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乡土桐城 | 孔城:近水楼台“甲”天下

2015-02-15 最桐城

孔城:传说的“吕蒙城”

|胡堡冬 来源|合肥晚报

说到孔城,不由得让人想到《桐旧集·孔城》记有“人烟开小聚,传说吕蒙城”,那是说,三国时东吴大将吕蒙曾筑兵于此,在菜子湖上操练水军。那时,水面上桅帆耸立,排列着密密麻麻的战船,可谓声威赫赫,让不显山不露水的孔城成为当时的军事重镇。另据《宋史·李显忠传》载,宋将张俊、李显忠曾与金兀术大战于此,一时间杀得昏天黑地,好不惨烈。史书上的文字,都是说孔城与战争有关,也就是说,是兵家的必争之地。兵家何以看重这么一座不起眼的小镇?

长江浩浩荡荡,一路奔流入海,而春涨秋盈,在沿途分布了众多的湖泊。桐城东滨菜子湖,内湖航道与长江干流相连,自古水路通畅,富舟楫之利,是菜子湖孕育了孔城镇。孔城镇距县城较近,人们出行,皆选舟船之便。一时间,帆船往来,人流不断,可直接出入长江,上通巴蜀,下达沿江重镇;内河的船来簰往,孔城也成了落脚之地。宋、元、明、清以来,桐城陆路交通有东、南、西、北四条古道,而东大道是桐城至枞阳镇的古人行大道,经紫来桥、乌石岗、十五里坊到孔城镇;再由孔城至杨树湾、义津桥、官埠桥、到枞阳镇,计110里,大道网伦,络绎不绝,使孔城好不热闹。

仁者爱山,智者乐水,那么孔城镇呢?当然是得水之便了。孔城河波光潋滟,盈镇而流,拐了个弯便注入菜子湖。但随之形成的水渠、水塘、水潭,以及水的萦绕与生发,使孔城镇成为名符其实的古镇水乡。水之清濯,楼台亭阁倒映其中,弄不清是我的幻觉,还是水的幻觉,反正孔城因水而有了韵致;水,因古镇而有了声名。桐城宋、元、明、清时的漕运渐具规模,至清代中后期,运粮的漕船大的可达50余吨,将桐城的稻米、茶叶、山货,还有桐城的大块文章,源源不断地运往外地。这便是,宋《元丰九域志》记载的:“淮南路舒州桐城九镇,孔城即九镇之一。”

水,给孔城镇带来了繁荣。于是,人气渐旺,经商的、开饭店的、跑单帮的、开杂货铺的、打鱼打铁的;行船走码,说书卖艺,南来北往,各种各样,各得其所,据清末不完全统计,各种商号和店铺,多达254家。渐渐地便形成了一条南北走向、呈S形的街道,另有横街两条,附有三巷一弄。街,幽长,一眼难望其尽;巷,幽深,能踏出平平仄仄的韵;弄,狭窄,曲尽而意无穷。在方圆17万平方米的菜子湖一隅,皆是青砖灰瓦,木楼花窗,墙一律飞檐,但不翘角;砖雕、石雕、木雕,尽显玲珑;地铺石条,踏之若琴键铮铮有声。外地人疑似走入徽州,凝神一瞧,才知道这是桐城固有的古建之风。

街内的朝阳楼系清代的“桐乡书院”、郑家大屋、黄家大屋、姚家大屋、蒋家大屋、程怡丰木料行(即程宅)、知府宅第,祠堂、书院、庵堂庙宇、货栈中的程家祠堂、雷祖庙、大王庙、痘神庵、茶庵、迎水庵、孚华煤油栈、亚细亚煤油栈,重点古建筑遗址中的都会桥、刘开故居遗址、东岳庙遗址、清真寺、万年台遗址数不胜数,但最为引人注意的,却是晚清重臣李鸿章的钱庄。

