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知不觉,你对“礼貌”的定义变了,你发现了吗?| 好奇心研究所

2017-03-17 李哲 好奇心日报

年轻人在礼貌、秩序方面在意的事情越来越多,而且对隐私以及人和人之间的距离比较敏感, 大部分时候他们所定义的秩序是人和人之间更清晰的边界,自己更多的空间。

你怎样定义“礼貌”这回事?

或者说,这年头,哪些时候你觉得自己遭遇了不够礼貌的对待、觉得自己被冒犯了,或多或少地感觉气愤?

我们发现,现如今年轻人对以上两个问题有所感知的情况,主要分为两大类场合:

第一种(很不幸地),是和爸妈、长辈同处一室的时候。

在好奇心研究所今年春节发布的关于“”调查中,有 62% 的人测出的结果都不算太理想,他们休假回家的很多时刻甚至得用如坐针毡来形容。除了作息时间、做家务方面的分歧,大部分“不和平”还是发生在不同代人们之间的交流中。

对长辈们“不够通情达理”之类的吐槽也早都不新鲜了,比如:

太喜欢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你。无论你的感情生活和婚姻生活处在哪个阶段,都会被他们扔到一个名为“好好学习-找对象-结婚-生孩子-让孩子好好学习 ”的循环链中,对你的期望永远是你目前所处段位的上一层,压根不管你是否有意愿(和机会)往前走。

他们对“隐私”的理解好像也和你不太一样。虽然也许只是想要表达一下对于“你在大城市过得怎么样”的关心,但表现形式很重磅:每次见面都会抛出“一个月能赚多少?买车了吗?什么时候买房? ”的灵魂三问。

不过更令人糟心的是,当你含含糊糊地回避了亲戚不太友善的提问,拒绝了一两次和他们的饭局,(为了防止更多令人不悦的话题)在朋友圈屏蔽了他们之后,他们差点原地爆炸,觉得你才是没礼貌、不尊重的那一方。


还有一种对礼貌的深切感知出现在公共场所,尤其是你还为之花了钱的情况下。

比如,在好奇心研究所做过的那些关于商场、电影院、公共交通等场合消费体验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这些公共场所给人带来的感受很大程度上由在场的其他人决定。具体来说,服务人员和周围的人有没有遵守秩序和礼貌很重要。

  • 好不容易按图索骥找到的餐厅,味道也还可以,但是有人抽烟,很想拉黑。

  • 健身房影响评价的不只是硬件设施,还在于有没有无处不在的推销,和长期霸占吹风机和健身器械的人。

  • 机场火车站最难以忍受的,是占座、大声说话、小孩子跑来跑去、插队等行为。

  • 看电影,座位和银幕这样的设施当然很重要,但最令人崩溃、最影响整个观影体验的部分还是周围观众的质量,以及不安静的小孩子比例。

  • 关于百货公司和屈臣氏,最让年轻人难以忍受的是一直缠着人的导购(而你爸妈可能觉得不理人的导购才不对)。

  • 排队的时候,你无法忍受哪种情况?好奇心研究所的发现,比起“不知道还要等多久”(16.4%),更恼人的情况是“前面一人排队帮十个人取票”(19.0%)。

  • 除了“队怒症”还有“路怒症”,在“你见过哪些一开车就发生人格变异的行为?”这项中我们发现,很多人在开车的时候仿佛第二人格附体,路上的其他车不合时宜地开远光灯、速度过慢一直堵在前面、随意超车加塞、绿灯没有及时启动都属于严重的不礼貌。

总之, 在“什么是礼貌”这个问题上,年轻一代的回答和随之而来的表现,好像跟长辈们不太一样,他们在礼貌、秩序方面在意的事情越来越多,而且对隐私以及人和人之间的距离比较敏感, 大部分时候他们所定义的秩序是人和人之间更清晰的边界,自己更多的空间—— 有太多的时刻,他们想要大喊“ Leave me alone!”

