 | Top 15 年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