李鸿章官至直隶总督、北洋通商大臣、文华殿大学士,可谓权倾朝野,被慈禧称为“再造玄黄”之人。他何以垂青孔城这样一座偏远的小镇?原来,李夫人是桐城周潭人,其子李经迈的老师是桐城派后期代表人物范伯子,范伯子的夫人姚倚云是桐城派一代宗师姚鼐的外曾孙女。或许,文化与血脉的贯通,让李鸿章对桐城情有独钟。那片置身老街的铺面,虽然清冷了些,但多重天井构成的阁楼、扶梯,以及雕梁和花窗,却显现着当年的兴盛和喧嚣,更折射出钱庄背后那个李氏庞大家世的支撑!这座钱庄的发现,引来很多专家学者的关注,有学者考证出这里还是一座“青楼”,是李鸿章之子李经迈开设钱庄的一部分。但不论怎样,孔城镇的繁盛,由此可见一斑了!

水涤濯了孔城人,让孔城人乐观开朗,如水一般的无拘无束。人们闲来无事,爱喊上几嗓子;那湖上小调,轻悠悠,乐融融,最是动人心扉。孔城人敲打的十番锣鼓,则铿锵激昂,那阵势、那变化、那动作,莫不昂昂烈烈,敲击出孔城人的精气神!而高拔子,则声腔浑厚,从孔城街头唱到了京剧里、《词海》中,成为京剧《徐策跑城》的代表唱腔。杨福源、杨隆寿,这父子二人,从古镇走入灿亮的中国戏剧史。杨福源成为昆曲名师,杨隆寿则成为一代京剧名家,他在京城创办“小荣椿”科班,写连台本大戏,精心培养外孙梅兰芳,使之成为一代京剧大师,而成为家乡人的美谈……

水给了孔城人以灵秀,于是文章大家、烈女豪杰代有人出。桐城派重要作家戴名世,是清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文人。戴名世毕生为文,有记载的就有《四书朱子大全》、《困学集》、《天问集》、《芦中集》、《柳下集》、《时文全集》等几十部之多。戴名世为文重视文章理论,作文主张“立诚有物,率其自然”。讲究“道、法、辞并重,精、气、神合一”。被称为“桐城派的奠基人物”,只可惜,因“南山集”案发,惨死于大清朝那场惨烈的文字狱之中。

但孔城的文脉并未因此寂然,紧随其后的是刘开。他虽家贫,但恪守桐城人的读书传统,14岁将习作递给桐城派宗师姚鼐,姚鼐慨叹,“吾乡古文一脉,庶不至断绝矣”。刘开是重情重义的,与授徒孔城镇的杨玉峰交谊深厚,他说,“言论无虚日,风雨不能间,而寒暑未尝辍也。”有当权者看重刘开,欲招为乘龙快婿,刘开却不趋炎附势婉辞谢绝了。他一生不意仕进,成就卓著,与梅曾亮、方东树、管同并称“姚门四杰”。

而后,又有桐城派后期大家戴均衡来了,他与同里文聚奎、程恩缓筹建桐乡书院,中国美学奠基人朱光潜、一代大哲方东美、中国计算机之父慈云桂、中共早期社会活动家尹宽、侠女施剑翘等大家名流均在此接受启蒙教育,戴均衡一生著有《味经山馆诗文钞》、《公车日记》、《杂记》等数十卷,堪谓著作等身。是水,让孔城人杰地灵,出大块文章。

孔城很古老,1800年的历史,可谓深厚;孔城也很年轻,有关部门花大气力对老城进行了修复,修旧如旧,让这片历史遗存又焕发了青春……


孔城:近水楼台“甲”天下

文|蒋莉 晋文婧 来源|新华网安徽频道

在名城桐城的一角,有一座并不显赫的小镇,以厚重的文化底蕴、灿烂的历史遗存、独特的古建风景,令人流连忘返——


◎水运通衢达九州◎

孔城得名是因城之北水系丰富,有鲁王河、吕亭河、木桥河等,桐城唯一水运孔道是为“孔”字之源。依水之孔道命城,故曰孔城。古时水道多为军事所需,明清以后,逐渐发达的商业让这个近水城镇先得天时地利的优势,发展起来。

