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撇开那些机场成功学,当代青年的成功学样本是什么样的?|100 个生活大问题

王朝靖 好奇心日报 2018-11-23

成功有三宝:咸鱼锦鲤出身好



成功是比较出来的。把时间的维度拉得足够长,原始人类物质匮乏,要以捕猎为生,表现出来的成功评判标准就是谁抓的猎物多、谁有更多的储备食物和领地,谁就更成功。奴隶时代农耕时代也因为仍然有大量生理需求得不到满足的人,谁有更多奴隶、谁有更多农田和收成、谁有更多妻妾,谁就更受推崇。这期间人类发明了权力和货币,作为资源的兑换码,权力高财富多就意味着能拿到更多生存物资,也就越成功。

后来掌权的人用“荣誉”一类的意识形态来引导成功走向,英雄、爵位、骑士的称号成为成功的标志。20 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年轻人之间推崇的身份一路从五四青年、抗日青年、进步青年、民主青年、革命青年到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爱国青年,那时候喊口号很能激起自豪情绪,因为会让自己觉得比那些“落后”的人先进。

到了商业社会,年轻人已经不再相信政府和企业家画的大饼了,“天道酬勤、读书改变命运、努力就能过上好日子”在社交网络每天“一夜暴富、一朝爆红”的例子前显得十分没说服力。90 年代以后,物质丰富,高度政治化的青年身份追求,开始转向对财富和娱乐生活的期待。

于是,个体主义兴起,人人都自恋的时代里,没什么人能取得真正的成功。原本掌握“定义成功”话语权的政治和媒体权力,被互联网稀释。重新为成功下定义的,开始转为个人和互联网平台。包工头圈子里的成功,是直播平台规则定义的,靠“给女主播打赏金额”来体现;微博上那些动则千万粉丝的大 V,在微博平台定义的成功(粉丝数)里,这个大 V 无疑是成功的,但只在部分人眼里是崇拜的典范,许多微博用户根本看不上。

此外,成功的定义变得模糊,还因为一系列评判标准都变得模糊了。比如精英和草根的界限的模糊,因为网上个体话语权的提高,精英的雅趣味在大众的俗趣味前毫无优势,如今甚至不能真正说清什么是俗的什么是雅的;又比如成人和孩子界限的模糊,由于互联网信息对所有人都同时可见,儿童不再需要经过打怪升级般的成长经历来“懂事成人”,当代青年更关心自己的感受,更不愿意像个“大人”一样约束自己,导致了成年孩童化、孩童成人化;比如男女界限的模糊,女权主义一直在有意无意地减少男女的社会性差别,加上互联网让男女共享大量相同信息(讨论相同话题、观看相同材料),让中性成为流行;又比如工作生活界限的模糊,互联网让工作从地理限制里解放出来,导致了工作入侵生活,任何碎片时间都可以称为加班时间。

以往,一个男性普遍不会跟一个女性比谁皮肤更好,一个 30 岁的成年人听到 10 岁孩子创业更可能产生的不是竞争而是“孺子可教,未来可期”的情绪,一个哈佛律师可能根本不屑于和一个 rapper 上综艺辩论。成功的内含逐渐从生活里有什么,变成如何生活。机场成功学也渐渐被人们视为职场鸡汤不受待见。成功变得多元,但在大语境下,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一些显而易见的成功模板。除了财富和名利象征的商业政治大佬外,当代年轻人的成功学样本大概还有这几种:

| 1.滤镜成功学:不只是外表,整个生活都得好看

“妇女能抵半边天”那会儿,社会鼓励女性参加劳动,弱化性别差异,男女大多穿朴素工人农民中山装。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增长让商业重新开始强调男女差异,女人要有女人味(所以要消费),男人要有男人味(所以要消费)。如今商家极力推崇女性要精致美丽爱自己、痛批直男审美,也是消费逻辑下的产物。

在社交网络时代,又因为“美”这件事最能直白呈现,最容易传播,最有利可图,就越发被强调。从前女权主义者总在为“女性被物化”呐喊,认为女性老是处在客体位置,是男性的审美对象。如今面对高消费能力的女性,众多男团、男偶像养成节目被成批制造出来,许多男性巴不得自己被物化,被贴上各种人设标签,让网民点评打分。

