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贾丹君原创】黉·山

2017-09-05 贾丹君 丹凤论坛

黉·山

作者丨贾丹君

原创作品

学校,是我们中华民族培养栋梁之材的清净之处,同样也是振兴国家后继有人的神圣场所。

学校最早被叫做:塾、庠、序,也叫泮官和辟雍,同时学校也叫做黉。学校的发展和起始,要归功于夏,而礼成于商周。塾是古时学校的最小单位,私塾的盛行,和学校的兴起,便有了后来较大较体面的庠。大概二十个塾才抵得上一个庠,可见庠的发展和出现,把学校的体制逐渐扩大。而后来的序,它的原意是指场所和房屋的东西墙面,同时也是古代设计博弈的去处,也指文体的一类,与此同时,也指学校。所以,庠和序的出现,在某个层次上已经完全说明了当时的规模,它已经远远超过塾的级别。

泮官在古代也指学校,不过它类似今天的北大和清华,它是贵族学校,一般的子弟望尘莫及,根本不能进入晨读。它的存在,和它的兴起,使得各类诸侯子弟学业得到空前保障。它不注重规模广大,而是重视档次和显赫地位。因此,也是那个时候封建阶级的主要体现。

辟雍在古代也是学校,不过它同样是高等学府。它里面的学生都是皇帝的后裔,一般人,只能望而却步,就连一胞之亲的兄弟诸侯王,也没有资格踏进半步。所以它就是名副其实的皇家学校。

在六十年代,那会学校诸多。那会大多数孩子念到五年级就已经毕业,而现在的孩子,自从生下来,会走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进入了学前班。一个人从四、五岁开始念书学习,一直到二十七八出学走上社会。其实可以回头看一下,自己这些年到底在学校学了多少东西?是好学的,的确成就了自己的梦想,是心思不正,不恋学业的,反而倒在学校里白白荒废了大好的青春年华。贫穷家的孩子,上不起学,为了能够跑到所谓同一个起跑线上,父母吃糠咽菜,勒紧裤腰带,卑躬屈膝地向周围亲朋好友借钱。而盼星星,盼月亮,等到出学总算松了一口气时,而接下来又为工作急得焦头烂额。

现在的学校是多了,但真正进去深造的人并不多。大多数也许是为了混取一个硬邦邦的毕业证,多接触一些美女帅哥,多在锦瑟年华里尽情挥霍自己的美好青春。他们忘了自己的父母,忘了自己的职责。一个个都培养成马诺“宁肯坐在宝马车上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的当今“圣女”。不得不说,学校的质量令人怀疑,和流水线似的照本宣科,在某种程度上来讲,不是在教育我们中国国民增长知识,安邦兴国,捍卫我们自己五千的历史文化,反倒是培养了一大批贪官污吏,崇洋媚外,洋洋得意的伪人。也许我们大陆内地崇洋媚外的人不是很多,在中国版图的东边――上海。这里就能充分体现中国人的奴性和虚伪丑恶善变的脸。

中国美食绵延千年。教育二十多年,却没能教育了我们喜欢吃垃圾食品的德行。肯德基、麦当劳、披萨……这些几乎连外国人都嗤之以鼻不进脾胃的速成鸡,却在我们中国格外火热。前面新闻报道,有一大批国人旅游韩国,韩国人承包了一个大餐厅,明令禁止韩国人进内就餐,而欢迎远道而来的中国人进去随意品尝。后来被曝光,那家餐厅把平日里连韩国人都不吃的食品拿给中国人吃,而中国人却以为吃到了人间美味,殊不知吃得都是人家不吃的泔水。回想起来,不是国人的错,都是中国教育体制和思想觉悟的落后。读了二十多年的书,没有感到羞愤耻辱,反倒以此为荣。所以,在一些举措上,日本虽然是我们的敌人,但有些国策,应该真的去学习一下日本的教育。人家不学英语,国家一样发达,我们国家学了几百年的英语,也不见得就高到哪里去,文化水平有多么高尚。反过来,我们自己连自己的母语汉字都不会写了,这不叫提笔忘字,这就忘祖,得意忘形。

