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没用一次性制品,我有这些感受 | 春节打败无聊
也没那么苦大仇深。
假期开始了。
这是一次重新修整的机会,也是一段疲于应付的时间。不管怎样度过,你可能都不想千篇一律地打发掉难得的假期时光。
以下是我们准备的春节版 Hack Your Life,每天 2 件事,左转学习一些生活新技能来,右转认识几个新奇游戏。我们还进行了几个脑洞大开的生活实验,为你的好奇心找点新鲜灵感。(点击“阅读原文”,可以看到更多帮你打败无聊的内容。)
新年快乐!
把压在衣柜底下的环保袋扯了出来,又从厨房找到了两年前买的乐扣餐盒,加上外带餐具、保温水杯、手帕方巾……我给自己准备了一个“求生包”。
这是我为“一周不用一次性制品”实验所做的准备。
想必你听过太多有关环保和节约的说教,关于一次性制品,尤其是它最为常见的品类——塑料的使用状况却并未发生好转。
今年 1 月,国家发改委在官网向社会征求意见,表示正在研究制定防治塑料垃圾污染的政策文件。2008 年全国施行的“限塑令”禁止所有超市、商场、集市无偿提供塑料购物袋。
10 年后外卖和快递加剧了塑料的使用。《人民日报》2017 年报道,美团外卖、饿了么、百度外卖等互联网外卖平台全国日订单量约 2000 万单,平均每单外卖会消耗 3.27 个一次性塑料餐盒/杯;每天所用的塑料袋可覆盖 42 万平方米,大约 15 天即可覆盖一个西湖。
关于塑料制品的回收难度、危害以及它所带来的恶性产业链是个事关全球的议题,你可以参考 2016 年的一部纪录片《塑料王国(Plastic China)》。这部纪录片播出的第二年,中国开始禁止进口洋垃圾。
我们为期一周的生活实验,目的并不是再次强调一次性用品的罪恶一面——它们确实带来巨大便利,价格低廉,随处可得,洁净又安全。并且不可否认的是技术也在进步,比如可降解的环保塑料制品。
更值得探讨的话题可能是,当消费主义重塑了我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我们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购买、消耗又丢弃掉数目庞大的商品,衣服、鞋子、电子产品……你真的需要不停买买买吗?一次性用品作为最有“可抛弃”性质的东西,或许是我们观察自己消费观念的一个角度。
到底有哪些地方需要一次性用品?
提出疑问后,我们为实验设定了两个具体目标:
1. 一次性用品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哪些时候你根本不会察觉到它的存在?
2. 如果想要维持没有一次性制品的生活,你需要为此付出什么成本?
然后我设定了实验范围,要减少的是非必要一次性制品的使用,而涉及个人卫生和安全的东西无法替代,所以厕纸理所应当继续使用,医用针管之类的东西也要排除在外。
我努力思索日常会使用一次性用品的蛛丝马迹,然后有针对性地准备替代品。首先是吃喝,外卖和饮料杯都是一次性用品,去餐厅吃饭也保不齐给你来一套一次性餐具,所以我要准备好餐具和水杯。
然后是纸巾,平时习惯随身携带袋装纸巾,擦手擦键盘擦桌子,这样取之不竭必然和实验相悖,所以我用一块手帕取代。
北京的天气不好,无霾口罩是生活必须,为了健康还是不能避免一次性防霾口罩的使用。不过没有雾霾的天气我也习惯戴着一次性无纺布口罩出门,这周我要用一块布口罩代替。
另外很多攻略都会提到购物袋,自备一个就可以不必使用商店提供的塑料口袋。
搞清楚预设、准备好东西,我开始了实验。
实验第一天就破功
第一天过得有些沮丧。
