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历时半个世纪拍摄海外华人:没有话语权的他们,一辈子没有性生活,从未感受过家

Anna 精英说 2021-06-17

        

自19世纪中叶以来,无论是温饱的诱惑亦或“淘金热”的幻想,“到海外去”曾是一代代国人探索未来的梦想,移民的步伐亦从未停歇。

 

从那时起,华人移民圈便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菜刀、剃头刀和泥刀”,这并非华人间的接头暗号,而是初代移民艰苦的谋生之路。

 

  单间公寓内的台山籍老妇人。刘博智摄,旧金山,1976

 

对于当时在海外打拼的华人,他们大多没有接受过什么良好的教育,穷困潦倒中想要活下来的唯一办法,就是家传的一番硬手艺。当“猪仔”、签“契约”、洗衣做饭、开餐馆、教武术…成为了他们大多数人赖以谋生的技能。

 

即使穿越了数百年的岁月风尘,老一辈人赖以谋生的手段,依然能够在新一代移民身上体现。


在过去半个世纪里,摄影师刘博智就曾走访欧美、北美、东南亚的40多个国家,用镜头定格那些最底层的华人。在他的黑白镜头下,那些褶皱的脸庞、下垂的眼角以及斑白的双鬓,写满了异乡人奋斗打拼的辛酸。

       

“契约华工”、“猪仔”、“苦力”这些充满歧视性的称呼,成为了华人彼时的代名词

深圳越众历史影像馆,刘博智华人流散文化影像展

图片来源:一条

 

当这些被主流叙事忽视的“泥巴史记”,以图像的形式被不动神色地呈现,人们忽然惊觉一股史诗般的力量。

 

作为这一切的见证者,刘博智回顾自己的经历:“祖籍广东沿海,生于中国香港,从美国黑市劳工做起,又回归至华人底层中”,他用自己的一生,见证了华人族群的变迁。

 

在几十年如一日的华人影像记录中,刘博智说:

 

中国人的事,只能中国人去说、去做,如果自己不关注,其他人更没有兴趣关注了。

 

      “金山客”≠“有钱人”

 

刘博智,1950 年生于香港旺角的移民侨眷家庭,家庭并不富裕。父母为了生存,勉强经营着一家士多店(俗称:杂货商店)。

 

最开始经营不力时,士多店位于狭窄的屋宇楼梯底,而后才发展成一个四平方米的小店铺。刘博智也在市井中耳濡目染,学会了与中下层不同类型的人打交道。

       刘博智在家里的士多店前合影,图片来源于一条

 

1963 年,刘博智的大姐买了部柯达相机,那是他第一次接触摄影,便从此扎进影像世界。

 

在香港,这里日新月异的变化让这位少年很快觉察到社会阶层的差异,从内地来的打工者、店铺伙计、底层劳工…他们都成了刘博智拍摄移民题材的起点。

 

而这些南来北往的顾客里,当然少不了追求“北美淘金热”的狂热移民--“金山客”。身在其中的刘博智父母虽然对“一夜暴富”的故事心驰神往,他们内心最大的心愿是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走向海外、安生立命。


于是,这对有远见的夫妇决定为此筹钱,送孩子们出国留学,而这一别就是十年。

         普通唐人的居室 ,旧金山,“北美唐人”系列,1976

 

1969年,高中毕业的刘博智在父母的援助下前往加拿大学摄影,彼时加拿大对华人的入学资格审查,十分严格。

 

入学资质被“卡住”的刘博智只好另辟蹊径,申请前往美国加州学摄影,并在1970年获得加州布鲁克斯摄影学院录取通知书。

 

刘博智一方面为自己获得求学入场券感到高兴,但另一方面却忧愁万分。苦于学费不足,他在士多店老主顾的推荐下,来到加拿大东部的哈利法克斯酒家做帮厨,下苦力挣学费。

         唐人餐馆 ,旧金山,“北美唐人”系列,1975

 

这份黑市非法劳工的工作却时常让他惶恐不安。他担心自己会被加拿大骑警抓捕,这不仅会丢了工作,甚至有拘禁的风险。

 

但他很幸运,因与社区华人团体抱团取暖,得到了当地华人的不少照顾。

 

在餐厅打工时,刘博智学会了台山话(粤语四邑方言片)。他通过讲方言,和华人亲密交流,走得亲近,也真正地了解到他们生活的疾苦。 

       图片来源于网络,刘博智

 

通过和老一辈华侨深入交流他意识到,传说中富裕的“金山客”其实是至今没有身份的老华侨,他们东躲西藏十多年偷偷谋生,还有在社会最底层下苦力的华工,虽然生活贫穷,但始终坚韧地活着。

 

他内心动容,暗自鼓劲要在美国好好读书,在摄影学上有所成绩,成为华人的骄傲。

 

