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创新者”,哪怕你不喜欢这个词了,但创新还是很厉害的啊 | 好奇心年度图书

2017-01-06 好奇心日报 好奇心日报

来自:wikipedia

2016 年,我们认为这 6 本科技书不错

2016 年《好奇心日报》科技类好书:

《贝尔实验室与美国革新大时代》《创新者》《生命的跃升》《让我们害怕的食物》《Against All Odds》《Future Crimes》


2016 年停滞的东西有很多,技术创新也是其中之一。

新技术推动前进曾经被当作理所应当的事,每一次出现瓶颈,总会有人做出新东西打破它。

当个人电脑变成无聊的办公设备,互联网创造了新的用法。当互联网泡沫破灭,智能手机又让互联网变成 24/7,给它注入活力。

但现在距离 iPhone 发布已经快十年时间,智能手机带来的增长停了下来,取代它的新东西也遥遥无期。

资本、渠道、流量这些词取代技术成为“技术公司”的新口头禅。

曾经的创新似乎走到尽头,而新的创新又都没能留下来。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的时候,我们推荐的年度科技图书是这么三类:历史上的成功创新、与增长危机的搏斗、科学技术和伪装成科学技术的那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带来的值得恐惧的事。


2016 年的图书,继续以人文、商业、科技和生活美学四个维度推荐。

候选书目来自于:20 几家专业出版机构的自荐和推荐;10 几个学者和媒体人的推荐;《好奇心日报》编辑、记者的推荐。

未来与现在到底有何不同之处?

来自:亚马逊


  • 《贝尔实验室与美国革新大时代》

  • 乔恩·格特纳

  • 中信出版集团

  • 2016 年 1 月

  • 58 元


F C T S S T R N G R T H N F C T N。

香农是个极客,而且显然是过去那个世纪里最重要的几个天才之一。

作为一个极客,他觉得语言里面冗余信息有点太多了,尤其是英语,他还计算出 75%~80% 的英语都是冗余的。对于一个研究密码的人来说,信息越简洁越容易破解,这是一个讨厌的现实,但是如果事情只停留在这一步,那还能叫极客?他觉得这事反过来可以用来找到更有效的信息传递方式。

上面这个全是辅音的句子,是香农的研究者设计的一句话,没有元音一样可以把信息传递出去。

这是一个有趣的故事。在《贝尔实验室与美国革新大时代》这本书里,这样的天才故事一个接着一个。但我还是更喜欢香农一些,他除了琢磨他的头脑当中那些个不为外人所知晓的奇思怪想之外,他还告诉我们一般极客和天才极客之间的差别。

有一段对话可以说明他的远见和不同凡响的洞察能力:

问:除了研究通信问题,您还做过其他事情。我在《科学美国人》上看到一篇关于象棋的文章。你可不要告诉我贝尔实验室对象棋感兴趣。
答:不是的,我们是对计算机的潜力有兴趣。它们可以在几分钟内解决复杂的问题。
问:但象棋如何关联进来呢?
答:只是检验一下利用计算机可以做什么。
问:你所说的那种象棋机器会很高明地下棋吗?
答:不,它也会像人类一样犯错误。
问:你会说这些计算机器能“思考”吗?
答:那要看你怎么定义思考了,如果记忆和决定算得上的话,但这一切都必须做成程序输入电脑。
问:电话公司能用电脑做什么呢?
答:电话交换机本身就是一种计算机。 

《贝尔实验室与美国革新大时代》

还比如,他觉得工程师们应该使用“比特”这个术语来计算信息,在他这个建议之前,没有人想到这个问题,而他使用这个词是从他的同事那里看到的,他的同事约翰·图基用 bits 来作为 binary digits 的缩写。他的解释是:“当从两种具有相同可能性的信息中做出选择时,比特便与选择产生的信息一致。如果我们抛掷一枚硬币,并且告诉你硬币落下时正面朝上,那么我们就给出了关于这件事的比特信息。”

不懂?后人给出的进一步解释是这个令人震惊的发现属于“晴天霹雳”这个级别:

1)所有的通信都可以从信息方面来思考;

2)所有信息都可以用“比特”来衡量;

