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送别童志鹏院士 | 先生远去,风范永存!

2017-12-25 中国电科五十四所

转自:“中国电科”官方微信号


12月25日上午,北京八宝山苍松垂穆,翠柏含悲。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忠诚战士,我国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电子信息工程领域著名专家,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童志鹏同志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


 

童志鹏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12月1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童志鹏同志逝世深表哀悼,向童志鹏同志的家属表示慰问。


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张高丽、刘延东、江泽民、朱镕基、温家宝、李岚清、吴官正、杨晶、曾培炎、李铁映、胡启立、刘鹤、陈希等领导同志以及电子工业界老领导、院士专家等通过各种形式对童志鹏同志的逝世表示哀悼,向其亲属表示慰问,并以个人名义送花圈。


中共中央组织部、科学技术部、工业与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国工程院、国防科工局、中共宁波市委、宁波市政府、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党组、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国防科技大学、陆军研究院、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中国电科各成员单位等78家单位通过花圈或唁电等方式悼念童志鹏同志。



童志鹏入院、病重期间,李铁映、胡启立等老领导通过各种形式表达慰问,李铁映同志还特别指示,“童院士为我国电子工业发展做出过很多贡献,请一定全力救治”。国家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王志刚等领导同志专程到院看望。中国电科党组书记、董事长熊群力,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刘烈宏,党组副书记、副总经理左群声等先后多次探望,并要求全力做好救治和保障各项工作。童志鹏逝世后,熊群力、左群声等专程前往家中吊唁,并对其亲属表示慰问。

 

上午10时30分,童志鹏同志的遗体告别仪式正式开始,告别大厅内,庄严肃穆、哀乐低回,四周环放各届敬赠的花圈。礼堂上方悬挂着黑底白字横幅“沉痛哀悼童志鹏院士”,两侧的挽联写着“沥血风雨归子心,霹雳军威尽躬为;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成荫”,童志鹏同志的遗体安卧在鲜花翠柏中,身上覆盖着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


 

科学技术部党组书记、副部长王志刚,中国民航总局原局长、原电子工业部副部长刘剑锋,全国工商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樊友山,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陈左宁,中央军委科技委员会副主任辛毅;中国电科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刘烈宏,党组副书记、副总经理左群声,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胡爱民,党组成员、总会计师张登洲,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吴曼青,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彭冈,战略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毛远建;中国工程院院士卢锡城、陆建勋、王小谟、费爱国、陈杰、张文军等在哀乐中缓步来到童志鹏同志遗像前肃立默哀,向童志鹏同志的遗体三鞠躬,并与家属一一握手,表示慰问。童志鹏同志生前的老同事、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员工,以及亲朋好友约500余人也前来送别,表达着对这位老人的崇高敬意和深切哀思。



童志鹏同志生平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忠诚战士,我国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电子信息工程领域著名专家,中央直接联系的高级专家,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原电子工业部副总工程师,电子科学研究院原院长,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资深科学家童志鹏同志,因病于2017年12月19日12时4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周岁。





童志鹏同志,1924年8月12日出生于浙江慈溪,1942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1948年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深造,1950年获电机工程博士学位。留学期间,他时刻牵挂祖国,加入了爱国进步组织——留美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学业结束后,他放弃国外优厚待遇,毅然回国投身国防科技事业,报效祖国。


1950年10月,在他回国后的第二个月,就被派往天津电信局工作,负责为抗美援朝战场设计我国第一台军用步谈机样机,在专业设备缺乏、元器件无法达标等困难条件下,经过无数次实验、试制,仅用一年时间,童志鹏同志就成功设计出702型步谈机,并迅速装备前线部队,成为我国志愿军中装备最多的一种电台,为保障志愿军战场通信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


