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状元无缘清北、出走港大:细数22年港校“掐尖招生”史,内地学霸们因何赴港读书?
近日,各地高考成绩公布之后,江苏高考文科总分第一名的白湘菱备受舆论关注。
她倒不是因为文科状元第一才上的微博热搜,而是因为好不容易夺得榜首却去不了理想中的学校。
在今年的高考中,白湘菱语数外三科总分达到了430分(满分480分),荣获江苏省文科状元,但因为选修科目历史成绩为B+,无缘清华北大,就连省内的南京大学也摆摆手表示拒绝,引来外界的一片叹息。
图片来源自网络
一部分观点认为,在优秀人才面前,希望清华、北大能够调整录取规则,“不拘一格降人才”,给白湘菱一个入读名校的机会。但清北招生组均表示,招生计划按照政策实行,没有办法因为一个人改变录取规则。
就在外界争论不休的时候,8月3日,白湘菱顺利通过香港大学经管学院的面试,校方已向其发放了录取通知,并提供了100万的奖学金。
图片来源自网络
对于这个结果,许多网友纷纷送上祝福,而在白湘菱的选择背后我们可以看到,北大清华显然已经不是状元唯一的选择。
其实香港高校在内地掐尖招生,已经有20余年的历史。早在2014年,港大就曾录取307名内地生,揽得16名状元。
那么,为什么这些才华横溢的内地尖子会选择赴港读书?港校具有哪些优势?内地招生具备什么样的特点?当他们踏入香港的校园,又会面对怎样的挑战和困惑呢?
沪、粤两地考生最受港大青睐
作为最早开始在内地招生的香港高校之一,香港大学的招生程序非常具有代表性。
2002年,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首次推出了“内地本科生入学计划”,通过此计划入学的学生与其他本地生一样获得港府津贴,只需要缴纳基本的学费即可入读。
很多内地家庭不太了解,但实际上,香港大学每年都会面向内地招收学生,今年预计招收300名学生,没有针对各省市的固定录取名额,亦无收生名额上限,择优录取。
图片来源自网络
往年来说,上海及广东由于报考香港大学的学生最多,因此获得录取的学生也相对较多,加上国际考试的学生,每年两地都各有30到50位学生来到港大就读,今年港大预计在上海和广东分别录取约50名左右学生。
图片来源自网络
港大面向内地招生并没有省份限制,按照规定,应届内地高中毕业生均可申报香港大学。
不过港大在内地采用的是独立招生方式,不同于内地高校统一招生机制,它有其独立的报名程序。
在录取过程中,港大会优先考虑以下因素:
1.申请人的高考总成绩及英语成绩;
2.申请人在英文面试中的综合表现(如获面试资格);
3.申请人的综合素质等。
香港大学教务长韦永庚曾经表示:申请入读香港大学的内地学生只要达到一定的高考分数线标准,他们在香港大学的笔试和面试中的表现将在最终录取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高考分数不像内地招生中那么关键。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被清北南大拒之门外的白湘菱能够斩获港大抛出的“橄榄枝”,不同高校的招生录取倾向也大不相同。
图片来源自网络
说到底,也许清华北大也想录取白湘菱,但高考的性质决定了人才选拔的底线是公平公正,为了人才选拔体系的完整性,录取制度必须要坚持既定的原则,不应个人的特殊情况而破坏其公平性。
图片来源自网络
22年港校“掐尖招生”史
自1998年开放内地招生后,随着招生名额和招生范围的逐步扩大,港校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近年来与北大、清华在顶尖学生的争夺中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其实在开放招生的最初几年里,港校在内地的招生模式与现行的模式有很大区别。
为了奠定香港作为亚太地区高等教育中心的地位,当时国家实行了一项实验计划,即在内地11所知名高校,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院校的一年级新生中,每年选拔大约150名成绩优异的内地学生赴港就读,全部费用由香港赛马会自主。
图片来源自网络
这一“代招”的做法受到了香港8所高校校长的热烈欢迎,因此一直持续到2002年。
2003年,教育部正式同意香港高校(包括: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岭南大学和香港教育学院等8所高校)在内地6省市自主招收自费本科生。
自2005年起,香港高校在内地的招生方式基本定型,主要分为两种:
