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書丨霍生玉:《古詞今語——〈荀子〉與楊倞注詞彙比較研究》(附劉曉南序、作者後記)


《古詞今語——〈荀子〉與楊倞注詞彙比較研究》

作       者:霍生玉

出  版  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年月:2019年3月

頁       數:477頁

定       價:78元

I  S  B  N:9787532591473


內容簡介

本書稿爲訓詁學、漢語史研究著作,重點是依據《荀子》和楊倞注中所表現的語言現象,研究上古漢語詞匯到唐代的發展變化。全書材料翔實,以點帶面,研究方法科學可靠,結論基本可信,有不少創見,是當前《荀子》語言詞匯研究的最新成果。


目    錄

序/劉曉南 


緒 論 

    一 研究對象與語料取舍   

    二 《荀子》與楊倞注介紹    

    三 《荀子》與楊倞注研究    

    四 研究宗旨與方法   


第一章 單音詞:更替與演變   

  第一節 詞形更替舉例   

    一 梁/橋   

    二 盜、竊/偷   

    三 漸/浸 

    四 相/視 

    五 市/買、賣 

  第二節 用法、意義演變舉例 

    一 言、説、道、云、談 

    二 行、步、趨、走 

    三 舉、凡、都 

    四 宫、室

    五 臭、香 

  第三節 演變原因分析 

    一 語源義制約

    二 構形義影響

    三 社會經濟發展推動

    四 内部語義調節


第二章 複音詞:衍生與發展

  第一節 《荀子》單音詞的雙音化 

    一 語料的選定 

    二 數量統計 

    三 個案研究舉例 

      (一)“理”字詞群 

      (二)“曲”字詞群

      (三)“領”字詞群

      (四)“基”字詞群

      (五)“縣”字詞群

  第二節 《荀子》複音詞的詞義發展

    一 語料的選定

    二 沿用數量統計

    三 詞義發展類型

      (一)義項增加

      (二)義項減少 

      (三)詞義轉移 


第三章 楊倞注複音詞衍生的語用目的分析 

  第一節 語用目的原則用於注釋語言研究的適切性 

  第二節 楊注複音詞的産生規律

    一 多義限定式 

    二 修飾中心詞式

    三 補出中心詞式 

    四 補説動作結果式 

    五 補出施受者式 


第四章 楊倞注複音詞的構詞理據探究 

  第一節 單音詞意義的發展 

    一 多點引申

    二 變讀滋生

  第二節 構詞語素組配與意義整合


第五章 楊倞注與《漢語大詞典》的修訂

  第一節 釋義疏失例 

    一 釋義欠允 

    二 義項漏列 

  第二節 詞目未收例

  第三節 首引書證滯後例 

    一 《漢語大詞典》首引書證爲清代例

    二 《漢語大詞典》首引書證爲元明例

    三 《漢語大詞典》首引書證爲宋代例


第六章 楊倞注與《荀子》校釋

  第一節 疑難字詞考釋

  第二節 方俗語詞訓釋

  第三節 《荀子》文本校勘

  第四節 前人注釋的引用


結 語

引用書目

參考書目

附録:《荀子》與楊倞注單、雙音節詞語對應表

後 記


不一樣的視角,一樣的堅守——序霍生玉《古詞今語——〈荀子〉與楊倞注詞彙比較研究》

劉曉南

歷來被稱爲“小學”的中國傳統語言學,其三大構成部分:文字學、音韻學、訓詁學本爲一體。三者之中歷史尤爲悠久、應用尤爲廣泛、對傳統優秀文化傳播的貢獻碩大者,非訓詁莫屬。以典籍詞語詮釋爲核心的訓詁學從最初偶然一見的“洚水者,洪水也”、“楚人謂乳,彀;謂虎,於菟”等,到《爾雅》、《毛詩故訓傳》等訓詁專著成書,從漢人揚雄的“語之轉”到晉人楊泉所謂“在金石曰堅,在草木曰緊,在人曰賢”之類音義關聯的考察,到宋人王聖美等人的右文説,一直到清代民國學者的以聲音通訓詁、以語根探文始,數千年的實踐與探索,底藴深厚。經過20世紀西學東漸的洗禮、中西學術的碰撞與交融,在現代科學的話語環境和學術氛圍中脱胎换骨,訓詁學已超越文獻語言詮解的單一範式,邁向漢語詞彙史,成爲了奠定漢語言文字學的一塊堅實基石。


