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可能是时候改变对蓝领的刻板印象了,顺丰快递员正在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

2017-03-31 温欣语 好奇心日报

蓝领阶层因为平均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创造价值能力的提升和市场需求不断增大,可能正在改变传统的“体力劳动者”社会底层的刻板印象。顺丰的这些快递员就是信号。

5 年前,郭子浩刚从北京谋了一份新差事。

过年回内蒙古老家参加每年的同学会,他至今还记得当年场景:老同学们围坐在一起,问着同学会上的惯有问题,你现在干什么工作,在什么公司。他的学土木工程的同学大都在一些建筑公司里做事。

轮到郭子浩,他迟疑了一下,“我送快递的”。 “当时感觉特别没面子,特别不好意思。”

5 年过去了,郭子浩还在顺丰送快递。但现在过年聚会,他自在了许多。

2016 年 5 月,29 岁的他给自己买了人生第一辆车。在进顺丰的第二年,他在内蒙古老家买了房。如今每月还完房贷虽然结余不多,但他心里踏实了很多,那份丢人的感觉再也没有了。“现在工资也可以,心里也平衡了。”他说。“大家都一样的,只是我们工作不一样,我比较苦,比较累。” 

他并不羡慕那些做老本行的同学。最近几年年底工程结束了,他经常看着他们追着业主拿钱,时常拿不到工资,“也不怎么景气,都是一样的。” 他又强调了一次。

而郭子浩每个月做快递员都能按时拿到相对稳定的收入,包含基本工资加上提成。旺季例如“双 11”或者是过年前后最多能有一万五,淡旺季之间有三到四千的浮动,平均下来每月也有 1 万左右。

在一线城市工作两三年的顺丰快递员,基本都能达到这一收入水平。

收入已经赶上来了

让郭子浩“不自在”的是因为快递员是蓝领。

郭子浩 2011 年毕业于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土木工程系。虽然三本之外,但终究是有了一个大专学历,对于一个读了大学的年轻人来说,坐办公室成为白领一员,似乎天经地义。

中国在 1999 年开始的大学扩招,让更多的人可以接受高等教育,但每年大量涌入市场的大学毕业生,也让他们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逐渐减弱。

图片:NYT


据调研机构麦可思的数据,2015 年本科毕业生平均月薪为 ,而,折算成每月也有 5169 元。白领的含金量在逐步降低。

与此同时,蓝领阶层的收入在不断上升。

根据赶集网与北大联合发布的《》,这一阶层在中国的人口达到 2.7 亿人,他们的平均月薪为 3163 元,比 2014 年增长 4.3%,其中上海蓝领薪酬最高达到 4276 元。

而同期 2015 年白领的收入水平是 6070 元,同样拿上海比较,万宝盛华的数据显示非技术类岗位的应届毕业生薪酬在 4000~4500 元。蓝领和白领的收入不再是天差地别。

而像顺丰这样的公司可能走得更快一些。这家成立于 1993 年的公司一直是中国快递业的翘楚,它披露的年销售额为 574.83 亿元,利润 36.93 亿元,人均创造利润 2.97 万。

这个公司核心员工,,1 万元上下甚至更高的收入与他们创造的价值息息相关。

收入时常是一个人积累自信和安稳感的直接因素,所以像郭子浩一样的新的蓝领阶层越来越少“低人一等”的感觉。

“蓝领”一词最初来源于美国,《国家的作用》作者罗伯特·赖克将劳动者分为三类:从事工厂产品生产的技术工人,从事种类繁多的服务业劳动者,以及解决生产技术问题的劳动者。第一类人群通常穿蓝色工作制服,所以被称为“蓝领”(Blue Collar),而第三类人群平日里通常穿深色西服、白衬衫,打领带,所以是“白领”(White Collar)。

在西方经济学里,蓝领一直以来的特征是工资低、福利少、无学习培训或者是提升机会,永远从事简单劳动。

但对于像顺丰这样的依赖蓝领员工稳定产出的公司来说,情况也在发生变化。

图片:iphoneimg


程柏和郭子浩一样也是顺丰的老员工,这是他在顺丰的第四个年头。前段时间他刚收了一个 3888 元的红包,这是顺丰今年 2 月 23 日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后给员工的奖励。程柏最近朋友圈的第一张照片就是红包的截屏。提起上市的事,程柏抢着说“全世界都在关注,问我你们有什么福利,” 他说,“红包是按工龄发的,快递员里我的红包算很高的。”

