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真相丨这是1月最大的谣言,别信!

2018-02-08 中国食品安全报

图片来自网络

微信公共号:shipinanquanbao


谣言不止,辟谣不歇。


我们为大家整理出一月朋友圈谣言榜单,一起来看!



一、保持喉咙不干燥能防流感


谣言类别:失实报道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  

医管局发出的通知:这次的流感很严重,大家要保持喉咙黏膜的湿润,不能让喉咙干燥,不要忍耐不喝水,喉咙的黏膜干燥,在10分钟内病毒就能入侵体内。每次喝50-80cc的温水,孩子30-50cc,觉得喉咙有点干就喝,不要考虑喝不喝,手边要保持有水可以提供喝才行,水不用一次喝很多,那样是没用的,很快排出体外,而是要一直保持喉咙湿润不干燥才是正确。在3月底前,人多的地方暂时不要去,坐地铁或公车,请带口罩。炸物辣食先暂停,维他命c要补充够。

  

真相:

专家表示,病毒是否10分钟就能入侵体内,要看各人体质,不能一概而论。

  

防治流感的关键并不是保持喉咙粘膜湿润,而是避免接触传染源。喝水和保持喉咙湿润也没有关系,少量多次喝水一样会排出体外,喉咙干燥是有炎症的表现,并不是缺水。

  

关于“戴口罩”“人多不透风的地方少去”这种说法是对的,少吃油炸辣食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据学者回顾大量文献发现,在人体缺乏维生素C的前提下,适度补充的确可以预防流感,不过对于健康人来说,补充维生素C并不能预防流感,专家建议,预防流感可通过多吃蛋、鱼、奶等食物提高免疫力。

  

此外,要加强好对鼻子的保护,这对预防流感等呼吸系统疾病有重要作用,外出时尽量带上口罩或清早用凉的淡盐水进行洗鼻;保持房间湿度一定程度上可减缓流感病毒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不同人群的抵抗力也各有不同。儿童和老年人是易发流感的高危人群,尽量少去或不去公共场所;在室内的时候也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注意保暖,不要让自己的抵抗力降低。

  

点评:

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今年冬天格外的冷,流感病毒传播势头不减,网络上也流传出许多防流感“诀窍”。因此,我们在防流感的同时也要记得防谣言。医生说了,以下才是防流感的正确打开方式:


1、做好自我防护,少去封闭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传染源,减少感染机会;

  

2、一旦出现症状,早治疗、早隔离,减少对别人的传播;

  

3、养成好个人卫生习惯,常通风换气。


二、房间放洋葱可以防流感 

  

谣言类别:失实报道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

流感造成千万人死亡时,医生来到其中一农民家。这家庭每个人都非常健康。医生询问这家如何做到,这家妻子说她在家里每个房间都放置了一颗没有剥皮的洋葱。医生把洋葱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吸收了病菌,因此这家人保持了健康。我的朋友回复了洋葱的有趣实验︰我得了肺炎, 病的不轻。我读到一篇文章,建议把洋葱两头切掉,插在叉子上,把叉子放在花瓶里,晚上放在身旁。洋葱会因病菌次日清晨变黑,我开始好过来。文章还谈到放在屋里的洋葱和大蒜在多年前黑死病中救了很多人的命,记得两头要切掉。治感冒久咳单方:这是好人食不坏的天然食物单方,专门对付因感冒引致的久咳。把一个洋葱去衣后切片,放在碗里隔水蒸。蒸至洋葱流出汤汁,把热洋葱汤汁饮掉。记住,碗里不能放水。蒸出的汤汁只是一点点,没有生洋葱辣味,却有熟洋葱清甜味。洋葱渣不吃。有人试过此方医治因风寒而整天不断咳嗽,饮了一次已顺气不少。隔日再饮一次,咳嗽就痊愈了。古今,洋葱都被视为可治百病的“药”物。它是利尿剂、抗生素、兴奋剂、除痰止咳剂,并能治风湿、痢疾、感冒等。无论如何烹煮,洋葱营养成分几乎不受影响。 放在篮里吊挂,可保持三个月不坏04/11/2012 香港 伊利沙伯医院临床肿瘤科唐志聪医生编

  

真相:

专家表示,没有食物会主动吸附病菌,洋葱是“细菌磁铁”、“房间内放入洋葱,靠其气味杀灭病菌、预防流感”的说法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首先,洋葱具有发散风寒的作用,是因为洋葱鳞茎和叶子里含有一种硫化丙烯的油脂性挥发物,这种物质能抗寒,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包括呼吸道和肠道里的细菌。但通常是每天口服一定的量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另外,细菌的移动能力非常弱。它们通常会随着微小的水滴到处传播,比如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霉菌可以依靠风力来传播它们的孢子,但是细菌通常生长在潮湿环境中。细菌的菌落一般都是粘糊糊的,因此对细菌来说,直接通过空气传播是十分困难的。