返回美国摄影学校读完本科后,刘博智于1977 年在加利福尼亚艺术学院取得硕士学位,随后在堪萨斯大学教授摄影。

 

图片来源于网络,刘博智

 

正是对华人的巨大同理心与共情力,他的作品打破了人们对“金山客”、“移民人”等同于“有钱人”的幻想,人们才渐渐理解了那份“华人寻梦之不易,不足为外人道也”的情感。


由此,刘博智的摄影作品被视作记录跌宕华人历史的专属“黑白电影”。


        美国最底层的华人

即使再穷,也会怀念祖国

 

谈起初代移民华人,要追溯到晚清鸦片战争时期。

 

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的大门“被迫开启”,沿海地区的大量华人为了谋生,到美国、加拿大、东南亚等国家垦荒、开矿、修铁路,为所在国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公平旅店里以捕鱼为生的越南华裔难民,旧金山,“北美唐人”系列,1976

 

华人劳工因低薪高效的勤奋和在任何条件下都能生存的能力,让人嫉恨并招致侮辱,“契约华工”、“猪仔”、“苦力”,成为华人群体带歧视性的指称,华人劳工和移民被视为迅速蔓延的“黄祸”。

 

世界各地开始出现种族歧视与暴力事件,排华法案被提上日程。脱离了祖国,却又很难被寄寓国接纳,从而成为身份不明的流散群体,本以为从苦难中抽身的华人,再次陷入新的困难境地。

          刘博智 摄

 

在刘博智的镜头下,“金山伯”梁亚三就是华人劳工漂泊无根的缩影,在梁亚三的一生中,他曾在百般无奈下被迫远走他乡,却自此再也找不到家。

 

梁亚三一家首次离开中国,是在日本人侵占中国南部时期。为了逃过日本人的迫害,梁家携着所有易携的物件,午夜过后,划船逃往越南,一路北上,最终以难民身份进入美国,在教会协助下,在路易斯安那州的奶品场找到工作。

 

1976年,他们一家十七口穿着橡胶靴,每周在冷库里工作六天,每天十八小时,每月收取七百八十美元。

        刘博智 摄

 

梁亚三一家无论再怎么拼命挣钱,他们始终是美国底层的最底层,谈获得感与幸福感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当刘博智来到梁亚三位于旧金山的住所时,才发现,他们住在狭窄的房子里,衣服用杆子挂在通风窗户外面,拖把也挂在外墙上,很寒酸, 几乎和广东城中村或贫民窟的那种状态毫无差别。

 

电饭煲、饭菜、冰箱、煤气炉则是夫妻的生活的全部。每天晚饭十分,招待客人的板凳成了临时“饭桌”,拥挤、凑合是他们贫困生活的基调。

       刘博智 摄

 

刘博智对梁亚三的家里掉漆简陋的冰箱记忆尤深,因为在很多贫穷的华人家庭里,都会有可以放剩菜剩饭的冰箱,节约餐食。

 

梁亚三生活拮据的原因则是希望能挣到足够多的钱养活一大家,并让孩子们离开这里。唐人街似乎并没有让梁亚三有归属感,这里只是能用苦力换来金钱的“临时工厂”。

     

梁亚三房间的祖先神位

 

虽然生活很苦,但他们从未忘记祖先与祖国。

 

在梁亚三的房子里,还有最重要的物件——祖先的神位。为了能好好供奉祖先,梁亚三夫妇时常睡在拥挤房屋的地板上,用虔诚的心祭拜祖先,缅怀祖先。

 

很多和梁亚三一样的唐人,因为经济、政治和家庭原因,无法回到家乡。但他们却始终保持着国内的风俗习惯,在家里摆上关公、神位、挂黄历画,以此来怀念祖国,缅怀家乡。

 

刘博智 摄

 

刘博智曾在旧金山遇到过老华侨林伯,他和梁亚三一样,一直对故乡有着深厚的感情。

 

当林伯不得已离开家乡时,妻子已有两个月身孕。此后的林伯在二战结束后回乡探亲过一次后,就因特殊原因没有再回去。

     刘博智 摄

 

他心里始终有思乡的情结,他的起居室墙壁上,挂着一张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一张手绘在餐巾上的广州街道地图,还贴着有关美国移民法的新闻简报:“白宫无法助侨眷团聚。”


      华人文明扎根:开枝散叶

 

如果说移民潮对崛起中的美洲国家来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建设与开拓作用,那移民潮形成的华人文明则深深影响了同为漂泊者的异乡人。

 

刘博智在2009年对古巴华侨跟踪拍摄时,发现没有中国血统的欧洲白人对华人文明深深依恋。

         古巴花旦何秋兰,“古巴唐人”系列,2009

 

在古巴哈瓦那居住的何秋兰是典型的西班牙后裔,并没有中国血统。但最让刘博智吃惊的是,这位西班牙后裔会唱粤剧,会辨认粤剧工尺谱,还是远赴盛名的粤剧演员。

 

一个西班牙后裔,为什么会在年轻时成了个粤剧人?

