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0年9月20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祝亮平:家庭伦理道德与疾病的关系【三界】

不怨人 o不生病的智慧o 2020-09-19

      《家庭伦理道德与疾病的关系》三界 祝亮平

三界语录(一百九十六条)

先生的话,多因人因时因地而发。道理不同,深浅亦异,故于语录下面有的加了按语,略作说明。


1、三界性心身为人的来踪,天赋以性,地赋以命(曰心,此处心与命义通),父母生的身。
按:先生所讲的三界与宗教所讲的三界有所区别。性心身为三界,但先生有时说成“性命身”,因为人的心是活的,可以变化--“心为命根”。

2、人非三界不能生,身为物根,心为命根,性为德根。

3、人的天性纯阳,心半阴半阳,身为纯阴之体。(此阴阳非生理上的阴阳,盖指性理而言)

4、好包屈的伤心,不包屈保气保命;好后悔的伤性,不后悔保性保福;好怨人的伤身,不怨人保精保身。
按:保命的“命”字指做人的本分而言,如儿子、丈夫等等。先生说“命者名也”即是此意。“精”是精气。

5、人们就知道人世上有个身我,而不知道在天有个性我,在地有个命我。性化了,在天之性我,便得天爵,道理明了,在地的命我,可以得位。所以一个人实有三身,可惜人都不知道呢。

6、三世因果,性是一世为前因,心是一世为来因,身是一世为现在。
按:人的气禀性,除了父母的遗传和环境的熏陶之外,更重要的是来自宿世的业因,所以说“性是一世为前因”。人的心,每一个细小的念头,如贪心、妄念、憎恨等等,都可以种未来之因,条件成熟了,便可结果,“心是一世为来因”,就是此意。身为父母所生,是最现实的东西,当前所受的,所做的,都可体现出过去世的因,并引出未来世的果,三世因果竟集于今世之身,所以说,“身是一世为现在。”

7、道就是命,德就是性,道德就是性命的根源,哪一条道不会,哪一种苦不能了。
按:哪一条道不会,即指在伦常中,哪一个角色没会当,必然产生一些怨气,岂能不苦恼。

8、命像灯火似的,性像灯罩似的,灯火必加上罩才能亮,人修命了,更得养性,才能灵。
按:一个人做了许多好事,但脾气不好,大家不佩服,不能放光。所以必须养性、化性,才能存德,才有灵光。

9、性清无脾气,心清无私欲,身清无嗜好。

10、有德性的人,性量必大,性是命的根,性量大其命必大。

11、人的命都是好命,只因性不好,才把命闹坏了,所以我教人去习性,化禀性,圆满天性。

12、性是根,命是果,扎下根才能结果。人不依照命(名份)去行,不但不能结果,而且连根烂了。

13、众人是天,所以众人宾服了,就长天命。

14、去习性,化禀性,圆满天性。

15、习性为禀性之根,习性不去,禀性绝不能化。

16、存道心,死人心。(人心指私心,贪心,损人利己之心。)

17、心着于物的烦恼就生,着于道的神气就生。

18、人与人不和,是因为有“心”,心是个小人啊。

19、以天性为主的人,和世人都能合性,因为天性是大公无我的,是人人所共有的。

20、三教也就是三界,也就是三魂。儒教由立命上起,道教由炼身上起,佛教由养性上起。

21、禀性是人间的苦恼,习性是物欲所绕。

22、前生的习性就是今生的禀性,今生的习性就是来生的禀性。(习性是禀性的根)

23、禀性足,德性就亏;德性足禀性就消。

24、心中常存他人的好处,便是存阳,常存他人的短处,便是存阴,不可不分别清楚。

25、以情相恋的,都是冤缠鬼。

26、“万物皆备于我”,是万物的道都存在我心里。

27、人有个身子,不过借着他去锻炼个人的性命,使之会合。(圆满天性与天命,自然会合)

28、身子是个受罪的东西,人偏要看重了他,不但活着娇贵他,死后还用金玉殉葬,为的保存他的身体,终于闹成挖坟盗墓等事,真是多么愚呀?

29、性是天赋的,命是地给的,身是人间的父母生的,这是就来处上说的,赶到用时,性仍是天,心(命)是人间,身是胎生之物,所以就是“因果”了。
按:心是存道理的,为人处事,尽伦立命,都是由心来支配,故曰“心(命)是人间”。过去的因,现在的果,都是由身来承受;功德的建立,罪业的积累,也是由身来造作,故曰身是“因果”。

30、性存天理,心存道理,身存情理。

31、知足才能落底,知足才能得道,这是得道的要诀。

32、性存天理为天,心存道理为地,身存情理为人。若只用道理情理,就不能与天合。天地和人不分家,而人偏要和天地分家,那又怎好呢?

33、众人的心就是天心,能合众人的心就是合天心。

34、天理,没有人我的分别。

35、天理得定,道理得重,情理得轻。
按:人我一体,大公无私,是思想行为的最高道德标准,是为天理,所以为人要定在“天理”上;然而必须从现实出发,你当前在家庭和社会上是个什么角色 ,必须将你所担的责任和义务完成好,这是应尽之道,所以说“道理得重”;至于人际关系中的人情虚礼的应酬,适可而止,不可过分,所以“情理得轻”。

36、善人不怨人,怨人便是恶人;贤人不生气,生气便是愚人;富人不占便宜,占便宜是穷人;贵人不动禀性,动禀性便是贱人。

37、性与天命合,心与宿命合,身与阴命合。

38、修德性是长天命,学习技艺,多积钱财,都是长宿命,争贪长阴命。善用宿命的常知足,能消阴命,不会用的长阴命,只有长天命是一定可以消阴命。

39、脾气就是阴命,心理和知识都是宿命,义气就是天命。先把这三界分清,然后再推转五行。

40、有大容量,天命才能永久。

41、众人不服,就把天命丢了。得着命的准乐。

42、贪就是苦,争就是罪,搅就是孽。

43、命者名也,有什么名分,就行什么道,让众人佩服了,就是长天命。

44、会当人的聚万灵,不会当人的散万灵。
按:人当真了,众人佩服了,自然增阳光,聚阳气。没会当人的,众人不服气,自己生气上火,自然散阳光,增阴气。

45、不能立身,焉能立命,不能立命,焉能立德。

46、人有性归命的,有命归性的,命者名也。不任自己的禀性,而体会自己的名位,安分行事,始终如一,这叫作性归命的;不体会自己的名位,而拿禀性去做事,作辍无定,喜怒无常,这叫作命归性的。例如大舜的父母,想法陷害他,他终是尽孝,不动禀性,正是性归命了。