3)所有可测量的信息都可以以数字化的方式来看待,而且的确也应该这样来考虑。

  《贝尔实验室与美国革新大时代》  

还是不懂?那就只记住一点:从此之后,二进制数字,通信与信息的结合,脉冲开关,晶体管……所有的东西都从这里生发出来。

香农是信息理论的建立者。后来有一位学者指出他的成就,“因为有人创立了一个领域,阐述了所有重要的结果,几乎同时证明了其中的大多数理论”。数学家们最后争论的并非香农是否领先世人,而是争论他究竟领先了 20 年、30 年还是 50 年。

我们前面说了,香农从同事那里发现了 bits 这个词,并把它发扬光大到整个世界都比特化了。贝尔实验室就是这样一个地方,任何一个员工的所作所为最后都会成为同事们“脑暴”的基础。著名的威廉·肖克利,就是发明了晶体管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并把美国高科技研发中心从东海岸搬到硅谷的那一个,也是看到同事的惊人发现之后奋发图强迎头赶上的结果。

有那么一段时间,世界上所有的有价值的技术创新似乎都跟这个活力四射的机构有关。

1925 年 1 月 1 日,贝尔实验室正式成立。

电话电报公司和西电公司各占一半股份。贝尔为西电公司研发新设备,为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开展交换与传输规划,发明新的通讯设备。

最初预算大约是 1200 万美元,相当于今天的的 1.5 亿美元。

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它的研发经费来自于美国电话消费者的“附加税”,所以它只能收取很少的专利授权费用。这一点保证了应用可以为世人所用,而没有陷入到大公司垄断技术的悲剧之中。而另外一点,就是和同事之间的自如交流,构成了创造力产生的环境。实际上这个研究机构的管理者用很长的时间来琢磨如何互相促进——研究者的办公室到底应该长什么样,如何让研究者之间知道其他的智慧头脑在想什么,大家可以如何借鉴。这个传统沿袭至今,包括英特尔的开放式办公空间, Google 曾经的 20% 时间,奢侈而自由的工作环境,也包括即将竣工的苹果新总部——任何两点之间都不要相去太远。

如何建立并管理产生创造力的研发体系,这可能是这本书最重要的价值。当然,按彼得·德鲁克的观点,有什么样的政治体制就有什么样的公司体制——能够被我们顺利借鉴的东西可能并不多。但无论如何我们应该了解大公司如何为人类做贡献。毕竟,这个实验室的贡献,重新塑造了整个世界。

就像这本书最后所感慨的:

面对如此丰富的信息,我们的生活范围到底是扩大了还是缩小了呢?100 年前,默文·凯利(贝尔实验室最重要的管理者)的父亲在密苏里州加勒廷市城镇广场上经营一家五金店,广场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他就工作在父亲的五金店里,当时他深受一个问题的困扰,那就是未来与现在到底有何不同之处。如今,昔日的广场上只剩下一排排空荡荡的店铺,当时的五金店和电信局现在也已人去楼空,只有几束电话线悬挂在废弃的转角支架上。用来解释美国小城镇衰落的原因可谓五花八门,但随着各种各样的通信与娱乐设备进入寻常百姓家后,人们便很少再走出家门去当面致问候了。

  《贝尔实验室与美国革新大时代》

文首提到的那句话,它想表达的是:Fact is stranger than fiction。“事实比故事更奇怪”。  

创新者,哪怕你不喜欢这个词了,但创新还是很厉害的啊

来自:tmall


  • 《创新者:一群技术狂人和鬼才程序员如何颠覆世界》

  • 沃尔特·艾萨克森

  • 中信出版集团

  • 2016 年 6 月

  • 88 元


很难想像,为什么“创新者”会成为一个标签,与之类似的还有“创业者”。

沃尔特·艾萨克森这本书的正文之前有一个年表,从 1843 年埃达·洛夫莱斯伯爵夫人的代码和巴贝奇分析机,一直到 2011 年 IBM 的沃森机器人在综艺节目中的获胜。这其中提到的几十个人当中,每个人都在一定范围内改变了世界,但你说他们如果是以创业或者创新为己任,那可就不好说了。

我们喜欢拿结果来重新定义原因。这样的后果往往是让我们对智慧头脑的致敬沦为鸡汤。现在能被大家还记起的史蒂夫·乔布斯,中国形形色色的觉得自己继承了大统的“X布斯”们,拿来蛊惑人心的可能都已经是鸡汤了。

