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对,就没有退休,也没有上班和下班”|接力访问011 陆冉

杨樱 小鸟与好奇心 2023-07-24
陆冉 2019 年辞职后第一个行动是减少开支,不打车不叫外卖,减少购物。她因此发现了一个让自己很释然的生活真谛:在钱这件事上,如今她只是省去了一个“先赚来再花掉”的步骤——以前工作的确赚更多,但是为了缓释压力,也花得更多。

陆冉是 1988 年出生的青岛人,来北京上大学,然后就留在了北京。她没有也不打算买房、没有买车、没有结婚、没有小孩。很多人会把这样的生活状态看作一个前提,“就是因为这样所以压力才小、才敢辞职、辞职之后才可以轻松过日子呀”,不过在这个栏目采访的有限人群里(他们很多还没有来得及出现),类似这样的生活往往是一个结果,而不是一个原因。一个人选择规避掉这些社会约定俗成的事务,必然会承担与之相当的风险。其中最显著的,当然是相对较少的物质安全感和更大的社会压力。

不过陆冉额外要承受的压力和她自己要做的事情更有关系。她是一个漫画作者。烟囱那期访谈曾经谈及过所谓的商业漫画和地下漫画,陆冉哪个圈子都不属于。她甚至不知道自己画的到底是什么。

“一直困扰我的问题……(就是)我经常觉得我没有一个统一的风格,我没有一个什么 IP 一样的东西,没有一个大家一眼能识别的个人标志性的东西。”

陆冉的画很有意思,它会让你想到朱德庸、詹姆斯·瑟伯或者类似的画家,但是要更细腻、更情绪化。或许是自己的公众号“LuRan”里更新的缘故,那里发布的作品都带着一些明确的想法——你知道有些漫画作者(比如烟囱)并不喜欢说话,画作在那里,具体要说什么你自己感受就可以了。但陆冉是一个喜欢说话的漫画作者,有些时候甚至会为之写篇文章或者一首诗,有的时候还有创作日记,觉得自己很差劲之类。无论是文字还是风格,她是一个没有一定之规的作者。

陆冉追求这种不确定性,准确说,她讨厌确定性。“我觉得我的价值观就是……我追求一切原生的东西,我想想怎么说,我不想遵照任何规则去做事情,就是我恨不得一切事情都是从零开始。”

“如果说我想颠覆一些规则,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想说……我会希望我能完全从我自己出发来做这个事情,而不是从‘应该怎么做’来做这个事情。”

画画也是一样。陆冉没有接受过科班训练,她画漫画是因为看到别人做了类似的事情。即,画画不是一个职业选项,不管本职是什么,只要想,一个人随时可以去画画。媒体的渠道已经打开,画作可以上传到 Instagram 或者 Pinterest 这样的平台,慢慢吸引自己的受众,或者被更系统的机构运作者发现。对陆冉来说,意识到画画可以成为自己的表达出口之一,是在 2013 年那一年发生的。

当时她在 Vice 中国工作,写艺术报道。Vice 是个调皮的生活方式媒体,有时候也被称为“青年亚文化媒体”。尽管也报道科技、音乐、艺术、性少数群体乃至时装秀,但从不正襟危坐。陆冉被 Vice 的价值观吸引,“可以这样说,完全拯救了我,不然的话可能真的就当了一个汉语老师,或者去国外当了一个汉语老师,然后肯定是过相对循规蹈矩的生活,不管在哪。肯定结婚。”她说的是她大学“对外汉语”专业的一般走向。

回头来看,陆冉写文章的学习过程和她画漫画的过程其实非常类似。“前几年都是快乐地在做一些探索发现。实际上,我虽然学的(专业)和语言文字有关,但是在真正工作之前,我觉得我的写作能力是不行的。因为写作需要洞察力,但是在整个上学期间,我没有任何形成观察与总结的能力,我是那种上学的思维。

陆冉正式开始画漫画要到 2019 年,2016 年也画了一些,就是从那之后她开始发现画画的时间和 Vice 工作的时间产生了拉锯。她决定辞职。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她开始审视自己画的东西都有什么特点。

“我画画的初衷老是表达一些感情,或者有一些什么想法,所以这个时候我要用一些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的形象来进行表达。我不追求华丽的画面,而是要做一个什么样的叙事。对,如果我要做一个叙事,我又把每一格都画得非常华丽的话,我讲这个故事就很费劲,所以我可能用最简单的方式画下来。”

于是那种寓言式的漫画、讽刺漫画之类的风格就在陆冉的画作里占了越来越多的比重。她说她小时候也大量模仿过日漫,但并没有持续下去,反倒是四格漫画让她更感兴趣。与其说陆冉致力于某种画风,不如说漫画始终是她表达想法的一个出口——她的说法是“创作欲”。

“我有一天也不一定真的还是画漫画,现在阶段是,但是总体推动我的就是一种创作欲。这就是我最大的追求,如果不管做什么事情,我可以同时做我的创作,这样我的问题就解决了;如果在做的事情让我没有办法进行自己的创作,我觉得就不行。”


现在陆冉还是靠撰稿获得收入。她也不在意自己的漫画是不是会有明确的职业前景。她觉得这不叫勇敢,因为并没有别的选择。“沿着一条确定的路去走,对我来说就是更痛苦,我现在还更舒服一些。

“有的时候我们其实是规划太多。因为有了太多规划,你变得很不灵活,不能及时应对新的事情……有的时候甚至用一些动物性的直觉去处理就会比较理想。但是前提是没有挣钱和买房这种大目标,只是为了活着而已。这个时候其实就没有可怀疑的人生了,你的人生就很明确在那里。”

“对。就没有退休,也没有上班、下班,也没有周末和平日。”


Q:最近在做什么有趣的事情?

