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美消费不“美丽”?这些陷阱要当心
纹眉、小气泡、玻尿酸、割双眼皮......
美容项目你做过多少?
在这个时代,
人人都有爱美之心。
大家也越来越愿意为美丽买单。
然而一些不法商家,
为经济利益所驱使,
肆意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引发众多消费投诉纠纷问题!
据广东省消委会统计,2021年至2022年第三季度,广东全省消委会共处理医疗美容类投诉3837件。其中,售后服务问题1258件,占32.27%;合同问题1200件,占31.27%;另外,虚假宣传、质量和价格问题投诉也较多,分别有449件、290件和240件。
综合分析来看,
当前医美行业投诉
主要集中在五大问题:
部分商家通过发布虚假广告、整容案例,以及虚构服务体验评价等方式,夸大美容产品或服务的效果,误导和欺骗消费者。一旦实际效果与承诺不符,便抓住消费者求美心切的心理,继续以各种理由诱导其购买更多产品和服务,以赚取更大利润。
部分医疗机构在缺乏执业资质的情况下,仍通过伪造证书、虚构荣誉称号等方式迷惑消费者,安排缺乏执业资格的工作人员为消费者服务,甚至以低价劣质产品冒充高价优质产品进行销售,导致产品和服务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威胁消费者健康安全。
部分商家模糊实际定价,通过低价、免费体验等价格诱导方式吸引消费者,随后再通过推销甚至胁迫等手段,让消费者购买高价产品和项目,同时还通过推荐网贷公司、隐瞒消费贷真相等手段,诱骗消费者进行网贷分期大额消费,让消费者承担高额利息和手续费。
部分商家对于药物种类、手术风险、后遗症等未提前予以明确说明,若消费者事后出现过敏红肿、身体不适等状况,便以个体差异、手术风险性等理由推脱责任,拒不承认自身过错,造成消费者身心损害,引发后续纠纷。
医美服务一旦操作不当,容易造成皮肤伤害、毁容甚至死亡等严重事故。在一些人身伤害事件中,消费者后续修复治疗产生高额医疗费用,商家却不积极履行赔偿责任,消费者只能先自行承担费用,再通过投诉、法律途径等进行索赔,维权周期漫长、难度大。
面对以上问题怎么办?!
以下这六点要记住啦!
消费者应树立科学、理性、健康的审美观念,在追求美丽的同时,积极调整心态,尽量避免受“容貌焦虑”“脸就是资本”“颜值即正义”等营销口号影响,理性看待医疗美容带来的效果。同时,应积极通过阅读、运动等多种方式丰富自身精神世界,崇尚自然、向上的健康美学。
医疗美容依靠手术、药物和医疗器械等方式,操作过程复杂性和风险性较高,并且因个人体质存在差异,有一定几率发生不良反应。对此,消费者应根据自身健康情况谨慎选择,切勿盲目跟风。同时,要通过合同形式将服务风险、双方责任义务等重要内容予以明确,切勿盲目相信商家口头承诺。
谨慎选择服务机构。接受医疗美容服务前,消费者可登录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http://www.nhc.gov.cn)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https://www.nmpa.gov.cn)等,对商家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师执业资格证书、药品和医疗器械等信息进行核实,确保机构、项目和人员合规规范,减少消费风险。
医疗美容是专业性、复杂性、风险性较高的消费领域。一些医疗美容机构为了逃避自身责任,往往不自觉与消费签订合同协议。针对这种情况,消费者要主动提出要求,通过合同协议与商家明确服务内容,约定售后方式,特别是对价格、风险、赔偿等问题进行规制,在签订了正规合同或协议后,才进行消费。
在服务开始前,消费者应留存商家广告、宣传单张等证据,以及自身接受项目服务前的照片,便于服务后进行对比。在就诊过程中,则需保留必要的证据,包括就诊记录、付费凭证、医疗美容前设计方案等就诊资料,防止发生消费纠纷时因缺少证据,而出现沟通困难、鉴定困难、维权无果等情况。
消费者选择医美服务,要先主动了解医疗美容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发生纠纷可先自行与商家协商,在与商家协商无法解决的情况下,可通过全国12315平台网站、当地消费者委员会或当地12345等渠道进行投诉,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 “紫外线蓝光消毒枪”火了!真的有用还是智商税?但是要注意……
更多消费维权资讯尽在消委君的手机网里面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