改革開放以來的幾十年,老樹新華,生意盎然。詞語古音古義的考釋,古今語詞發展規律的探索,常用詞歷史演變的疏解,研究的創新層出不窮,詞彙史的園地萬紫千紅,一派欣欣向榮。霍生玉同志的新著《古詞今語———〈荀子〉與楊倞注詞彙比較研究》(以下簡稱“霍著”)在如此學術氛圍下出版,恰如萬花園中添新彩,一枝蓓蕾迎春開!


霍著追蹤現代語言學發展前沿,在漢語詞彙史的歷史考述和理論建設方面發力,不僅首次系統地研究了先秦典籍《荀子》詞語的音義與形制,對於今天讀者研讀理解《荀子》多有助益,更是通過《荀子》原典與唐代楊倞注疏之間詞彙異同的考察,從一個獨特的視角深入發掘和梳理了漢語詞彙從戰國到唐代之間千餘年來的演變軌迹。這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談。


一是課題設計。霍著看似只是作了一次專書詞語研究,但跟向來專書研究重在定點觀察、描述某一歷史時期詞語的静態表現不同,霍著獨特的視角就在於由點拓展到線,將静態定點的考察擴展爲跨越千年的縱向演變研究。統領全書的基本思路是:誕生於戰國時代的《荀子》,代表先秦某一特定時點的語言;唐人楊倞所作之注釋,代表《荀子》千年之後某一時代的語言。這種爲“釋古今之異言”(郭璞《爾雅》注語)而作的注釋,被注者“古詞”與注釋者“今語”,不正好構成跨越千年的一前一後兩個時點之間詞彙形義變異的鮮活實體嗎?一經如此確認,原本旨在幫助讀者閲讀的注疏文字,其原典語詞與注釋語詞瞬間變身成爲歷史長河之中兩個特定時點的對應形態,昭示了同一語詞形制跨越千年的差異與變化。


我們不得不説,將《荀子》中“古詞”與唐代楊倞注中一對一注釋的“今語”詞彙作歷史比較的研究,藉以歸納戰國末期到中唐時代詞彙的差異和發展,進而探求自戰國至唐代約千年之間漢語詞彙歷史演變的某些特點及規律,這種思路自有其合理性,無疑是一種有益的嘗試。


二是選材。詞彙形音義的歷史演變一直是漢語史頗爲關注的熱門話題,無論是新詞新義的産生與舊詞舊義的消亡,還是詞形的擴展或詞義的演變,研究者無一不是希望通過不同時代文獻的考索取得在歷史上此消彼長的準確物證。尤其是近幾十年來,得益於大型資料庫,浩繁的語料檢索變得愈益簡明易行,通過海量原材料的歸納來映射詞語的生態變化再也不是夢。隨之而來,對選材“大而全”的追求也就越來越成爲一個普遍的研究範式。霍著卻另闢蹊徑,走相對“小而精”之路,取一種特定古籍及其注釋語料做解剖麻雀的工作。然而“麻雀雖小,五臓俱全”,取材小並不意味着問題少研究難度小,該做的其實一樣都不能少,而且正因爲“小”才要求“準”,正因爲“小”才要求“全”,現代大型資料庫“批量處理”式的檢索在這裏反而缺乏用武之地,手工勞動,一張張卡片收集材料、積累分析方是常態,材料一條條比對、一條條推敲,才可以得出準確的描述。比如霍著討論從上古到中古漢語詞彙雙音化發展的問題:首先,全面考察比對原典及注文,準確獲取了《荀子》及楊注中591組由單音詞發生雙音化擴展的“戰國—唐”古今對應片語,再通過形音義的全面考釋、比對,歸納其間的詞形擴展方式與途徑,確認其中360組是一對一的擴展,231組是一對多的擴展。此外,還統計出《荀子》中複音詞有473個仍爲楊注所沿用,進而製定了“《荀子》與楊倞注單、雙音節詞語對應表”,首次準確提供了《荀子》及楊注中内藴之詞彙雙音化的全部實例。這些卓有成效的工作告訴我們,在詞彙史的研究中,既要有大軍團的磅礴推進,也需要遊擊隊式的精確出擊。尤其是有時間座標確定的經籍注疏文獻,更需要一本一本窮盡考察、各個突破,爲構建科學的漢語詞彙史宏偉大廈夯實基礎。


