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这位上大博士生传承创新非遗之美!
关注上海大学及时掌握权威信息,了解学校最新动态!
为深入挖掘和宣传表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全社会营造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经学校推荐、专家评议、公开公示等环节,近日,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上海市教委共推选出“2021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10名,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刁秋宇获此殊荣。
学以致用,她用时尚赋能非遗传承
不忘初心,她用非遗助力脱贫攻坚
美美与共,她用美育启润文化心灵
传承创新非遗之美,筑梦奋进红色青春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
这位上大博士的追梦之旅
人物介绍
刁秋宇,女,汉族,中共党员,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2019级设计学博士,致力于研究非遗传承和创新设计。担任博士研究生党支部宣传委员、班长等职务。曾获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全国一等奖、第七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上海市二等奖、上海大学研究生校长奖学金、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等荣誉。
学以致用:时尚赋能非遗传承
提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或许很多人会想到老师傅、老工匠,很少有人会将“90后”和“非遗”联系在一起。在上海,有一位设计学博士,用青年人自己的方式,努力地盘活非遗,为历史的传承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自入学以来,刁秋宇践行非遗传承与扶贫攻坚,积极推动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非遗能够融入现代生活、体现当代价值,拓宽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以实际行动践行非遗传承、助力脱贫攻坚、参与美育教育。
在刁秋宇看来,设计与非遗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学以致用。她积极投身于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办、上海大学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教学班项目。
在研习培训班上,刁秋宇不仅是一名设计师,更是一名非遗研究者。她用所学让传统非遗“活”起来、“潮”起来、“动”起来,通过非遗研培教学+设计师、+时尚品牌、+老字号等多元路径赋能传统非遗,让非遗走进生活的同时,也为当地经济创收。刁秋宇与上海哈尔滨食品厂和贵州赤水竹编合作,设计了联名款“竹报平安”礼盒篮,把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相融合,带动产品销量,从而使赤水编织农民增收。
上海老字号上海哈尔滨食品厂×赤水竹编
“竹报”平安礼盒篮设计
作为一名非遗研究者,需要不断积累文化理论基础,在学习中摸索非遗传统工艺的实践路径。近年来,刁秋宇不断阅读学科内的相关著作以及前沿的文献资料,密切关注行业发展的动态和非遗保护的趋势,在《民族艺术研究》《上海艺术评论》《上海工艺美术》等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参与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非遗与老字号跨界创新设计——上海特色精准扶贫模式研究》等。刁秋宇用实际行动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古老的非遗传统技艺融入现代生活。
筑梦青春:非遗助力脱贫攻坚
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的一件大事。近年来,国家先后设立了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和传统工艺工作站,探索出一条非遗扶贫的道路。
参与“非遗研培创新助力精准扶贫行动”项目,作为设计师参与青海果洛研培班、赤水竹编研培班等
“作为一名青年党员,能够用自己绵薄之力参与脱贫攻坚,是我一生宝贵的财富。”刁秋宇这样说道。在导师章莉莉的带领下,为贫困地区非遗项目提供更加多元的社会创意资源,她将设计学专业所学,投入到多个非遗扶贫就业工作坊和传统工艺工作站中,为非遗脱贫提供创意设计。一年多来,青海果洛、四川阿坝、贵州赤水、新疆喀什等四个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传统艺人将古老手工艺技术带到上海,刁秋宇和她的团队利用所学,将上海最新、最时尚的设计、思维和理念带给传统手工艺人,创新非遗文化产品,让贫困地区农民将创新后的手工艺产品卖出去,从而实现脱贫。她说“能以这种方式帮到他们,我感到很自豪。”
第六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以“全面小康非遗同行”为主题,作为上海大学团队一员参与博览会第三板块“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展”的策展设计工作
展览会和学科竞赛是宣传推广非遗产品的重要渠道。刁秋宇与团队积极参加并策划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百年百艺 薪火相传”上海传统工艺邀请展等,通过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展的策展让更多人了解非遗、了解非遗产品。此外,她带队参与“挑战杯”和互联网+大赛,《助力精准扶贫,筑梦红色青春——红色学府非遗“联璧计划”》获“挑战杯”红色专项一等奖。借助学校多学科资源,成立非遗活化平台“火花实验室”,推动非遗走向市场,助力非遗活态传承。
带领团队参加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一等奖”《助力精准扶贫,筑梦红色青春——红色学府非遗“联璧计划”》
美美与共:非遗美学推广美育传播
作为一名专攻非遗传承和设计的博士研究生,刁秋宇在日常研究中常常在思考,如何在非遗艺术的提炼、转化和融合上下功夫,让公众,尤其是广大青年学生对非遗有所了解,并由此去了解中华文化变迁、触摸中华文化脉络、汲取中华文化精髓。刁秋宇认为培养大中小学生的文化自信,加强非遗传统文化进校园,是新时代美育教育的重点。
参与2022年度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项目“江南客厅——长三角传统工艺生活美学设计展”学术研究、策展工作
学校美育教育离不开美育课程,刁秋宇在2020年参与设计了“24节气非遗美育课程”体系建设。该课程以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名录的二十四节气为基础,整合了中国50项传统工艺和民俗活动的美育课程。这门课程不仅将非遗与手工艺相融合,其背后还透露着设计的“温度”。该课程已与上海教育出版社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于2022年编写系列教材出版。
参与2020年上海国际手造博览会,在哔哩哔哩平台进行直播
让更多的年轻人和自己一样喜欢非遗,传承并保护非遗,这也是刁秋宇一直以来的梦想。她借助哔哩哔哩成立自媒体平台,旨在传播非遗文化,科普非遗知识,全程直播了2020年上海国际手造博览会。她还参与拍摄教育部“我和我的学校”微视频,作为主角讲述自己通过传承非遗文化筑梦红色青春的故事。通过上大悉尼工商学院线上网课,她为留学生及海外华人教授非遗相关内容,辅助相关商业计划书撰写等。通过美美与共的非遗美育教育,让传统文化成为年轻人的国潮,让更多人了解非遗之美,了解中华文化。
策展并参与“百年百艺 薪火相传”上海传统工艺邀请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这也是时代赋予每一位传统文化守护者的使命。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作为百年上大红色基因的传承人,刁秋宇将不负祖国赋予青年人的使命,不负红色学府赋予上大人的寄托,传承创新非遗之美,不断坚定文化自信,让非遗展现出恒久魅力,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时代风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青春贡献!
【上海大学融媒体中心】
来源: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
图片由受访人提供
编辑:刘瑾
责编:周婷南
往期推荐
点个“赞”和“在看”,一起为上大人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