学校多了,按理说是件好事,自古就有人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但现在并非如此。现在大街上几乎都是大学生,但是否有点水儿,那就很难说。一些喜欢日本、韩国的女学生,总想在倭寇面前,和崇拜跟自己祖先一样的韩国那里找到一些欣慰和自己的另一半。他们似乎忘了中国人民长达十四年之久的抗日战争,他们忘了小日本怎样血洗南京城,是怎样屠杀我们中国三十万手无寸铁的中华子民;更忘了去韩国整容,买化妆品成就反导系统“萨德”的部署。赵薇在演完《还珠格格》一剧可谓红透大江南北,然而,缺乏历史知识,竟然得意忘形,明目张胆将日本太阳旗当成衣服穿在身上。结果付出了前所未有的高昂代价。观众扔鞋,用水果砸她。有一次她在某地开演唱会,结果被人用一瓶屎尿从她头上浇灌而下。此后,她自己本人并不知道已经激起公愤,也不清楚自己哪儿演得不好,竟遭受观众如此待遇。直到最后她才恍然醒悟,小日本是全中国人最不喜欢最没人性之一的种族。自己把小日本国旗穿在身上,不是明目张胆,有恃无恐向中国人宣战吗?结果,赵薇就此被无情地终结了。最后没有哪个制片人或影视公司再敢启用她,因此沉沦数年之后,喜剧之王,周星驰把她捧了一把,在《少林足球》里大肆发扬中国国粹太极,继而再此走进人们的视线里。直到现在,她本人出镜已经很少,而把大量的时间用在家庭和生意之上,似乎我们现在已经很难看到刚出道任性、灵巧的小燕子,而是时刻谨慎保持低调的赵薇。其实这就是教育的悲哀,它毁了赵薇的辉煌岁月,也在此警告一个人不管你事业再大,没有历史民族气节和血性,你走到那里,也只是一个浅薄虚渺的脚印。

许晴也许我们并不陌生,她是八六版《西游记》里太上老君的玉童,随后又在《笑傲江湖》里饰演任盈盈,可随后和日本关系密切,一样得到了国人的唾骂。台湾号称魔术大师的刘谦,以高明糊弄的手段在中央电视台大显身手以后,身价水涨船高,可是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前途无量的中国人,居然给日本天皇下跪,说:“你是我小时候最崇拜的人!”认日本人是自己的老祖宗,结果被全国影视封杀。

台湾学校一样很多,当然比不过大陆。学校的教育,和学生自学以及文化历史知识的普及,有时真是皮毛而已。我们的教育应该改革,我们应该学自己的国粹,我们的仁、义、礼、智、信现在已经荡然无存;我们固有的精神和最初的灵魂,现在正在逐步泯灭。我们上学为的不是修身养德,而是为了分数第一,至于人品,只要不杀人放火,便是世界第一。

现在的孩子,堪比国家大熊猫。不敢说,不敢打,个个都是家里的“太上皇”,一着不慎,家长拖儿带女就会闯进校园,对老师指责谩骂。试问,老师的职责是“传道受业解惑也”,这样去对待我们的夫子,谁还愿意去教这样的学生?人,在很多场合下被称贱人,诟病繁多。有些悲惨的结果,就是我们宠出来的,惯出来的。这不是每个人会不会的问题,而是体现在一个“懒”字上。城里的孩子,父母把他当宝贝一样,一生下来,就是能走,大人也多此一举,为了充分提现母爱的伟大,务必给其弄个推车推着。而乡下的孩子,能走绝对不会让他坐着,结果成长出来的后生,就像同时生长在庄稼地里的禾苗,羸弱与强壮一目了然,身体强壮,能吃苦耐劳城里人似乎从小就缺乏这种“微量元素”。回想我们那个时候,都是老师打学生的道理,可现在,孩子已经敢跟老师对阵了,而且大多对老师不敬。在古代,这样的人估计很少吧?而现在大家回头看看。这是社会的悲哀,是教育体制学校的迂腐和无能。 

学校是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的摇篮,老师的地位至高无上,最早形容他们是粉笔,摩擦了自己,成就了别人;比喻他是泥土,滋壮了苗木,腐蚀了自己;还比喻他们是园丁,形容学生是花朵。无论如何,现在的学校,和过去的学校已经今昔非比。过去的学生尊敬老师,即就是对老师再不满,但也不会明目张胆和老师宣战。可眼下这些学生,已经被宠坏了,老师在他们眼里,也许微不足道。但大多数还是尊敬的。但也有些老师的确缺乏师德,他们祸害祖国的花朵,常常做出一些猪狗不如,令人唾骂的举措。