三是學術視野。霍著依托傳統訓詁學的深厚積澱,吸收現代詞義學、歷史語言學、認知語言學而且旁及社會、歷史、文化的方方面面。廣闊的學術視野,提供了豐富的語言及歷史文化信息,可謂全方位地展示了歷史語詞的形義演變歷程。比如關於“梁”與“橋”的詞語歷時替换一節,就是一個精彩的例子。現代人習以爲常的“橋”,荀子時代稱爲“梁”,唐人楊倞將《荀子》文中的“梁”注爲“橋”,説明從上古到中古發生了由“梁”到“橋”的常用詞替换。但是,“橋”爲何要替代“梁”,這個替换發生在什麽時候?這些問題可不是只列舉一兩條唐代的注釋就可以説明的。霍著通過繫聯“喬”聲字探求“橋”之語源義爲“高”而並非之前有學者所説的“高而曲”。先秦時代的渡河建築並不强調高於水面,因而斷定戰國以前文獻中並無今天“橋梁”義的“橋”。憑藉豐富的文獻語料,霍著認爲,渡河“橋”一詞的使用應當在秦漢時代隨着高出水面的渡河建築的出現而發生,所引證的論據來自秦漢簡牘以及傳世文獻,至數十種。還不止於此,又采用出土文物,如漢墓畫像石拓圖,引述現代橋梁專家茅以升的《橋梁史話》等,多角度論證了“梁”、“橋”更替的時代及動因。這種全方位的詞語訓釋,無論怎麽看,其所作所爲都有點像陸游的學詩名句“功夫在詩外”所説的意思,已經超越了純訓詁的範疇,展示出作者的學術視野之廣、掘發學理之深。論證需要推理,如果一個推理有豐富的證據,結論無疑會令人信服。


由此我想到學術研究中人們經常所謂的“小題大作”。是的,大題可以小做,小題可以大做,關鍵在怎麽去做。做得好,還是做得不好,全在於能否下真功夫、大功夫,不忘初心而始終堅持。我以爲,霍著之所以取得佳績,與其鍥而不舍,數十年如一日的學術堅守密切相關。我初識霍生玉是上世紀末。1997年我到湖南師範大學任教,記得第一次給本科生開《音韻學》的選修課,生玉是這門“令人生畏”課程的少數選課者之一。此後課前課後常有接觸,她的勤奮好學給我很深的印象。不久,生玉繼續讀研深造,畢業論文選擇作《荀子》與楊倞注的訓詁研究。應當説這就是她與《荀子》及楊注語詞研究結緣的開始。雖然碩士畢業之後參加工作,但無論多麽繁忙,研究的腳步從未停止,擴大閲讀,收集資料,一點一滴積累,孜孜不倦,一做就是十來年。2011年,她以優異成績考入復旦攻讀博士學位。此時,十多年所積累之優勢盡顯,其《荀子》語詞的研究得到長足的進展,從最初一個個詞語的考釋,發展到現在俯瞰千年的演變軌迹,終於登上了又一新的臺階。走筆至此,我良多感慨。其所經歷,屈指算來,二十有餘年矣。鄭板橋詠岩竹詩有云:“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霍著從酝釀到逐步實施到成書出版,其立意之堅、耗時之久、用力之勤、經歷之曲折,雖然算不上“千磨萬擊”,但用“咬定青山”數字來形容,還是貼切的。二十年的堅持,二十年的辛勤,奉上這部著作,難道不是堅韌不拔的“岩竹”精神的真實寫照?