孔城老街是华东地区现存最长的老街,全长2700米,占地面积7万多平方米,走在老街上,茶楼、当铺、钱庄、药房等等老房舍映入眼帘,皆为青砖灰瓦,布局规整,多具飞檐翘角,木镂花窗,栉次鳞比。老街上的一砖一瓦一石,正是那些繁华岁月的见证。据了解,现存建筑大都为清咸丰的晚清及民国时期建筑,临街为商业铺面,后堂为宅室房间,多呈数进四合院式二层砖木结构。其中临街商铺621间,面积近1万平方米。商业门面房主要集中于老街中轴线上,少量分布在河港码头或街巷结合部。专家表示,古镇老街格局最迟应形成于北宋时期,一街纵穿南北,迂回曲折;铺面相对排列,鳞次栉比;中铺麻条石街心路面,间引几条小巷与街后埠头勾连,属典型的商贸重镇类型。目前,街上的商宅大院有黄家、蒋家、姚家、郑家等大屋。

老街绵延数里,商业分类细致,从而产生了与别处商贸重镇迥异的“甲”文化。孔城老街的甲首先是区域概念,即一个地域范围的意思,每甲相对独立,具备防御功能,夜晚栅门紧闭,互不通行,是一个独立的城堡;其次是功能概念,每甲有每甲的功能,这在全国老街中实属罕见,如一甲是传统手工艺,二甲是布匹、药材经营,三甲是书院文化、商贾大户,四甲是政治、经济中心,五甲是小吃、京货,六甲是米行、酒坊,七甲是柴市、猪集,八甲是鱼行、菜市,九甲是茶楼、货运(九甲东头就是码头,为挑夫通道),十甲是客栈、旅馆。

2011年5月,经过修复后的桐城老街正式开街纳客,孔城当地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秋石的传承人方根友也选择回到老街经营一家店面。古镇的特色产品重现老街,古老的家传手艺重新展示,让这座古镇的形象日渐清晰起来。

港口遗址

孔城河

老街新景


◎雅俗共生遍地赏◎

明代以后的桐城,除一般商业铺面和民居外,颇具功能特色的还有礼制性建筑宗族祠堂,儒家教育活动场所,以及文化娱乐场所等不同类型的各类古建筑。孔城镇外联办主任吴春富描绘孔城老街曾经的生产生活盛况,堪比一幅“清明上河图”。

儒家、道家、佛家、伊斯兰教、戏剧戏曲共生共发展,是孔城古镇的奇特景象。元明以来,以道教文化为主要特征的孔城地方民俗民间文化逐渐形成,“东岳庙会”、“火神庙会”是江淮间罕见的、典型的大型民间文化盛会,其内容所表现的是商业古镇多元文化组合的浓郁乡土风情,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传统化特点。作为黄梅戏之乡的孔城,民间戏曲相当发达,复建于清初的“万年台”是古镇大型露天剧场,每到节庆期间,戏曲表演经旬累月,观众如潮。如今万年台已经不复存在,但其遗址依然昭示着这里曾经繁华的市井文化。

如同桐城既有扎根民间的 “桐城歌”,也有着流芳史册的“桐城派”一样,孔城镇发达的市井文化之侧,同样有着书院文化的浓厚气息。

“东南滨水,民秀而文,历出闻人”,说的是桐城。孔城作为桐城当时高度发达的一块区域,是这句话的最好佐证。公元1840年,戴钧衡等人倡议在孔城筹建书院。因“今之孔城,即古桐乡”,故称桐乡书院。经过近十年的经营,桐乡书院声名鹊起。 1850年,罗惇衍在 《桐乡书院记》中高度评价道:“今天下府州厅县,盖莫不有书院矣。 ”在桐城县治东三十里孔城镇中街,即为桐乡书院故址。 1906年,桐乡书院改办桐乡高等小学堂。美学家朱光潜曾在自传中写道:“到十五岁才入‘洋学堂’(高小),当时已能写出大致通顺的文章。在小学只待半年,就升入桐城中学。”此处“洋学堂”,即指桐乡高等小学堂。此外,家住六甲的中国计算机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慈云桂,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的外公——杨隆寿等都曾在此接受启蒙教育。

