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怀使命,是这位老师的心之所向!
关注上海大学及时掌握权威信息,了解学校最新动态!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郑涵教授在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22级新生开学典礼致辞中援引的北宋思想家张载的名言,既是对同学们的勉励,也是他心向往之的境界。
人物介绍
郑涵,现任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带头人、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站长、第二、三届国务院学位办-教育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全国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2015-2018年,作为重要牵头人之一,参与筹建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上海大学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曾获得王宽诚育才奖、上海大学“我心目中的好导师”、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卓越贡献奖”、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华东地区古籍优秀图书一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二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著作类三等奖、国家哲社基金项目优等等荣誉。
1998年9月,郑涵开始了他在上海大学的任教生涯。从影视学院教授,到博士生导师,再到上海大学影视学院主持工作副院长,继而回归教书岗位,他一直初心不改,致力于推动新闻传播专业学科的发展。为此,他积极助力学院引进专业教师,优化师资结构,提携后学,为青年教师搭建创新发展平台。在学科建设上,他以不懈努力,倾情奉献,交出了一份令人称赞的答卷。
面向专业前沿,增强实务水平
“初到上大的时候,我发现,专业实务型师资相当缺乏,学术型与专业型师资结构不甚合理。作为实务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与新闻专业实务相关的课程需要业界具有丰富经验的导师来上课教授,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采编能力。”郑涵说道。
正是因为心中有理想、有抱负,郑涵向时任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常务副院长的金冠军教授建议,应该适度增加专业实务型教师,逐步形成合理的师资结构。与此同时,要相应调整课程体系,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更注重新闻学与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的实务能力训练。为此,学院引进了具有丰富业界经验的教师,诸如黄建新、陶建杰、周叶飞、汪洋、虞国芳等老师。2013年以来,学院还入选国家“新闻传播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同学们的专业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以“学”促“术”,严师出高徒
于学术研究而言,一旦脱离了“学”,“术”也是不可能提高的,大量文献阅读是从事科学研究或论文写作的前期阶段和必要储备。郑涵教授在授课时发现,不少同学文献阅读量较少,缺乏“问题”意识,发现与解决问题的素养亟待提升。为此,他鼓励学生扩大文献阅读量,增加阅读深度;授课时以经典文献为主,辅之以前沿文献,注重学术研讨。
郑涵教授的授课方式也很有特点。十周的课程中,第一周采取全程讲授的方式;其后,同学分组上台进行主题演讲,选题和参考文献他会提前给出,其他小组须轮流提问,参与讨论,期间,教师引导并予以点评。郑涵期望通过扎实的阅读和思考,切实锤炼并提高同学们的问题意识。
正所谓“严师出高徒”,郑涵教授对学生也要求颇高。他认为,同学每天上课、文献阅读、专业作业时间应达到14-15小时,周末也不该懈怠,节假日大部分时间也应该用于学习与专业实践。他认为,只有秉持使命,满怀激情,孜孜以求,锲而不舍,才能够成就卓越。这种高标准、严要求不仅使学生学习了扎实的专业知识,更提升了他们的学术研究水平。
对待学生,郑涵教授强调因材施教。由于每个学生的人生目标、学习潜力和兴趣爱好有所不同,郑涵会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耐心指导。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他会有更严格的要求和更高的标准。对于一些基础比较薄弱、学习能力相对不足的学生来说,耐心的指导则尤为重要,他会尽可能地疏导他们的压力,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郑涵指导的多位硕士研究生中,有的继续攻读本学科国内外博士学位,有的学生的学位论文获评省级优秀毕业论文,这与他的悉心培养和指导是分不开的。
铸造学科优势特色
践行高水平上大战略
任教以来,郑涵先后主承担国家、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十余项,出版著作(含主编)十多部,发表重要影响力论文五十余篇。
问及如何平衡学术与工作的关系,郑涵教授则表示,两者殊途同归,为的是促进教学科研工作。如果没有其他工作,郑涵每天阅读时间达10多小时,以此增进知识、深化思考、拓宽思路。作为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科的带头人,郑涵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引领,与同仁一起努力实现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科转型发展,构建面向新时代、面向新技术革命、面向全球化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闻传播学科,突出优势特色、优化学科布局、持续完善跨学科交叉融合。
作为一位多能型“斜杠”老师,郑涵教授的简历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这一段:若干年前作为重要牵头人,成功筹建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上海大学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对此,郑涵教授很是谦虚。他说,当时作为一名学院行政负责人,对学科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进而促进学科发展和教育改革,自己责无旁贷。
作为一名学者,郑涵教授将自己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他坚持不懈地将国家需求作为攻关方向,为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科走在前而努力。
对于“上大精神”,郑涵教授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说,上大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大革命时期,到新中国,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始终走在历史最前沿,不断引领时代潮流。祈望上大在新的百年“赶考”路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赓续优良传统,继续坚持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持续再创辉煌,努力攀登世界教育科技创新的至高点。
青年寄语
希望广大青年立德树人,以学术为志业,秉持使命,恪尽职守,立足前沿,做好本职工作,成就勤奋、乐趣、品味,身心健康!
记者手记
我在郑涵老师身上,看到了学者的责任与担当。他劝诫自己的学生多读书多做事,每天上课、作业、阅读时间要达到十多个小时,而他自己更是身体力行。感谢郑涵老师为我上的这节课,希望广大青年都跳出“身边的小小的悲欢”,以奋斗之行动终结“摆烂”心态,争做新时代最美奋斗青年,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的奋斗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上海大学融媒体中心】
来源:党委教师工作部、新闻传播学院
图片由受访人提供
采写:徐辰凡
责编:周婷南
往期推荐
话赶超 更笃行丨再出发!上海大学文信学院交上这份高质量发展答卷
点个“赞”和“在看”,我在上海大学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