沃尔特·艾萨克森,写过《爱因斯坦传》《乔布斯传》《富兰克林传》,每一次都写得激情澎湃,也是一个货真价实的鸡汤供应商。

不过,剔除那些鸡汤的成分,它还是值得推荐。即使你看过约翰·马尔科夫的《睡鼠说》或者史蒂芬·列维的《黑客》,但这两位在记录这些非凡人物的历史的时候更会在意头脑中想的是什么,而艾萨克森虽然也在封面上强调天才、极客和黑客,但最后呈现的还是创新机制如何完成。

这些人是如何被组织起来的。

他说创新者得以生存的是一个生态系统,不要着迷于独立发明。

在计算机的发明历程当中,图灵也是功不可没的,因为他提出了通用型计算机的概念,后来更亲自加入了布莱切利园的计算机研发团队当中。至于其他人对计算机历史产生的贡献大小,你可以根据自己看重的标准进行判断。如果你着迷于那些独立发明家的传奇故事的话,那么你可能会将阿塔纳索夫和楚泽放到很高的地位。但是我们从计算机的诞生可以得到的主要经验是:创新通常都是一项团队工作,它需要远见者和工程师之间的协作,而且创意是一个集思广益的成果。这样的情景只会出现在故事书里面:在地下室、阁楼或者车库当中,有一个人突然灵光一闪,或者是在脑袋旁边亮起了一个小灯泡——一项发明就此诞生。

实现创新的关键(无论是对于贝尔实验室还是整个数字时代来说)是认识到培养天才个人和促进团队协作之间是没有冲突的。这不是一个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问题。事实上,这两种做法在数字时代一直都是互相促进的。

他拿诺兰·布什内尔(就是乔布斯的第一个老板)的商业头脑来举例子,创新至少要具备三个要素:

出色的创意,执行创意所需的工程才能,还要有把创意变成成功产品的商业头脑(外加创业的胆识)。诺兰·布什内尔 29 岁时便三者兼备,这就是为什么作为缔造电子游戏行业的创新者名垂史册的是他,而不是比尔·皮茨、休·塔克,比尔·纳丁或拉尔夫·贝尔。他说:“我为我们制作出《乓》而自豪,但更让我自豪的是我设法筹到了创业所需的资金。制作游戏并不难,难的是白手起家办公司。”

在艾萨克森笔下,最后让我们记住的总是这样的人,聪明绝顶,洞悉世事而又不失纯真,在一片嘈杂当中发现事情的本质,然后把这个本质做成一笔生意。

所以,我还是喜欢这个以前未曾读过的故事,它跟乔布斯卖手机、盛田昭夫卖随身听一样,是个好看的传奇。

帕特·哈格蒂跟后来的史蒂夫·乔布斯一样,也拥有散布现实扭曲力场的能力,他可以迫使其他人完成一些他们自认为不可能的事情。

军用晶体管在 1954 年的售价为 16 美元,但是为了打入消费者市场,哈格蒂坚持要求他的工程师们想办法将晶体管单价控制在 3 美元之内。他们最终做到了。

他还逐渐掌握了另外一项乔布斯拥有的能力,他能够构思出一些前所未有的设备,虽然消费者还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需要这些设备,但他们很快就会发现自己已经离不开它们了。对于哈格蒂来说,这项能力无论在当时还是在以后都为他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至于晶体管的应用,哈格蒂想到的是生产一款袖珍收音机。当他尝试说服美国无线电公司和其他生产台式收音机的大公司加入这个项目时,他们(理所当然地)指出消费者没有对袖珍收音机的需求,但是哈格蒂明白开辟新市场的价值要高于争夺现有市场的份额。他最终说服一家位于印第安纳波利斯的天线放大器生产商成为合作伙伴,生产一款叫作“Regency TR-1”的收音机。

(他还提出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当年 11 月进入市场,事实上他们也做到了。)

它最初的卖点是作为安全避难的工具,因为当时苏联已经成功研制出原子弹,“在遭遇敌人袭击的时候,它将会是您最有价值的财产之一”。这是它的第一版用户手册所写的内容,不过这款收音机很快就成为消费者追捧的产品和青少年的最爱。它酷似 iPod 的塑料外壳有四种不同颜色:黑色,象牙白,橘红色和灰色。它在一年之内总共售出了 10 万台,于是它成为历史上最受欢迎的新产品之一。

虽然创新者这名字总让人有点逆反,但谁会不喜欢这些人呢?我们可能只是不喜欢它被糟蹋成现在这个样子吧。

“这么漂亮,必定是正确的”

