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在雨中原创】庾家河的面洋芋

2016-10-10 人在雨中 丹凤论坛

庾家河的面洋芋



摘要:庾岭镇是地处丹凤县城北37公里的一个农村小镇,1934年12月在庾家河炉道梁上的一次战斗而闻名全国。庾岭乃至商洛成为革命老区,此役功不可没。庾家河战斗纪念亭浓缩了历史的记忆,是庾岭发展的一张名片。当地的人习惯把马铃薯或土豆叫做洋芋或芋头,叫顺口了大家都喜欢。我是庾岭人,我们那里洋芋的产量仅次于小麦和玉米,我是吃着家乡的洋芋一路走来的,对家乡的洋芋有着与生俱来的好感。


作者丨人在雨中

原创作品

           

漫步在丹凤县城的大街小巷,一辆辆三轮车从你身边缓缓驶过,“庾家河的面洋芋!”“庾家河的面洋芋!”一声声吆喝叫停你的脚步。

“庾家河的面洋芋?”有几个大妈笑着问着。

“正宗的庾家河面洋芋。你看这个头、这品种、这色泽,跟市场上的完全不一样!捌毛钱一斤,不搞价?”小商贩们细心地推介着。

“哪,来一袋,你给送到家?”

“好嘞!”

............

庾家河是人们对庾岭山山水水的一种亲切称呼,是昵称,现在的官方称呼是庾岭镇。


庾岭镇是地处丹凤县城北37公里的一个农村小镇,1934年12月在庾家河炉道梁上的一次战斗而闻名全国。庾岭乃至商洛成为革命老区,此役功不可没。庾家河战斗纪念亭浓缩了历史的记忆,是庾岭发展的一张名片。

当地的人习惯把马铃薯或土豆叫做洋芋或芋头,叫顺口了大家都喜欢。我是庾岭人,我们那里洋芋的产量仅次于小麦和玉米,我是吃着家乡的洋芋一路走来的,对家乡的洋芋有着与生俱来的好感。

小的时候,家里姊妹们多,只有父母两个人在生产队干活,辛苦一年也挣不了多少工分,年年分的粮食都不够吃,一到青黄不接的时候光景恓惶的很。养牛工分高,所以家里就把生产队的一栏牛喂养着。妈妈每天早晨出山放牛之前,都要把头天晚上焖熟的洋芋疙瘩装在大老碗里,放在我们的床边,哄着我们不闹腾。


上丹凤中学的时候,学校大灶上的饭菜简单,油水轻,吃了不耐饿。记得我初中时原炉道乡中学的校长张桂南来丹凤中学之后,他的妻子在校内也承包了一片小店,不管谁去吃饭,老师也好,学生也好,都热脸相迎,相当随和。饭比别家盛得多,价钱略微要便宜些。每顿饭都要蒸两大盆子洋芋,不要钱随便吃。有时候,放学去迟了,熟洋芋就没有了。用张老师自己的话说:“洋芋是自己家种的,值不了几个钱。学生娃念书不容易,俄肚子咋能考上大学?!”朴实的话语,浓郁的情义。说实在的,蒸洋芋就是好吃,好多大人小孩子都喜欢。


庾岭海拔1205米,相对较高。气温低,比丹凤县城气温低3-5℃。由于气温低点,生物的生长期长点,相比丹凤其它地方,这儿的洋芋生长期要长一到两个月,再加上昼夜温差大,这儿的洋芋是长到家了,淀粉含量大,所以吃起来面、口感好。

庾家河所有的村子人家都点中洋芋,主要是自己吃的。当地的洋芋最好的当属窑沟村和上河一带。这里气温比周围的村子都低,这里种植的冬小麦不能成熟。所以洋芋就中的多些,除去自家吃的或红白喜事用的、送儿女亲戚的、留足籽种的,多余的就可以换成零花钱贴补家用。


我走访了庾家河窑沟几个洋芋种植大户,询问了当地洋芋面的诀窍。有位老者告诉我说,气温低洋芋在地下长得时间长。黄龙山洋芋品种好个头大小均匀看相好。沙土地雨水少温差大洋芋淀粉多面道。

在走访中,还了解到一些人家,这块地今年中大蒜,明年中洋芋,洋芋没有一点虫眼,更能卖个好价钱。这种原生态的自然除虫法,为种植洋芋省下了不少的成本。

更多的人家就不用化肥、复合肥或者专用肥料,养猪养鸡的农家粪是天然的底肥。待到给洋芋苗除草追肥时,一苗一窝一瓢大粪,肥力能持续给力,保证了洋芋在土层里健康成长成熟。