抗美援朝结束后,童志鹏同志投入了新的科研征程。1956年,童志鹏同志参与了“十二年科学规划”的制定,并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老一辈领导人接见。他积极参与了我国第一个综合性电子技术研究所——十所筹建工作。1957年,童志鹏同志作为技术骨干,随十所内迁至四川成都工作。在十所期间,他先后担任总工程师、副所长等职务,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代微波中继通信接力机和我国第一代机载火控雷达。


1972年,童志鹏同志从十所调至国防部十院工作,并派往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按照中央要求,圆满完成了有关电子测控系统调试任务。1974年,童志鹏同志从基地调回十院工作,担任总体部负责人和卫星通信工程测控系统总体任务负责人,期间主持研制的测控系统达到国际同期先进水平,为“两弹一星”事业做出重要贡献。1976年起,童志鹏同志先后担任十九院科技部主任、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等职务,参与了全国卫星通信系统建设,为国家战略急需的卫星通信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1982年,电子工业部成立,童志鹏同志被任命为电子工业部副总工程师。1984年,在时任电子工业部部长江泽民同志关心支持下,电子科学研究院成立。为加快推动电子科学研究院实体化发展,1987年,电子工业部党组决定,任命时年63岁的童志鹏同志担任电子科学研究院院长。担任院长后,童志鹏同志从我国电子工业总体发展战略出发,提出了电子科学研究院发展新设想,获得时任国务委员、机械电子工业部部长邹家华同志全力支持,确立了“战略、预研、工程”六字方针,为电子科学研究院转型创新发展做出了建设性贡献,对电子科学研究院长远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90年代以来,童志鹏同志在推动我国军事电子信息系统和平流层信息系统等前沿领域发展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1990年,童志鹏同志担任我国第一个陆军指挥自动化信息系统工程行政总指挥,领导研制了该工程“神经中枢”系统,对我国陆军大型C3I系统建设具有开拓性意义。海湾战争后,童志鹏同志牵头组织对军事电子信息系统在现代信息化战争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国内率先提出“综合电子信息系统”这一概念,并进一步提出我国必须发展跨军兵种的全军一体化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的建议,对综合电子信息系统重大项目的立项与实施起到了直接推动作用,开创了我军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建设先河,拉开了我军武器装备信息化建设“整体推进、全面发展”序幕。与此同时,童志鹏同志高度关注平流层飞艇信息系统建设这一世界性难题,提出了平流层信息平台发展总体设想和技术体系,并积极向有关方面建言献策,指导并推动完成了“天舟”系列演示验证任务,为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童志鹏同志曾兼任原电子工业部科技委常务副主任、中国通信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电子学会常务理事、原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等职务。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先后多次荣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等重大科技成果奖,2017年荣获首届“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终身成就奖”。他主持编著的《未来军事电子》、《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等著作,对推动我国军事电子信息系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童志鹏同志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坚强的党性原则,具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勇攀科技高峰的全球视野和创新毅力,具有德馨品高的大家风范。他一生对党忠诚,始终心系祖国,自觉把个人志向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紧联系在一起。他意志坚定,努力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90岁高龄依然坚守在科研一线,把一生奉献给了我国电子信息事业,正可谓“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成荫”。他为人谦逊,待人随和,治学严谨,勤俭务实,淡泊名利,高风亮节,无私奉献,一心扑在事业上,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为后辈树立了学习典范和人生楷模。


童志鹏同志的一生是艰苦奋斗的一生,是自强不息的一生,是无私奉献的一生,是科技兴军的一生,是创新报国的一生。他的逝世,是中国电科的重大损失,也是中国电子信息工程界的重大损失。他为中国科技事业、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信息化建设的丰功伟绩必将青史永存。


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技是核心战斗力的理念,加快推动网络信息体系建设,为实现新形势下党的强军目标和推动国防科技现代化建设而持续努力奋斗。


童志鹏同志永垂不朽!




延伸阅读:

集团要闻 | 中国电科人祭国殇

媒体关注│耕心塑魂 创新驱动 百亿巨轮扬帆再起航——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2016年创新发展回眸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