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电商巨头掀冷链投资热:冷链包装新蓝海正在形成

2014-11-24 包装地带

自2013年以来,冷链行业因电商巨头的介入而变得热闹非凡——天猫、菜鸟、京东、苏宁易购、顺丰优选等企业宣布或者已经斥巨资建设冷链物流。獐子岛、雨润食品等食品企业,则是将自身的经营贴上冷链的标签,以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

冷链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行业,电商巨头们为何不约而同地追捧,甚至有“电商不做生鲜等死,做了生鲜找死”这样激进的论断?

记者调查了解到,近两年电商发起的冷链产业投资热潮,直接原因是天时地利同时形成。所谓天时,是指中国城镇化迅速推进,居民消费水平普遍提高,对更高品质的生鲜食品的消费需求提高;所谓地利,是电商特有的优势,如物流优势,消费群体广泛的优势,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成本并提高毛利。

巨头争相布局冷链

2013年4月,1号店上线生鲜品类“1号果园”,今年4月,其自营蔬菜也正式上线,蔬菜品类对供应链的要求更高,1号店采用自建冷链(占70%)和外包方式进行全程冷链运输。

2013年7月,天猫宣布试水生鲜冷链物流,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把冷链运输、高端快递、宅配、航空等物流资源统一整合在一个平台上,部分线路全程冷链配送,其他则是半冷链的 “二段式配送”,依托B2B冷链城市间运输,配合“最后一公里”的落地完成冷链宅配。

同在2013年7月,苏宁易购正式上线“阳澄湖大闸蟹”,通过冷链运输实现全国下单配送。苏宁易购还表示将来有可能自建冷链仓库及物流配送体系。

早在2012年7月,京东已正式推出生鲜频道,2013年9月又上线自营生鲜频道。据了解,其生鲜频道冷链配送环节一般采取与第三方合作 (包括顺丰速运和快行线)的方式进行,而生鲜自营频道采取自建冷链物流的方式,B2C支配体系分为城市配送+“最后一公里”两个环节。

除了平台类电商,垂直类电商也不甘示弱

2012年5月31日,顺丰速运旗下全球美食优选网购商城顺丰优选正式上线,涵盖生鲜食品等九大品类,超过70%为进口食品。到2013年底,其冷链生鲜商品已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11个城市。顺丰优选的生鲜食品依托顺丰速运实行 “全程冷链配送”,即当商品离开库区后分拣和包装操作场地具备温控条件、装入温控箱运输、收派员将商品装入保温袋上门派件。

2013年10月17日,专门提供生鲜类商品的B2C网上商城沱沱工社,面向全国32个城市正式开通冷链物流生鲜品类商品的配送服务,除北京地区以外的生鲜业务将与第三方物流合作,全程冷链服务。

冷链成电商眼中“蓝海”

狭义的冷链,即农副产品的低温供应链,是指农副产品从生产、加工、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防止食品腐烂变质的供应链。广义而言,冷链涉及的不仅仅是农副产品,还有包括药品、化学制剂等对温度有特殊要求的物品。

“有货就拉一车过来,放到冷库里慢慢卖,”6月25日下午,从事传统冷链业务的简海平对记者坦言,近两年,由于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下游订单不温不火,而冷库固定成本不低,包括商铺租金为2000元/月,冷藏货物成本为3.5元/吨/天,生意不是很好做。

实际上,在传统冷链商家浑然不觉中,包括马云旗下的天猫和菜鸟,刘强东旗下京东等电商巨头正不断加码冷链生鲜领域。

“冷链生鲜这一块,基本上是电商B2C的蓝海和净土,因为传统电商领域比如服装、电子等都做得差不多了,切入其他领域又面临严重的竞争压力。”上海锦江食品供应链市场部总监郑淳表示 。

来自有关部门的分析报告显示,目前中国是世界上的农业生产和消费大国,每年蔬菜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59%,水果和肉类产量占46%,禽蛋和水产品产量占35%。

跟产量和消费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目前我国冷链物流处于非常低的水平。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的铁路冷藏运输设施非常陈旧,大多是机械式的速冻车皮,缺乏规范保温式的保鲜冷冻冷藏运输车厢,冷藏食品运量仅占总货物运量的1%。在公路运物中,易腐保鲜食品的冷冻冷藏运输只占运编总量的20%,其余80%多采用普通卡车运输。

值得注意的是,发达国家预冷保鲜率为80%~100%,冷藏运输率80%~90%。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我国冷鲜物流水平能跟上发达国家,将会出现一个巨大的增量空间。

冷链消费需求提升

冷链产业在最近两年爆发,根本上是受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推动。

近日,商务部研究院重要商品研究预测中心主任赵玉敏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近5年中国进口食品规模年均增长21.2%,比同期进口增速多3.2个百分点;食品贸易逆差持续扩大,5年来食品净进口扩大了2.3倍。进口食品中,近5年牛肉、猪肉、羊肉进口量年均增速都在40%以上,尤其是牛肉的年增速高达115%。

大量进口生鲜食品,对食品加工物流和商贸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不断提升了冷链行业标准。

京东冷链配送相关负责人分析指出,按照国际标准,城镇化率超过50%、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是冷链食品需求快速增长的一个标志。中国2012年人均GDP达到5450美元,城镇化率到达52.6%,已经超过这一标准。另外,随着各大电商物流体系的成熟以及新技术的运用,冷链的物流成本已显著降低。

香港亨泰集团 (00197,HK)子公司金涛果蔬物流有限公司市场部负责人王文庆则认为,新生代居民的生活消费方式改变,也促使冷链行业出现快速发展。80后、90后这些白领更喜欢超市,对生鲜速冻品宅配消费方式接受程度高于父辈。

“像其他产品一样,生鲜电商具有便捷性,且生鲜是生活必需品,生鲜电商的配送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消费者的出行购物时间,节约了消费者的时间成本。”苏宁易购生鲜负责人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支持政策连续不断

“冷链这几年这么火热,也与国家对整个冷链以及食品安全标准的提升有密切关系。”郑淳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食品腐烂变质是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

公开资料显示,国家对食品安全标准不断加码。2009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以食品安全为主题的法律 《食品安全法》,2009年7月国务院颁布《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2012年6月,国务院发布《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十二五”规划》,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重要决定》进一步要求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国家对于冷链产业的发展也出台了具体的政策。2010年6月,发改委发布《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我国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达到20%、30%和36%以上,冷藏运输率分别提高到30%、50%和65%左右,流通环节产品腐损率分别降至15%、8%和10%以下。《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也提到,要统筹规划农产品市场流通网络布局,重点支持重要农产品集散地、优势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建设,并要求健全覆盖农产品收集、存储、加工、运输、销售各环节的冷链物流体系,加快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降低流通费用。

苏宁易购人士表示,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大力发展农产品网上交易,进一步促进了电商企业对生鲜市场的期望。

“生鲜是消费者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消费者对于生鲜的支出也比较固定,这对于电商企业来说是一个商机,谁能在生鲜市场分得一份属于自己的蛋糕,谁就在生鲜行业占有一定的地位。”苏宁易购生鲜负责人对记者说。

“包装地带”微评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