蓝领行业普遍的流动率极大,像程柏和郭子浩这样在同一家快递公司工作 3 年甚至 5 年以上的老员工并不多,但在顺丰工龄颇长的老员工是常见的事。相对稳定的收入和公司培养起的优越感让他们找到了一种新的安稳,在一些细节上就能看出来:“顺丰时效有保证,我们有自己的飞机啊,” 快递员高翔说。他们愿意在这里付出更长时间,而这是传统的蓝领工作少有的状态。

万宝盛华灵活用工总监颜莉萍甚至不知道是否还应该称呼快递员为传统的蓝领工人,她认为如今快递员的地位远远提高了。

而他们也只代表了伴随互联网出现的改变之一,而在更广泛的服务业领域,蓝领工人也随着技术和经济进步不断进化着,例如计算机或者新型电子化办公设备的售后服务人员,呼叫中心的客服人员,甚至是工厂里尖端科技的技术人员。

当下被讨论最多的共享经济也进一步消弭了蓝领和白领之间的鸿沟。这一新模式没有合同签约制,高度灵活且时常收入颇丰,也因此吸引着各类背景的人加入其中。在这一开放环境下,白领和蓝领第一次“撞衫”了,他们从事着同样的工作,面对着同样的奖金体系。

这类工作挑战着人们对职业与阶层的固有观念,而无论是滴滴司机还是在路边帮共享单车打气的人,在这一过程中,“他们都被武装的更富有时代气息了。” 颜莉萍说。

大公司,正规,谈起生意来和西装革履的没什么两样

同一行业里总有各种关于竞争的说法,快递业也不例外。外人喜欢调侃地把这一行业分为顺丰和非顺丰,顺丰内部也有自己的比喻,“三通一达就属于是自己家开的小卖部,顺丰就是 711、全家这种(便利店)。”高翔说。

这一比喻实际上是指顺丰的经营模式和三通一达快递公司的不同。三通一达的加盟店管理相对松散,但顺丰在全国采用直营模式,所有人员和事务由顺丰总部统一管理。

而这一模式的不同在大专毕业的高翔看来很简单,两个字就可以概括——正规。兼具着热门行业与大公司的正规体系,顺丰吸引的不仅是传统蓝领行业里的人,也包括了更多如高翔一样从大专院校毕业,素质更高的学生。

在我们采访的顺丰快递员中,中学水平的仅有 1 个,而其余都是大专院校,以专科为主。这并不是巧合,根据《》,新蓝领中本科以上学历达到 13.36%, 大专学历者达到 30.46%。

高翔就是他们的典型代表。2011 年毕业前夕,从在网上投简历,到顺丰的广州人事部面试,入职体检……这一系列的程序和他此前面试的大公司没什么区别。入职前,高翔和广东省的几百个新入职的同事还在华南培训基地进行了 7 天军训。早上几百号人穿着迷彩服进行体能训练,下午在教室里接受业务培训。

入职前期培训只是第一步,而“正规感”也渗透在每天的工作中。“不止每周,隔三差五都要在点部开会,”高翔说。广东省每个区有几十个大的分部,分部下面有小的点部。这些点部并不是你想象中零乱的收派件中心,而是兼具会议室、餐厅、休息室和仓库。你时常会看到点部经理和几十个快递员同坐在一张桌子上进行新的业务培训。

这些体验都让高翔对自己这份新工作很是满意,“觉得公司很正规,有大公司的规模、气魄和做法”, 高翔认为这是毕业后一条不错的选择。

快递员在顺丰被称为一线工作人员,因为最靠近客户。有趣的是,大部分一线快递员们并不想进入二线或者三线,例如点部或者运营主管等管理岗位。在高翔看来,这事没什么好说的,“你在一线挣钱了就出去做自己的小生意,做成功了就不回来了。不成功再回来做一线。” 

二三线完全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图片:顺丰


快递员们并不羡慕公司里坐办公室的那些人,因为他们心里很清楚,“只有一线快递员才能赚钱,多劳多得。” 点部主管时常还没有老员工的工资高,因为主管们看绩效,并没有提成。

即使是在重庆顺丰做了 10 年快递员的黎怀名也丝毫不为管理岗位动心,“其实这个行业有很多升职机会,但是我都没有选择。很简单,因为晋升后比做快递员压力更大,收入更低。”

程柏也是同样的想法,而且他对自己的工作环境也颇为满意,有时候他甚至觉得自己才是这幢写字楼的老住户。他负责北京这间写字楼的快件收发三年多了,写字楼里很多公司的前台都换了几波人了,三年里顺丰快递员就他一个人。

