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燎原!他将革命的红色火种从上海大学带到了南阳
关注上海大学及时掌握权威信息,了解学校最新动态!
1922年,中国共产党创办的
第一所正规大学上海大学成立
“红色基因”根植于
每一位上大师生的血脉之中
2022年,是上海大学的
“传扬之年、迎评之年、笃行之年”
传承红色基因 创建一流大学
百年初心 历久弥坚
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大学师生
为各地党团建设和革命事业
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今天,我们继续推出
“久久溯源 百年传承”系列
一起走进
南阳地区第一个党支部和杨士颖烈士
★
1926年5月
河南省南阳地区的第一个党支部
在南阳城南的刘宋营村诞生了
创建中共南阳第一支部的
是6位回乡的大学生
其中4位毕业于上海大学
他们是上海大学培养的优秀学子
优秀的共产党员:
杨士颖、刘友三、朱冠洲和刘协中
他们的名字在《中共南阳县历史》中
熠熠生辉,光辉灿烂!
今天让我们来认识其中的一位:杨士颖烈士
从上海大学走出的英雄烈士
杨士颖(1903-1931年),又名杨式颖,化名杨再我,1903年出生于南阳城南白河之滨的小梁庄村(今属河南省南阳市白河镇常庄行政村)一个地主家庭。
1921年,杨士颖不满父母安排的包办婚姻,毅然与同学刘实中、崔琮钧一起,赴上海浦东中学学习。1924年,杨士颖考入上海大学英国文学系,在此,杨士颖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进步很快,同年,在上海大学加入中国共产党。此间,他常为河南青年协社上海支社撰稿,宣传革命理论,并主办小报、编写小册子,寄往河南青年协社,对河南青年学生运动产生了一定影响。
1922年10月23日成立的上海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正规大学,以“养成建国之才,促进文化事业”为办学宗旨,是上海第一个建立党支部的大学。陈独秀曾推动支持上海大学的建设,李大钊多次到上海大学演讲,传道授业。在李大钊的推荐下,共产党人邓中夏任总务长,瞿秋白任教务长,早期的共产党人蔡和森、李汉俊、恽代英、陈望道、施存统等为代表的“红色教授”在校积极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使上海大学成为革命青年向往的“东南革命最高学府”、五卅运动的策源地。
这所红色学府培养了大批革命青年以及各领域的人才,为全国各地早期党组织的建设播撒革命火种,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先进文化知识的重要阵地。大批上大青年学生从这里走出,在党领导下的全国青年运动中发挥重要作用。杨士颖就是上海大学培养出的早期的共产党员,他就是从上海大学出发走上革命征程的。
创建南阳地区第一个党支部
1926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的中央特别会议,指出“党在现时政治上的主要职责是各方面准备广东政府的北伐”,上海党组织遂派正在上海大学上学的中共党员杨士颖回到河南开展工作。杨士颖首先到了开封,找到在中州学院任教的同乡、毕业于上海大学的中共党员刘友三和朱冠洲,通过他们和豫陕区委取得了联系,为迎接和支援北伐军做准备,豫陕区委随即派刘友三、杨士颖、朱冠洲三人即刻回到家乡开展工作。返回南阳后,他们以不同职业作掩护积极开展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考验,经杨士颖、刘友三介绍,首先发展杨士颖的同学刘实中入党。
中共南阳第一支部旧址“星火燎原”火炬石碑
为积极开展党的活动,1926年5月下旬的一天,杨士颖、刘友三、朱冠洲一同来到南阳城南刘宋营村刘实中家里,共同学习《共产党宣言》,成立中共南阳支部委员会,书记刘友三,委员杨士颖、朱冠洲、刘实中,杨士颖分管青运工作。至此,南阳地区第一个党支部诞生了。
中共南阳支部成立后,为了尽快打开局面,党支部决定从办学入手开展工作,他们先后办起了平民学校和农民夜校,组织贫苦农民学习文化,向他们宣传革命道理。根据中共南阳支部的研究意见,刘实中和杨士颖还对农民自发武装组织“红枪会”做了教育引导工作,让他们更加靠近和信任中共支部。为了扩大中共支部的影响,杨士颖、刘实中组织发动群众向建国军抗粮,保护群众利益,扩大了共产党的影响,更加得到群众信任,为以后深入开展群众运动创造了条件。