47、性归命,是看归的哪个命,归阴命是坏的,归宿命是假的,归天命是真的。

48、以公款(包括善款)济一己之私,是德中之贼,德中之贼罪更大。

49、私用公款和善款留给儿孙,等于给儿孙喝毒药酒一样。

50、止宿命,了阴命,长天命。

51、富贵的人都被物欺住了。(都被财物累住了,心性得不到安祥和清净)

52、天命讲让,宿命讲贪,阴命讲争。止宿命则天命长,阴命消;不止宿命而任意行事的,则为贱人;不消阴命而任意行事,则为恶人。

53、成人不论位之尊卑,能力大小,只要能守分,能尽职,便算成人。

54、每有一种动作,就该思想合乎天理、人事、因果不呢?能这样思想,就合道了。

55、道德是自古及今通行不息的,但是后来愈流愈下,竟落到水底下去了。什么是水呢?就是众人所同好的财。今人昼夜奔忙,只是为财,把道和良心都掉在水里了。
按:财属水,财大水就大,水太大太急,可以把人冲走,也可以把人淹死。很多人为了积聚财富,什么伤天害理的事都干,终于死在财里,这正是被财所困的结果。财富属宿命,上达则为天命(用在公益上),下达则为阴命(用在个人享乐上)。

56、必得先由命上做过去,然后再知性,性才能永久不迷。从前知性的很多,都没能久存,都是这个道理啊。

按:“命者名也”。“性是根,命是果”。这一命题是凤仪先生性命学说的基本论点。他为“命”字赋予了新的涵义,有别于前人的“命说”。人从小刚一降生到世上来,就等于落到各种人际关系新织就的网里:上有父母,便是儿子或女儿;有哥哥姐姐,便是弟弟或妹妹;有爷爷,便是孙子或孙女;长大了,又有夫妻关系;到社会上有同事,有上下级及朋友间的关系等等。人一生充当了许许多多个角色。这些角色及其所形成的关系,是任何人也逃脱不掉的,不管你是否承认,事实上已固定下来了。每一个角色都有个名称,先生把这个名叫作“命”,有这个“命”,便有其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从而规定了每个人所应遵行的律则,这个律则就叫作“道”,因而孝悌忠信之说便由此产生。

所说的由命上做过去,就是指你所应行的道要行得真了,尽得圆满,然后再知性(或称“开性”),则性才能永久不迷。例如,民国十一年先生在德惠县开办讲习班,由于学员们的专诚,道气极盛,当时开性的人很多,著名的有侯向琳,刘淑荃等等,然而这些最早知性的人大部分没有巩固住,以后又迷了。因为他们没有经过“立命”的实践,缺乏坚固的尽伦基础。因此,先生后来教人便都从立命开始,首先要求人们要石打石凿地尽伦常,如刘秀琴、朱雪梅、房正坤……,这些人后来都立住脚了。直到老年,都有明显的成就。

57、命是得根根扎住,然后性才能聚才能灵。
按:命就是伦常,故曰“道就是命”。也就是人所应尽的伦常道,如父子、兄弟、夫妇等等,这“五伦就是五个根”,每个根都能深深的扎住,而后才能立德,德能养性。命立住了,性化透了,自可达到“性命双修”之目的。其实,立命的实质,就是如何做人的问题,万事都必须从做人开始,所以佛家有“人成即佛成”的说法。人没当真,其它什么理想都是空话,古人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登高必自卑”,自然之理也。

58、命在上的,德在下,能托起愚人才有德。
按:“命在上”指权势大、地位高的人;“德在下”指在上的,能关怀爱护下层的人,才有德。社会上那些穷苦、生活非常困难的人,往往被权势者所遗忘,认为他们既贫且愚,对社会没有什么贡献,所以根本不把他们放在心上。这样一来,恐怕他们贫者更贫,愚者更愚了。只有把这一部分人重视起来,“托起来”,在生活和教育上都得到改善和提高,使其贫而不贫,愚而不愚了,才是最大的德。所以说“命(地位)在上,德在下”。

59、要以天命包宿命,切勿使宿命包天命。
按:德性大,财富少,地位低,是比较安全的;如果德性小而财富多,权位高,是危险的。

60、使脾气的福,是阴曹的福。(使脾气的福,是极不祥和的)

61、对于伦常里的人,心里过不去,或者世事上,有过不去的地方,都是阴命。
按:人与人,心里过不去,就等于自己心灵上的堵塞,是非常苦恼的,时间久了,极易转化成疾病。此类例子很多。

62、人们的三界都有债,必须还净了才行。能做大善大德才可以消阴命。还有更简便更为有力的好法子,就是受大屈忍大辱,立时就可以消无数的阴命。

63、人们都修好,怎么终久没得着好呢?只因他心里所存的都是人家的不好,又哪能得好呢!

64、我拿天命用事,把宿命和阴命都开除了,所以才好的,现今的人,不是用阴命,就是重宿命,不知道长天命,妄想算命,真是不知命呢。

65、孟子说过,“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但是人一得人爵,而天爵便不修了。修德性是增天命,学习技能艺术多积钱财,是增宿命,好争好贪,是增阴命。善用宿命的常知足,可消阴命,不会用则增阴命,惟有修天命,是一定可消阴命的。

66、人像灯炮子似的,立身行事,要有多数人佩服,就是灯光大的;少数人佩服,就是灯光小的;若是无人佩服,就是有灯而无光;令人嫌恶,就是黑灯影了。

67、做什么还嫌什么的,就是不要命。(命者名也,名就是名分)

68、圣书上有“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的说法,怎么天道就不可得而闻呢?我有一个比方,在院中立一个东西,前面有日是光,后面有个影。东西和影子都可以量出高低长短,日光还能量出数来吗?日光比作天命,东西比作宿命,影子比作阴命,所以现在只能谈宿命,阴命,而天命,人都不很明白啊!
按:宿命大的阴命也必大,地位高,有势力,财产大,有依仗,他们立功立德容易,造罪造孽也方便,说一句话,办一件事,都可以为一方人带来福利,也可给一方人带来灾难。只有止宿命,眼睛向下看,多为大众谋福利,才是上达,长天命。天命和天性同源,所以其大无限(如日光)。虽然宿命大的,其阴命也大,(影子也大),但能不以宿命为主,所以不落阴命。

69、人得三界分清,天命人人都是和天一般大,惟宿命阴命有差别。
按:凤仪先生本是放牛、扛活出身,家道贫寒,宿命可说很小了,但后来办女学,兴教化,劝世化人,终于有那么大的成就,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圣人,天命可谓极大了。由此可见,修天命绝不在宿命的大小啊!

