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木南原创】风入松

2016-11-04 李木南 丹凤论坛

风入松

作者|李木南

原创作品


新近搬住的小楼,在一条小河的转弯处,临窗浅浅的河水,仅几米之宽。河里满是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的石头,肥石瘦水,沁人心脾。河对面是突兀的山岩,岩石伸到水里,常见樵夫在岩石上面歇息。山岩上长满了密密的青松,树枝挨着树枝,把山岩上的空间挤的满满的,晌晴的的天气里,这景色使人心旷神怡。

晴日里你大可以放下手中的杂务,换一身轻装,随便拣一条小径走向这无边的松林。你可以随手折下一段松枝作为手杖(沾手的松油气味清香),也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位隐居高士(没有人可以拦着不让你想)。走进松林你才发现,松树长得没有你想象的那样密,那样挤。它们各有各的位置,各有各的生长空间。在高高的山岗上,它们如此伟岸、如戟似剑、气势如虹。即使在冬日里也能发现他们在不屈的生长。

当然赏松只是一方面,你还可以看看小径旁的瘦兰(没有家养肥硕),它们随意长着,不受任何约束,远比家养的自然;松鼠远远地拳着前肢看你,可当你走进,它们早没了踪迹;各色的鸟儿,大的如斑鸠、喜鹊,小的就叫不出名字了,它们样子也不出众,但叫声很是悦耳。如果你是一位热爱中国画的人,你会发现它们全都在画里看到过。其中有一种鸟,喜鹊般大小,拖着长尾巴,红嘴红脚,一看就知道在黄居采那幅叫做《山鹧棘鹃图》的画里出现过。

一阵风,满山的松枝齐鸣,仿佛阵阵涛声。古人所谓的“听松”就是这光景了。“风入松”是宋人的一个词牌,单这三个字已大有诗意了。当然,要真正感受到“听松”的苍莽和悠远是必须在夜里,尤其是冬夜。

冬夜最容易有风,风之大,风之狂是没有哪个季节相比拟的。愈是数九寒天,滴水成冰的光景,朔风就愈猛,声音就愈苍茫。这时你在房间里不妨生起火,煮上一壶热茶,最好是一个人,静静的等风入松来。当风从远处来,你隐隐就可以听到一种声音由远到近,如诉如泣,如鬼哭如狼嚎,一阵连着一阵,一声高过一声,滚滚而去,又滚滚而来……当然你可能开始并不适应这声音,但你愈久坐夜愈静,你就愈觉得茫茫。当风停松静,心里似乎只剩下空灵,茫茫而有所失……我曾多次在夜里被这涛声惊起,再不能寐,所谓的松海,现在才知道这所谓的“海”。

竹林七贤中有一个人叫“山涛”的,这名字真好,可惜已被他早早的注册了,不说这人,单听这名字,便知道须是一位高士了。清代的大画家石涛(山石也成涛起海),顾名思人,想毕也是高士。“听松”是古人常画的题材,我也曾多次构思过,但千言万语那抵得上古人“风入松”三个字,不妨放下笔静听这松涛吧……                                                                                                 2011冬庵底

石涛的画作

相关阅读

【李木南原创】神明的眼

【李木南原创】夜里的棣花荷塘

【李木南原创】凤冠山有一尊“卧佛”,我们却叫他“睡美人”

【李木南原创】秋游黄龙洞,龙台观

【李木南原创】真迹与伪作(小说)

【李木南原创】观音讲经图

丹凤论坛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关注,微信号danfengluntan


丹凤最大综合性资讯平台

原创优秀作品,将推送至今日头条—家在丹凤

联系QQ:2755318016

投稿邮箱:2755318016@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