我爲霍著叫好,我贊揚這種數十年如一日的堅守。


不久前,欣聞生玉申請國家社科項目《〈毛詩〉古注中的語詞替换與漢語詞彙演變的研究》獲得成功。看新的設計框架,格局尤爲恢閎,周文、漢故、唐疏、宋傳,四點一線,雄視兩千餘年。毫無疑問,這又是一次饒有意義的精準出擊。我期待着捷報飛傳的一天!


劉曉南

2019年2月


後    記

這本小書是在我的博士學位論文的基礎上修改而成的。2011年秋,我來到了復旦校園重温學生時光。對我來説,這是極爲難得的機會,是先師吴金華向我敞開了這扇大門。世上有兩種恩情是永遠也報答不了的:一是養育之恩,一是知遇之恩。父母的養育之恩自不必説,然此乃上天注定;而知遇之恩,卻是芸芸衆生、茫茫人海之中的幸運相會。引用一句流行歌詞所説,這是“我在佛前苦苦求了幾千年”都求不來的際遇,是先生把這彌足珍貴的機會賜予了我!


吴先生讓我感受到了什麽是嚴謹不苟的治學態度、什麽是平易親和的處世風格。先生花了整整一學期的時間專門爲我講授《荀子》和楊倞注,他説:“我和你一起來讀《荀子》,這學期的課就是專爲你一人開設的。”先生常教導我説:“古文獻整理和古漢語研究要密切結合,古文獻整理與古漢語研究須兼治。”是先生爲我開啟了詞彙學、文獻學研究的門徑,也爲我敲定了“《荀子》和楊注詞彙研究”這一選題。俗話説“一日爲師,終生爲父”,先生之恩,雖不同於父母養育之恩,但在學術生涯上,卻也是恩同再造。無奈人生如夢,轉瞬雲烟,我總覺得先生年富力强、活力旺盛,可是,天不假年,2013年6月2日凌晨,先生卻溘然長逝!泰山其頽,哲人其萎,痛矣傷嗟!先生的音容笑貌歷歷在目,先生的教言至今縈繞耳畔。先生的真、先生的善、先生的美,永遠留在我心裏。我只能以潛心學術、專注於文,作爲對先生永遠的憶念!


不幸之中萬幸的是,在痛失吴師之後,我有幸投入了劉曉南老師門下。其實,早在十幾年前在湖南師範大學讀本科期間,我就已經聆聽到劉老師的授課,繼而三年碩士期間,劉老師的《音韻學》課程我也是追隨始終。不知是不是一切在冥冥之中都早已注定,十五年後,我最終還是輾轉投到了劉老師門下。劉老師對學生的極度負責、良苦用心,讓人感動!可以説,我的學位論文的全部寫作過程,都是在劉老師的悉心指導下完成的。劉老師不厭其煩地多次爲我批閲論文,從文章布局到章節標題,從觀點立意到遣詞造句,從最初的研究思路到今天書稿即將付梓時爲我撰序,每一字、每一句,無不凝聚着劉老師的心血!