得波在《景观社会》里认为,在消费社会里,人的身份主要是通过消费来定义的,而人们最热衷的消费活动,就是观看。“我们的时代,人们偏爱图像而不信实物,偏爱复制本而忽视原稿,偏爱表现而不顾现实,喜欢表象甚于存在”。视觉为王,表象称霸的环境下,社交网络潜移默化地向人们传达着这样一种规则:不管是美人鱼还是灰姑娘,不管是王子还是马夫,只有美丽才能得到幸福和爱。“不要以貌取人”的观念和“不要贪财”一样,被年轻人理所当然地抛弃。

这种视觉为中心的逻辑不止停留在颜值和衣品上,「生活方式」作为商业卖点被大力推向消费者。品质早餐、优质下午茶、香薰蜡烛夜,都是拍照发朋友圈的绝佳窗口期。备受推崇的健身潮流,看似是在宣扬健康锻炼,但研究显示,那些健身内容其实更注重外貌、而非健康,还常常含有引起内疚感的信息。

但是谁在乎呢,这张照片是在小区门口水沟前拍的还是在罗马尼亚某个酒店拍的,这个美丽酷炫的 POSE 是会扭伤脚跟还是会对健康有害。人们需要(表现得)真实,并不意味着人们真的在意真实。

2.单身成功学:从「嫁得好」到「单身我乐意」

从前,「嫁得好不好」被拿来当做衡量女性价值的指标,单身的女性总被认为魅力不足,不是长得不好看就是哪里有缺陷。如今年轻人的时尚是为自己而活,他们不再愿意为家庭甚至是爱情牺牲自己。也不为父母和也不为下一代,这届年轻人不再谈“孝顺和子孙满堂”,毫不介意切断「继承过去伸向未来」代代相连的延续感。被父母逼婚的时候,会反问父母,为什么要结婚呢?

这种单身时尚不只在低结婚率低生育率上有所体现。社交网络里,人人都在偶像化运营自己的形象,最受欢迎的人并不努力使读者信服,而是用虚假的自我暴露来迷住读者,他们不需要读者的理解,只想得到读者的溺爱。

就像约翰·伯格在《观看之道》里认为的那样,“我们从来不只是看一样东西,而是看那样东西与我们的关系”,单身偶像因为更能满足粉丝情感期待而更受欢迎。

此外,即便单身并不像大众认为的那样异常,也没有女权支持者认为的那样光鲜高洁,但“不被婚姻束缚、敢做自己”的大龄女性仍十分容易在“爱自己的时代”被树为榜样。值得注意的是,所谓榜样,并不完全是自发的,同样是一种舆论塑造里的人设。一个难得关心一下社交网络里独居和单身生活的人,很快就会被算法推送的相关文章淹没——这个时候你就知道,到底有多少人在拿单身写文章。

3.自我提升成功学:永远处在成功的前置状态

和日本青年“满足现状,对未来充满悲观”不同,中国的年轻人更多“抱怨现在,却对未来十分乐观”。他们把希望押在未来,某个风口、某次抽奖、某项新政策,类似“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我要不断提高自己,才能配得上未来遇到的你”的言论经常能在社交网络看到。

于是个体化时代产生了一个十分有趣的“成功学”时尚,就是不断提高你自己,投资你自己,及时转化对自己的投资,用心经营好自己的一生。这种经营经常体现在各类自我量化上,今天要摄入维生素 A 0.9 毫克背 5 页单词一星期读 8 本书一个月跑 300 公里一年做 5000 张 PPT。这一切仿佛都是为了未来的某种成功做准备的,但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成功标的,永远处于成功的前置状态。

这和媒体一谈到成功就会搬出来的企业家也有关。20 世纪初,成功人士的一大标志是有大量的休闲时间,去从事艺术哲学音乐那些高雅活动。商业胜利的如今,成功典型被那些总是处于忙碌状态的创业型企业家占据,越忙的人越有可能在“改变世界、创造价值”。「忙」成为成功人士的标志,有闲暇反而更可能意味着“你在摸鱼、你没工作、你正在被别人赶超”。于是,当有人向你抱怨加班抱怨忙忙忙的时候,TA  往往既是抱怨,也是在炫耀。忙碌成为某种形式的成功,以至于众多年轻人时刻都想着提高自己,变得无法坦然享受无所事事的快乐。而各种公开课、健身课、读书课的自我提升活动,正好填补了这分“成长表象”的需要。