正如我们在此前的几篇文章里说过的那样,他们对“第一世界问题”特别关切,“越是细枝末节的小事越能引起共鸣” 。在消费的时候,他们对细节也越来越挑剔。一个地方的秩序决定了他们的体验,商家的推销和交流也必须用他们不反感的方式进行。

为什么会这样?

法国学者鲁维洛瓦在《礼貌史》中梳理了“礼貌”定义的不断变化,指出它是被社会形态的方方面面塑造的,比如上百年前的礼貌还建立在人与人之间阶层差异的基础上,而现在更多人一致认同礼貌规则适用于所有人。而且随着人们生活的日益多元化,“礼貌”背后的含义也在不断变化、越来越丰富。比如汽车普及之后的“路怒症”和网络普及之后一系列关于虚拟社区的行事规则。

具体到年轻人,《时代周刊》的一篇中列举了年轻人看起来更敏感的两个原因:年轻人群体的文化更加多元,因而他们需要对各种不同文化的尊重。而经济学人报道的一项调查也指出,年轻人总的来说更加尊重少数群体,但如果这个少数群体冒犯了其他少数群体,他们也更容易“转黑”。 

另外千禧一代的数量越来越多也使得这种话语能够形成风气。在 Elite Daily 的一篇文章说,年轻人更容易在社交网络等地方发出自己的声音,当一种说法被定义成一个概念之后,越来越多的人会注意到它——“熊孩子”让所有人类幼子在公共场合被放到聚光灯下;而“情商”越来越重要,无论明星还是普通人,会不会说话、如何对待他人都太容易拿出来被审视一番。

关于年轻人对于“秩序和礼貌”这件事越来越敏感这个现象 ,我们还有这些方面的发现:

在越来越多的场合下,年轻人更在意给自己留有空间


1. 年轻人眼中的职场高情商并不是跟每个人套近乎拉关系。 在好奇心研究所“你觉得职场上的高情商有哪些表现?”的中,我们发现得到最多赞同的选项其实是“分内事情做好,分外事情不问”(700 次赞同)。

2. 受不了自来熟。用好奇心研究所做过的一个投票来概括,就是“受不了 APP 推送的卖萌语气,我想要高冷的清泉”。除了在此次征集中得到最多吐槽的“主人,你已经好久没来看人家了诶”的画风,年轻人还讨厌推送、客服动不动就把人叫做“亲”“亲爱的”,因为——大家明明不熟啊,你这样好奇怪啊。

3. 对于飞机解禁手机,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人们最大的担忧竟然不是安全方面的问题(11.7%),而是“那些发微信语音的人是永远躲避不了了吗” (29.8%),从这个比例差异中足以脑补年轻旅客对在封闭空间中大声嚷嚷的人有多少仇恨。

4. 年轻人是有多在乎屏蔽外在声音,给自己留有空间这件事?在各大购物论坛上,降噪耳机都成了消费升级的一个热门类目。《纽约客》的一篇文章也讨论了近几年耳机的流行和销量跃升,他们问,人们是更喜欢音乐了,还是更喜欢隔离自我?

5. 与此类似的还有“关你屁事”手机壳、“拒绝结婚” T 恤之类的文创产品,购买“关你屁事”手机壳的年轻人虽然并不一定真的敢这么说,但总免不了脑补不想理会亲戚的时候把手机背面朝上往桌子上一拍的瞬间。

6. 除了回避涉及隐私的日常交流,年轻人对维护自己的线上隐私也很重视 。Forbes 和今日美国的调查都显示千禧一代更在意自己网络上的数据安全。在我们的调查中,除了“把快递单上的名字划掉”这种担心,年轻人对隐私的维护同样包括“不想让人看我的手机”,而非要了解这些隐私被认为是冒犯和不礼貌的。

7. 在我们“作为一个体面的现代人应该遵循哪些手机礼仪?”的中,得到赞同数较多的礼仪包括:别人给你看手机里照片的时候,千万不要往左右滑动;不要偷窥别人的密码和正在看的东西,哪怕只是表现出要偷窥的样子。

