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闻丨讲座三则

思勉人文讲座第481讲


主题:说觚爵(On Gu and Jue)

主讲:严志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主持:王进锋(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

时间:2019年10月18日(星期五)09:00

地点: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人文楼5303学术报告厅

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

觚、爵是先秦时期的名物器用礼俗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但是觚、爵的称名问题因近年的新发现而异见纷呈。本讲结合考古发现、铜器铭文与传世文献对觚、爵、瓒的形制、称名、器用及流传诸问题提出见解。


主讲人简介

严志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商周考古研究室副主任。主要进行商周考古与古文字研究,发表论文70多篇、论著8部。曾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第二届全球华人国学成果奖、第五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



思勉人文讲座第482讲


主题:从玉门花海木觚谈西汉政治的理想(On the Inscription of the Wood Gu Discovered in Huahai Town and Political Ideal of Western Han Dynasty)

主讲:董珊(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

主持:王进锋(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

时间:2019年10月18日(星期五)15:30

地点: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人文楼5303学术报告厅

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

1977年在甘肅发现的玉门花海木觚,内容是皇帝遗诏和戍卒书信的抄本,已有很多著录与研究。本讲座对木觚文字重做校释,纠正前人谬误多所,对遗诏的年代重做判断,由此出发,并结合相关的传世文献,讨论西汉时代(特别是西汉前期)有着怎样的政治理想。讲座学术性强,处于简帛研究和秦汉史研究的学术前沿,内容皆前人所未发,具有创新性。


主讲人简介


董珊,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致力于用语文学的方法研究出土文献,发掘出土文献在研究先秦两汉历史和考古学方面的价值。在殷周甲骨学、西周金文、战国文字与简帛学方面,均有著述。近年提倡研究早期中国的长时段的整体历史,在纪年法、国族名称沿革、氏族制度、战国度量衡等方面皆有长文论述。尤其注意早期中国思想史方面的研究,在数术与占卜、新医学史等领域有所开拓。




主题:从师永盂、裘卫器铭文看西周中期王官运行机制

主讲:刘源

时间:2019年10月18日(星期五)10:00

地点: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人文楼5303室

西周中期,贵族社会形态与文化制度较早期有了较大变化,王朝行政运作也发生较大变化。师永盂和裘卫器等重要铭文,较清晰地记载了当时王官行政操作的具体过程,是十分珍贵的史料,但学界解读还存在分歧,有必要进一步分析与阐释,以便客观揭示西周王朝的政治机制。


主讲人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甲骨文、殷商史与西周史。在甲骨分期、甲骨文例、商周社会形态与政体、商周文化传统等领域有较多贡献,出版《商周祭祖礼研究》《甲骨学殷商史研究》等专著。主要学术思想:商周社会为贵族宗法社会,贵族宗子是社会骨干;商周文化演进过程中,西周早期继承殷代制度,至中期才逐渐形成新的礼乐制度。


信息来源:“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华东师大历史学系”微信公众号

微刊小编:酒红卡布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