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广州,做一个马路裁缝|接力访问043 荷花

杨樱 小鸟与好奇心 2023-07-24

接力访问

 小鸟文学 

如果你也觉得这个世界无比沉闷,那就到了我们找到彼此的时候。

本文同步刊发于小鸟文学第二十九卷,为免费内容。

花在广州的生活最早是靠一把四块钱的剪刀撑起来的。那是两年前,她第二次尝试在广州落脚。第一次要再往前推一年,那时候她在站前路附近找了个店面,做她的裁缝老本行。这地点的选择没什么讲究,她在广州谁都不认识,随便打听,别人也就随便告诉她,那里的租金可能便宜。但这店没开多久,荷花生病,不得不回了浙江老家。

荷花是 1966 年生的,理论上到了退休的年纪,但她没有和什么社会福利保障沾边过,一直在做裁缝,也谈不上退休。在站前路开店的时候,她偶然来晓港这边批布,才发现这里有个碎布市场,于是再来广州,她就在附近找了个住处。

我到荷花家时差不多下午一点,她还没有吃饭,刚给连衣裙锁完扣眼。来接我的时候笑嘻嘻,一边走一边拉裙子后面的拉链,说早上干活太投入,连拉链都忘了拉好。她那天穿了一件绛紫红的短袖上衣,黑色短裙,有点灯笼款的样子,都是自己做的。什么都自己做,内裤也是,她说。

家就是荷花的工作室。其实从布局上来说,更像是在做衣服的地方里挤出来一点点家的功能。吃饭洗澡睡觉之类的事情对荷花来说不是最重要的。不到 10 平方米的房间,最亮堂宽敞的地方放着缝纫机、人台和各种工具,一块布隔开生活区,灶台贴窗,另一边靠墙则是一张上下铺单人床,上铺算是杂物架。吃饭一张折叠桌,已经支起来,占满了大半个房间。这个屋子最贵的物件是一台空调,荷花孩子给买的;但最被妥善对待的是衣服,顾客定做的都穿在人台上,她自己的七八件衣服,都用防尘套套好挂在高处,这样不会被老鼠咬到。房子是一排石棉瓦平房中的一间。

进门的前五分钟都在聊荷花刚做好的四条连衣裙。很夏天的颜色,条纹、波点、纯白机绣棉布,顾客定的,一共 800 元。荷花价格给得中肯,“如果去海印桥做要贵得多”。那边到现在差不多运转了40年,相当于上海的十六铺,留得住的都是做了十来年的老铺,客源稳定,溢价也高。荷花盘算过自己的生意怎么做,她初来乍到,也上了年纪,去海印桥大概率是吃不开的,倒是晓港这边的碎布市场,只有卖布的摊位店铺,缺个裁剪,她正好可以补上。来这里买布的客人图个便宜,经常顺手就想做点什么,她也可以给加工了。接活的量自己可以控制,也不会过于辛苦。

这就是她在网上买那把四块钱剪刀之前想的事情。此前她也从来没有干过在马路边帮人现场裁衣的事情。“四块钱的剪刀可以干嘛?什么都干不了!”她这么跟我说。但她那时候只能买这个价钱的剪刀。到碎布市场的第一天,赚了五六十,这才买了一把正式的裁缝剪刀。别的都没变,还是一块一米长的木板架在椅子上做裁剪台,一块泡沫广告牌翻过来,上面写着“承接裁剪、量身定做”和她的手机号码。她觉得自己在这个市场没根没底,人家出价多少钱都给做,如此揽下第一批顾客。

这就是苗子最早看见她的样子。她们相识的原因,是艺术家、广州美术学院本科毕业的服装设计师、偶尔的碎布零售小贩苗子当天在市场卖布,却连一把剪刀都没有,跑过去问对面摆摊的荷花借剪刀。那是荷花 50 块重金买下的新剪刀上手第一天,如果不小心掉在地上磕出豁口,就再也没用了,她有点不舍得。

“我要是不借,我心里过不去,我是有信仰的人。要帮助别人,没有人帮助的人更要帮助她。所以我心疼我也借了,就让她小心一点。就这样认识了。”

苗子对当天的回忆则是:“我就跑到对面,说姐,能不能帮借一下你的剪刀。她当时还有点不友好,说摔坏了你要赔——其实那把剪刀在她心目中,可能有点像我跑去跟你借电脑那种——但她还是借给我。我当然知道,因为我自己是做衣服的,我知道她肯借那么好的一把剪刀给我,我才不管她说什么难听的话,因为我知道这个行为本身就是友好的,我就跟她建立关系了。”

