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法国调查机构:企业负债和汇率偏高,中国恐难走出经济寒冬

2016-04-10 孙骁骥 包装地带

继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各地企业再次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新兴经济体尤其如此。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原材料市场价格下跌,美国货币政策的调整等诸多因素都让许多新兴经济体国家的企业举步维艰。新兴经济体是否能再次迅速走出危机?哪些国家的企业可能在危机中浴火重生?法国外贸保险公司COFACE在3月底推出一份研究报告,在评估包括中国在内的34个新兴经济体国家面对的整体形势和潜力。


但该报告得出结论,认为其中只有捷克、智利、泰国和波兰有可能很快走出危机,其中并没有提到中国。也就是说,对于中国走出经济危机,该报告持保留态度。这是为什么呢?


这份报告以“新兴经济体企业能否重现凤凰涅磐的奇迹?”,考察了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的营商环境,从竞争力、负债能力以及政策三个方面,综合分析34个国家的企业可以走出困境的潜力。据这份报告的数据,2010年至2015年间,新兴经济体的增长率几乎削减了一半,2016年的增长前景预测也并不让人乐观。这并不是新兴经济体首次面对困境,而无论在1990年代,还是在2000年以后,这些国家都出乎各方意料地迅速恢复增长,他们不需要增加投资,也能在危机后两、三年内就恢复到危机前的增长水平,这令不少观察人士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就有了“凤凰涅磐”之说。


陷入困境的企业要能尽快走出危机需要三大要素,一是价格竞争力刺激企业增加投资;二是企业的负债状况允许它承担更多债务;三是国家的政策,倘若最后一项的不确定性太高,企业即使满足前两项条件,也不可能走出危机。


就价格竞争力来说,短期内提高价格竞争力的最便捷途径是货币贬值,但这项措施的效力取决于制造业和服务业在生产与出口中所占的比例。分析认为,有两类国家可以从货币疲软中受益,一类是自2013年以来货币贬值幅度不大,但以制造业产品出口为主的经济体;另一类是以原材料出口为主,而货币大幅贬值的国家。而中国却因为人民币的升值而无法在价格竞争力的博弈中取胜。根据德银等机构的测算,2010年到2015年期间,中国真实的价格竞争力损失约19%。而人民币在将来存在的进一步贬值预期,会让价格竞争力损失进一步加剧。


就企业负债能力而言,情况也不容乐观。目前企业负债的整体趋势是负债增加的同时,贷款条件越来越高。这份报告无法确定哪些新兴经济体确实属于贷款条件提高从而阻碍企业可能的复苏步伐的情况,但列出了一些企业负债总额超过国民生产总值90%的高风险国家。中国不幸榜上有名。中国、保加利亚和匈牙利三国都在2015年6月时达到了这个警戒线。


在以上几国之中,中国企业负债率之高,非常突出,达到了将近160%,而企业利润只有5%左右,因此企业利润基本上就还息了,没有能够再投入发展生产。负债升高而利润下降,意味着作为投资标的的企业,面临着更大的破产风险,这无疑也会将风险传递到金融体系之中,造成更大的风险隐患。


众所周知,当企业负债过高成为全社会的状况时,它意味着经济增长的疲软、利率的增高以及投资意愿的下降。事实也验证了这种推断。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指标,每年平均增长是26%。但这一数字在2012年跌到20%以下,2013年18%,2014年16%,2015年只有10%,2016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将进一步见底,以后甚至就会是一位数了。所以我们今天看到在科技进步影响力没有发生显著变化的前提下,劳动投入的减少,资本投入的减少,当然是引致整个经济增长率下降。


最后谈谈政策的影响。我们知道,即使是能够满足价格竞争力优势和企业负债状况良好这前两项条件的国家,但如果政策制定有问题,经济生活的复苏必然受到影响。报告列举出的影响政策的风险指标有两大类,一类是经济、社会、政治不满产生的压力;另一类来自是不同社会建立应对这些紧张关系的工具、将前述压力转换成实际变化的能力。这些化解压力的工具有:教育水平、网络开放程度、城市化建设程度、生育率、女性参与工作的程度等等。中国经济在短期内重新振作起来的空间不大。中国与沙特阿拉伯、埃及或厄瓜多尔等国的一个共同之处,是本国货币自2013年以来大幅升值以及政治风险太高。而中国面对的问题尤其多,因为中国企业负债严重。以这些标准评估之后,满足前两项条件的新兴国家中,可能浴火重生的国家就只剩下了捷克、波兰、智利和泰国。


来源:骥观天下的微信公众号



亲,您看完本文用了  秒,分享则只需1秒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