 

再三询问之下,何秋兰的身世才逐渐显露:她童年时父亲早逝,和母亲一起上街乞讨时,被华人何买盛带回家收养。

       16岁穿着戏服的何秋兰,1947

 

1950 年代,风云际会,古巴革命拉开序幕,粤剧急剧衰落,养父何买盛因肺病去世。她和母亲为了生计,又上街乞讨,遇到了另一位喜爱粤剧的华人方标,收留了母女,从此她的名字就改为何秋兰。

 

在亭亭玉立的美好年华,何秋兰成为养父所创办的粤剧唱戏班中的一名花旦。

 

还是闺中少女时候养成的对华人饮食、音乐、生活起居、风俗的深深认同,彻底让何秋兰“汉化”。

      何秋兰和母亲、养父方标,来源于一条

 

随后,何秋兰出嫁,生活由此而彻底改观,沦落到基层后,成为赤贫一族。但她始终感恩两任养父的恩情,开始走上一条艰难却充满意义的寻根之路。

 

在得知何秋兰想去养父的故乡“拜山”后,刘博智说:“你又不是中国人,你怎么知道你养父的故乡在哪里?”

        何秋兰在养父方标祖坟前祭拜, 2011

 

下一秒,何秋兰用粤语清晰地说:“在开平石塘里!”

 

刘博智知道,何秋兰在自己的灵魂深处,是想和养父一样,能回归故乡。

 

经过千辛万苦,何秋兰终于如愿以偿,来到养父的祖宗故地。何秋兰在方家远亲的带领下,前往野草等高的祖坟地前,又叩又拜······

 

何秋兰终于穿上自己做的白色金缕戏衣,唱着养父在她八岁时教的歌,缅怀乡愁。

        

刘博智 摄

 

还有很多在古巴的华侨都和何秋兰一样,即使不会讲流利的中国话,甚至是混血,但他们却因自己有中国血统而倍感自豪。

 

先辈是移民的后代,普遍都有着感怀祖先、感恩故土的情结,谈起自己的祖先就想哭,每个人眼睛都红红的。

              

勤奋致富、成家立业、光耀门楣、荣归故里……关于早期华人的描述,大多是这番一夜暴富的想象,但真的是如此顺利且带着无尽的运气吗?

 

或许,刘博智的黑白影像打破了人们对早期移民海外华人的认知,真正为人们呈现了一部艰苦不屈的血泪史····

        

刘博智 摄

 

就像是在由华人开拓的墨西哥墨西加利小镇,一位70岁弥留之际的华人老人说出了心底的愿望,因贫苦奔波一辈子都孑然一身,孤独未婚,但现在最想尝试性体验。

 

衰老的生命却让他未能如愿,最终他和华人朋友相拥而泣。

 

这便是刘博智镜头下初代移民华人真实的生活写照,令人扼腕,震颤灵魂。

 

在遗憾、悲情的黑白基调下,刘博智将华人那份不屈的精神、永恒的奋斗从过去的“金山梦”串联到如今的“全球化”,海外中国人与本土中国的同胞们,亦在此刻,同源同生,相拥而泣,相交相融!

  

作者:Anna。在四维空间永葆热情与好奇的探索者。

 

精英说是全球精英、留学生的聚集地。每日发布海内外前沿资讯,这里有留学新知、精英故事及美国街头访问,全方位为你展现真实的海外生活。欢迎大家关注精英说(ID: elitestalk)。

 

南方周末 《金山再梦》

澎湃新闻《刘博智:50年华人流散文化的影像追寻》

众岳历史影像馆《杨小彦:刘博智的观看术》

艺术中国《流动·中国——刘博智摄影展》

一条《他用53年揭秘底层华人移民现状:多数单身,有人一辈子没有性生活》

中摄协影像中文网《周末看展|刘博智这些海外移(“遗”)民的影像,是华人流散文化的缩影 》https://www.sohu.com/a/363242479_727450

中国摄影《邓启耀:“流动中国”的海外镜像—— 早期华人移民及流散群体影像志观想》


精英说9月线上讲座


秋招进行时你找准方向了吗?掌握一手资讯吗?本周嘉宾:麦凯睿 硅谷在线教育科技公司FLAGDream的COO直播时间9月24日(周四)21:00分享主题:大公司VS小公司?4招告诉初入职场要如何选!参与方式扫码添加精英说首席助手,备注【9月】


你“在看”我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