每每到麦收之后,就有成群结队的三轮车往返在丹庾路上,不出半个月, 庾家河的面芋头就成了县城一道亮丽的风景。

庾家河这一方水土,在街道,到炉道,去石门,不管到谁家,随随便便找几蛇皮袋子洋芋,是小菜一碟的事。

庾家河这一方水土,不管到谁家里,随随便便找几蛇皮袋洋芋,是小菜一碟的事儿。美中不足的事是家家户户小打小闹,不形成气候。           

酸菜洋芋糊汤,家乡的美食,庾岭当地居民不二的早餐, 当地人对它是情有独钟。 酸菜与洋芋糊汤是黄金搭档,也是绝配,而它在网络媒体的宣传下越来越受更多的人欢迎和认可。  


时代变了,农民们也追求美食,这里一般种的是老式品种金皇后的苞谷(即玉米),虽然产量不如新式品种的高,但颗粒质地坚硬,磨出的糁子好吃、劲道。磨出的玉米糁子色泽金黄、颗粒均匀。做洋芋糊汤时,洋芋去皮后洗净浸泡半个小时,以去掉土腥味儿和麻味。煮饭一律是铁锅,最好浑全煮,以保证其面味。待闻着洋芋的香味,基本上就熟了。金黄的玉米糁子粒在热能的作用下涨得像一个一个的小结晶体,用筷子抄起一团,粘乎乎绣在一起,透过光线看还是透明的呢。再咬一瓣煮熟了的洋芋,那茬口简直似凝雪一般,嚼两下,面极了!


酸菜是丹凤大人小孩的家常下饭菜。早上吃酸菜洋芋糊汤,中午吃浆水面。萝卜缨子、大白菜、雪里红是一年四季的原料,加工酸菜的工艺简单,摘菜、清洗、切菜、焯水、冷水沥干入瓮,烧浆水,发酵三两天,蒜泥必不可少,姜末、辣椒油、调料、鸡精、加盐一凉调,就可以是享受美味了。酸菜最佳的是黄叶菜,纯天然的绿色佳品。县城人难得享用,只有南北二山的村民多有口福。

纯吃洋芋糊汤滋味单调一些,来一盘腊肉炒芋头粉,就着酸菜、卷心腌菜吃,一粘一脆,咯咯噌噌,洋芋糊汤疙瘩火,除了神仙就是我。酸菜洋芋糊汤,简单的饮食,快乐的生活。

洋芋的吃法比较多。

清蒸芋头,炒几个时令小菜,蘸着蒜水吃,别有风味。

焖芋头,加点腊肉,荤素融合更入味。

芋头熬老豆角,擀点片片面,一顿能吃两海碗。

炖排骨、红烧肉,有了洋芋,胃口大开。


蒸洋芋虚糕子馍。洋芋洗净,用机子打碎后(也可掺点麦面)蒸成有蜂窝状的虚糕子,切成块,可直接享用也可用油炸一下。

炸芋头条。切成粗一点的芋头条,撒上自己喜爱的调料,放在电饼铛里加热,立马就变成了美味的芋头条。

可加工成凉菜。切成薄片,开水里焯一下,凉冷,与木耳、粉丝、油烙的豆腐条搭配,加入葱花姜蒜末,用香油勾兑,用醋调味,是一道非常典雅的下酒菜 。凉调洋芋片这道凉菜是当地人家逢时过节必备的美食。

炒芋头丝。清炒也好,炒肉丝也好,老少皆宜,主食配什么饭都行,包洋芋丝素饺子味道也清爽。

洋芋的吃法非常多,蒸煮炸炒皆宜,不管怎么吃都是美味。

用庾岭当地的洋芋洗的晒干了的芋头粉,色泽品质上乘,存放上十年八年口感依旧,是赠送亲朋好友的绝佳特产。腊肉炒芋头粉是庾岭人人喜爱拿手的一道家常菜。


还有庾岭的手工挂面,有人偏爱的面头,劲道有嚼头,常年漂泊在外的庾岭游子,就好这一口。今年春季,一位远在海南工作的亲戚,把老家的洋芋和挂面带了一点点,一碗洋芋挂面温暖了几多人。


年华易逝,乡情不老。站在异乡的桥头回望故乡,家乡庾岭的土鸡蛋、洋芋、洋芋粉、腊肉、挂面......每一种食材原料就像站在村头的老人,散发着浓郁的诱人的思归情愫。


      

作者简介人在雨中,原名高鸿,陕西丹凤人,中学语文教师,商洛诗歌学会会员。有诗歌、散文、小说散见于报刊杂志及网络公众平台。

文学有缘:约三五好友,品一盏香茗,剪一抹时光,叙一段旧忆,掬一份真诚,书一纸墨香……

西丹凤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关注,danfengluntan微信号


丹凤最大综合性资讯平台

原创优秀作品,将推送至今日头条—家在丹凤

联系QQ:2755318016

投稿邮箱:2755318016@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