我记得在我们武关学校初三快毕业时,一个有着二十多年教零的语文老师,竟然对在校的一位女同学动手动脚。女孩学习成绩全校第三,当人正处青春年华的美好时光,女孩也特别的漂亮。这位老师的夫人,听说就是自己的学生。然而贼心不改,在语文课后,色胆包天,无耻龌龊地触摸、揉捏那位漂亮白皙女同学的素手。全班学生一片愕然。女同学个个脸红低头埋脸;男同学清楚地知道他们的班花正被一个道貌岸然的先生啃噬着,蹂躏着,大有一种拔剑出鞘杀父弑君的热血冲动。冷静……冷静……他是我们的老师,他是这个神圣学校里的一员,于是那种素有的冲动就瞬间消弥。那个文静、清纯受辱的女生,雪白的手臂被老师触摸之后,那块肌肤就瞬间瘙痒红肿起来。女生愤然地看着自己手臂上如狼抓了一样浮肿起来的三个肮脏灼热的手指印,一咬牙,拿出铅笔刀,活生生,血淋淋地削下那块被人污染的肉,毫不留情,并带着一丝讽刺和揶揄扔到那个语文老师的脸上:“你喜欢,给,拿去!”事后,班上的一个男同学居然哈哈大笑,他似乎有点幸灾乐祸,似乎就跟现在的青年男女一样,不记小日本那会是怎样屠杀我们中国人,不但不感到愤怒,反而感到日本人是自己的祖宗,而理所当然被全班学生暴打一顿。

时过数年以后的学校,跟随时代的步伐,成绩分数的提升,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似乎已经置之度外。农村大山里的学校和教育是高度纯洁无私的,而城里学校的教育却是以公谋私。城里的孩子都被家人宠着,每天除了上学,吃、睡、玩、乐,几乎就无他事。城里的孩子学费高,但在课堂上却学不到真正精华的东西,下来以后,全校、全城都宣扬鼓舞孩子额外补课。本该是孩子快乐成长的时间,现在家长再缴一次钱,再次接受老师的校外教育。现在我们回头仔细看看,城里的孩子哪个不补习?哪个不补课?你不接受,对不起,你就学不好,考不上重点高中或大学。补课已经成为口头禅,也已经跟北京雾霾一样被人习惯化接受了,那接下来,就已经由不正常,悄然变成正常了。据有关细心人氏统计,城里一个老师一个小时的补课费,平均收取五十元,一个礼拜补六个课时就能额外拿到三百人民币,一个月有四个礼拜,一年下来,轻轻松松就是一万四千左右。假如同时给两个以上的孩子补课,拖延时间,那接下来的利润也许比编制在岗特职教师的薪水都高吧,所以,城里的老师个个动了歪脑筋,假公济私的举措就不胜枚举。试问,有这样浓厚取之不竭的“蜂蜜”,哪只蜜蜂不愿意多踩一点呢?另外,城里的老师素质良莠不齐,曾经我在广东佛山就遇到过这样一位女老师,同样去菜市场买菜,付完钱刚要走时,这个老师突然觉得称有问题,于是又让那个卖菜的老农再称一次,结果当她看到比实际数量还多出三两时,这位老师立马不说话了。于是,又拿自己不当外人,捡了两只洋葱,放到自己的菜篮里大摇大摆地走了。卖菜的老汉无奈地苦笑了一下:“她每次卖菜都是这样!”我想,这样的老师毕竟是少见的,也许她的行为,就是我们从小要上的《思想品德》中的其中一课。

城里固然是好,但也不是全部的,补课的标语如满天飞雪,渗透到大街小巷每一处角落。我曾经老忘带手纸,结果,补课广告倒在不同的场合解了我的燃眉之急。我想,普天之下,和我上茅房,能在厕所里蹲着看完一则补课广告,再将它揉皱当做手纸用,扔进连苍蝇都不叮的茅坑里,估计远远不止我一个人吧!

山里的学校是简陋的,老师是辛苦和高洁无私的。山里的学校永远都没有城里的“胭脂”气息,也没有自私自利的金钱关系。学校的落建,和老师的配备,他们似如军人一样,时时刻刻铭记着自己的神圣使命和职责。他们不仅仅为山里的孩子传授文化知识,在很多相对贫穷的地方,他们还是孩子的炊事员,学校的后勤保障,同样也是孩子的再生父母。山里学校的寂静,和城里学校嘈杂形成明显对比。在某种程度来说,学校应该远离繁华尘嚣的城市还是大有必要的,最少,孩子的心灵是沉稳纯净的,也是挚诚专一的,他们心里是安然的,那么平常学习也就多了一份保证。他们放学后,都会帮家里或多或少做些家务,而城里的孩子,除了吃、玩和永无休止的补课上培训班,等长到二十多岁时,甚至连玉米长在什么植物上也茫然不知。有一次,我听到一个九岁的小女孩说栗子是长在藤条上。站在她身边的母亲没有反驳,似乎她也这么认为。懂得养生的人说,一个健康的人,生活在繁华嘈杂的城市里,要比一个生活在寂静山里的人少活二十年。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事实。城里的压力,空气的极度污染,瓜果蔬菜的毒害,和心灰意冷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自然要比山里人死得早。纵观古往今来,长寿的人,大多出自深山老林。他们自己种菜享受田园生活,他们不和颇有心机的俗人一斗高下,更不会因为耳污淫哇丧失固有的本性。也不会担心严重雾霾人与人看不见的恼人悲剧。他们心灵在山里得到了泉水史无前例的涤荡,他们的身体,在这里接受了大自然最纯净的熏陶和沐浴。他们身上散发着似如佛光一样的正气,永远把纸醉金迷,红灯酒绿,尔虞我诈之辈远远抛在身后。所以,山里的人是“纯净水”,城里的人是让人时刻提防务必消毒的“自来水”。因此,山里学校出来的学生,和城里学校出来的学生完全是不一样的。山里的学生似乎天生有着勤劳自强和不怕吃苦的精神,而城里的,天生就是一副自满自足,无忧无患,好吃懒做,盛气凌人,倨傲天下的派头。所以,人与人的距离就此拉开。