8. 此外,App 决定主打社交化之前可要考虑清楚,特别是不打招呼就把信息分享到朋友圈的那种。在 “你在网上做的哪些事情,其实并不想和社交扯上关系?”中,除了排名最高的“朋友圈上给别人回复,此前点过赞的人都能收到提示”,还有“在手机上背了几个单词,完成页面多点了几下竟然分享到朋友圈了”“不希望豆瓣账号被认识的人发现,看的书、电影只和友邻分享”。

更认同契约精神先行,小孩、长辈和亲戚都不是破坏规矩的理由


9. 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一系列“餐桌与长辈交流危机”,“长辈关心”并不足以动摇隐私权和自主权在年轻人认知中的地位。

10. 小孩子也一样,“熊孩子”之所以总遭嫌弃,挺多程度上也因为他们的父母一直在说“他还是小孩不懂事”“你怎么能跟一个小孩子计较”。

11. 讨厌伸手党,在“你还挺烦哪一种‘伸手党’的?”征集中,得到最多赞同的答案显示,年轻人认同“哪怕一个人是自己的朋友,也希望他能用搜索引擎解决的事情就不要麻烦我”。更不用说那些蹭朋友的职务便利,请他们为自己做免费设计师、免费翻译、免费医生的那些人了。

12. 早高峰时期的礼貌也很重要,认为整条路上只有自己着急的人可以歇歇了。在这个时候年轻人认同的形式规则是学会审时度势,千万不能走路挡道、堵在地铁门口。

所以,也绝对不能打着“为你好”的旗号,把自己的偏好推己及人、替他们做决定


13. 在“出门聚会,最讨厌的事情是什么?”这项征集中,我们发现年轻人最讨厌的是被劝酒,特别是把你喝不喝跟友情、交情结合起来的那种,神烦。

14. 很多广告营销也好不到哪里去。“你不爱吃菜,你要喝果汁”式的自说自话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冒犯。

15. 此外,讨厌一切哪怕不太显著的歧视,更能敏感地察觉这些歧视,比如“3 0 岁该用的护肤品”、“女性专用停车位”。

16. 就连讨厌电影、电视剧和综艺的主要理由,也经常是“”、“凭什么让你教我做人”。

社交网络的普及又带来了一些新的礼仪迷思


关于新时代的新礼仪,年轻人也有不少话要说,我们的征集“你最讨厌的聊天法是?”“你最讨厌哪些微信习惯?”都吸引到了很多人的表态。在这里,我们发现了一些两难的答案:

17. 找人说事情之前,要先问一下“在吗”么?

18. 微信语音功能到底应该怎么用?什么情况下给别人发语音是合适的,收到语音之后用文字来回复好吗?

19. 社交网络普及,交流平台变多也是个麻烦事,用惯了微信之后,越来越少的人会打电话说事情,可是工作上有事的时候,打电话和发微信聊工作到底哪个是不礼貌的?

20. 在“和人吃饭你最讨厌什么?”的征集中,大家纷纷表示吃饭的时候一起吃饭的人玩手机比吹牛等行为更让人尴尬,可是,一起吃饭的时候玩手机不就是为了缓解尴尬吗?

21. 越来越多,比如什么情况下要给别人的朋友圈点赞。

22. 之后可能三年也不会见一次的熟人,结束一次聊天的时候要不要礼貌性地来一句“回头一起吃饭?”这究竟是尚未过时且必要的客套,还是容易被人一眼看穿的虚伪?

就像“呵呵”“微笑”和“再见”的表情被赋予新的意思一样,社交网络的用法一直都在发生变化,而年轻人对礼貌的定义也在不断变化。也许在之后,这些问题都会得到新的定义,而没有及时 get 到这些定义的人又会被解读为不礼貌的。

题图及文内图:林小妖

“400万医学生转行”的都市传说,隐藏着这个行业多少焦虑?


一个书店的生存与毁灭,与北京大学多事的围墙有关


盖茨想让机器人交税,还有公司谈起它们的言论自由,这只是想多了么?



- 关注好奇心研究所,与有气质的你共勉高尚趣味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