70、万灵的真宝贝就是“万罪”,万罪就是一切过不去的地方,必把过不去的地方都能过去,才能万灵。
按:过不去的地方,便是心灵上的堵塞,它所带来的后果是极为严重的。如由于心里过不去,想不开,长时间苦闷;有的因此患病;有的人际关系矛盾,竟发展到一试决斗;更有的为此而走上了绝路。由此看来,心里过不去是一种隐患,膨胀起来,实在可怕,确实是“万罪”。那么怎样可使过不去的地方能过得去呢?这是一种很大的学问,凤仪先生的性理学说,便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

71、不知足天命不长,不放心宿命不止,不认账阴命不了。要以大义养天命,以慎言语、节饮食养宿命,以忍耐二字消阴命。

72、 少挣钱、多干活,就有功德。

73、天命是真的,宿命是假的,阴命是坏的。

74、以天命为主的,虽然事坏了,终久也必好;以宿命为主的,虽然事好了,终久也必坏;以阴命为主的,虽然事成了,但如同倒在门外的一筐柴火灰,很快就被风吹散了。
按:什么是以天命为主呢?看看历史上的英雄豪杰、仁人志士,他们当时的遭遇,都是坎坷多难,穷困潦倒,从现象上看“糟糕”极了,但他们是以天命为主,以天下为己任,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终能流芳百世,传颂千古。如岳飞,文天祥等,都是明显的例证。又如王凤仪先生开办善德当失败时,积下巨债,议论纷纷,逼债者盈门,其失败之惨状,亲友担忧,乡人侧目。然而善德当事件却成为其德业成就重要内容之一。原因就是以天命为主,目的为众人造福。什么是宿命为主呢?如以名利为重的那些高官厚禄者,显耀一时,到头来,没有不垮台的。又如家财万贯的富翁,其家业不败于子,则败于孙。什么是以阴命为主呢?如那些贪赃枉法,甚至用卑鄙手段,来之不义之财,很快就会衰败,甚至锒铛入狱,落得身败名裂,其罪恶之报,如影随形,这便是以阴命为主的下场。

75、三界(性心身)清了,才算是真尽孝道。

76、性刚不动脾气,动脾气性刚倒;心刚没有私欲,有私欲心刚倒;身刚不打骂人,打骂人身刚倒。

77、当什么人,存什么心,千万不要存人家的不对。

78、包屈的伤心,后悔的伤性,懒惰的伤身。

79、有的修行人,成天闭目打坐,(没经过人事磨练)往往把六贼关在里边了,正是凡心没能了呢!

80、三界分清是得分开,心界有事不要连动性,身界受伤不要动了心。

81、想要知道自己的三界清否,要自省有人来惹我生气时,我性中是发生怎样的滋味,到底动不动?我心里能会几个人的道?我身界行为正当否?到底会做哪种事?这样反省,三界自然清。

82、香瓜,苦的时候正长(音掌);人的天命,苦的时候也正长。
按:孟子说“……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增益其所不能。”此正所以促使其长天命。

83、人有嗜好或病症,就足以消自己的德,即使你全力做德,也得消去十分之三。病是性中有根、心中有漏。
按:人有病虽是发生在肉体上,但根往往在性中,因为多数疾病来自于精神因素,也就是来自于气禀性(恨怨恼怒烦),所以“病是性中有根”,然而禀性发动的开关在心,所以说“心中有漏”。

84、今人爱人都爱俊美灵巧的,这是爱他的身,身是胎生之物,这种爱也可以叫作爱物。人必得有道,他的道没行得圆满,你能讲给他听,这叫作真爱人。

85、人们要想三宝足,必得实行不怨人、不包屈、不后悔、不争不贪不搅,怨人像锅边上哧出来的邪气,包屈像锅底下抽柴火,后悔像落气似的。
按:这种巧妙的比喻,说明了怨人的人自己不顺气,也必定使对方感到有阴气相侵,故曰“邪气”;包屈的人必要泄气,失去干劲,故曰“抽柴火”;后悔的人会产生严重的失落感,故曰“落气”。这三样都是清三界的重点。

86、拿心(私心、妄心)为主就助禀性,用心的而说没有禀性,是绝没有的事。(因禀性的根扎在心里)

87、不高兴的时候,就是生心眼了,意像球胆似的,贵乎无漏,有针鼻大的眼儿,它也冒气,生心眼和这是同样道理。(意指意界,常乐无忧。详见《四大界》)

88、人是三界生的,必须三界分清,才能各还本然。性出于天,性若黑暗,绝还不了天曹债;人不明白人道,还不了人间债;心属因果,心不死,还不了因果债,人心死了,立时就好了。人把心一死,不是佛也是神。

89、不责人而责己,是得道的捷径,可惜人都不肯行呢。

90、一动性就失天道,一生气就失人道,一打人骂人就失身道,性心身是三宝,三宝又哪可失掉呢。

91、三界是要先分清,而后再合一。

92、把贪心一去,当时就乐起来。(贪心少,失去的就少)

93、想要化性,必得向后退。
按:“退”是指从追名逐利,争强好胜的旋涡中向后退,气火就容易化了。退一步海阔天空。

94、人非得把心死了不可,世人不得道,只因为怕人耻笑,总存个好好(贪好)的心,所以不得道。

95、不怨人三个字,妙到极点了。
按:人的苦恼,绝大部分是由怨人(怨气)引起的,如能做到不怨人,便是自我性灵的最大解放。

96、一尘不染,就是一切不着住。今人遇着不如意的事就动性,不顺心的人就动心,这就是染尘了。

97、禀性一动就是火,私心一动便为气,古人说降龙伏虎,就是将这火和气制住,真能制住,身界还有不成的吗?再者若能降伏住的,它便为我用,若是降伏不住,它就是妖孽了。

98、若能把道理钻透了,性也就容易化了。
按:能把各种道理研究透彻了,无论什么事都能想得开,什么人都能过得去,烦恼自然就少了,禀性也就容易化了。

99、看假了,行真了,才能成。
按:“看假了”,是要把虚幻不实的名利财物、权势、地位都看破了;“行真了”是要把应尽的伦理道德,责任义务,实行真了。

100、人的三界像高梁度浆似的,要一点一点的度。(籽粒成熟的过程)

101、三界俱足,自能合一。
按:性清无脾气(恨怨恼怒烦),要天理足;心清无私欲,要道理足,(伦常无亏);身清无嗜好,要情理足(能包容一切)。如此三界俱足、合一、升华,才有成道的希望。