以商业文化为基础,以水乡风情为特征,以市井民俗文化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特殊类型,构成了孔城古镇的文化基础;而“桐城派”在此地教化桑梓,令古镇雅俗共生,文脉流长。


◎老街新生文脉传◎

如今,老街居民大多已经搬迁到附近区域,老街正在以保护开发的形式重整一新,对游客开放。 1800多年历史的老街,如何在今人手中得以传承?

目前,孔城当地聘请文物及建筑专家对位于老街一甲、具有150多年历史的石达开族屋的价值进行论证,花费一年时间进行了精心修复;同时挖掘桐城派历史文化,投资1000多万元于老街八甲刘开故居遗址旁建设了占地面积达68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200平方米的明东文化园,内设桐城派展览馆、书画创作室等,老街旅游又多了一张“名片”;此外,还弘扬佛文化,充分利用有小九华之称的名山藻青山与桐梓山白云寺建设佛文化产业园,规划建设了八甲福缘庵大殿,重建了全国独一无二的水乡名庵痘神庵。老街成为孔城镇上的经济、文化、旅游的中心。发展老街旅游同时,孔城的城镇建设同步进行。近年来,该镇完善和配套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扩张了城镇规模,镇区建成面积达5万平方米,常住人口达2.5万人。当年繁华的老街一带成为布局中的老街旅游区,此外还有商居区、政务区、工业集中区等。

在镇新区建设的占地面积达100亩的莲花河公园,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一个文化休闲的好去处。镇文化站及村图书阅览室硬软件建设,发挥文化启智功能,每周免费开放。古镇上的文体活动蓬勃开展,民间艺人及文艺爱好者广泛参与,老街老年腰鼓队、十番锣鼓队、黄梅戏演唱队以及龙灯队等,周末在老街及镇区开展活动,逢年过节更是让老街内外充满喜庆气氛。

孔城镇外联办主任吴春富介绍,为建设文化强镇,促进旅游发展,孔城镇还拟在老街一甲地段恢复修建万年台,为文化娱乐活动提供载体;恢复传统火神庙会,集聚老街旅游人气;开发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桐城派鼻祖戴名世墓,一方面是增加旅游新看点,一方面是维护好孔城悠久历史文化的根基。

古时桐城有“九州通衢”之称。开放包容的格局也造就了孔城这座小镇兼容并蓄的历史积淀,横街四通八达,保甲户户为营,镇上群贤并举,可谓江淮之间的一颗明珠。
桐乡书院朝阳楼


楚皖遗珠 千年老街

文|张泽国 王胜

孔城老街位于今镇区东南部,南北走向,全长约2公里,占地面积7万多平方米。现存古建筑33万多平方米,其中临街商铺621间,面积近1万平方米。据不完全统计,民国年间老街计有商家278户,经调查确认已知其经营范围和店铺字号的商户149户。商业门面房主要集中于老街中轴线上,少量分布在河港码头或街巷结合部。古镇老街格局最迟应形成于北宋时期。一街纵穿南北,迂回曲折;铺面相对排列,鳞次栉比。中铺麻条石街心路面,间引几条小巷与街后埠头勾连,属典型的商贸重镇类型。现存建筑大都为清咸丰年间以后的晚清及民国时期建筑,临街为商业铺面,后堂为宅室坊间,多呈数进四合院式二层砖木结构特色。除一般商业铺面和民居外,颇具功能特色的还有礼制性建筑宗族祠堂,儒家教育活动场所书院,官绅商贾巨宅以及宗教庙堂、码头仓库等不同类型的各类古建筑。