她实在佩服荷花街头制衣的能力,“简直和行为艺术一样”,她之前接触的同学或者同行,无不是开工之前先买好各种不菲的设备工具,至少,需要一个安定的工作环境。

“我当时很看不惯她怎么可以把一个东西做得这么便宜,但首先荷花有一套便宜的处理方法。就是她能够很快剪出一条裤子——这个是没有人能比得过的,就美院服装设计毕业的人都没办法做到——他完全不用打版,直接剪刀在布上剪。然后她就只做那种裤子,而且会建议顾客做简单的款,这样就只收 10 块钱。”

“我觉得这是我见过最厉害的人,又是定做又是量身,价格又低过。广州是那种工厂特别多的地方,到处都是尾货清仓,即便这样,环卫工人什么的都不去买那种清仓裤子,都去找荷花另做。”

苗子后来发起一个叫做“衣疗暴走”的付费活动,内容包括体验广州布料市场、一对一的半天制衣体验,以及在一个空间内免费使用缝纫设备一个月。除此之外,她还计划筹划一个衣疗剧团。这个活动的背后,是苗子希望帮助荷花提高接活的溢价空间和工作条件,也可以借助这样的途径,让年轻人可以做自己设计的衣服。

“当时我也没钱。如果有钱的话,我直接找个店铺,先把环境搞起来。”“但荷花觉得我的计划不会持久,后来事实证明的确是这样。她自己一步一步走,哪怕有时候看上去还是挺落魄的,但一步步在改善。她是很认可自己那条路的。”

我看到的那四条连衣裙,就是从街头制衣一路发展过来的成果。后来荷花认识了一些愿意支付更高价格的顾客,还有一些希望掌握剪裁缝纫技巧的人过来向她学习技术,可以单次付钱给她,也可以一次性付一笔钱,无论哪种方式,都要比普通的缝纫培训便宜得多。她后来还跑到距离广州一千多公里外的揭阳,帮助苗子给女工做缝纫培训。“荷花比我妈还叫得动,我妈身体很好,都很难跨越 1000 多公里来找我。“

我问荷花,为什么愿意和苗子一起做事。她又说了和借剪刀一样的理由:“没有人帮助的人,更要去帮助他们。”“市面上的人,说是有利益才有来往,但我们基督徒不一样。我有技术和时间,这都是我可以付出的,也是我可以帮到别人的。”

荷花有信仰是近两年的事,但是她很早就知道基督教,因为老家教徒很多。我以为她与苗子的合作是出于对年轻人的好奇心,这固然有一点——荷花把苗子看作是“创意时尚”那类人——但更多的,是她认为有义务帮助一个看起来没什么人帮助她的苗子,就好像借那把剪刀一样。

如果更年轻,荷花或许会接那种计件的活,她最早做的就是这个。那是 1980 年代末,荷花的孩子出生之前,她还可以发狠干活赚点钱。和很多妈妈一样,她的人生是由孩子作为分割线的:孩子出生、孩子读书、孩子工作。

荷花的缝纫技术是高中毕业之后学的,从袖套做起。后来有温州人在青岛开厂,做皮衣,荷花去打工,做了两个下半年。在这两个下半年里,每天从早上 9 点开始,除了扒拉几口饭的时间,一直做到晚上 12 点,就此锻炼了手速和车工技术。孩子出生之后,荷花留在老家,做中学教师的老公也希望可以多赚一点钱,于是停薪留职,和荷花一起去了上海。

俩人最早在上海做海绵垫肩的加工,荷花负责制作,老公负责出货。这生意并不好做,他们没什么话语权,也不擅长商业技巧,很多订单都成了坏账,一直到老公离开上海,还有很多账款没有收回来。有一度他们把孩子接到上海,三口人连一百元的花销都拿不出来。在此之前,因为妹夫在上海卖菜,荷花夫妇还试过种大棚蔬菜,大棚自己搭建,没有经验,大风一吹就坏了。

那是 1990 年代末,荷花一家住在上海三林,孩子在凌兆小学读书。她对上海有两个美好记忆,一个是有一种叫“矮脚青”的青菜又便宜又好吃,后来她再没有在别的地方见过;另一个是,从未读过幼儿园的孩子在上海上小学就十分上道,有一次考了双百分,得意到当场笑出来,被老师看出骄傲,让他一直保持才值得这样笑。荷花觉得厉害,“上海老师就是不一样”——说归说,听得出来,荷花得意的还是孩子。

荷花是他们家最后离开上海的人,她后来在上海开了一家裁缝店,就在凌兆新村里租的门面,一直开到收完海绵垫肩的尾款,才回到老家,在别人的店里打工,同时照顾上学的孩子。

孩子是荷花的骄傲。成绩在老家亲戚里有口皆碑,最后在广州找了工作,具体是什么荷花说不清楚,只说是学物理的。这已经要到 2020 年,孩子在广州工作 2 年之后,她从老家来广州谋生。最直接的原因是照顾孩子,但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家里被骗负债,老公说,债务他来管,让荷花和孩子自己照顾好自己。