  

其次,如果洋葱真的能够发挥细菌磁铁的作用,那么洋葱在医学领域就会有非常大的作用,不过目前为止洋葱并未在医疗上有任何类似的应用。生物学家认为洋葱能够吸附流感病毒是毫无根据的,病毒需要寄主才可以增殖,它们在寄主体外根本不可能移动、穿过房间。

  

至于洋葱两头切掉第二天会变黑,并不是因为流感病毒或者病菌,而是最常见的食品化学反应:酶促褐变。酶促褐变的机理就是植物细胞中的酚酶与酚类物质接触而发生氧化反应,继而发生褐变。不光是洋葱,像苹果切开半个小时不到就会变成暗褐色也是同样的道理。

  

所以无论是把切开的、剥皮的还是完整的洋葱放在房间中,都不能起到预防感冒或者流感的作用。最靠谱的预防方法,还是勤洗手和远离感冒或流感患者。


点评:  

那么放一颗洋葱在房里,到底会有什么效果呢?小编忍不住试了一把:先放没剥皮的洋葱在房间里,最终的结果自然是干枯变质。而放个剥了皮的洋葱后,味道似乎并不太好,还让人泪流不止,也请诸位三思而后行。


三、雪里含融雪剂,玩雪伤眼 

  

谣言类别:失实报道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  

友情提示 环卫处已开始全面撒融雪剂,预防路面结冰,提醒大家一定不要把路上雪弄到脸上,对眼睛有伤害。请家长们告诉孩子玩雪的时候可千万别把雪往对方脸上撒,特别是马路边的雪,雪里有融雪剂,对眼睛有危害!接力下去,让更多的人知道。有宝宝的一定要注意!

  

真相:

经多地媒体核实求证:环卫部门并未发过此类提醒。眼科医生也表示,未接诊过融雪剂伤眼病例,从接诊来看,含融雪剂的雪进到眼睛的可能性很低。

  

这则消息借用“雪中含有融雪剂”一说来提醒我们玩雪时应注意安全,出发点是好的,但内容过于危言耸听了。

  

首先,在融雪剂使用过的道路上都会有黑黢黢的泥状溶雪,呈现出来黑灰色泥状冰雪水混合物的形态,因此,大家可以很好的判断积雪中是否含有融雪剂成分,不会用这样的雪来打雪仗。

  

其次,撒融雪剂是除雪办统一组织,并在指定区域适度撒布,是禁止单位和个人在公共区域使用融雪剂的。市民堆雪人和打雪仗常在小街巷和小区内,这些区域都禁止使用融雪剂,雪内基本不含融雪剂成分。即便是在指定区域抛撒融雪剂也是适量抛撒,并且使用的是专用环保型融雪剂,含有专用保护剂,对路面、植物及公共设施基本无害。

  

另外,在保障正常通行的情况下还会进行机械化除雪,这样,极少量的融雪剂相比大量的积雪,即便是经过车辆带动,带到小区内也是基本没有的。

  

点评:  

虽然皑皑白雪里不会有融雪剂,但落雪成分复杂,也不完全干净。所以玩雪时也要尽量注意安全,比如,打雪仗时也尽量别向眼睛等敏感、要害地方抛。总之,玩得尽兴就好,但下手别太狠哈。


四、火腿肠都是由各种牲畜死尸制作而成的


谣言类别:失实报道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  

近日,一条关于火腿肠恶心制作过程的视频不时在互联网和朋友圈露头,死马、死羊、死猪不经任何处理被辗成肉泥加工成火腿的画面,令人作呕,视频人还称,看到此制作过程,三天都不想吃饭。

  

真相:  

已有新闻报道证实,这是一段拼接出来的视频,是一则明显的偷梁换柱的食品类谣言。

  

专家表示,该视频后半部分也许是火腿肠的制作流程,但前面绝对不是。视频的前半部分动物死尸被整体碾碎的画面,其实是管理部门对病死牲畜的处理过程。

  

病死牲畜是禁止用来加工食品的,从前的处理方式是靠堆埋,但堆埋的隐患在于病毒会污染地下水和土壤,而且占地太多;现在的处理方式是加工成非食用工业原料或肥料,加工时要进行高温杀菌消毒等无害化处理,以免污染环境。这跟垃圾处理的革新一样,是一种进步。

