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审核评估问答系列三 | 我校基本教学情况
1
我校在校生情况及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是多少?
根据2017年9月的统计,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为36,560人,硕士研究生3,694人,博士研究生945人,留学生121人,普通预科生79人,进修生11人,全日制在校生总数为41,410人,折合在校生数46,442人。按实际人数计算,本科生所占比例为88.29%;按折合数计算,本科生所占比例为78.72%。
2
学校高层次人才情况如何?
我校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现有两院院士3人(含兼职1 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国家“千人计划”8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9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国家“万人计划”9人、广东省领军人才2人、广东省特支计划27人、广东省“珠江学者”25人、人(事)社部“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9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12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6人、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
3
学校校舍状况及教学行政用房面积有多少?
学校占地面积5,501,756平方米,按全日制在校生数计算,生均占地面积132.86 平方米。2017年度教学行政用房总面积为662,987 平方米,比2016年度略有增加,其中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为462,049 平方米,行政用房面积为200,939 平方米;本科实验室、实习场所房屋总面积为170,215 平方米,其中本科实验室面积为67,375 平方米。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为16.01 平方米,生均实验室面积为1.84 平方米。
4
学校本科教学及教辅单位主要有哪些?
◆学院(部):24个(农学院、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园艺学院、兽医学院、动物科学学院、资源环境学院、海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工程学院、食品学院、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材料与能源学院、数学与信息学院(软件学院)、电子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人文与法学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学研究部、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其中本科招生学院19个。
◆本科教辅单位:7个(试验中心、农事训练中心,工程基础教学与训练中心、管理训练中心、公共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图书馆、档案馆)。
5
学校教学仪器设备、馆藏图书、运动设施有哪些?
◆仪器设备:截止2017年8月31日,我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共计112,175.95万元。2016年9月1日至2017年8月31日,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9779.5 万元,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所占比例21.41%。按折合在校生数计算,生均教学科研设备值为2.42万元。其中,教学用计算机台11804台,每百名学生配备计算机25台。
◆馆藏图书:学校图书馆包含1个总馆和泰山区、启林区2个分馆,总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阅览室座位数2710个。拥有纸质图书248.36万册(含学院资料室18.75万册),纸质报刊2388种,电子图书518.08万种,各类数据库179个。生均纸质图书达到53.48册,生均文献数(含电子文献)164.87册,生均年进书量2.63册。
◆运动设施:有室外运动场地共105148平方米,其中标准田径场4个、足球场4个、标准篮球场30片、三人篮球场4片、排球场9片、网球场14片、羽毛球场6个、标准游泳池2个、训练游泳池2个。此外,还有室内运动场地共9618平方米,其中综合训练馆1个。
6
学校课堂教学设施是否满足本科教学需要?
学校各类功能教室齐备,包括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微机实验室、画室、多媒体制图室等,基本满足教学需要。现有公共多媒体教室295间,总座位数37687个;语音实验室23间,总座位数1722个;微机室50间,总座位数2617个。百名学生配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数108个。70座以下、71-100座、101-150座、151-200座、200座以上的多媒体教室所占比例分别为7.8%、29.1%、28.1%、28.5%、6.5%,能基本满足不同类型和班级规模课堂教学的需要。
7
我校本科专业设置及结构如何?
学校现有95个本科专业(2017年度招生专业93个),涵盖10个学科门类,初步形成了以农业科学和生命科学为优势,以热带亚热带区域农业研究为特色,农、工、文、理、经、管、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局面。
表1 2017年度本科专业学科门类分布表
门类
农学
工学
文学
理学
经济
数量
15
28
4
16
3
比例(%)
15.79
29.47
4.21
16.84
3.16
门类
管理
法学
历史
哲学
艺术
合计
数量
15
3
1
1
9
95
比例(%)
15.79
3.16
1.05
1.05
9.47
100
8
学校是否建成了若干能够彰显办学优势与特色,具备一定影响力的品牌专业?
在学校现有的95个本科专业中,学校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2个,专业综合试点改革2个;省级特色专业23个,综合试点改革专业13个,重点专业3个,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专业2个,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中农学类专业7个,占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总数的58.3%,体现了华南农业大学传统的学科专业优势与办学特色,工学、理学、管理学专业建设成效显著,都拥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体现了学校专业布局的优化。
● 国家级特色专业:动物科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林经济管理、植物保护、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农学、园艺、动物医学、茶学、林学、食品质量与安全(农学7个、工学3个、管理学1个、理学1个)。
●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动物科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 国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拔尖创新型(农学、植物保护、园艺、林学)、复合应用型(动物科学、动物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
9
学校是否构建了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学校构建了专业动态调整机制。除特殊专业外,将根据专业招生人数、就业质量、师资条件、评估结果等,对连续2年学生选择不足一个自然班的专业实施撤并机制;对连续3年学生选择不足一个自然班的专业实施撤销机制。2012年以来,陆续撤销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教育技术学4个专业。
10
学校课程总量有多少?课程结构如何?