来自:亚马逊


  • 《生命的跃升:40 亿年演化史上的十大发明》

  • 尼克·莱恩

  • 科学出版社

  • 2016 年 1 月

  • 48 元


这话说的,像个花痴。

但在面对生命奇迹的时候,这看起来没错。不但漂亮,而且完美。

我们在平庸的生活里,偶尔会有一些深刻的思考。比如可能会想到的一个问题:地球上的氧气如果不够用了怎么办?即使不是这样杞人忧天,也可能环保兮兮地会去想水不够用了怎么办?石油不够用了怎么办?

在《生命的跃升》这本书里,会有一些更常识性的表达,比如氧与碳的对应关系决定了氧气比我们想像的要更充足,而碳不管是以活着的树的形式还是存在于岩层之间的形式也远多于我们的想像——这可以解答我们最担忧的那个关于能源枯竭的担忧:为什么能源被使用越来越多,但可探明储量和可开采储量却还是在增加;它也可以呼应经济学上的那个说法,我们现在已知可开采的量通常是指现有技术下以经济的手段所能开发的总量,但开发技术的进步会让更多的碳资源被释放出来,现在的页岩天然气就可以证明这一点。

人们认为地壳里“死掉”的有机碳要比整个活着的生物圈里的碳多 26000 倍。每个碳原子都对应着空气中一个氧分子。我们每挖出来并烧掉一个碳原子的化石燃料,就意味着一分子的氧气被从空气中夺走,转化为二氧化碳,对气候带来严重然而难以预测的后果。


幸运的是,光烧化石燃料是不可能把地球氧气耗尽的(虽然把地球搞得天翻地覆是挺有可能):绝大部分有机碳的埋藏方式是微小的碎屑,藏在页崦岩这样的岩石里,人类工业——至少是考虑经济效益的工业——难以触及。迄今虽然我们付出了引以为傲的努力试图烧掉所有已知的化石燃料储藏,但我们只把大气氧含量降低了百万分之二三,或者说,总氧含量的0.001%。


《生命的跃升》

这显然不是我们从此可以大手大脚的理由,但我们至少不会因此而像 1970 年代的罗马俱乐部一样向世界传达惶惶不可终日的悲观。

换句话说,我们不要过分高估人类的活动的影响,世界这个体系比我们想得更强大,也更有序。

生命有不少秘密。《生命的跃升》这本书就是讲生命的十大发明的——在 40 亿年的演化史上,哪个生命出现可能都是一次奇迹,也不知道触发了什么开关,事情向着一个不一样的路走下去了,尼克·莱恩认为十大发明或者说是十个关键时刻是:最初的生命,DNA,光合作用,复杂的细胞,性,运动,视觉,热血,意识,还有死亡。

这里有无数有趣的东西。它从关注生命开始,到最后发现这生命是跟整个自然的演化息息相关。比如恐龙到底是不是冷血动物,花为什么可以是白色的,克隆人(或者任何动物)为什么是危险的,为什么性要让两个人的染色体重组。

所有这些有趣的秘密的奇迹,也如标题那句话那样,“这么漂亮,必定是正确的”。

它说的是一个大事件。1953 年 2 月 28 日,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冲进剑桥的老鹰酒吧,宣布他们发现了生命的秘密。……如果说生命有一个秘密的话,那当然只能是 DNA。克里克和沃森虽然聪明绝顶,但那时候两人还是只知道这个秘密的一半。

那个早上,他们发现了 DNA 是个双螺旋。用沃森的话说是“这么漂亮,必定是正确的”。

“今年你自杀了没有?”

来自:亚马逊


  • 《让我们害怕的食物:美国食品恐慌小史》

  • 哈维·列文斯坦

  • 上海三联书店

  • 2016 年 5 月

  • 36 元


这本书还可以隆重地推荐给爹妈,如果他们恰好是朋友圈养生贴爱好者的话。

当然,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可能性也有,因为你自己可能煞有介事地相信的那些东西,可能也是经不起推敲的。这本书有可能成为“你看不惯我,我还看不惯你呢”的弹药库,双方各自取了趁手的家什,互相指责,互相伤害。

“实际上,食品加工商是利用他们自己的生产方式引起的恐惧来获取利润的。”