在論文送審、答辯和書稿修訂過程中,我有幸得到了許多前輩學者的鼓勵與指教,他們是魯國堯、汪少華、黄笑山、陳廣宏、鄭利華、汪維輝、華學誠、李運富等先生,謹向上述各位先生致以誠摯的謝意!在滬求學期間,我還要感謝復旦大學古籍所的蘇杰老師、季忠平老師,他們對我的論文提出了修改建議,季老師更是慷慨惠賜了自己收藏的寶貴資料。還有何淩霞老師,我倆年齡相仿,見面總有説不完的話。與何老師的友誼,是我異地求學生活中的温暖和慰藉。


從復旦畢業已經三年有餘。三年來,我對學位論文作了較大修改,全書由原來的四章變成了現在的七章,將原第三章第三節“楊倞注複音詞構詞的語義理據探究”獨立爲第五章,新增了第四章“楊倞注複音詞衍生的語用目的分析”、第七章“楊倞注研究與《荀子》整理”這樣,第四、第五章的内容就分别從語用和語義兩個層面對《荀子》到楊注詞彙雙音化現象進行了理論層面的探討;新增的第七章和原有的第六章則分别從《荀子》楊倞注對《漢語大詞典》的補正和對《荀子》整理的考辨這兩個方面的應用價值進行了闡述。做這樣的結構調整和内容增補,凸顯了本書立足於注釋文體研究詞彙史的獨特視角,也更有利於達成本書旨在爲漢語詞彙演變研究提供注釋文體方面的資料和依據的研究目標。再加上第六、第七章對楊倞注在辭書編修和古籍整理方面應用價值的闡述,就使得本書内容形成了一個由對專書語言現象做客觀描寫和歸納,到基於語言現象做理論分析,再到將理論用於實踐研究的科學、完整的篇章結構。此外,在具體内容上也做了不少修正和完善,如第二章“單音詞:更替與演變”下“梁/橋”條,在增補了新的材料、對某些環節重新作了考證之後,已刊於《中國語文》(2016年第2期),“盗、窃/偷”條在結構和内容上都做了大幅改动,也已在《勵耘語言學刊》(2016年第3期)刊出。由於這兩節是本書稿的有機組成部分,故仍然收入本書之中。


就在書稿修訂過程中,我有幸以“《毛詩》古注中的語詞替换與漢語詞彙演變的研究”爲題獲得了2018年度國家社科基金資助。雖然國家社科項目與本書稿的研究對象不同,但二者都是立足於古籍母本與其後世注文的詞彙比較所開展的詞彙演變研究,研究思路和方法一脈相承。而且,國家社科項目的獲准立項,一方面更堅定了我立足於注釋材料研究詞彙史的信心,從而放心大膽對本書稿作深入修改;另一方面也爲本書稿的最終完成提供了經費支持。


飲水思源。此時此刻,我也想起了我的碩士導師陳建初教授。在我還只是一個懵懂無知的年少學生的時候,是陳老師領我進入了漢語史研究的大門。我初學寫作漢語史論文時,手足無措,完全不得要領,是陳老師手把手地教我寫作,耐心給我指導,我一直記得老師給我看過的論文稿子上那密密麻麻的紅色批注!陳老師的認真嚴謹,讓我深深體會到了漢語史研究“無一字無來處”的樸學作風!


我尤其要感謝我先生,他總是毫不猶豫地支持我的一切選擇。十幾年來,他像嚴師般督促我的惰性,像兄長般包容我的任性,像朋友般傾聽我的煩惱。在我論文寫作和書稿修訂陷於停滯時鼓勵我振作;在我離家求學的日子裏,獨自承擔了撫養和教育兒子的重任。如果没有他這個堅强後盾的大力支持和無條件付出,我要在學術道路上走到今天,是絶對無法想象的。


本書的出版得到了江蘇師範大學文學院的大力支持和資助,沙先一院長和張仲謀教授給本書提出了寶貴的修改意見。正是在他們的關心和幫助下,本書才得以順利出版。本書還承上海古籍出版社姚明輝博士認真審定和評閲。姚明輝編輯的高度責任心和極度嚴謹的作風,令人感動!在此一併致謝!


微刊小編:酒紅卡布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