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入门到热爱!和这位上大老师一起探索浪漫的法语世界

请收藏 上海大学 2023-06-11

是见解独到、学风严谨的老师

也是文笔简洁、风格鲜明的译者

奋楫笃行 臻于至善

行而不辍 履践致远

她是上海大学中欧工程技术学院的

刘芳菲老师






刘芳菲,法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研究方向为法国文学。入校至今在中欧工程技术学院担任法语教师一职,目前兼任中欧学院直属党总支委员、教工党支部书记。2013-2014年前往法国圣埃蒂安高等艺术与设计学院进行为期一年的访学进修。译著有《塞尚书信集》《世界环游记》,编著有《法语E-mail书写法》。





从法语学生到三尺讲台


由于高中时对语言学习产生了浓厚兴趣,刘芳菲老师在高考时就填报了不少外语类专业。刘老师觉得,法语是一种非常优美的语言。她还记得,在都德的《最后一课》里有着这样一句话,“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她经常告诉自己的学生,法语是很流畅的语言,也有人说法语非常适合对朋友说话,既柔和又生动。



攻读完硕士学位后,刘芳菲选择留在上海发展。那时恰逢上海大学招聘法语教师,并且她有两位学姐也在上海大学任职。经过应聘、考核及面试,刘老师与上大的缘分便悄然开始了。2008年7月,她进入上海大学任职,2011-2017年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攻读在职博士学位。东流逝水,叶落纷纷,一晃过去了十多年。这些年,刘芳菲老师与上海大学一同成长,对学校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她觉得在这里找到了家的感觉,和充满爱的教研团队一起共事特别有归属感。看着学校发展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好,刘老师笑称,“如果不努力加油,感觉自己的发展都快要跟不上学校的步伐了。”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学好一门语言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刘芳菲老师思考后说,“如果一定要给出答案的话,或许就是热爱。”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这份热爱也分外在动力和内在驱动,“外在的动力来说,比如你要去这个地方留学,你需要使用这门语言;内在的驱动则是喜欢语言本身,喜欢它的歌曲、电影、文化等等……这两方面如果能结合到一起那肯定是最好的。”在教学过程中,刘芳菲老师会对学生的专业学习进行严格要求,同时,也格外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她常对学生们说,法国的工程师教育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可以说,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光是一个技术人才,同时也是管理人才。而培养这些能力,就需要在实践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授之以渔,寓教于乐


在学习法语的初级阶段,刘老师会专门花费至少一个月的时间教语音,并要求学生在课下一定要多加练习。小舌音据称是法语学习的难点之一。为了让学生尽快掌握知识点,刘芳菲老师会将自己练习法语发音的方法分享给学生,她还会按着自己的声带给学生做示范,“法语里也是26个字母,但和英语的发音不一样。就拿小舌音来说,虽然法语中的写法与英语的r一样,但是读起来更像中文中‘喝水’的‘喝’,而且发音的时候,小舌会颤动。”

 


法语中的动词会因为主语不同、时态不同而发生相应变化,每个动词都有不同人称的动词变位,这是学生在学习法语时遇到的另一个难点,刘芳菲老师笑着说,“我会跟同学们说,拿个小本子,把所有新学的动词变位给抄几遍。我们还有专门的动词变位词典。”对于有些知识点,只能通过平时下足功夫不断深化记忆。“只有花时间认真记,没有捷径可走。”

 


如今,刘芳菲老师已有十多年的教龄了,但她仍在不断学习、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我们的教材一直在更新,所以我还是会有常学常新的感觉。比如我们今年又换了这本教材。”刘老师拿起身旁的一本教科书向记者展示,“现在我们要根据编排去补充合适的内容,感觉好像又重新学习了一遍。”平日里,刘老师也向身边的同事请教教学方式。她提到,交际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融入到更贴近生活的真实场景中,以此来帮助他们掌握句型语法、锻炼听说能力。而为了让学生在课程学习的压力中放松一下心情,刘芳菲也会时不时地给同学们分享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法语电影,比如《欢迎来北方》《小淘气尼古拉》等。


促进文化交流,做好沟通使者


回忆起在法国圣埃蒂安高等艺术与设计学院的访学进修,刘芳菲老师觉得那是一段奇妙的旅程。在法国的一年,她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仅在学术研究上更深入细致,也对法国的高等教育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还收获了丰富的生活和人文体验。


 

为了学习和吸收对外法语教学的经验,刘芳菲老师去旁听当地法语教师的课程,此外,她还特别强调了交际教学法,希望学生能把课堂上学到的词组或句子,立即运用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除了旁听课程,刘芳菲老师在课下常与法国当地的语言老师交流,向他们请教法语教学的方法,回国后,再把学习到的方法融入自己的课堂中。

 

中欧工程技术学院和法方有着众多合作。不少来华的法国学生会与学院学生共同开展一系列交流活动,如法国文化节和夏令营等。谈到如何做好文化交流时,刘芳菲老师说,“我希望培养的学生出去以后,能够讲好中国故事。”刘老师认为,要提高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并不简单。需要学习语言的同时学习好文化,对于法国的文化,如传统习俗,采取包容借鉴的心态去看待。另一方面,也要把我们自身优秀的中华文化传递给国外朋友,在交流过程当中互相了解、磨合文化差异,求同存异。



刘芳菲老师还分享了自己在学术研究上的心得体会,同时也给那些正在努力发展的青年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她觉得,做研究必须要有持之以恒的心态。一旦停滞,再重新开始就很困难。“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真的想要做研究,还是要坚持不懈地去做这件事。”刘芳菲老师想了想补充道,“哪怕是休息一段时间也可以,但是最好不要有太久的停滞,不然捡起来很难。”她表示,要想在自己的领域继续深耕,就必须要持之以恒。


【上海大学融媒体中心】

来源:党委教师工作部、中欧工程技术学院

文字:周文成

部分摄影:周婷南

责编:吴沁


往期推荐

集合!上大青年,向祖国报到!

出发,去童年!上大时光机启动啦!

5项特等奖,力捧“优胜杯”!上海大学“挑战杯”市赛再创新突破!


点个“赞”和“在看”,和上海大学一起加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