学校现有课程6700门左右,其中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两类公共选修课程590门,农业与环境、哲学与人生、历史与文化和创新与思维等4类A系列通识教育课程115门。引进优课联盟网络课程、智慧树网络课程、超星尔雅网络课程分别为10、10、15门。近两学年,开出本科课程数量分别为3570门(12467门次)、3583门(12381门次)。
根据“加强组织管理、实施精品战略、抓好重点规划、优化课程结构、提高建设质量”的课程建设思路,将本科课程设置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拓展教育和实践教育四大课程体系。按照2017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指导性意见,原则上,选修比例人文社科类专业不得低于总学分的35%,理工农类专业不得低于总学分的30%;实践教育学分要求人文社科类专业不得低于总学分的20%,理工农类专业不得低于总学分的30%。
11
学校有哪些优质课程?
(1)国家省级优质课程。我校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26门、精品视频公开课程5门、精品资源共享课50门。
● 国家级精品课程:禽病学、农业生态学、兽医药理学、大学数学(农科)、农业机械学、遗传学、畜产食品工艺学、植物化学保护、普通昆虫学、食品营养学
● 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生态文明之路、压花艺术基础
●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农业机械学、畜产食品工艺学、禽病学、植物化学保护、食品营养学、兽医药理学
● 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农业生态学、畜产食品工艺学、小动物寄生虫病学
(2)校级优质课程。我校各类校级精品开放课程共计164门(精品课程117门,精品视频公开课12门,精品资源共享课35门),双语教学课程205门。此外,还开设一系列校级特色课程。主要如下:
● A系列通识教育课程:115门。A系列课程指具有华南农业大学特色(Agriculture),能激发学生雄心壮志(Aspiration),培养其勤奋刻苦精神(Assiduity),增强其整体能力(Ability)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 第一批校级慕课:立项建设6门,其中《畜产食品工艺学》课程已上线。
● 第一批校级全英课程:13门。公共管理学、农业生态学、国外园艺、遗传学综合性实验、物流管理、农林产品国际贸易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公司治理-风险与伦理(P1)、商务谈判、管理会计、管理学原理、管理学研究方法——数据挖掘与其商业价值、运筹学。
12
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是如何体现的?
按照“大类培养、加强实践、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的人才培养原则,结合专业发展实际和阶段性特征,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专业特色发展和人才个性培养。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依托国家重点学科,分别在农林经济管理、农学、植物保护、动物医学和园艺5个专业开设了“丁颖创新班”。
●校企协同培养:通过校企合作构建校企协同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动物科学温氏班、软件工程温氏阿里创新班和植物保护、资环芭田班以及木材科学与工程索菲亚班等。
●大类招生与大类培养:2011年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和公共管理学院的23个专业始实行大类招生培养模式。2016年生命科学学院和电子工程学院的8个专业也列入。
●学分制试点培养:2016年动物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和人文与法学学院的7个专业试行学分制试点培养模式,2017年将电子工程学院的6个专业列入学分制试点培养模式。
●国际化人才培养:学校与28个国家(地区)的82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开设了生物科学、经济管理类、环境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多个学分互认国际班,不断探索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国际化人才。
13
学校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的成效如何?
学校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等强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文件,以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全过程,优化创新创业学生学籍管理,扎实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
自2012年以来,学校共组织立项3166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先后有300个创业团队在创业孵化基地孵化,并有一半以上正式注册,获得风险投资超过5,000万元。据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调查报告显示,2013-2016届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均保持较高水平并呈上升趋势,分别为1.8%、2.1%、2.1%、2.3%,均高于全国“211”院校的平均值(0.7%、0.9%、1.0%、1.1%)。学校于2017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并入选2017年度50所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14
课堂教学的基本规范是什么?
◆教师:
1)教师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守好政治底线、法律底线、道德底线,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传播者。
2)教师应多采用启发式、探讨式和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师在课堂上不得接听或拨打电话,不得吸烟,不做与课堂教学活动无关的事情,不得随意离开教室。
4)教师要做到教、管、导并举,教育和督促学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避免课堂纪律松弛涣散。
◆学生:
1)学生必须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迟到学生应经任课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课堂上课。
2)学生应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专心听讲,不得看与授课内容无关的书籍、报刊等资料,不得做其他课程作业或其他与教学无关的事情。
3)上课时应关闭手机等通信及娱乐设备,或将手机调为静音状态,未经任课教师许可,不得使用音频视频等电子产品。
4)严禁在课堂上睡觉、吸烟、吃东西、聊天、嬉戏喧哗。
本期编辑 | 媒体信息技术中心 陈莉丹
责任编辑 | 孙彦钊 谭思敏
出品 | 资源环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