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秦“武关””变迁与楚“长城”防线(三)

2016-08-26 王学理 丹凤论坛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  王学理


武关石墙遗址


      (接上期) 

  四、防秦“石墙”并非楚“方城” 

  史籍中所言的“方城”有二:一是“庸方城”,《春秋左传》文公十六年(公元前611年)“使庐戢黎侵庸及庸方城”;《括地志》:“方城,房州竹山县东南四十一里”。二是“楚方城”,《汉书·地理志》和《后汉书·郡国志》都说叶(楚叶公邑,今河南叶县)“有长城号曰方城”。《括地志》也说“故长城在邓州内乡县东七十五里,南入穰县(今邓州市),北连翼望山,无土之处累石以固”。由此可知,两个“方城”,是一西一东。前者是庸国的防卫建筑,随楚庄王三年(公元前611年)灭庸而为楚所有;后者在中州地带,为战国后期楚国所建立。我以为“秦楚长城”——石墙,既不是“庸方城”,也不是“楚方城”,更不是“楚方城”的西段或其延伸。后世学者往往把两者放在一起谈问题,结果是纠缠不清、莫衷一是。 

  “秦楚长城”——石墙与“楚方城”不可混同,其区别之点在于以下诸端: 

  第一、地望不同。楚在西北境所筑的边墙,起自陕西平利,东向旬阳、白河,沿湖北竹溪、竹山北界,过郧县、十堰、丹江口,到达河南邓州;西段自平利往南,过镇坪,直下重庆奉节。这条边墙主要是藉大巴山的险峻、汉水的防护,堵住西段跨水越山的几条通道,集中把守与对付自武关通南阳盆地的大道。《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索引》:“楚适诸夏,路出方城。”也就是说,位于今河南的楚北方城,处于楚国通往北方中原各诸侯国的“夏路”上,这里西北的伏牛山、东南的桐柏山对于南阳盆地形成环抱之势,位置具有战略意义。 

  第二、形制有别。楚西北境的边城,只是一道弧形的墙,而楚方城则不同。位于河南境内的楚长城遗存,较为复杂,并不是单一的线路,可分为西线、北线和东线三部分,整体轮廓呈南北向的“∩”形。除北面南召至鲁山两县间是单一线路外,东线和西线又各有内线和外线,因而东西两线形成4条线路。西墙北起今内乡县北境的翼望山,沿湍河东岸东南行,经镇平县西界,南抵邓州(古穰);北墙不见详载,可以断定是从内乡翼望山向东,沿伏牛山东端南侧,因层峦迭嶂的屏藩作用,过南召、鲁山县,至叶县;东墙自叶县南下舞钢市,到达泌阳县。经调查知,总长度约800公里,其中位于南召县板山坪镇南的周家寨楚长城遗存,全长20多公里,墙体均为自然石块干垒构建,除少部分坍塌外,基本完好。叶县夏李乡高楼山以东及方城县杨楼乡的楚长城,绵延几十公里,主要是人工修筑的墙体。舞钢境内的楚长城是山险和人工修筑的结合体。泌阳境内的楚长城则是以山险为主,由关堡或城址扼守古道、关口结合的防御形式。 

  第三、建造时间有先后。楚拒秦的西北长城(石墙)修建时间,据前所述,在公元前312年秦楚丹阳大战之后,楚顷襄王元年至二十年(公元前298—前279年)之间。 

  对楚方城建造的时间,学者意见并不一致,有说在春秋中叶,有说在“怀襄之际”,有的主张东城在楚文王时期(公元前689年—前677年),西城建于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前221年),但这些都有细究的必要。 

  古代中外的城市因性质与作用的不同,就有好多种。除“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吴越春秋》)的都城之外,还有县邑类政治都会、商业城邦等。至于边城的性质则有着明确的军事性质,其主要作用在于“守”。那么,顾名思义楚“方城”既是城,却大到跨越今天的七八个县。它既无南墙又外无城池,正处在楚国的北境,其带有军事守备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若从楚国国力与军事史来考虑,春秋时期积极向外拓疆,庄王八年(公元前606年)曾“观兵于周郊”、饮马黄河,还想问鼎中原,这时不可能筑“方城”以自限。灵王三年(公元前538年)曾会盟诸侯于本土的申(今河南南阳市北),也不可能在北部修筑防御性的长城。这几代楚王雄心勃勃,军力强盛,这时既不会产生“守备”的思想基础,诸侯畏惮不敢同楚抗衡的态势,当然也不存在筑“方城”的外部条件。固然“方城”一词早就出现在《左传》僖公四年(公元前656年),楚使屈完曾对齐桓公说“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在文公三年、襄公十六年以及《国语·吴语》中也多次提到过楚方城,以致后来好多学者把这“方城”当成了“楚长城”。实际上,“方城”是因山而名的楚之边邑。《水经注》卷三十一《潕水》:“水出黄城山,东北经方城,《郡国志》曰:叶县有方城,郭仲产曰:苦莱(黄城)于东之间,有小城名方城,东临溪水。寻此城致号之由,当因山以表名也。”《汝水》也说:“楚盛周衰,控霸南土,欲争强中国,多筑列城于北方,以逼华夏,故号此城为万城,或作方字。”很明显,楚国正当“争强中国”之时,在北方前线多筑邑寨(“列城”),而叶县的“方城”只是其中之一。所以,叶县的方城绝不是楚国北境防御守备的长城。 

  但是,战国时期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作为“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时代不再,这时的诸侯国不但能够遏制楚国北侵的势头,还不时地向南夺地与之争锋。不但“三家分晋”后的韩、魏在楚北境构成直接威胁,而且由商鞅变法强盛起来的秦国也在“丹阳大战”之后步步紧逼。那么,楚国是如何应对三面来敌呢? 

  人们知道,中原诸侯侵楚,从悼王二年(公元前400年)“三晋来伐楚”就拉开了序幕。接后,就是连连失地。楚国感到北境来自三晋的军事压力不可小觑,于是,学习齐、赵、魏筑边城御敌以自保的想法便油然而生,随之则变为实际行动。具体到修建的时间,见到最早的材料是楚怀王三十年(公元前299年),齐、魏、韩“共攻楚方城”(《史记·秦本纪》),说明在这一年之前楚国已经建造了方城。只有在怀王六年(公元前323年),“楚使柱国昭阳将兵而攻魏,破之于襄陵(今河南睢县),得八邑”,总算是在反击战中取得了一次大胜。那么,大约是从这个时候起,楚国就开始了建造北边长城的工程。起先也许是对诸寨邑(“列城”)的连接,随之继续修建,跨越数县,从而形成了护卫郢都的外围工事——方城。 

  至此,我们就可看出,楚北方城由原来的前线军事据点发展成一道“∩”形长城,时间发生在战国后期的楚怀王时期,起自公元前323年,筑西墙可能在公元前292年秦“攻楚,取宛”(《史记·秦本纪》)之前的楚顷襄王时期。修筑楚方城的整体时间,稍早于西北面防秦的长城——石墙。我们应该看到,这二者都是楚国衰败自保的产物,可统称之为“楚长城”。但西北边境防御秦的长城——石墙,从时间、地理位置、形制和防御对象上看,绝对不是楚方城。 

   

陕西丹凤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关注,danfengluntan微信号


丹凤最大综合性资讯平台

联系QQ:2755318016

投稿邮箱:2755318016@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