4.基因成功学:大成功的硬性指标——背景出身、阶层、基因

网络(人肉搜索)把一个人的成功指标扩展到各方面,任何一个历史黑点都可能成为质疑证据。当人们习惯于通过网上呈现的那些标签化的信息来了解一个人,他们就会通过这些标签信息背后的含义来评价对方。TA 健身,体型会反映生活习惯的积累,维持健康体型就表明 TA 自我管理能力不错;TA 晒了一张技法生疏的油画,表明 TA 闲暇时间比较多,注重艺术修养;TA 来自陕西农村,表明 TA 可能见过真的猪。不论有怎样的猜测,出身低的人靠努力获得的“成功”并非不被推崇,但网络把人们的比较参照系从身边的人扩展到金字塔尖的大 V,“仇富”型的言论在年轻人中逐渐没了声音,好出身更意味着良好的教养、开阔的眼界、精致的品味。

5.躺赢成功学:仰卧在时代的风口

他 2013 年买了比特币/05 年买了房,一举实现财务自由;她转发了一条微博获得了价值上亿的奖品;他在公众号红利期开了二十个号每天转载,一年买了三套房。

因为技术的快速发展、“商业风向”的快速转变,带来了一系列不确定性,红利期、风口、躺赢这样的词就被频繁提起。

转发锦鲤之所以盛行,除了社交因素外,也因为在那些遥不可及的聚光灯下的大 V 面前,人们既知道努力无用又没办法不努力。面对“走秀摔了也能被更加重用”、“不会唱歌跳舞也能成为女团偶像”这些跟人们以往经验不符的成功,人们乐意把它归结为“幸运”,也乐意听到“幸运”的故事,因为这意味着自己也有获得成功的可能性。毕竟,运气可能是平凡的自己最有可能追上那些“大 V”的砝码了。

6.咸鱼成功学:自嘲至死

“你挖多几铲子煤你就最后变成煤老板?一天按 20 块活着的人,努力变成一天 200 块活着的人。和一出生按 100 万一天活着的人,相比,你的奋斗有意义?”

“我努力奋斗一生,也不过是自己给自己施肥,把自己的韭菜叶扒拉得更长更绿,等着金字塔尖的人秋后收割。”

“咸鱼一样活着不好吗?一星期读八本书一个月跑 300 公里一年做 5000 张 PPT,阅读健身努力工作,再报班学习应酬技巧、赌博式投机、深挖创业风险、竞争优势,这些现充人生当然好,但是我觉得很麻烦,我只要能看剧打游戏就够了。”

千石保在《认真的崩溃》一书里认为日本人二战后的社会伦理是努力、忍耐、自我牺牲,国民的目标很统一,认真这一工业社会的意识形态,支撑着日本从一片狼藉的战败国发展为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第二的世界强国。经济发展后的日本从生产型社会转变为消费型社会,“忍耐”的价值观逐渐在日本土崩瓦解。“‘人不该忍耐’是隐藏于日本青年内心深处的价值观。年轻人不愿意忍耐,只想爱做什么就做什么。”如今的中国也有这种趋势,年轻人频繁跳槽,稍不顺心就辞职换工作,从事自由职业,自称咸鱼废柴韭菜,丧,担心跟不上潮流又确实跟不上潮流,就不再追着成功潮流了,于是,咸鱼们通过「不跟别人比较,来让别人无法获胜」的方式,达到某种“成功”。



- 插图来自:郑舒雅 -


#所有下划线超链接请点击【阅读原文】,

寻找黄色下划线#


//////////


对了!我们正在做一个挺好玩的调查,主题是「不同年代的日常用词」,如果你有兴趣,可以长按并识别下面的二维码参加👇

完成问卷后,截图「提交成功页」发送到好奇心研究所微信后台,我们会从参与者里抽取 10 人送一个很富贵的 U 盘,像这样:


欢迎帮助我们,如果自己懒得做,转发给朋友强迫他们做也是可以的。我们需要一些不同年代的样本,所以 60 后爸妈和 00 后小堂妹小侄子什么的最好都能发动起来。

总之,多谢了!祝你们都有一个美好(富有)的未来。


- 与有气质的你共勉高尚趣味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