102、身子得没有病,心得不存闲事,(要存道理),性得没有脾气,才算做三宝足。

103、三人同心,黄土变金,人们都认为是你我他三个人,其实就是性心身,性是天人,心是阴人(地赋以命曰心,故称阴人),身是世人。

104、我们的三界真能合一,其力无穷。

105、能达通天理、人事、因果,才算是达通三界。道是天道,求道是求着合天,不合天什么时候也不能合道。(没有阴私,没有气禀性,能够达天时才能合天)。

106、有情就是因果不了。(因为有牵缠心,放不下。)

107、人不得道是因为性心身三界不能合一,身做这种事而心作别的想,这是心身不能合一。遇着逆事时担不了,或生气,或上火,这又是性和心身不能合一了,必三界合一才能得道,想要成佛还必须四界合一,今人用“心”学佛,又怎能成呢!
按:“四界合一”即四大界志意心身合一。四大界中的“志界”是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也即是佛界。

108、比我在上的人是我的天命,平等的是我的宿命,在下的人是我的阴命,所以人正是我,岂有人我之分,所以无人无我。
按:本条语录是三命的另外一种用法。天命、宿命、阴命,有时是用在说明人的生命性质和质量,有时是用在人或事物的三个不同层次上。所以三命原本是包括三界之中,但也有时单独使用,用法是灵活的。

109、贵人侮辱愚人,将来贵人必要反倒贱了;富人苛苦穷人,将来富人必要穷了。

110、我从办善以来,就一意办善,人家劝我念佛,我也不干,我就诚在天地人上。实际说来,三者还在我本身的三界中,所以还是诚在我身上。辣椒在辣椒上成,茄子在茄子上成,个人在个人的本上成,道绝不是外求的。

111、外功像油漆似的,内果像木质似的,木质若坏了,虽然油漆得很美丽的,终久也必要毁坏。

112、天命是什么?就是名,像为省长的,就有一省的天命,一省的人没好,就要自责道,怨我呀!这就是“性能笼住命”。然而,若是道理不足,还是命不足啊。

113、天理是要和天搭茬,道理是要把伦常悟明,情理是无论怎样愚的人,总要找出他的好处来,情理自然圆,这就是三界。

114、人的本位定住就能达因果,因果消了才能长天命,三界俱“足”,才能成佛。

115、做德还天曹债,尽伦常还人间债,做善还因果债。没还了的人,或者被病牵回来,或者被人牵回来,所以必得把后天债还完才能到先天。

116、三界齐修才能了脱,像普通的修行人,只知道吃素、念佛、施舍,终身独居,把人事、因果完全不顾,所以来世享用很丰富,受宠爱,但却没修出去,是因他福命虽有,而未曾尽人事、了因果呢!

117、多立事功,多结缘,就是外功,有外功才可以成内果。

118、舍了万物,才能收进来灵光,因为人的灵光都散在万物上了,如产业等都是业根。但立刻舍净,还不行,得修点舍点,舍净了,也成了。

119、命就是人,性就是神,志就是佛,必须性命双修,才可成道。

120、身子不修,只因性心身不能合一的缘故,人和物所得之于天,原性都是光明澄澈的,只因累世掺入恼怒恨怨烦,就有偏,就不能合一了。
按:“化性”便是教人们清除累世掺入的恼怒恨怨烦,使之恢复原有光明澄澈的天性。所以先生提出化性之说,是发前人之所未发。

121、杏树必靠接码子(果树的嫁接)才能结好杏,若过百年不接码子,满林杏树,虽然原种是银白杏,也必要变成山杏了。因为这个理,我知道人类进化也全靠教化,若不教化,就要近于禽兽了。教人以古圣先贤之道,他们就可以学,学久了,存真了,古圣的灵就来相助。我从夺周姑丈之志,而又夺羊角哀之志,我知圣贤之灵真能助人啊!(《羊角哀舍命全交》系历史故事,春秋时代,羊角哀为解救左伯桃之困境而牺牲自己,以全朋友之交)。

122、杏树接码子,是三界一齐换,当它是山杏的时候,仁、核、肉都是山杏的本色。接码子后,仁、核、肉都成银白杏的样了。可见换界的难啊!我常说隔界如隔天,是不错的。我明道之后,就知道满世界人没有像我这样的,因为别人的三界不能换得这样的清啊!
按:夺古人的志,“接码子”,是凤仪先生独特的实践,除非亲自体验,是难以得知其中的奥妙。

123、人的三界像三弦似的,弹弦的人拿起三弦要定定弦,使之合一。我们的三界也要常加品评,性理圆足没有?心中道理足没有?身界能圆情(情理无亏)没有?能时时省察,三界俱足,自能合一。

124、上天给我们的性,是无所不知的。我救杨柏,忽知一切,就是元性告知我的。

125、道像灯火,德像灯罩,德不足,挡不住外界的恶风。
按:道行的不真,便立不住命,德行不足,便养不了性。性量大,其命必大,则其光辉也必然圆足高大,因此,邪气与恶风也就难以侵入。

126、好心不如心好,热心不如良心。
按:一般人所谓的“好心”,多数是要求或责备别人,盼别人好。而“心好”是要求自己,从提高自己的心性上下功夫,以之带动别人。好心是“求诸人”,心好是“求诸己”。所以说好心不如心好。“热心”是好心的反映,“良心”是心好的实质。

127、凡事求合于天理才近于道,合于俗人心的多不合道,只一个求俗人心,真把我吓死了!
按:天理是大公无私,人我一体的,能本乎天理行事,自然合道。不过,有时不易被常人所理解。然而处处合乎俗人心的事情,往往是违背天理的。如婚姻嫁娶都要大事操办,讲排场,求表面,铺张浪费,劳民伤财,这是世俗人所追求的。但却不研究夫妇相处之道,正是违背了天理,所以不会增进家庭幸福。又如占公家一点小便宜,一般人认为是心安理得的,实际正是违背了天理,天理是一事当前,先为公益着想。纯按天理行事,往往是不一定被人们所接受。如张雅轩创办女义学,捐献了全部家产,倾尽毕生精力,当时,是大多数人所无法认同的。后来,女义学真的大兴起来了,遍及关内外,达数百处之多,人们才认识到他所做的是超尘拔俗的壮举。这时,家乡父老才无不唏嘘赞叹。所以一个人总是处处求着合乎俗人心,便永远做不出惊天动地的大业,更遑论成道成德了,难怪凤仪先生为此做出那么深切地概叹。古人说:“夫谈真则逆俗,顺俗则违真。违真则迷性而莫返,逆俗则言谈而无味”。(僧肇:《物不迁论》)真是切中时弊。

128、去贪争搅,行智仁勇。什么叫智?就是遇事要知道他的因果,不生怨气;什么叫作仁呢?仁者爱人,无论对面人对我怎样不好,然而,我知道他性没化,心没死,苦恼得很,当生一种可怜他的心;什么叫勇呢?对于道看得清,见得透,就尽力行去,这就叫勇。