这句话可能说明了这本书里讲的所有科学——或者说我们以为的科学本质上到底是在说什么。

如果说我们今天恐慌的可笑的那些生活,都是别人经历过的,在有关科学的故事里,这么负能量的东西还真是不多见。

你瞧不起父母辈的养生哲学,祭起了那些反营养的武器——

我在 1940 年代度过的还算快乐的童年时代,最苦涩的一面总是在冬天监控的时候降临,因为这时会有每天一剂可怕的腥味、油腻的鳕鱼肝油,这是当时主要的维生素 D 来源。此外,在我被认定为太矮太瘦之后,我几乎是被填鸭似的塞下一把把富含有各种维生素的药片。溺爱我的母亲一点也不知道她只是印证了 20 世纪持续最久的担忧之一:对于食品的加工剥夺了食物中的必须营养的恐惧。


《让我们害怕的食物》

在这本书中对这种痛苦的营养品到底是怎么回事,背后有什么推手,可讲了不少。你可以以很潇洒自如的方式甩给爹妈,你看你看。

如果你的爹妈很好学,那么他们可能随手就抄起了反快餐反大公司来历不明但包装精美的各种半成品的武器反扑——

消费者联盟的工作人员说:对汉堡的爱好,其安全性相当于在花园里喷漆砷喷雾剂的时候去散步,也相当于从一个在烈日曝晒下的垃圾桶里找肉吃。


 《让我们害怕的食物》


家里吃!自己做!吃热乎的!句句都是箴言。爹妈好像也完全没有错。


不管是战斗的哪一方,爹妈或者你自己,其实大家都是食物恐慌的受害者。


这本书的开头就已经说得很明白了:


食物恐惧需要一个乐于接受的受众,而美国中产阶级正好就是这样的人。


到 20 世纪初,他们已经成为美国文化的主导力量。


由于主要居住在城市和大型城镇,他们最受益于大大增加的可供选择的食物,而这正是运输、加工和销售上创新的结果。但是随之而来的销售者与消费者之间信任关系的销蚀,却使得他们对于食物方面的恐慌特别敏感。


  《让我们害怕的食物》


你是中产阶级的一员,你就已经在这个战车上了。并且不要高估自己的角色,你很有可能不是战斗中的哪个主体,你可能只是被使用的武器,输赢反正你都是要被暴打一顿的。

按美国人的说法,这个周而复始的悲剧通常是:对大公司生产的成品半成品(比如碎牛肉)恐惧,对营养担忧,对天然食品迷信(尤其是西藏和香格里拉周边),对农药深恶痛绝(不过,你妈喜欢的那种用人的粪便做肥料的天然,如果让美国人听说了,他会死给你看的)……

没有一个消停的时候。

著名的食品恐怖主义分子,营养美食专家哈维·威利会这样评价现代家庭主妇们悲剧的一天:“她们从冰盒中取出毒药,从烤炉和平底锅中取出毒药,从令人兴奋的桥牌俱乐部气喘吁吁地赶回家时买的晚餐小罐头中取出毒药……日常的冰盒就是停尸房,它不仅保存死亡,而且传播死亡。”

卒。

最后要说明的是,这个标题来自于对脂肪宣战的一本畅销书的广告。那本书的杀伤力巨大,它说“近 50 万美国人会自杀——无意地、不情愿且毫无必要的——你很可能就是其中之一”,就特么的多吃了几片肉啊!

我把它直接拿来做标题了,觉得它真的很像朋友圈中的那些爆款呢。

行业领袖陷入增长危机,而他们都曾经扭转过局面

来自:亚马逊


  • 《突破万难》(Against All Odds)

  • Jorma Ollila 和 Harri Saukkomaa

  • Maven House

  • 2016 年 9 月

  • 29.95 美元


前诺基亚 CEO 写了一本书叫《突破万难》(Against All Odds),听上去不会好卖。

事实也是如此,前诺基亚 CEO 约玛·奥利拉(Jorma Ollila)的回忆录 2016 年翻译成英文出版三个月后,美国亚马逊上一条书评都还没有。

书来的是晚了点,iPhone 之后,诺基亚留给大众的印象就是一连串失败。但诺基亚曾经有科技公司里罕见的逆势反转,并且完全在奥利拉统治下时期(1992 年到 2006 年)发生。