  

另外,正规的火腿肠加工流程步骤有原料处理-绞碎-斩拌-灌肠、结扎-杀菌-冷却、包装、成品。而此视频中,动物未经去毛就进入火腿肠的加工制作是完全不符合现实的。

  

骨头、内脏被粉碎成泥还说得过去,但毛绝对不可能。因为能使毛完全粉碎的设备目前还没有;而未经脱毛的动物原料,除非在很高的温度下使毛碳化,否则一定会留下细碎的毛段,不可能在火腿肠中完全消失无踪。

  

点评:

“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食品造假的行为让人深恶痛绝,这种利用视频素材拼接内容来欺骗大家、损害行业生态的谣言更令人发指。为了自己的一些传播利益,却随便就抛出一些耸人听闻的结论,张口就来。在此奉劝一句:造谣一时爽,小心进班房。


五、喝白酒能抗癌

  

谣言类别:失实报道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  

“白酒是癌症克星”最近一则轰动整个科学界的消息让广大酒友欢呼雀跃,喝酒居然能防癌! 2017年11月2日,某大学教授发布了中国白酒一项突破性研究成果:首次在国际上检测并鉴定了中国传统白酒中的非挥发性脂肽化合物地衣素。 脂肽化合物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其抗癌活性,抗病毒活性,溶纤活性和抑菌活性非常突出。这项研究证明了白酒的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凝血、降胆固醇的功效,从而揭开了其健康、平衡功能背后的秘密,喝酒可以抗癌!研究发现,固态发酵传统白酒中发现抗病毒、抗癌作用的脂肽类物质地衣素,白酒中也含有“吡嗪类化合物”,这类化合物是心血管的卫士,含有四甲基吡嗪,能够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及抑制血小板聚集。 在日常生活里,人们总说喝酒伤身,这有点言过其实。在我国传统的中医药理论中,酒有百药之长一说,合理使用能够有效增加中药的疗效。据记载,酒具有“通血脉,散湿气”、“行药势,杀百邪恶毒气”、“除风下气”、“开胃下食”、“温肠胃,御风寒”、“止腰膝疼痛”等作用。所以,适量饮酒对身体是有益处的。 白酒除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还有诸多养身健体之效,想不到我们真是低估了平常爱喝的小酒,居然有如此美好的内在品质!

  

真相:

专家表示,“白酒抗癌”说法并无依据,“白酒可以肆意喝”更是大错特错,无节制饮酒极容易造成酒精摄入过量。

  

白酒通常为粮食酿造,有营养成分很正常。网传文章所述白酒中的抗癌、抗病毒物质需用痕量检测技术(在应用科学领域,某种物质的含量在百万分之一以下称为痕量),说明其在白酒中的含量实在太少。换句话说,如果想要白酒里的这些物质起作用,可能得喝下海量的白酒才行。况且,这类物质的具体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而摄入过量酒精相较于摄入白酒中的抗癌、抗病毒物质,显然弊大于利。早在1988年,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部就得出结论,酒精是一种致癌物质,也是引发人类癌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饮酒后,酒精在肝脏中转化成乙醛,乙醛具有很高的生物毒性。虽然乙醛会再转化为无毒无害的乙酸,但转化率不是百分之百,每次都会有一些乙醛被人体吸收,长此以往便会影响健康。一般来说,男性每天摄入40克酒精,女性20克酒精,就会造成肝脏损伤。

 

点评:

“白酒抗癌”的说法只是个美丽的误会,小酌怡情,贪杯伤身。单纯地依靠某种饮食抵抗癌症并不可靠,保持营养均衡,谨遵医嘱配合药物治疗才是理智的治疗办法。


谣言不止,辟谣不歇!


来   源:节选自谣言过滤器(ID:wx-yyglq)

总监制:牛春安

编   辑:刘延正

往期精彩回顾:要闻丨陕西省省长刘国中、副省长陆治原分别对全省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作出批示


真相丨食盐里加了亚铁氰化钾危害身体健康?专家表示....


食安丨上万吨活羊被走私,他们牟取了暴利,危害了你的健康!


科普丨“胃病”挥之不去!用这份攻略,讨好你的肠胃

本微信号内容同步在以下平台发布

关注中国食品安全报

搜索微信号:shipinanquanbao

新媒体投稿:cfsn21@126.com 

微信公众号QQ群:479577382

报社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微信合作热线:010-63703066-8021

投诉维权:010-63703066-8231

觉得不错,请点赞 转发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