129、今人不达对方的意,偏要叫对方像我,所以很费劲。
按:不理解对方的心情,只是一味要求对方像我所想象的那样去做,这不就苦了对方了吗?不仅事与愿违,且给对方造成很大的反感,同时自己也感到非常苦恼。所以孔子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30、能忍受,性就清;能知足,心就了;能担事,身就了。
按:人最难接受的就是吃亏忍辱。然而,吃亏忍辱能泰然处之,不动气火,就证明他的气禀性真正化除了,是性界清了;心界最难控制的就是一个贪字,能做到处处知足,就自然不贪了,不贪是心界了啦;身虽有很重的负担,但心性不为所累,身界的苦就了啦。

131、能欢喜,性就化。
按:阴沉、愁苦、嗔怒等等情绪都属阴,会助长禀性;欢喜、愉快等情绪属阳,能涵养天性。所以常常欢喜、知足,就能化除禀性。佛家说的“常存欢喜心,永不遭魔”,也是这个道理。

132、天性是向里归的,禀性是向外散的。
按:印度瑜伽经典《无帕尼沙德》中有句话:“造物主把人类的孔穴(眼耳)开向外方,所以人类只会向外看;惟有贤明的人,才内视自己。”这句话虽很幽默,却内涵深刻的道理,人们正因为处处往外看,被物欲所迷惑,专看他人的不对,才迷失了天性。只有内视自我,时时向里归,才能露出天性;向外散,执着于物欲和名利,必然增添习性,助长气禀性。

133、不挑眼,就能养道。(遇事吹毛求疵好挑眼,烦恼必多,涵容一切,才能养道。)

134、什么时候心眼没有了,什么时候成。
按: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心眼?所谓某人心眼多,不外乎说明他的私心、贪心、欲心、虚荣心等等玩得巧妙,甚至一时还没被人发觉,便宜就得到手了。其实,越是这样,他的私心所发挥的能量越大,结果所造成的罪过就越重,所以,先生说:“动心眼就有罪。”心眼是心界的大漏,只有把这个漏堵尽,才是修心的目的。

135、断不了钱,断不了累,断不了争理,断不了是非。凡是怨人的,准不会,会的,准不怨人。
按:所说的断了钱,是指把钱看得很淡泊,从心理上断了钱,并非不用钱。人之所以受累,都是由钱财上造成的。修道的人如果把钱财看得太重了,他是绝对修不好的,因为钱财占据了他的心灵,全部心身被钱财所役,就必然与道距离远了。好争理的人总是好看别人的不对,认为别人对不起他。所以争理心常常成为是非之源。好怨人的人,一定是在“心存道理”上欠功夫,如果道理通畅了,就没有想不通、过不去的地方了,所以说怨人的准不会(道理不足),会的准不怨人。

136、性中生气是火,心中生气才是气,所以阴。
按:性中生气,必然发作出来,表现为动肝火,发脾气,往往伤别人;而心中与人过不去,想不开,暗中生气的人,虽未伤及别人,却伤自己,所以形成阴气,常了必然转化为疾病。

137、允恭问:“怎样可以明德?”先生道:“想要明德,必得性圆,想要性圆,必得死心,能装个活死人,万事自休。”
按:明德即是圆满个人的天性。什么叫作性圆呢?它的表现就是照得全,不论遇到什么坎坷逆境,挤不住,压不扁,不颓靡,不泄气,而能不改其乐,这确是很高的修养境界。但欲达到此境界,最重要的先决条件就是死心,就是去掉贪心、名心、利心和贪好之心等等,一句话,就是看破一切,装个活死人,则自能万事不动心了。否则,明德只是一句空话。

138、人们的罪,不都是造的,有的时候是争来的罪,有的时候是拣来的罪。像我原先看见人家不对,我就生气,后来得一身病,这就是拣来的罪。

139、人都说命由天定,哪知道还是由人自做。我本来是个愚人,如今能够这样,岂不是由我自造的吗!
按:“命由天定”是“宿命论”,已流传数千年了。但凤仪先生是反对这个说法的。他以自己的实践,有力的驳斥了错误的命定论。

140、圆不在大小,圆了才能照得全。
按:圆,包涵天理圆,道理圆,情理圆。天理圆则性光显露,常乐无忧,无有阴浊之气,则性光自会圆足;道理圆就是道理足,伦常无亏;情理圆,是能包容一切反面情感,无论怎样愚的人,也能找到他的好处。这样,自能三理圆足,五行圆转。因为我是光明的,我到哪里,则哪里就有光明,所以才能照得全。

141、允恭问:“怎样三宝才能足呢?”先生说:“必得真不怨人,里边丝毫怨气也没有,三宝自足。怨人就要沾滞。你哪处不圆,就从哪处来逆事,那可正是天来给你送道,你要认识,把道得来就成了,因此,我教人不怨人。”

142、做事苦,不做事可足以养性。然而,不做过去,终究不能得着。黄连是苦的,你不尝过,总是不知道它的滋味。既做一事,必须得着,得着还须“了”,了才能“过化”,若沾滞不了,就不对了,“存神,是存他人的道。”

143、有人讲十殿阎王,允恭问:“阎王是全球就这十王啊,还是各国有各国的十王呢?”先生道:“你真傻呀!十殿阎王就在你本身,本身自有五伦,五伦变成十义,十义就是十殿阎王(十义包括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君臣,哪一个人没当好,都要受十王的管辖)。人在人间有个身子,天上有个光,阴间有个影,你若错了,三界齐动,岂止于阴间呢!”
按:凤仪先生的解答,真是妙极了,为我们破除许多疑团。佛家讲“一念三千”,三千为“三千世界”之略,即宇宙万有的总体。又说“此三千在一念心”,“一切唯心造”。先生的说法与佛家是一致的。看来十殿阎王也不出一身,十方三界,无不系于一念。先生更把它融于伦理间,使人们在修学的时候,处处有着落,一切无不从自身求。

144、自由是福,自然是道。
按:自由的福,但不可能无止境的毫无限制的永远享受下去。况且这种福可以使人腐化堕落,迷失自己,最后陷入无边的痛苦之中。古人说:“惜福”,就是这个意思。自然是道,怎样理解呢?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人、道,都体自然而运行,“道”的本性就是自然,道就是原本如此,没有做作,不加雕琢,道之所以“大”,便是以其自然。人修道的最高层次,就是与宇宙为一体,达到自然。所以先生说:“道就是人与天合。”