我清楚地记得,我们的小学是在一个景色宜人的小山沟里的。学校不大,学校四周有院墙矗立,在狭窄的院墙里,北边和南边各有九间土坯建筑,房顶清一色木椽黑瓦,屋内是白石灰刷墙。这便是我们幼年时的学校。黑板是在一堵墙的中央剔出来的,然后刷上墨汁,就成了名副其实的黑板。而桌子板凳,大多是学生自制,就连窗户都是清一色塑料纸,而一个学校的老师,算上校长,也就四个人。往往一个老师身兼数职,不仅是学校的老师校长和班主任,还可能是炊事员和后勤。但也怪了,那会似乎所有的孩子都异常听话,异常懂事,他们知道自己来到这里的使命,也明白自己进了这座学校接下来所要体现的价值。在衣不遮体,食不裹腹异常艰苦的情况下,每个孩子不但学习成绩优异,而且回到家里,也是家里主要劳力的一部分。那会,我们除了暑假勤工俭学,平常喂猪上山挖草药,还在假期帮家里种收庄家。于是八零后的所有农村孩子,不管男孩女孩,都清楚地知道,劳动的可贵,淬炼的魅力。

我也清楚的记得,那会个个家里家境都非常清贫。全沟里,只有一户家境好的买了一台黄河牌黑白电视机。那会电视台节目有限,看电视和谁家过事晚上看电影便成了我们那会童年里最美好的回忆。每当《新白娘子传奇》《西游记》和《封神榜》一开播,所有的孩子跟疯了一样空前的团结和友爱。于是翻山越岭,过门串户,再到心平气和,聚精会神看完所有电视节目,直到电视荧屏上出现大大的两个字“再见”时,我们才意欲未尽,茫然扫兴地一拥而散。
虽然是山里,但山里有山里的温暖。我们小时候没有穿过羽绒服,也没有揣着暖宝宝。我们穿的是老母亲一针一线给我们缝制的棉衣棉裤,不论男女,手里都提着一个洋瓷碗做的火炉。就这看似被城里人不屑一顾的火炉,在农村一样有人提不起。有的家庭孩子多,饭都吃不饱,衣服都穿不上,他们大冬天就穿着一件单衣单裤,现在的孩子哪个有此魄力?那会好多孩子生病了,不是哎哎吆吆进医院,而大多数是自己抗过去的。他们的饭量大得惊人,往往一个八九岁的孩子,能将两大老碗的捞面一气吃干。

我的学校虽然实在山里,但这里风景宜人,天高云淡,琼花瑶草四季不衰,花草树木氤氲河川。孩子和这里的人都是纯净的,而远不像城里小小年纪就城府颇深,大有《甄嬛传》《宫心计》的那里的晦涩人生。我冒昧地问你一下:你们这样活着累不累?所以,城里人跟村里人是两种人,他们的心得不一样,所接受的环境教育不一样,心灵的挥发和幸福指数也就不一样。有道是“人之初,性本善”,多数人原本都是善良的,而随着后天的熏陶和濡染,同样是两棵健壮的禾苗,而有一个就生长发育突然畸形了。

