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闻丨我中心刘钊教授在汉字文明研究中心的讲座报告

2019年3月28日下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主任刘钊应邀到郑州大学汉字文明研究中心讲学。刘教授的报告题目为《从秦“交仁”等印看秦文字的一个用字习惯》,这是“跨文化汉字研究高端讲坛”开办以来的第二十三场学术报告。报告由中心主任李运富教授主持,文学院和汉字文明研究中心师生30余人参加。


刘钊教授


刘钊教授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上海市领军人才,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秘书长,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领域及方向为中国古典文献学(侧重古文字与出土简牍帛书),兼及古代汉语和商周考古。已出版《古文字构形学》等多部专著,发表文章一百余篇。曾获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奖”及省部级奖励多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等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


此次报告,刘钊教授从李家浩先生《从战国“忠信”印谈古文字中的异读现象》一文谈起,对秦印中的“仁”字和部分秦汉简中的“仁”字的读法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详细论证,得出了秦印中的“仁”字有很多都应读为“信”或可能读为“信”,秦汉简中也有个别“仁”字应读为“信”的结论。报告结束后,在座师生与刘教授就报告内容进行了讨论。


讲座现场


李运富教授指出,刘教授今天考释“仁”读为“信”,用到了破读、同音通假、文例推勘等方法,还利用古文字的用字习惯来进行释读,从文字系统本身进行考证,在考释方法运用上给我们做了示范,得出的结论也更为可靠。黄锡全教授指出,刘教授的治学方法值得我们学习:1.材料搜集齐全;2.旁征博引,以玺印材料为主,兼及帛书、秦简、北大简等,互为印证;3.不止说解形体,还有义的关联。刘教授的报告说明:秦文字特点鲜明,值得研究。



相关链接:讲座丨刘钊:从秦“交仁”等印看秦文字的一个用字习惯

信息来源:“汉字学微刊”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