这些事情苗子说过一些,她说荷花是一个很不愿意麻烦别人的人,同时又特别热情。邀请荷花做接力访问的静远觉得,荷花和苗子之间的互动本身就很让人好奇,至于荷花的生活,她其实了解得不多,因为荷花也不太跟人讲。并不是避讳隐私,而是觉得别人会同情她,帮助她,这些人情她都要还。但有顾客或者朋友来看她,她又总是要忙一桌子菜。就好像我提到她老家有好吃的麦饼。她很认真地说,我会做很好吃的麦饼,你晚上来,麦饼没办法现场做,我现在准备,你晚上来吃。

后来她用一辆小电瓶车带我去碎布市场,从家里骑过去不到 2 公里。市场在晓港地铁站对面,说是市场,其实有一半都是巷子里的流动摊位,只有一排是门面房。流动摊位的生意最好,穿着吊带裙、头发染得五颜六色的时髦女青年,和背着双肩大包的中年阿姨一起在布堆里挑挑拣拣,很多人手臂上都搭一条一条挑中的布料。

荷花指着路边公共厕所前的位置说,这就是她原来摆摊的地方。她一出现在市场,就有好多人过来打招呼。管垃圾站的大姐从一个门里拿出一小盒苹果,说是别人带给荷花的。荷花一边开包装,一边听大姐说现在城管严厉,不让随便摆摊了,只能打打游击。苹果一共 8 个,她到处给人分。又指着在买布的一个姑娘身上的裙子说,那时候也给苗子她们做过这样的衣服,但是后背款式要变一变。不能摆摊是个麻烦,但现在好多人都知道她的手机号码,如果要找她做衣服,就给她打电话。


Q:你最近在忙的事情是什么?

A:就这四件衣服,我答应顾客的,因为前几天回过一次家,这几天要给她做好。她手臂特别粗,只能订做,买的话没有那么合适。

Q:现在你有什么问题要解决吗?

A:我心里面没有烦恼,最烦恼的事情是我小孩没有结婚,但是反正和他说也没有用,我就和神说。生活上我只要身体好,吃吃喝喝很容易,我生活费 400 多块,赚个 1000 块钱就过得去。我没有什么放不下的东西。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终归不是你的。

(应采访对象要求,荷花为化名)


……

获取完整阅读体验

请下载“小鸟文学”app

题图来自 Bozhin Karaivanov on Unsplash

或在应用商店搜索“小鸟文学”👆

 

本月🐦

欢迎你带着好奇心阅读小鸟文学
首先需要在应用商店下载“小鸟文学”app;
如果想看完整的收费文章,需要付费。同时,我们也一直为读者提供免费内容。
现在的价格是任意三篇(可跨界兑换,比如,一篇属于杂志文章,两篇在图书馆)收费文章 12 元,单独购买每月杂志 PDF 版 30 元,年费会员 588 元。小鸟别册 PDF 版也可单独购买。
年费会员指的是,自你付费起的一年内,你可以阅读 app 上的所有内容、下载所有杂志和别册的 PDF 版——简单来说,你购买的是一年期的阅读和下载权限,会员到期后,你将无法阅读付费文章,也无法进行下载操作(无论它们是否在你的会员有效期内发布)
Android 可以微信或支付宝付款,iOS 只支持 Apple Pay。

小鸟的作者
李海鹏、杨潇、杜强、吉井忍、王竞、李明洁、熊景明、班宇、慢先生、彭剑斌、辽京、赵松、张怡微、苏方、陆茵茵、六神磊磊、彭浩翔、王占黑、周恺、许佳、戴潍娜、西渡、唐克扬、凌岚、潘博、路明、张依依、陈雨婷、黄璐、Christopher St. Cavish、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科尔姆·托宾、扎迪·史密斯、萨莉·鲁尼、刘宇昆等。

小鸟图书馆
《小鸟文学》还有一个经典短篇小说文库。在小鸟图书馆,你不仅可以通过以意想不到的形式组成的专题发现有意思的短篇小说,也能搜索特定作者读到 ta 的作品。

非虚构图书馆
这个栏目旨在介绍优秀的非虚构写作者,不仅有他们的代表作,还有他们的新作。非虚构是一个宏大的词,包括了特稿、纪实散文、报告文学等等一切虚构以外的词,如果说小说是时代解码器,非虚构的标本让人回溯过往,思考未来。

小鸟团队
目前编辑委员会成员包括:
李静睿,本土小说编辑,同时她也是一位作家;
彭伦,中国最好的文学编辑之一,他负责版权引进小说;
顾湘,小鸟图书馆馆长,她以专题的形式推荐图书馆里的短篇小说;
杨樱,《小鸟文学》主编,主管非虚构部分;
伊险峰,非虚构和档案的编辑;
沈非,版权编辑。
以上几位也都是《小鸟文学》的作者。

📪联系我们
info@aves.art
新浪微博|豆瓣 @小鸟文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