一是香港中学大学、香港城市大学被纳入内地高考统招,统一实行远程网上录取,即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可以像选择内地高校一样选择这两所高校的志愿。
二是继续采取考生自行选报、高校独立招生的方式,考生须参加高考,并按照港校的要求报名,参加学校单独组织的笔试或面试。不过,考生一旦被香港高校录取,将不能再参加内地高校远程网上统一录取。
目前,港校在内地招生的范围已经扩大到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录取人数也是一路上涨。
数据来源:1998-2005年招生人数来自《香港高校内地招生的观察与思考》(作者:瞿振元,卢兆彤,周利明);2006-2013年招生人数来自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
早几年,港校在内地的号召力很强。
根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和新浪考试频道的联合调查显示,如果同时被香港知名大学和内地一流高校录取,选择香港高校的学生和家长的比例达到了惊人的71.2%。
图片来源自网络
显然,报考香港高校,对于千军万马争取名校机会的考生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崭新的升学途径,同时也成为了未来海外深造的一个窗口和一次尝试。但对于那些赴港读书的学霸们来说,其体验和收获是因人而异的。
在不少内地学子的眼中,香港高校代表着一种“中西合璧的教育环境”,国际化的教育方式与内地大学迥然相异,是很好的人生体验。
但与此同时,全英语教学、粤语广泛使用、与内地迥然相异的社会文化环境,带给学生的挑战并不小。2008年被港大录取的内地状元姚璐评价说:“内地生来港第一年,没有人不恨香港,没有人不恨港大。”
另外一位就读于港中大的同学在知乎匿名写道:
“不多的时间(一年)已经让我体会到,我多么不喜欢这里,这里也多么不适合我。
香港是一个不自由的城市,没有错。如果说内地在某些问题上没有言论上的自由,那么在香港,在任何问题上,你都没有沉默的自由。”
图片来源自网络
2013年辽宁高考状元刘丁宁在香港大学入读不足一个月时间,放弃了70万港币的全额奖学金,退学返回家乡本溪高中复读重考,并在一年后蝉联状元,进入北大读书。
图片来源自网络
2014年,云南省新科理科状元周权,不但直接放弃了香港大学的面试,更推却了香港中文大学开出的66万港元奖学金的优厚条件。
除此之外,总分仅低周权1分的云南高考榜眼朱睿宇也放弃赴港升学,选择入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类专业。
当记者采访他们为什么中规中矩地选择了清北,周权表示:“我从媒体报道中了解到,其他省份就出现过高考状元主动从香港高校退学,重返高考战场。不难想象,状元能考高分但未必都能适应香港的学习生活方式。”
周权在接受媒体采访
赴港读书不如前几年狂热,一部分原因在于国内高校国际化优势也日趋明显,可以提供更好的教学质量与环境。当内地生到国外进修的渠道变多,香港的“跳板”作用就不再那么明显。
而另一个原因则与部分香港人对待内地人的态度有关。2012年之后,香港人对大陆人的抵触情绪变多,这让很多身处其中的学生倍感压力。
即使努力学习广东话,努力融入当地的文化圈,但结果仍是收效甚微。在港大学习新闻的余安表示:“毕竟成长背景不同,内地有很多事是他们所不了解的。”
图片来源自网络
云南文科状元赵浩宇也表示,“港人态度”是影响其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部分香港人对内地展现出的不友好态度,迫使自己不得不考虑,在香港生活、人脉、社交方面会不如在内地舒服。
当然,大部分在香港读书的内地学生都愿意相信“特别抵触大陆人的只是很小一部分香港人”,但社会环境的“不友好”讯号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们的隐忧。
报考港校需提前规划
内地学霸对于港校的取舍,更大程度上来源自对港校的深入了解以及对自身规划的理智考量。
排除个人的不适应,纵观香港100多年的高等教育发展史,其高等教育很大程度上继承了英国的传统,具备浓厚的中西交融的特点。
加之港校得天独厚的语言环境、优质的师资条件、丰富的海外交流机会和灵活的交换生制度,以及当地特殊的文化环境和政治体制,对于内地学生们来说,不失为一个好选择和一段人生的特殊经历。
图片来源自网络
去年,教育部发出通知,同意香港恒生大学、东华学院、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面向北京、天津、四川等省份试点招收自费生。