我把准备好的工具包塞进背包,这确实增加了一些负担。平日里我会在包里装好工作用的电脑,各种充电线和移动电源,遇到健身的日子还要带着衣服鞋子。留给这个包含饭盒、杯子、小毛巾等物的工具包的空间不多了,挺沉的。
在一家面馆解决了午饭,我决定执行一个相对轻松的任务,带着自己的保温杯去星巴克买一杯咖啡。星巴克提供自带水杯的服务,但是我从来没有用过,毕竟纸杯子方便干净,密封性也不错。
很顺利,店员轻车熟路回答说可以用自带杯子,并且有 3 块钱的优惠。我还暗自在心里算了账,保温杯近 300 块,这意味着我买 100 杯才能回本。好像有点不值。
杯子没有标签,取杯时店员不叫出名字,也不是大问题,盯紧点就行。
在我等待的十多分钟时间里,并没有一个人像我这样没有使用星巴克提供的纸杯。
不过麻烦很快来了,十分钟前点单被安利,我用掉了会员卡里的优惠券购买了一盒蛋糕。直到蛋糕拿到手上、走出店门我才意识到,包装用的盒子是一次性纸盒,蛋糕店经常用的那种。
我能在点咖啡的时候意识到纸杯的存在,却完全忽略了食品的包装是什么。这种惯性大概是来自平常的使用,去任何一家蛋糕店都不会觉得纸盒子有任何问题,简直是理所应当。
到办公室把蛋糕分给同事,我还发现其实盒子里还有一次性塑料叉子。第一天实验算是破功了。
不过这让我对一次性制品的敏感度提升许多,接下来几天并没有重复这种错误。
我也意识到了保温杯的便利,既能节省成本又保温持久,相比之下纸杯装的咖啡半小时就冷了。
不过并不是所有饮料都支持这种做法,如果你热衷奶茶,自备水杯不是个好主意,我在一家奶茶店被明确拒绝。我还去了另外一家咖啡店,店员表示杯口太高,不适用于他们的咖啡机出口,在我一再要求下最终咖啡从一个纸杯转移到保温杯。等于没有节省。
想去超市便利店买瓶碳酸饮料或者矿泉水,塑料瓶子是怎么都不可避免的。因此,这一周我完全和任何瓶装罐装饮料隔离开来了。
不吃外卖,吃饭怎么解决
我是外卖应用的常客。通常中午时间不多,又不想在餐厅花时间排队和拥挤,外卖效率高,等着的时候还能做点其他事。
然而几乎所有外卖都会用一次性包装,餐盒套一层,外包装塑料袋套一层,还有筷子刀叉餐巾纸。现在的外卖应用大多会有“不需要一次性餐具”的选项,但按照此前我的经验,几乎不会有商家注意到这条要求,照样配送一次性餐具过来。
第一个方案是迈开腿出门吃饭。实验第三天中午,我把餐盒放进环保袋,到公司楼下的 711 买了一份便当。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北京的 711 提供包装完好的便当盒子,同时也有自选的各类菜品。后者有点像在食堂吃饭,你可以任选菜品然后装到便当盒子里,不需要加热。
买饭的过程也挺顺利的,自带的餐盒可以完全取代一次性餐盒,不会遭到店员拒绝,也不会给收银带来多余的麻烦。
最大的问题是清洁,如果你的公司没有装备齐全的厨房,洗碗会是一个非常麻烦的事。第一天我并没有完成这个任务,洗手池没有洗涤剂,餐盒洗完还是油腻腻的。
然后我把餐盒带回家了。
买菜还是去菜场吧
关于吃的第二个方案是自己做饭。家门口的超市倒是经常光顾,我带着环保袋就出门买菜了。
超市的瓜果蔬菜大致上有两种包装,精加工的会装入塑料托盘封上保鲜膜,散装的需要装入塑料薄膜,称重然后贴上价签。
按照规则我当然不能买第一种,但是散装蔬菜我好像也没办法买。超市的手提购物袋在限塑令之后就明码收费,但用来装蔬菜之类的透明塑料袋却一直放在那里供人随意取用。
我只带了一个环保袋出门,超市的工作人员告诉我,要想称重就必须使用这种塑料薄膜盛装。问题就在于价签贴在哪里,比如说一颗大白菜尚且可以贴在白菜身上,如果要买两三颗西红柿怎么办?买瓜子花生这样的东西又怎么算?