1990 年代初,诺基亚遭遇了危机,这个运作百年的欧洲公司胶鞋、电视、手机、PC 什么都做…但什么都做不到最好。一任 CEO 自杀、另一任被炒。危难之时,年轻的奥利拉接任 CEO,砍掉了手机外的其它所有业务。6 年时间,诺基亚从一个二流家电公司变成全球最大的手机公司。科技公司中,只有乔布斯回归苹果能和这样的逆转相比。

奥利拉 2006 年走后,诺基亚的运气似乎也到了头。几个月后,iPhone 来了。接着,Android 来了。顶替奥利拉的 CEO 似乎没法掉转船头,最终被董事会换掉。从微软挖来的新 CEO 加速了它的衰落,最后把手机业务卖给了微软。

这本书是出版社派人十多年时间采访奥利拉的结果,并且作者只采访了奥利拉,所以这本书就是奥利拉本人第一人称口述,没有诺基亚上下如何打造产品,战胜对手的细节。

值得推荐的地方在于,这本书的形式更体现奥利拉本人的想法。比如这是个有极其强烈观点的人,会在日记里写咨询业巨头波士顿环球的报告“结论非常泛泛,说白了就是一大摞废纸”。

此外尽管诺基亚在 1992 年到 2006 年整体非常顺利,但奥利拉在书里谈的更多是他自己经历的危机。

奥利拉经历的第一场危机就是自己上任的时候。那时诺基亚臃肿、亏损严重。而奥利拉的到来加重了诺基亚的危机(他上台第一天,诺基亚股价暴跌 10%),一个前花旗银行家接任 CEO 被当成要卖掉公司的征兆。

后来发生的事没有故事里那么戏剧化。奥利拉从 1980 年代初就在诺基亚负责投资,直接对时任 CEO 汇报,并且在这期间卖掉了诺基亚起家的造纸业。在担任 CEO 一职之前,奥利拉就已经在负责手机业务,和他从 3M 挖来的一位芬兰高管一起准备了详细的扩张计划。诺基亚董事会在挑选 CEO 的时候,只有奥利拉一个候选人,挑奥利拉说明他们把诺基亚的未来押在手机上。

奥利拉上任后卖掉了 PC、胶鞋、电视等业务。不过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尤其电视,拖到 1990 年代中后期、诺基亚手机业务成长起来以后才倒贴钱卖掉。

但第二次危机很快就来了。1995 年,高速增长的诺基亚没有管好供应链,多个市场严重缺货。连续两个季度利润远低于预期,而在危机之前一周,诺基亚的管理层根本没有料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

第三次大危机在 2003 年到来,诺基亚相信翻盖机会很快过时,于是迟迟不推出相关机型。诺基亚在北美和亚洲市场失去了大量高端用户和年轻用户。同时运营商也在抵制这家越来越大的公司。诺基亚变得不再了解自己的用户了。

最后一次危机,也是奥利拉没有解决的危机是 iPhone。苹果 2004 年开始研发 iPhone 的时候,诺基亚已经将智能手机作为未来,但在它的未来里,依然是每部手机有一个稍有不同的系统。结果是—— iPhone 是一台个人电脑,能随时联网的个人电脑,而诺基亚只是加了联网功能的手机。虽然 iPhone 发布之时,奥利拉已经退居董事长,但诺基亚被苹果打败,无疑是从他开始的。

“没人是开心的,在我 1992 年 1 月 16 日被任命诺基亚 CEO 的那天”。这是全书的开头,也是全书的基调。只是之后不开心的人从外界,变成了奥利拉自己。24 年努力,等到 2013 年书稿完成之时,诺基亚已经不再是一个手机公司。

危机总是一个接一个到来,做成行业第一,接下来要面对的问题也还是一样,怎么继续增长。

就像奥利拉在书里说的,在今天的竞争节奏下,CEO 是孤独的。

库克 2016 年接受采访时也说过类似的话。2016 年面对增长危机的最大公司是苹果,它的 iPhone 无法越卖越多了。库克想的几条路也都还没有进展。

“没有增长,一个公司就会枯萎。它不得不缩减开支以确保利润。这些缩减将会影响产品研发和产品质量。这些发生以后,公司的市场地位会崩溃,它的财务目标越来越难以实现。这个循环会持续下去,直到一个新的管理层拯救这家公司,或者它迎来自己的终结。”

1992 年,奥利拉打破了这样的循环,他的继任者失败了。

1997 年,乔布斯也打破了这样的循环,而他的继任者还没能成功。

未来犯罪,其实已经来了

来自:亚马逊


  • 《未来犯罪》(Future Crimes)

  • Marc Goodman

  • Anchor

  • 2016 年 1 月

  • 17 美元


马克·古德曼(Marc Goodman)曾经是洛杉矶警局的警察,每天穿着制服上街巡逻。他在 1990 年代变成了安全专家,因为有一天队长问:“你知道怎么在文档编辑器里打开拼写检查么?”