如今他看每个人都是熟脸庞。

程柏每天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早上一进电梯,每进来一个人,程柏就把他们的楼层全部按好,“我都知道他们去哪儿,电梯里见到的每个人都认识我,” 说起这些话时,程柏有些得意。

在这间写字楼里,程柏每天都会碰到其他快递公司的人,有时候他就像公司的 HR 一样,经常得回答不同“求职者”的问题,“所有快递都来问我们要不要人,就连 EMS 也来问我,” 程柏说,“ 他们想换就是因为挣得少,大家都很直接的。”

郭子浩是另一间写字楼的 “HR”。在他所在的区域,他已经介绍了 1 个圆通和 1 个韵达的快递员到顺丰工作。

从长远来看,这也许是一件好事。当一个行业里出现佼佼者,只会吸引更多人进入这一领域或者这一公司。而当这一队伍壮大后,只会使蓝领和白领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

蓝领岗位变得多样化的同时,对人员的能力要求也不再是重复简单的工作。即使在同一公司,考核要求也在逐年提高。4 年前进入青岛顺丰做快递员的柳旭感觉特别明显,“现在比以前压力大多了,公司指标更多了。前几年抓质量,现在抓业务、抓收入、抓利润了。”

似乎这三个连续排比短句还不能表达他的情绪,他接着说,“从 2014 年开始就很严了,要是你的区域收件量增长率维持不动,那你就是有问题,” 他说,“有时候真的感觉很累。”

其实单是完成每天按时收派件的工作量也不小,但顺丰现在更强调如区域收件量增幅这样的业务指标,要求快递员不断开发新客户,可以月结的企业大客户。现在柳旭每月都有收入目标值和增值项目目标值,例如保险或者是保价项目等。

对业务的重视在快递员的提成上就能看出来,收件大概有 2~3 元提成,派件在 1 元左右。每收一个件等于是新开发了客户,所以奖励自然多。快递员们都心知肚明,“赚的多不多,要看你客户开发得如何”。

这也是柳旭最焦心的部分,现在他得逼着相对腼腆的自己会面新客户,根据客户需求谈下来一定时效和折扣保证,通过建立这样的月结合同来培养自己的稳定客户。

他面对着类似很多白领甚至更高级别的管理层需要每日操心的事情,而从实质上看,如柳旭一样的快递员和那些穿着西装革履谈生意的人没什么两样,只是柳旭穿的是顺丰工装。

图片:house


和大多数行业一样,在快递行业里,熬得越久,越容易“出头”。

快递员内部有一条不成文的晋升途径,从住宅区晋升到写字楼。你待得时间越长,写字楼的人就可能离职,或者是犯错被辞退,这时候你就可能被顶上去。程柏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派到写字楼的,“有人犯错走了”。

写字楼的优势显而易见。程柏负责住宅区时经常得搬着大箱子爬楼梯,没人接电话还得做重复劳动,小区里的快件量也有限。 而写字楼有电梯,一天能收 80~90 件快递,收件和派件上楼一趟能全部解决。

不过,他也有着和柳旭一样的业务开发压力,写字楼里一有新的公司入驻,他都要赶在第一时间主动去谈合同。

与此同时,他们还得及时学会新的设备操作与业务知识。负责上传快递信息的巴枪和蓝牙连接的打印机就是顺丰快递员的基本装备。高翔 2012 年刚进入公司时用过最早的第二代巴枪,现在程柏用的已经是第六代。最新的巴枪设备几乎和手机一样,可以上传信息,打电话或者发微信。说起这些时,高翔很骄傲,“肯定的,我们是紧跟着国际巨头换装备的。”

当顺丰一旦开通国际新区域,例如俄罗斯、美国或者日本等,柳旭和程柏也会及时收到培训材料,学习如何处理新区域的业务,点部经理还会经常抽查业务知识。

图片:Reuters


对蓝领阶层能力要求的增高在北京大学教授厉以宁看来,是难以避免的趋势。他在《中国道路与蓝领中产阶级成长》一书中提到,未来的蓝领不只是重复简单的体力劳动,随着技术和工业设备的改进,他们需要更熟练地操作机器、管理技术,比如自动化操作车间工人或者是高技能维修工人。

这些人和快递员类似,两者都需要通过培训和训练来掌握新技术、新业务或者是开发新客户,让自己“换代升级”。

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改变,让蓝领开始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同,你们可以更理直气壮点的