145、众人就是天,众人的心就是天时,众人的咀就是天气。
按:古人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正说明众人是天。四时的运行,时代的更替,体现了阴阳消长变化之法则,此谓之天时。所以从人心之所向,就显露了天时变化之枢机,“顺天则存,逆天则亡。”言为心声,从众人自然流露出的语言中,可以反映出世运大气候运行变化的规律。

146、德与孽是相连的,如不知机妄动,虽然做德,而不免做孽了。
按:某人跟随凤仪先生创办女义学多年,信愿真诚,成果显著。以后他又回家取钱,向长子说要在江北(黑龙江省)买地,长子信以为真。结果他并未买地,又把这笔钱施舍办学了,长子从此不仅信不着父亲,并对办善事也大为反感了。这不是正是“不知机妄动,虽然做德,而结果成孽”了吗?再有对人家的前因后果不了解,只凭主观随意处理,虽然动机是好的,但很可能铸成大错,好心办了坏事。

147、我常说三权在手,究竟什么是三权呢?劝病是我发明的,有病的真信我,真就好了,这不是掌阴权吗。什么叫掌人权?像朱循天的事,我知他前后的来历,我指给他的道,他做去,真就好了。我儿媳有病,我给她一说就好了,因我明白媳妇道,知道她的病是从哪里来的,所以我是真公公,这不是掌人权吗。我真了,我有个真诀窍,怨人就是假的,不怨人就是真的,大家千万记住吧。什么是天权呢?天权就是能为众人造福,使人佩服了,就叫作掌天权。像我办善德当,清腾鳌堡淑贞校的饥荒,都是一招呼就动,就是有天权。有天权的,必得养性,若能把这道理钻透了,性也就容易化了,天权自掌。
按:“三权在手”如此解释,完全落实在人世的现实中,处处有着落,才最有说服力。

148、什么是“和而不流”呢?像我和杜绍彭相交多年,他虽然极富,但我不曾欠他一文钱,这正是和而不流。现在我和冯某相交,他虽然为官,但我不曾托他给我儿孙谋事,这也是和而不流。我若欠杜家的钱,或托冯某给我儿孙谋事,就算和而流啦。
按:凤仪先生已达到超尘拔俗的了脱境界,财富与权势岂能牵动!所以在尘不染尘,在俗不流俗。

149、人是三界生的,胡黄白柳都是两界生的,他本来不能迷人,然而因什么能迷人呢?只因人都用心(自私自利之心)作人,就失去一界,再动性(气禀性),是又失去一界,失去两界,而剩一界,所以被两界的动物所欺。
按:动物只有身魂和阴魂,人如果性(灵魂)和心(阴魂)都迷失了,只剩身界,阴盛阳衰,怎能不被两界的动物所欺呢?

150、任性是恶人,任意是贱人。
按:任着禀性大动脾气,恶力发作,伤人害己,岂不是恶人!任意行事,损人利己,必遭唾弃,岂不是贱人!

151、当进而进就有功,当退而退就是德。
按:为了尽道,或为某一公益事业,需要你卖力气的时候,你能勇猛精进,这就是有功;当着功成名遂的时候,你能身退,把功劳和荣誉让给别人,而不居功,这就是德。

152、学道要盖住锅,一点也不许说散话。还要说还要不说,不说是不说散话,说是要说“道”。你要把锅焊上,一点气也不出,馒头不能熟,出是要出寒气。里边是热气圆足。明白这个理,道自然就明了。
按:这是在道德讲习班中,凤仪先生所强调的守则。(可参阅民国十一年在德惠开办讲习班,见《年谱》)

153、要定住,得不包屈。我挨官兵屈打,而不包屈,有无数人替不平。这正是给我增了无量的命(天命)。这里的增减,有谁知道呢!
按:先生三十六岁受官兵屈打时,真能定住,丝毫不外怨,虽然牛栏杆都打断了,但先生身上无一点伤痕。正是由于认因果,内里不生怨气,截断了阴气的缘故,所以不痛不伤。挨打不怨,是消阴命,众人替不平,是增天命,当然,这个道理是一般人所不易理解的。

154、小事是大事的根,做大事要从小事上着意,做小事更得知道大事的道。小事像大树的小根似的,大树虽有大根,然而吸收水分,还是全仗小根啊!
按:从日常生活琐屑小事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德作风,正如一滴水却可以反映出太阳的光辉。那些做小事都不可靠的人,怎能期望他把大事办好。对日常小事蝇营狗苟,做大事岂能光明磊落!所以说小事是大事的根,做大事要从小事上着意。一个群体的事情,必须人人关心。所以做小事更得知道大事的道。大善是集小善而成,所以说“大树虽有大根,然而吸收水分,还是全仗小根啊”。

155、归根反本,才能有成。又说:人的根在天上,植物的根在地下。
按:归根是回归本性,本性就是天性;返本是返回本命,本命就是天命。性是天赋的,所以说人的根在天上。五大宗教教主也无非是为了教人归根返本,才开辟了五条光明大道。因为人经过生生世世的轮转,本性被染污的太深了,本命亏损的太多了,所以欲返回本来面目必须通过长期的修持与磨炼,死心化性,去伪存真,方可达到归根返本,了脱生死的境界。

156、一个人便是一个太极,便是一个天地,便是一个阴阳,便是一个世界,天地有坏,我性无坏,实际人比天地贵重得多呢。

157、道就是命,德就是性,以命为主可立功,以性为主,可立德。

158、叫人佩服,性中就放光,叫人信服,命就增大。

159、阴命不了,阴曹的债不了;伦常道不尽完了,不能登天堂路。清性,就为的还天堂债;清心,才能出人间路;清阴命,因果不搅,阴命是容易了的,只是不搅便了。
按:所说的不搅,不只是表面上不与之计较或争辩,而是能定住,内心巍然不动。如朱循天立住三刚,不与前妻争搅,终于了却了因果。尽伦常与清心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只有伦常道尽得圆满无亏,心自然了啦,才能登天堂路,再把气禀性化除,便是天道无亏了。

160、循天问:“徐子贞(办义学多年,怀德县义学创始人)怎么明白道之后,未路又迷了?”先生道:“这像阴天似的,云稍破开,太阳放一线光明,不久又合上了,就像这个道理似的。如能看破人世,万有俱空,一切都不是我的,那才是真看破了。”
按:有不少半途而废的修道人,往往是被情牵回来,被物牵回来,被“好”牵回来,或被气火牵回来,都是没有彻底看破尘世,尚有“我相”的缘故。

161、悟道要立定志向,时时在一条道上去悟,常了,道自然就源源而来了。这正像机器井(压水井)似的,越压动水越多。可是井筒很细,那些水岂是都在井筒里吗?不是,是在井外,不过井内的水出去了,井外的水就进来补缺,道之源源而来,和这水是一理。