学校的美丽毋庸置疑,但值得每一个人最刻骨铭心所怀念的,应该还是从我们刚开始记忆懂事的小学。那时不顾及所有人的眼光和看法,畅所欲言,我行我素,而随着逐渐长大,逐渐懂事,人就变得斯文而注重尊严,所以以前所做过的,现在只能去回味和记忆,而不能重复昨天的故事。历尽所有学校,初中和高中我个人觉得是很无味的,没有小学两科――语、数的轻松,也没有那会同村同乡小学的默契和亲切,一切的一切,都那么的陌生和僵硬,于是,辍学率也就居高不下。最后,终于到了大学,才知道似乎又回到了梦寐以求的小学,但这里的环境不一样,学习的知识也随着自己的专业逐渐清晰明显起来。于是没有重点高中那会狂热和痴迷,不用再担心为考哪所大学而焦头烂额,笔耕不辍。所以,事实上,我们最少走了初中、高中六年的弯路,倘若一上来就是两年的文化知识,和两年的大学生涯,那么,我们全中国人口老龄化也得到了很大改观,诸多贫穷还想继续深造的学子也不用枉废大好年华,和大量的金钱,我们含辛茹苦的老师也得到了很好放松和自修,难道这不正是某个人所说的“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的真谛吗?回头看看,每年高考都有学生跳楼自杀,每年都有人为了考取一所大学而命丧黄泉。我们的家长,辛辛苦苦培养孩子几十年,父母已经筋疲力尽,青丝皤白,把所有的希望和未来投资在子女身上,眼看孩子就要实现蜕变的一刻,可孩子死在了成绩分数线下。这一路走来,是一种讽刺,还是一场悲剧?也许很多人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过去,都说古代的八股文难,难于上青天,可现在一些一年级的考试卷,上面的题,不再是难于上青天,而是难于连现在的有些教授都不一定能答得上来。我不知道出题的老师是否在开玩笑,还在故意挑衅我们孩子的智商。在古代,至少没有这样的弊病,也不敢有谁敢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刁难栋梁之材。现在的教育也许乱套了,有的学生明明不是学这一行的,可结果人家也一样报名考取资格证。这我不能不说,这是对全国所学专业的学生不尊重,教育体制严重瘫痪和阳痿的多年诟病。我的一个大学同学,他学的是经济管理,结果忽忽悠悠,糊里糊涂当了一名主治医生;同样是学生物制药的,却考了教师证,成功应聘了特钢职位成了汉中市一名中学教师。试想一下,我们花了二十多年的钱,专门学的这个专业,我们自己都还没解决就业问题,他们凭什么就敢这么明目张胆的逾越时空?这又说明了什么?

山和黉永远似乎都是同时存在的,就像西安南郊的大学城,学校的旁边就是秦岭;城东的白鹿原上同样也驻扎了一批高等院校。他们都是想避开喧闹繁华的城市,而还给学生一片纯净蓝天。但现在,好多学校已经被利益和商业化了,有的学生一进学校大门,学校指定让你购买同一款手机……似乎他们不再注重学生的文化知识,只要有金钱的存在,学校还呵护有加地在校园开起了超市和情侣宿舍,不仅帮学生解决生活用品,还无微不至,恰到好处,多多少少让人觉得荒唐地给每对小情侣解决了恩爱缠绵的“修真地”。在西安交通大学的校园里,在教学楼的后边有一排茂密的树林,同样在高新的外事学院,一样也有着一排排楼台水榭,供人小憩的隐蔽所在。学校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知其内里的人说,既然是大学,就要务必注重男女学生随时谈恋爱的需要,没有树,没有假山楼阁,男生与女生怎样能够委婉的交流与互动。所以嘛,大学吗……于是,现在初中,高中这样的学校都在崇拜尽量借鉴大学的设计和宏伟规划,以振招生满盈。

社会永远是矛盾的,永远是混浊的。我们的生活,就像是被人蓄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一样,整个鸿蒙里充满了邪恶――嫉妒、诽谤、贪嗔和怨恨……但山的存在永远是钟灵毓秀,而黉的存在,一样造福华夏,同样也遗害百年!

【作者简介】贾丹君,1984年生,陕西商洛丹凤铁峪铺寺底铺村窑沟人氏。自幼喜欢文学、书法,闲暇时喜欢涂鸦舞墨。著有五部以陕西商洛丹凤本地乡土题材长篇小说;诗词共八百二十六篇。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现职为国家注册执业兽医师,暂居西安。创作欲望不可磨灭。QQ:807883788;微信号:QQ807883788QQ

精彩推荐

【贾丹君原创】丹凤故园(外29首)

【贾丹君原创】枉断魂

【贾丹君原创】我们的人生

【贾丹君原创】丹凤武关

【贾丹君原创】丹凤有牛筋面这道美食...

【贾丹君原创】丹凤位于西安东南方向,其位尊贵显耀,历来都是风水宝地,文人隐居的绝佳地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