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莹原创】信仰是前行的动力

2016-07-03 王莹 丹凤论坛





信仰是前行的动力 ——《大唐玄奘》电影观后感

《大唐玄奘》,从历史的角度,为我们讲述了唐朝年间,僧人玄奘去西方取经的故事。这是最近我看到的比较安静的一部好电影。


不同于小说《西游记》的虚构神幻,电影《大唐玄奘》以《大唐西域记》的真实描述为史实依据,再现了一个更加真实的“唐僧”的故事。它剧情波澜壮阔,叙事宏大朴实,意境深邃优美,细节感人肺腑。以玄奘西游的经历为主线,成功塑造了人物形象,生动诠释了对佛法与哲学的思考,表达了坚持到底的信念和信仰的力量,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佛法如黑夜里边的一盏孤灯,照亮了玄奘法师前行的方向。他为求佛法真谛冒死闯关出境,不畏艰难险阻,前往天竺取经。一路上遭遇官兵围堵、徒弟背叛、埋身沙海、雪崩断水等天灾人祸,惊心动魄,九死一生。他也有过满目荒芜、内心迷离的时刻,但是始终“心念具足,愿心不改”,历尽千辛万苦,一心求法,最终抵达印度,达成宏愿。在印度又静心修佛,弘扬善念,增长见闻、传承佛法。等无遮大会辩论佛法成功后,盛名之下,他并没有留恋众人的挽留和邀约,毅然决然地回到自己的国度。翻译梵文真经,继续弘扬佛法,普度众生。历时19年,完成了一个人的西行,坚守了对佛的信仰。电影中有一个特写镜头,他从印度返回大唐时激动地热泪盈眶,那是对信仰的虔诚,对故土的热恋。让人不禁想起艾青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大唐玄奘》就是这样一部关于信仰的电影。


托尔斯泰认为:“信仰是人生的动力”。哲学家康德说过,“在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值得我们仰望终生:一个是头顶的星空,一个是心中的道德。”对每一个社会公民来说,头顶的星空,是信仰;而心中的道德,便是信念。信仰是一个人的精神内涵,是支撑人坚定走下去的动力源泉。有什么样的信仰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有什么样的信念就会有什么样的道路。历史已经无数次的证明,我们从来都不缺乏信仰,一个民族可以贫穷,可以暂时落后,但是它绝对不能失去信仰。只有坚定信仰的力量,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才能勇往直前,与时俱进。现在,物质文化生活的极大丰富也带来了思想层面的多元化,价值观、世界观的歪曲如一股暗流时常涌动,各种不道德、不公平的事件在刺激人们神经,挑战社会秩序,吞噬公众良知,动摇人的信念,大家普遍认为这是一个信仰缺失的时代,所以我们更需要信念的支撑,更需要信仰的力量。


从大的方面来说,祖国强大、民族复兴就是我们的信仰。这也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从小的方面来说,每一个人对美好生活、美好人性的憧憬和向往就是我们的信仰。信仰是精神世界中发出的巨大力量,是点亮心灵的灯盏,是一股生命的活水,一种精神的仰望。一个人很渺小,如沧海一粟,每一个人的信仰和梦想,汇聚在一起,如同百川归之大海,才能构筑我们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我们追求真善美,拒绝假恶丑,这就是信仰的选择,是一种单纯的朴素的信仰。我们不仅仅爱自己、爱亲人、爱朋友,更应该培养一种善良博大的胸怀,去爱祖国、爱社会、爱生活。不仅仅追求个人物质、思想、行为上的自由,更应该具有一种纯洁高尚的自律精神,在没有他律约束的情况下达到一种人格上的真正自由。不仅仅追求外在形式上的美,感受情感上的愉悦,更应该挖掘一种认识感知美的能力,从知识上、能力上、思想上、道德上完善自我,追求更高境界的完美。在坚定信念、追求信仰的路上,我们还会感染他人、影响他人,共同实现社会的安定有序、和谐圆满,这种精神就是信仰的力量。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每一个人都有对生活的感悟和追求。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信仰,是我们为之奋斗的方向,是我们人生前行的动力!



作者简介:王莹,1979年生,陕西丹凤人。业余时间爱好写作,今年以来在网络媒体上发表十几篇散文、诗歌。


作者近照

陕西丹凤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关注,danfengluntan微信号


丹凤最大综合性资讯平台

联系QQ:2755318016

投稿邮箱:2755318016@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