162、循天服侍先生的时候,有一天,先生说:“循天里头很闷,像烧的土豆子似的,里边熟了,只是生气没冒出来。”循天问:“怎能放出来呢?”先生说:“必得钻透一条道,才能放出来。”循天又问:“不是得三宝足才能钻透吗?”先生道:“不对,先钻透了,才能进去阳气,才能足呢。”

163、循天问:“怎么才能精化气,气化神呢?”先生道:“精就是精灵,人与物都是精灵,狐狸因为有好皮,鹿因为有茸角,人才害它,就因为有‘物’啊!人不格物(格除物欲),又怎么能固精呢?精想要化气,必得不怨人,怨人就是阴气,不怨人就是正气,能达到真不怨人,就是纯阳无阴了。气就是器具,人们为父、为子、为夫、为妻,都是名,都是器,一怨人,器就裂了,又哪能装住东西呢?能不怨人,就成为完善的器,这算是精化气,若能到在‘君子不器’的地步,不但能作器,而且能作众器,这就是气化神了。若再能大放光彩,把人、物的性都得着,和天地同体,那就是神化虚无了。”
按:先生对精气神的解释,虽不一定合乎古人的原意,然而在尽性立命中的意义与价值却是不可思议的。他是让人们从伦理和性理上来理解和运用的。

164、精气神是三宝,必得精化气,气化神,神还虚。气足不饿,神足不困,精足不思淫。想精足必得固,想固精,必得极柔和,想要极柔和,必得丝毫不往外怨,养得极柔,才是真刚。

165、三界就是三魂:灵魂、阴魂、身魂。身魂就是父母生的身子,阴魂不是有身体时候就有的,是当降生时,呱的一声,阴魂入壳,这是地府给的(也称命魂)。它是糊涂的,就知道贪,知道吃,所以是昏的。天给的灵魂,是清明的,然而是随时随地慢慢地进来的(有拨阴取阳之意)。若不得着灵魂,就要成个痴呆人了,所以灵魂聚的越多,天分是越大的。我们讲道听道,正是向里边进灵魂呢!若常说自己不行(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天门就闭了,不可不加小心。
按:常说我不行,就是不相信自己,等于自己压着自己不得抬头,使本有的形象变得矮小,性光变暗,正是自己欺侮自己。

166、不受魔,不成佛;不受苦,不享福;不受罪,不出贵。所以道都是从反面成的。

167、人如能修出三个老爷子,不受他们的管,便算成道了。性不动天老爷管不着,心无私欲阎王爷管不着,身不犯法,国主爷管不着。

168、人们都念书,我偏说书念人。
按:用三命来解释,“书念人”就是把书本上的道理归结在个人身上,道理和行为要结合起来,付诸实践,这就是书念人,提高精神品质,正是以天命为主。人念书是为了增长知识和学问,是以宿命为主。

169、先生对循天说:“你的性没圆,心还有漏。”循天问:“心怎样才能不漏呢?”先生道:“必得性圆。”循天问:“怎样才能性圆呢?”先生道:“必以意为主,能大义包涵,和天下合一,天下就是我,我就是天下,孔孟的仁义,弥勒的能容,都是此意。”循天问:“性圆了,心怎么会止呢?”先生道:“这像日月似的,日光出来,便显不着月光了,这不是很明显的理吗!”
按:性圆了,达到光明澄澈,才会发挥其妙用。

170、有真知自无烦恼。
按:真知就是良知,人们往往误以为博学多识就会有良知,其实学识多为后天知见,这些知见越多,真知就被蒙蔽得越深,烦恼就越多。求学识和求道是两回事,所以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求学问是要天天增长知识,求道是要天天去掉为了自私自利的后天知见。所说的看破一切,也意味着破除这些后天的知见,而后才能露出真知。
那么为人就不该求学识了?多年求得的学识,还必须排除掉吗?不是这个意思,知识有知识的用处,只是不完全以它为主,不被障蔽,就可以了。求道和求学另一个不同特点是:求道要靠悟,属于内求法,求学是向外面学,属于外求法。但自我悟出来的道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从外面学业来的知识,是有限的。

171、三界像秤上三个秤纽(提秤用的)似的,性像外怀(第一秤纽),心(命)像面上(第二秤纽),身像里怀(第三秤纽)。里怀出门是定盘星,打到头才十斤,这像身界立功似的;面上出门十斤,打到头五十斤,这好像立命似的;外怀出门五十斤,打到头一百五十斤,这好像以性养德似的。身立功达到极圆满不过十斤,一动心念就消去了;立命已圆满了(才五十斤),一动性就又全失了。假如只立点功,一动起禀性,不但全失,而且要倒赔了许多,这叫被大秤撅去了。这些地方不可不慎。
按:佛家讲“怒火能烧功德林”,这也正说明动气禀性的严重性。所以先生把性提高到极为重要的地位:“天地有坏,我性无坏。”

172、某人问:“吃素有什么好处?”先生说:“第一是不杀生,不欠杀生债,第二,凡是肉类,都足以发火,尤其是牛肉更甚,鱼类虽不像肉类那样的发火,但是鱼类极浊,最足以染污性灵。”
按:不杀生,就是涵养人性中之“仁”,这个仁就是天地的好生之德,生生不息之机。达文西说:“人是一切动物的主人,因为他残忍超过任何动物。以别人的死亡,换取自己的活命,我们身体成了坟场!”托尔斯泰说:“当我们的身体是被宰杀动物的活动坟场时,我们怎能期望这个世界能有理想的境地?”所以性中之仁,也就是佛家的慈悲,是最为宝贵的,绝不可以受到伤害!同时,素食又可断杀生因。
肉类是动物的尸体,它的污浊性是可想而知的。动物被杀之前的极端恐慌,以及被杀时的痛苦,会使体内的生化作用有了极大的变化,产生了许多有害的生化物质,这些被毒化的尸体,做为人的食物,其不良后果,不是非常明显吗!况且肉类本身就会使人发火,医学界曾作过调查,肉食者中,患心血管疾病的以及血粘度大大高出素食者,肉食者由于年龄的增长而患冠心病以及各种慢性疾病者明显增多。至于肉食对自性的污染就更为严重了。

173、人都求道,而不知道在平常,饮食起居都是道。可是人都不察呢。
按:“道在平常,饮食起居都是道”,换句话说,即是道在当下。比如吃饭不挑拣,好的歹的一样吃,都能吃的饱,睡觉能做到神清梦稳,环境好歹,都能睡得很自然,大概这个人的修养境界一定很高啦!有的人学道不从现实中入手,偏要着重一些玄妙缥缈的东西,终究要误了自己。