加上此前教育部批准的可在内地招收本科生的12所港校: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公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树仁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岭南大学、香港教育学院、香港演艺学院和珠海学院。
从总数上看,在内地招生的港校已经达到了15所。
图片来源自网络
2012年以前,港校实行英式大学三年学制,因此当时港校录取的内地本科生需在内地大学委托培养一年或赴港就读一年预备课程。
2012年以后,港校统一实施大学四年学制。
图片来源自网络
香港高校虽然不算太多,但是各自发展定位十分明确,个性突出,整体上呈现出多元化格局,因此在招生上也表现出各自的人才倾向。
首先,由于大多数港校以全英文授课,国际程度相对较高,学生海外交流的机会也较多,因此对英语能力的要求较高。
香港中文大学就明确在招生简章中指出,在高考成绩同分的情况下,优先录取英语单科成绩较高者。类似法律学、兽医学专业的英语成绩需要达到135分及以上。
另外,由于港校招生数量有限,申请人数较多,因此竞争激烈,录取率不高。虽然一些香港高校在招生简章中要求考生的高考成绩达到当地一本线上,但实际情况是不少高校录取分要远远高出当地的一本分数线,建议想要报考的学生和家长多多关注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正确预估理想院校。
图片来源自网络
其次,在香港读书所需要的学费和生活费也相对高昂。普遍来说,香港高校每年费用约为14万到18万港币,按照实时汇率折合人民币11到15万元左右,建议考生结合家庭经济情况理性报考。
上文中我们提到了刘丁宁获得了70万港币奖学金,这个数字看似庞大,实际上也只够四年里的学费和住宿费花销。而且能够获得全额奖学金的学生毕竟还是少数,大部分情况都需要家庭经济支持。
香港高校的宿舍需要申请,通常住宿费在每月2000港币左右。岭南大学给出的2019-2020年度学生宿舍的收费标准为:每年上、下学期合共为港币9,660至13,080元。如果没有申请到学校宿舍,就需要自己另找住宿,通常价格也会高些。
香港浸会大学官网的住宿费参考
第三,需要提前规划,制定报考计划。通常来说,香港高校对内地生申报的首轮起止日期为高考前一年的9月份到11月份,具体日期需要去官网查询。
也就是说,学生在选择报考学校之前,要对自己的高考成绩有所预估,再通过网上递交申请表格并根据要求缴纳申请费用,才算完成申请。
面试日期和地点一般会在6月中旬公布,譬如香港大学的面试会在内地多个城市同时举行,学生无须赴港参加。由于面试为全英文,需要考生提前准备。
一般来说,学校会在7月底至8月初期间陆续公布录取名单。获得录取的学生需要在制定指定限期内向学校确认接受录取,并缴付留位费,这样才算完成了整个录取流程,静待开学。
图片来源自网络
最后,内地生到香港大上学,不可避免会因为当地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文化氛围而产生一些不适应的感觉,所以在选择报考之前,也要对孩子的心理适应能力以及生活自理能力加以衡量。
且排名较高的香港高校大多采用英式教育的模式,更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也要适当调整自己的学习模式和风格,才能更快地适应校园环境。
对于内地生来说,面对竞争激烈的高考,敞开大门的香港高校无疑为他们提供了另一种选择和可能性。
从在一片惋惜中斩获香港大学录取通知书的白湘菱到潇洒挥手港大、决心复读的刘丁宁,她们的选择没有对错或是优劣之分,重点在于她们想要追求怎么的教育模式和环境,去开拓自己无限可能的人生。
作者:Cheryl,精英说90后作者,英国海归,用心写字。
精英说是全球精英、留学生的聚集地。每日发布海内外前沿资讯,这里有留学新知、精英故事及美国街头访问,全方位为你展现真实的海外生活。欢迎大家关注精英说(ID: elitestalk)。
Reference:
上海教育科研:内地学生报考香港高校原因的深层分析
中国高教研究:香港高校内地招生的观察与思考
软科:香港高校内地招生趋势分析
局势帝:当年从香港大学退学的文科状元现在怎么样了
滴答网:内地生来港第一年 没有人不“恨”香港
知乎:高考状元刘丁宁为什么放弃港大再上北大?
人民网:内地学霸怎么看待赴港读书?
精英说8月线上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