A:有段时间我突然就很想跟外人交流,和你做的这个事情有点像。去找不同的人,普通人,跟他们约在一个地方,就跟他们聊天,就聊现在的状况,他可能是个很主流社会里的年轻人,但我就很想知道现在这些人对世界各种事物的看法是什么,我就想跟每一个人去聊这样的天,然后也不知道要做什么,但是先聊了再说。

Q:开始了吗?

A:还没有。我怕的是我坚持不下来。

Q:你具体想怎么做?

A:我当时想的是,我是暴露身份的,对方是匿名的。比如说拿我的公众号开始约,这样的话大家肯定知道我是我公众号背后那个人,他们只要按时间、地点到达那个地方,坐下来开始跟我聊就行了。我“引诱”别人出来的“回报”就是画张像给他,我拍一个照,自己留一份,给他一份。

Q:为什么你觉得“了解大家在想什么”是有意思的?

A:一个是我觉得我可能跟这个社会脱离了太久,我想象中的人是不是太刻板了。另外一个我很想进行一种交流,面对面那种有效的交流。我想进行一定程度的辩论,不一定很激烈,但是我想两个人都能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看看这场对话能导向一个什么,也不是想要说服对方,就想要形成一个有效的对话,可能是这样。

我想跟 Ta 聊对各种事情的看法,Ta 对人生是怎么看的,Ta 的目标是什么,我可能会稍微挑战一下,问 Ta 有没有其他的可能,如果那样做会怎么样……我真的好奇大家现在都在想什么,自己也想被挑战一下。

Q:如果去做的话,你会为什么而担心?

A:跟人无话可说,或者采访了三个人,所有人都说了一样的话。但是毕竟没聊的话也就不知道是怎么样。也许要有一个年纪的限制,因为到了一定年纪以上,被生活规训的程度就会更高,那个时候想要撼动什么是非常难的,Ta 可能会不加思考,就继续把他自己那套说出来,跟 Ta 说什么都是没用的。但我觉得年轻人有可能他会稍微真正听一下,你这个奇怪人在说什么。

Q:想推荐什么有趣的人吗?

A:Alexwood,一个做女性主义播客的女生,最近搬离北京开始一种实验性的生活。


或在应用商店搜索“小鸟文学”解锁完整阅读体验👆

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惠允

本月🐦

订阅信息
首先需要在应用商店下载“小鸟文学”app;
如果想看完整的收费文章,需要付费。同时,我们也一直为读者提供免费内容。
现在的价格是任意三篇(可跨界兑换,比如,一篇属于杂志文章,两篇在图书馆)收费文章 12 元,单独购买每月杂志 PDF 版 30 元,年费会员 588 元。小鸟别册 PDF 版也可单独购买。
年费会员指的是,自你付费起的一年内,你可以阅读 app 上的所有内容、下载所有杂志和别册的 PDF 版——简单来说,你购买的是一年期的阅读和下载权限,会员到期后,你将无法阅读付费文章,也无法进行下载操作(无论它们是否在你的会员有效期内发布)
Android 可以微信或支付宝付款,iOS 只支持 Apple Pay。

小鸟的作者
李海鹏、杨潇、吉井忍、王竞、李明洁、熊景明、班宇、慢先生、彭剑斌、辽京、赵松、张怡微、苏方、陆茵茵、六神磊磊、彭浩翔、王占黑、周恺、许佳、戴潍娜、西渡、唐克扬、凌岚、潘博、路明、张依依、陈雨婷、黄璐、Christopher St. Cavish、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科尔姆·托宾、扎迪·史密斯、萨莉·鲁尼、刘宇昆等。

小鸟图书馆
《小鸟文学》还有一个经典短篇小说文库。在小鸟图书馆,你不仅可以通过以意想不到的形式组成的专题发现有意思的短篇小说,也能搜索特定作者读到 ta 的作品。

非虚构图书馆
这个栏目旨在介绍优秀的非虚构写作者,不仅有他们的代表作,还有他们的新作。非虚构是一个宏大的词,包括了特稿、纪实散文、报告文学等等一切虚构以外的词,如果说小说是时代解码器,非虚构的标本让人回溯过往,思考未来。

小鸟团队
目前编辑委员会成员包括:
李静睿,本土小说编辑,同时她也是一位作家;
彭伦,中国最好的文学编辑之一,他负责版权引进小说;
顾湘,小鸟图书馆馆长,她以专题的形式推荐图书馆里的短篇小说;
杨樱,《小鸟文学》主编,主管非虚构部分;
伊险峰,非虚构和档案的编辑;
曾梦龙,非虚构编辑;
沈非,版权编辑。
以上几位也都是《小鸟文学》的作者。

📪联系我们
info@aves.art
新浪微博|豆瓣 @小鸟文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