在那个互联网公司刚成批出现的年代,一个知道怎么用软件快捷键的警察就足以参与阻止计算机犯罪了。

二十年过去,虽然目的以及工作范围不同,大国都有了自己的网络警察。防范计算机犯罪也是执法机构的基本工作之一。但警匪的技术差距似乎并没有少多少。

8 月,iOS 看似万全的安全机制被攻破,一个被用于政府监控的病毒可以看到 iPhone 里的所有短信、邮件、通话记录,并且可以追踪到屏幕上的每一次点击。甚至,攻击者可以监听手机周遭的声音。 

被攻破的不只是苹果的系统,美国民主党总部数据库也被攻破。白宫指责俄国政府为操控大选发起攻击。这件事至今没有结束,奥巴马在卸任前下令驱逐俄国政府官员,特朗普也改口说要听取情报机构的建议。

9 月,全球第一批互联网公司之一的雅虎陷入了泄密丑闻。它的五亿账号在 2014 年被黑,雅虎公司发现并隐瞒了这件事。用户可能已经不怎么用这些账号。但如果相同的账号、密码也被用在其它网站,就可能会泄露真正敏感的信息。

根据《未来犯罪》披露的信息,雅虎这样的泄密账号,大概已经在地下网络流传了两年。获得数据的黑客有可能自己破解更多账号信息,也有可能在一个机制类似淘宝的平台将账号和软件卖给更低级的犯罪份子,这些人再用这些数据盗取用户的其它账号——直到获得信用卡信息。

当媒体 9 月揭露雅虎泄密事件后,拥有这些数据的黑客八成也通过 Google Alerts 之类的提醒系统即时收到了信息,并在警方介入前脱身。

20 年后,网络环境变得更不安全。而 Goodman 也从员警变成了计算机安全专家,先后在 FBI、国际刑警就职。《未来犯罪》是他关于网络安全现状的新书。

计算机犯罪常被认为是天才少年的青春期冲动。但事实上已知的有组织计算机犯罪份子有四成年过 35。攻击系统、获得数据、利用数据赚钱已经成了基本的犯罪行为之一。书里提供的可怕信息还包括:每天有超过 20 万种木马病毒被发现、数据交易是一个 156 亿美元的生意、你填写在各种“正常”网站的信息被成批合法卖给第三方。

随着更多设备接入互联网,能被黑的也越来越多。今年 10 月发生了一起大规模黑客攻击,亚马逊、Netflix 等抗压能力出色的网站一度出现访问问题。发起攻击的,不是数以万计被感染的个人计算机,而是 100 多万台监控摄像机、录像机——一些一点都不智能的东西,因为一家芯片公司被攻破而被控制。

这是一本看上让人发毛的书,但并不是一本反技术创新的书。就像古德曼所写:

“罪犯尝试新技术一点也不新鲜。当大部分警察还步行或者骑马巡街的时候,芝加哥的黑帮们在抢劫后开车出逃。当普通巡警还在用 6 发子弹的左轮,乔治·凯利(1930 年代的劫匪,绰号机关枪)就用上了自动武器。毒贩是医生以外最快用上 BP 机的人群,他们用手机也远比普通警察早得多。技术让犯罪更有效率,因此罪犯总是技术的早期使用者。”

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总是清楚认识问题。


至此,好奇心日报 2016 年度的推荐书单已经发布完毕,可以从“往期内容”查看之前的书单。另外,“阅读原文”中的文末还有另一个书单,这些书刚出或者太厚了,但想来应该很好,只是我们还没来得及看。希望读过这些书的人能补上我们的不足。我们在接下来会继续与读者分享。



王菲为什么依然可以这么红?|好奇心人类学



2016 好奇心广告奥斯卡最终榜单揭晓,还有去年广告业都发生了什么


去他的“生活美学”,我们得了解一点生活本身 | 好奇心年度图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