孔城老街商铺基本以甲为单位呈现其不同区段的主体商业特征,从北向南共分十甲。老街的重点建筑包括富商官宦宅第的郑家大屋、蒋家大屋、黄家大屋、姚家大屋、程怡丰木料行(即程宅)、知府倪宅,祠堂、书院、庵堂庙宇、货栈中的程家祠堂、桐乡书院朝阳楼、雷祖庙、大王庙、痘神庵、茶庵、迎水庵、孚华煤油栈、亚细亚煤油栈,重点古建筑遗址中的都会桥、刘开故居遗址、东岳庙遗址、清真寺、万年台遗址。古镇的自然景观及周边历史文化遗存颇多,镇区自然景观有孔城暮雪、桐梓晴岚、荻埠归帆,周边历史文化遗存有戴名世墓、戴钧衡墓、施中诚故居。

文物资源价值评述

(一)古镇源流考略。据文献典籍资料分析并以出土文物佐证,孔城的历史当追溯到先秦的西周时期。春秋中期,桐国(今桐城市北部及邻县周边区域)为楚属附庸小国。孔城当桐国南部门户,扼直通长江之水运通衢要冲,属重要的军事要塞。三国时,吴将吕蒙在此屯兵筑城,历隋至唐渐成水镇雏形,北宋已为江北名镇。明清乃至民国处鼎盛时期,位居枞、汤、孔、练县内四大古镇之首。孔城古镇发展脉络清晰,历史灿烂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文物遗存众多,是江淮之间绝有的水乡古镇,楚皖遗珠。

(二)古镇建筑格局及老街建筑特色。古镇呈半岛形,三面环水,因水设埠,依埠建镇。镇区以一条商业街为中心,以商贸物流为功能主体。以临街前店后居、街区外环封闭为布局结构特征。整体建筑格局基本保持北宋古镇的时代特色,它经历了一个从最初的军事防御城池,到水运商埠重地,再到某一地区物资集散中心城镇的漫长衍变过程。古镇建筑的一般风格呈现徽派皖系的典型特征,即所有建筑均为砖木结构。木构架基本形式为抬梁式或穿斗式,开线薄砖、灌土山墙。居宅小院廊,层层进深,高墙壁垒;店铺木板槽门,墀头隔墙,店号铺张。建筑局部点缀雕饰彩绘,整体风格朴实素雅,简约大方,注重实用功能,有徽派建筑向江北延伸过渡带的显著地域特色。古镇建筑大都毁于清咸丰战乱,现存建筑年代基本在清代晚期。(三)古镇商业遗存及其商业文化类型。宋代,桐城“里多富饶,人善商贾”,唯孔城是首。明清以降,虽历经兴废,但孔城经济地位仍不断攀升,稳居地域商贸重镇首位。时至今日,古镇昔日雄姿尚在。在孔城,大宗物流货运这一主要经营形式一直占据古镇经济的主导地位。在经济结构内部,占主导地位的是掌握大量资本的巨商大族,如清末民国初年的“程、郑、姚、黄、蒋”五大家族。他们以血缘关系为组织形式,组成生生不息的世族商贸集团,垄断了古镇的主要商品贸易,较有影响的如程氏“享远堂”等。作为经济结构中重要辅助地位的是中小业主,他们大多以周边地区民众日常所需的生产生活资料为经营内容,或以餐饮服务业为经营手段。这种小本经营的店铺作坊、茶馆酒店是孔城古镇市场繁荣、经济稳定的重要补充成份,也是孔城老街形成的主体内在结构和外在表现形态。于是在商业老镇的经济结构中形成了一套自然有序且又能自我调节与约束的有效运营机制,早在明清之际孔城就出现了分工明晰的民间行业协会。这种由商品经济发展催生的商业文明必然导致商业文化的繁荣,商品物流的历史长河融汇了江淮流域灿烂夺目的地域文化。富有千年商业文化积淀的孔镇人民又把对现实生活的感悟和对宗教信仰的崇拜揉合在一起,创造了独具地方商业文化特色、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特别在明代以后,逐渐形成了以商业文化为基础,以水乡风情为特征,以市井民俗文化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特殊文化类型。