2016 年 4 月 17 日,顺丰北京一名快递员被正在倒车的轿车所撞,司机下车给了快递员几个耳光,并脏话相向。这个社会新闻当天成为网络热点,同时也激怒了顺丰的创始人王卫,他在微信朋友圈里表示,“如果我这事不追究到底,我不再配做顺丰总裁”。

视频截图


一个阶层的地位提升是跟整个社会对他们的态度有关的。

在中国,蓝领的普遍地位仍然偏低。很长一段时间内,一提到中产阶级,人们就会想到白领,虽然从全球范围来看,中产阶级与白领并没有什么相关性。

实际上,发达国家最初的中产阶级大多是蓝领工人,例如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日本,只有 1.26 亿人口的日本却有一亿的中产阶级人口。这是因为战后日本大力发展制造业,改善了蓝领工人的工作和生存条件,一大帮蓝领率先成了中产阶级。

而直到现在,蓝领也是发达国家里中产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享受着和白领同等的社会地位。而在中国,这一转变才刚刚开始,厉以宁认为蓝领在西方能成为中产阶级,而在中国大多作为社会底层存在,很大原因是因为“西方国家已经是后工业化社会(转为金融、服务业或是高精尖制造业等),而中国还在进入工业化社会的过程中。”

高翔的家人最初并不支持他送快递,“他们觉得送快递能挣多少钱啊,又累。” 后来每次回家,他都晒得比前一次更黑,直到高翔收入稳定了,家里人才改变了对快递业的固有看法。

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也提前完成了很多白领还未能实现的事。在来顺丰的第二年年底他就存了 10 万块。他给老家在河南的父母买了一套 120 平米的新房,30 多万他出了大部分,“算是完成了我毕业后最大的心愿,”他说。

改变对快递员或者整个蓝领阶层固有看法,肯定是个漫长的过程。

去年 4 月的那次快递员风波最后以打人者行政拘留结束。王卫觉得维护了公司快递员的权益和自尊。2017 年 2 月,这位快递员与王卫一起参与了敲钟仪式。

这当然是提升荣誉感和认可度的好办法,但最终完成整个社会认同的可能还是要仰赖于整体劳动力素质提升——大学扩招的长期利益也在于此:它结束了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密歇根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劳工问题专家玛丽·加拉格尔曾经这样评价。

图片:Getty


中国现在的大学生人数。

1999 年中国开始实行大学扩招,过去中国大学 1 年招生 100 万,目前每年的大学院校毕业生为 800 万人,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美国。

你从高校数量上也能看出来,过去 10 年间,。

这也让中国从精英教育转变为了大众教育。国际上“适龄青年入大学率”指 18-22 岁的青年进入大学的比例,通常低于 15% 为精英教育,超过 20% 为大众教育。而中国的比例已经从 1998 年的 9.8% 上升到 。

过去提到蓝领时人们立马联想到低学历,大多是高中以下学历。而现在,大专院校毕业生进入快递行业看起来不再那么格格不入。

这也让蓝领和白领的差异显得更微妙。


未来,更多大专院校学生毕业后会涌入大城市,而他们更有可能进入蓝领行业,因为白领岗位相对有限。目前中国经济创造的主要还是蓝领岗位,中国 47% 的经济产出都来自于制造业、采矿业以及建筑业(是这些行业在美国所占比重的两倍),而服务业也才刚起步。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1 岁至 40 岁的新蓝领占整体蓝领阶层的 53%。随着未来更多 20 岁出头的大专院校学生从学校毕业,这一比例可能还会增加。

而这可能是一件好事。当一个社会阶层里没有极其富裕和极其贫穷的阶层,中间阶层占多数时,每一个人都享有上升的机会。而像郭子浩一样的新蓝领阶层会是推动这一改变的重要力量之一。

当然,对于这个新蓝领阶层的认可,更重要的可能还是来自于他们自己。

郭子浩去年买了新车后,他早上开车去点部报道,总会小心翼翼找一个别人看不见的地方停车,“不敢明目张胆开到公司去,让人看见也不好。”

你们可以更理直气壮一些的。

(应采访者要求,文中快递员名字均为化名)

记者兰莲超与伍逸潇对本文亦有贡献。

作图:冯秀霞

题图:,

忘了以前那个锐步,现在它把一切赌给了健身



Skechers 在中国业绩这么好,是因为在“安踏李宁以上,耐克阿迪以下”挤出了市场


共享单车在一年里成了 200 亿的大生意,原本没人管的自行车现在被监管盯上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