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建设——给纸箱厂插上腾飞的翅膀!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工厂”,制造业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产业”。而这个庞大的世界工厂出产的每一件产品,都离不开纸箱包装。近年来中国的纸箱行业,搭上了经济飞速发展的顺风车。根据国际瓦楞纸箱协会(ICCA)的统计: 2013年全球瓦楞纸板总产量达到21,960,800万平方米,其中中国为5,603,000万平方米,与其相对应的销售额分别约为1080亿美元和276亿美元。预期到2016年全球和中国的产量和销售额将达到27,186,759万平方米、1339亿美元和6,863,900万平方米、338亿美元;2020年达到30,956,990万平方米、1526亿美元和8,665,516万平方米426亿美元。
2014年世界经济处于危机过后的温和复苏期,逐步趋于稳定,发达国家情况向好,新兴经济体依旧困难。中国经济悄然进入新“拐点阶段”,进入经济增速换档期、结构调整期和前期政策消化期。纸箱行业是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配套行业,虽然存在着人员密集、效率不高、利润平平等挑战,但是整个行业在未来仍将保持平稳增长。智能化建设的先行者和执行力强大的企业,必将迎来历史发展的新机遇,做大做强,而人员管理、技术水平、设备智能化水平低下的工厂必将被淘汰。
目前,国内纸箱厂面临着资金困难、资源生产率和效率低下、用户个性化需求日益突出、应对劳动力和人口结构变化、创新和设计能力不足等挑战,而智能化工厂的建设会使这一系列挑战迎刃而解。通过智能化工厂的建设将减少公司的原纸库存,减少备货量,加快成品的出货速度,从而大量节约流动资金,实现资源生产率最大化。此外,智能化生产还能在生产期间对资源和能源消耗进行持续优化,减少其排放量,从而实现整体价值优化。
在这个商品和信息大量过剩的年代,大批量生产的纸箱会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个性化、小批量的订单。智能化生产能使不同的业务流程实现动态配置,如质量、时间、任务、稳健性、价格和生态友好性等,这意味着工程流程可以更加灵活,制造流程可以被改变,暂时性短缺(比如由于供应问题)能够被弥补,并且在短时间内从容应对小批量、多品种的订单。
纸箱厂劳动力结构正朝老龄化和年轻化两个极端发展,这意味着壮年劳动力会越来越少,劳动者的技能和体能整体水平会下降。智能化工厂的建设连同工作组织和能力发展计划,将为企业提供将人口结构转变的新优势。面对技术劳动力的短缺和日益两极分化,智能化工厂的建设将促成多样的、灵活的职业道路,使人们能够持续工作,并在更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生产力。
业内权威部门及专家估计,目前国内大中型纸箱厂拥有独立研发部门和产品设计团队的企业,比例不超过10%。不合理的设计和创新能力的缺失,直接带来的是产品的低附加值及生命周期过短。而一个现代化、智能化的工厂,能够做到前期预测、中期监控以及后期持续改进的全流程管控和创新。市场研发人员对应的研发系统能够帮助设计出迎合潮流的热销纸箱新品,及时发现新的热点行业;产品设计部门对应的产品开发系统能设计出合理的产品的工艺流程、用料;生产部门对应的生产管理系统自动分配好机台,安排好现场作业人员、工料准备及生产周期;物流及仓管部门会根据先进先出的原则,安排好仓储及出货,并能够及时向上游报损和即时的库存信息。
据业内人士介绍,已经有纸箱工厂先行尝试智能化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该公司专门组建了一个超过20人的信息化队伍,积极推行现场信息化、装备智能化、服务网络化及RFID与物联网融合的智能化工厂建设。经过数年的智能化工厂建设,大大提升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据统计,该公司原纸库存水平下降60%, 节约流动资金2000多万元,现场生产作业计划执行率提高了23%,达到96.5% 。
2015中国国际瓦楞展顺应行业趋势,将首度设立智能化工厂专区,集中展示物流输送、堆叠及地面物流、工厂及设备智能化等各种现代化技术及设备,为纸箱企业提供工厂智能化办公、管理及生产的解决方案。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当今不明朗的经济形势下,纸箱企业只有力争上游,求发展才能生存并日益壮大,智能化工厂的建设将令纸箱厂如虎添翼。
关于2015中国国际瓦楞展­
中国国际瓦楞展是全球领先专业瓦楞设备、耗材及技术展,在67,000平方米的展示面积中汇聚600余家行业领军品牌,集中呈现1400余台高端和高性价比设备以及千余种耗材,协助纸箱厂做出高效采购决策,为其提供获知前沿产品、创新技术和市场动态的渠道,搭建与供应商进行极富价值的沟通交流独特平台。作为全球领先的瓦楞包装制造展,伴随众多新品的发布、市场发展趋势的预测以及业界精英的积极参与,中国国际瓦楞展将引领行业快速发展。
更多信息,请访问:
“2015中国国际瓦楞展”官方网站:www.sino-corrugat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