中共南阳第一支部的建立,犹如星火燎原,给黑暗中的南阳人民带来了光明与希望,从此,南阳党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中共南阳支部的成立,为后来中共南阳特支、中共南阳特委及中共南阳县委的建立,奠定了良好基础,在中国共产党南阳历史中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中共南阳第一支部旧址纪念碑
当时支部决定工作的重点是:以工农为基础,以刘宋营为基点,吸收青年知识分子参加,尽快发展壮大党的组织。他们开办平民学校和农民夜校,动员附近村民入学,向青年学生讲授文化知识,秘密宣传革命道理。杨士颖经常深入农户访贫问苦,号召大家起来改变自己受剥削受压迫的苦难命运。
正值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为便于开展工作,杨士颖和刘友三、刘福僧、刘实中以国民党员身份被选为国民党南阳县党部委员,杨士颖还兼任驻宛部队建国军的宣传处科长。此间,他曾多次参加学校师生集会,发表演说,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并给南阳省立五中师生讲社会发展史。同学们深受教育,为该校党组织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参加北伐 血战长堤
1927年3月,根据中共豫区执行委员会的指示,杨士颖同中共南阳支部成员刘实中、刘福僧、刘友三、刘协中同去武汉参加北伐,在武汉见到中共地下党员朱冠洲,经朱介绍由中共两湖区委安排到北伐军第四军政治处作宣传工作(政治处主任廖乾五是中共党员)。不久,杨士颖随军北伐,经驻马店、上蔡、临颖等地,身经数十战。至5月击败奉军,攻占开封。7月,北伐军回师武汉。8月,他到第二方面军军官教导团工作。该团在九江整编后,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教导团,团长叶剑英率领全团官兵开赴广州。1927年12月11日,杨士颖随该团参加了广州起义。在广州起义中,杨士颖血战长堤,英勇杀敌,展现出共产党员的大无畏气概。
中共南阳第一支部旧址正门
在参加广州起义前,杨士颖写信给刘友三、刘福僧、刘协中、刘实中,信中说:“即日我们准备有一大行动,你们可能会在报上看到。如果以后我不再去信,这就是最后一次给你们写信了。严冬过去就是春天,万望诸兄多加保重,身体健康平安。”由此可见,杨士颖有着坚定的革命信念和视死如归的献身精神。广州起义失败后,杨士颖随部队转移到花县坚持斗争。此间,根据党的指示,杨士颖化名杨再我,以商客身份作掩护,从事地下工作。由于活动频繁,1931年夏,杨士颖被广州绥靖公署逮捕,羁押数月,坚贞不屈。同年秋,被国民党广东省政府主席陈济棠下令杀害,时年28岁。建国后,被原中共南阳县委追认为革命烈士。
从1921年来上海读书,到1926年服从组织安排从上海大学出发回家乡开展党的活动,再到1931年在广州就义,短短十年,杨士颖走过了他一生光辉灿烂的历程!如今杨士颖烈士已被上海大学档案馆收录到《上海大学著名校友名录》里,这是对烈士最好的纪念和慰藉。
杨士颖烈士是创建中共南阳第一支部的第一人。杨士颖对中共南阳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对学生、农民运动的兴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南阳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有他播下的革命火种,在卧龙岗下和白河两岸有他留下的闪光足迹。他英年早逝,奉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的名字,在中国共产党南阳历史里熠熠生辉,他为南阳党的事业树立了不朽的丰碑!
纵观杨士颖的革命一生,他在上海大学求学时间虽短,却深受这所红色学府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浸润,成为上海大学(1922-1927)走出来的英雄烈士之一。2022年是上海大学建校100周年,让我们铭记上海大学的优秀学子、中共南阳历史的先驱——杨士颖烈士!
溯源初心恰风华
百年传承再出发
点燃红色火种
凝聚磅礴奋进力量
纪念上海大学建校100周年!
【上海大学融媒体中心】
作者:张雪、吴晓红、王鹏远、刘爽
作者单位:中建东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华东)
编辑:吴沁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