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丹凤县贾家农家乐故事

2015-01-22 丹凤 丹凤论坛

几年前,她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只知种庄稼、喂猪,每日围着锅台转。几年后,她成了远近闻名的农家乐老板,除了经营自已的生意,积极为村里发展出智出力。她就是丹凤县棣花镇万湾村农家乐会长张当存。
今年50岁的张当存,性格开朗,为人豁达,做事麻利。多年以来,丈夫在外打工,她在家里种地、喂猪,养育着一双女儿。2004年家里盖了新房,一下子欠了近十万块钱的债,一年到头挣的钱还不够还利息,张当存愁得夜夜睡不着觉,心里想,这日子咋过得这么熬煎,啥时候才是个头啊!。
  机会不知不觉来了。2006年万湾村搞新农村建设,村上号召群众办农家乐。群众都想,咱们这穷山沟沟,有谁愿意来?没人愿意干。到铁峪铺农家乐去参观学习,张当存一看,不就是个普通的农家饭嘛!没什么稀奇的。回来以后,她就和丈夫商量,横竖是个穷,不如咱试试。于是,夫妻俩将她喂的两头大肥猪卖了2000元钱,花1200元买了一个冰柜,800元钱买了两张桌子,他们的贾家农家乐便开张了。
  谁也没想到,开张后生意意想不到的好。县上、镇上干部帮忙给他们联系生意,再加上张当存的饭菜做的地道可口,为人又热情,待人宽厚,久而久之,贾家农家乐声名在外,很多人专门到她家来吃饭。张当存和丈夫每日忙得不亦乐乎。烙馍、炒菜、搜寻传统小吃的做法,努力把农家乐办得红红火火。
  刚开始时,张当存整日忙着做菜,很少顾及客人的反应,后来她就开始留心,看哪些菜老是剩着,撤下桌后她自己品尝,查找原因,有机会她就征询客人的意见,经过一遍一遍的尝试,她的菜越做越好。张当存体会到,客人喜欢吃农家乐,就是想换换口味,吃些地地道道的农家菜,因此,她就同家人不断地搜寻传统菜的制作方法。为此,她到庾家河、铁峪铺向人讨教,遇上村里做席或是亲戚家行人情,她就跟农村师傅学习制作方法,和他们交流。几年的时间,她学会了高粱丸子、红薯丸子、长命锁等招牌菜,用五谷杂粮制出了棣花莲藕狮子头等自创菜式,受到食客的广泛欢迎。
2009年以来,张当存的农家乐生意越来越好,规模越来越大,目前营业面积已达到400多平方米,日接待量150多人,年纯收入达10万元。一到旺季,她家总是日日爆满,许多客人为了在她家吃饭,一等就是几小时。张当存深知,一人富了不算啥,只有让大伙都跟着赚钱,这才是好事情。如果她家客人满了,她就给别的客人说好话,对不起,我实在做不出来,你们到其他几家看看吧。村里每开一家新农家乐,张当存总是会放下自家生意给去帮忙,手把手地给人家教菜的做法,教他们待人接客。一天无意间听客人说村里某家农家乐态度生硬,她就记在心上,忙完一天的活,晚上就跑到这家告诉他们,这户群众高兴地说,多亏你来说,要不然我们还不知道怎么把客人得罪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