174、翻世界要从细微的地方去翻,就是是要翻个人的心头一念。
按:所说的“翻世界”,就是要翻转腐朽陈旧、污浊罪恶的旧世风成为人人自立、弃恶从善祥和的世风。但这必须从人心上做起。

175、念书不如念人,念人不如念己。
按:“念书不如念人”,是说要把书本上的大道理付诸实践,而“念己”是强调要认识自己,解剖自己,检讨自己,提高自己。

176、人讲自己的性,正是念佛教的真经呢;讲命正是念儒教的真经呢;讲身正是念道教的真经呢。
按:佛教最重性德的修养,性德即本性中所具有性能、功德。先生最重化性,圆满天性,正是佛教的精髓;先生讲命,即尽伦立命,尽到个人所应尽的天职,正是儒家做人的原则。先生讲身,要求人们死心化性,可健身长寿,正是道教所强调的。

177、老子讲天道,是对风俗淳厚的人们讲的;佛教讲出世,是对人道无亏的人们讲的;孔子专言人道,是见到世人对人道已经不讲求了。现今我讲道,要把天道人道和因果一同地讲。是因现在为“因果世界”,不破因果,万难返还到天道上。
按:明代高僧憨山大师曾言:“为学有三要:所谓不知《春秋》(儒家《五经》之一),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可见三教经典各有所长,各有功用,万不可抑彼扬此。
当此物欲横流,人心日下,损人利己,随处可见,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因果循环,极为敏感,故曰“因果世界”。如此恶浊下流之世态,欲使之返本还原,必须天道、人道和因果一同地讲。

178、道为什么要天天讲呢?因为道是活的,一时一变,是不固定的,所以得讲。
按:道永远不会被时代所抛弃,就因为道是活的,总是契理契时的,所以万古常新。当然,道的本质是不会改变的,譬如五大教主教化人类“出苦得乐,止于至善”,这一真理就是永远不会变的。

179、古代四大名医是治人身体疾病的,五大宗教的教主是治人的灵魂疾病的。
按:灵魂上的疾病,主要表现在“贪、嗔、痴”等方面,其症状却是非常顽固,必须认真学习宗教的教义,结合实践,方可治愈。

180、我得道是得之于天,一般人有认我为师父的,我绝不答应,我是大持平等的,有问我的,我就答复他。没有远近的分别,所以最平,既不认师父,更不收徒弟。佛看众生是平等的。
按:凤仪先生劝世化人,绝不走宗教路线,所以不认师父,不收门徒,更没有宗教的形式。先生未读过书,未学过圣经贤传,更未读过佛经道典,其得道完全是来自于个人实践,亲身体验,故先生教人也是特别强调躬行实践,学一句行一句,不尚空谈。

181、性是良知,命是良能,常人怎不知不能,因被物欲蔽住了。

182、我常说,会当人聚万灵,不会当人散万灵。怎就散了呢?遇事就生气上火,便是污染了性灵,那不正是散了吗。

183、怨人是结冤的总根,嫉恨是造孽的总根。

184、多一个心眼,先天上多一分累,常觉就可以去。

185、真修性的人,杀了也不动性。
按:动性首先是动心,而后才动气禀性。杀了都不动心的人,若非圣佛的境界,孰能如此。

186、天加福,都是逆来,所以人都不觉;人加福都是顺来,所以人都知道。
按:坎坷逆境,正是锻炼人,考验人,如能有个明确认识,这正是提高自己,成全自己的好时机。如果处富贵福泽,一不谨慎,便流入下坡。所以先生说:“处逆境操守易,处顺境操守难。”

187、男子必须乾三连,才是真刚,真刚绝不怨人,不怨人是佛界人。
按:乾三连是《易经》乾卦,三画皆为阳爻。用在人身上,即必须立住三刚:性刚无脾气,心刚无私欲,身刚无嗜好。三界性心身皆拨阴反阳。

188、能达通天理、人事、因果,才算是达通三界。道是天道,求道是求着合天,不合天什么时候也不能合道。
按:人生的吉凶祸福都是由身承受,故曰身是因果的体现;尽伦立命,为人处事都是由心来主宰,故心属人事;性要与天理合,故曰性存天理。所谓与天合,即以众人之心为心,众人是天,达到人我一体,便浑然合天了。

189、身子能劳动,而后才可以养精;心得存他人的道,给他人做打算,才可以养气养命;存他人的好处,才可以保神。

190、当什么人存什么心,千万不要存人家的不对。

191、有一次刘文永给凤仪先生做饭,水开了,文永用凉水去点,先生道:“古人修道有一句话,止沸不如抽薪。”循天问:“什么叫叫抽薪?”先生说:“起心念就有火,死心念正是抽薪。”

192、天性就是良知,开性的人,问他什么,他知道什么,就是因为天性来朝。
按:开性相当于佛家的开悟。

193、李子和所以能成道,正因为他止住宿命而行天命的缘故。他若在让产以后,仍然创家业,又不对了。

194、多立事功,多结缘就是外功,有外功才可以成内果。循天问:内果成,外功不也就圆满了吗?先生道:不对,绝对没有成的一天。循天问:什么叫作内果呢?先生道:有先知就叫作内果,就是尽伦常等事,也都是外功啊。但若没有外功,虽然讲一样的道话,而分量可有轻重之分。

195、神不足就不能普照一切,气不足就不能达透一切,精是气之母,精不足,气也就不能足。循天说:“想要精足,就是死心吧?”先生道:“对啊”。

196、心是造因果的根,要有一点点私心,丝毫的牵挂,心里就有黑影,就不能“了尘”。不能“了尘”就难逃轮回。所以必须死了后天心,才能永断因果根。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人的一生很短暂请做些对国家社会家庭有意义的事情~!!



多一次分享,多一人受益,多一次转发,多一次布施,感恩一切!


才知一孝治百病 解千愁 消万殃得大财!一切全凭福报在说话!

刘善人:人的疾病主要来自家庭和身边人【好病案例】

刘善人:为什么病人越来越多 怪病层出不穷久治不愈?

刘善人:儿女不用管 全凭德行感 父母变儿女就变了

刘善人:病是外添的 性格好 病魔跑【好病步骤】

经络越通 疾病负面情绪越消失【12经络对应情绪一览】

刘善人讲:股骨头坏死和糖尿病都是怎么得的

刘善人:脾气化尽 因果自了 不受磨不成佛

杨福臣:如何与癌细胞沟通【结肠癌好病案例】

王善人:天下没有后悔药 但后悔本身就是一味药

这么做等于慢性自杀 想要多活20年从拒绝它们开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