没办法,最后我决定离开超市,去附近的一家菜市场看看。
事实证明菜市场友好很多。
摊位可以现买现结,不用贴上价签。摊主称完重量还是会首先想到塑料袋,但都不会拒绝你用自备的篮子或者袋子。
我在买菜的摊位要求称重完把蔬菜直接放到环保袋里面,没有什么问题。
但也有不能解决的情况,如果买鸡鸭鱼肉,这些湿漉漉的东西总不能直接丢进环保袋、和其他东西混在一起吧。我也没有带可以反复使用的塑料密封袋(事后我准备了一个以备不时之需),所以最后我决定这餐吃素,只买了西红柿、青椒和一些水果。
工具包越来越重,得失很难计较
7 天实验下来,吃依然是压力最大的一环。
我叫了两次外卖,附近刚好有一家外卖提供可回收餐具,他们会在送餐后两个小时候上门回收那些瓷碗和竹筷。包括用来装碗的纸袋子都不会留在顾客这里。
不过毕竟这样的店不多,这一周我大部分时间都在附近的餐厅解决吃饭。
也有很多我完全意料不到的情况,让我不得不面对取舍。
实验第四天和朋友约在某家餐厅见面,这家餐厅并不提供正常的筷子,所有的筷子都是一次性。最后我还是用了。
另外,吸管怎么解决?按照规则我也不能用这种制品。实验期间瓶装饮料本身也不能买,所以我也没有遇到过吸管问题。还有一次吃烤肉,服务员送上一次性手套,这是用来吃羊排的方便用品,我也不能用。
这一周我随身携带一块准备好的手帕,但是它实在不方便。出于卫生考虑我会每天清洗,但后来发现一天清洗一次也不够卫生,洗多了手帕是湿漉漉的也不方便携带。
所以我又增加了一块手帕。再加上从家里带来的洗洁精和清洁海绵,以及用来装湿的东西的塑料密封袋,工具包越来越重了。
每一次洗碗洗杯子都让人产生自我怀疑,如果拒绝一次性用品是为了减少资源消耗,那么我在这大费周章清洗浪费掉的水资源又算什么?
再想想每天要带着一大堆东西出门,得失真的很难计较了。
我还改造了垃圾袋
实验最后一天,差不多已经习惯了和保温杯、餐盒、在办公楼洗碗和平相处。
遇到最后一个麻烦是倒垃圾。一次性的垃圾袋非常方便,装满就可以扔掉了。如果拒绝垃圾袋,要么将垃圾直接丢到垃圾桶里,然后定期清洁垃圾桶,要么就找到替代品。
我选择了后者。刚好有几个装衣服的无纺布袋,来自干洗店。我做了个小改造,把它从中间剪开,一头的开口用针线缝合,就可以变成一个小袋子。我打算反复用,虽然并不知道它能用多久。
样子有点丑,好歹可以用。
如果你也想试试没有一次性制品的生活,这里有些建议
老实说 7 天之后我并没有产生太多解脱感,相反我得到了一些难得的经验,比如保温杯确实好用,还能用来喝枸杞,我决定长期用它买咖啡。
另外经常去的健身房提供一次性纸杯,有时候犯懒不带水杯就会随手用几个喝水。实验期间一直自己携带运动水杯,也并没有发现增加多少负担,这个做法我也决定长期执行。
但不可否认的是,试验中的很多做法我完全不可能让它变成习惯。比如外卖,它仍然是最省时间的吃饭方法,我并不打算让它彻底远离自己的生活。
一次性用品太方便了,它存在于各种意想不到的角落。想要摆脱它需要付出的代价也不止是时间和精力,有时候还有为之产生的更多资源消耗。
如果你也想尝试尽可能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这里是我们的一些建议:
买东西之前思考几秒钟,一次性制品是不是必要的东西?有没有替代方案?
准备一个长期使用的购物袋,尽量好看一点,同时易于折叠,也有动力带出门去。去超市、去逛街都可以带着,它的用处比想象中大。
自带水杯好处很多,经常出没的地方就不要偷懒用一次性杯子了,比如办公室和健身房。
最后,如果真的避免不了使用一次性制品,那就放心用吧,没什么需要有负罪感的。
题图来自 Giphy
一周不看任何社交网络,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 春节打败无聊
都说要“做你自己”,当代年轻人是如何确定“我是谁”的? | 好奇心研究所
山东如意收购 Bally,这个 167 岁的奢侈品牌为何迟迟未能找到自我?
- 关注好奇心研究所,与有气质的你共勉高尚趣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