(四)并行不悖的宗教文化,绚烂多姿的商业文化与以桐城派代表人物遗存为典型特征的儒家文化,共同构成了孔城独特的地域文化现象。由于古镇悠久的历史和所处的经济地位,在唐宋之际、即佛教传入桐城伊始,孔城就有了较大规模的佛教丛林出现。元明以降,由于封建统治者的推崇,孔城相继建有东岳庙、王灵庙、大王庙、火神庙等多座道教建筑。特别在明中叶以后,随着资本主义因素的萌芽,民间通俗形式的道教活动异常活跃,以道教文化为主要特征的孔城地方民俗民间文化传统逐渐形成。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七日的“东岳庙会”、十月十五日的“火神庙会”就是孔城最为隆重的大型民间文化盛会。这种形式一直延续到上世纪中后期,其内容所表现的是商业古镇多元文化组合的浓郁乡土风情,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传统化特点。有《十甲歌》为证:“一甲咚咚呛,高跷带五猖;二甲真有钱,出个彩轮船;三甲真大胆,出个玻璃伞;四甲人斯文,出个富贵亭;五甲没得出,出个十二属;六甲与七甲,平台伴銮驾;八甲不顾羞,出个老悠秋;九甲狮子丑,像个哈叭狗;十甲人真榷,出的是台阁。”另外,孔城的民间戏曲文化相当发达,素有重大节日唱连台大戏的传统习俗。“万年台”是古镇大型公共剧场,每年春节期间,这里的戏剧表演往往长达一个正月。明末清初,伊斯兰教传入孔城,并很快成为桐城及周边地区的布教中心。清代中叶以来,孔城与县治之间的功能区分开始有所变化。以名震海内的桐城散文流派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大潮席卷这座商业堡垒,相继出现了桐城派一代宗师戴名世,桐城散文八大家之一的刘开,桐城派中坚作家、教育家戴存庄等一大批硕学通儒。“桐乡书院”的创立,儒家思想文化教育的渐进,开启了孔城悠久历史文化又一崭新的篇章。

(五)古镇建筑、文化遗存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孔城自设埠建镇以来,人们依水而生、傍水而居。战乱兵燹,百代不移;水患洪涝、千古不徒。古镇格局精妙绝伦,老街建筑古朴凝重。富商大贾的豪门深宅,货栈仓廪的叠瓦连墙,茶楼酒肆的雕栏画栋,祠堂书院的重门素轩,如同一颗颗璨灿的玉石,错落有致地一线串在了那悠长老街的丝带上,给人以无尽的遐想。孔城河流域上游有藻青山,山阴有禅林佛寺,山阳有砂子岗。这里有施中诚的庄屋,是施从云、施剑翘的故乡。河西有南山岗,那里有戴名世墓地满山的松柏,还有作家生于斯长于斯的清水塘、砚庄。河东有桐梓山,山环水绕,四季风景如画。河之佳境当在镇区。想过去,古桥长堤、柳絮芦花;河港津渡、桅墙锦帆。自都会桥上下十数里,有码头数十处,今日旧迹可寻,景观尚在。长河碧波荡漾,汀洲芳草萋萋,把一个水乡古镇出落得玲珑剔透、风情万种。现今孔城河航道因枞阳大闸而停运,但河道自然条件未变。大河风光与古镇老街珠联璧合,简直就是一件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天然标本。



莲花河公园

藻青山

http://v.qq.com/iframe/player.html?vid=w0146ce93oz&width=500&height=375&auto=0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桐城年俗:温暖的乡味记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