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崇文重教:桐城教育史上的开拓者

2015-03-15 《品格》杂志 最桐城

方学渐创办桐川会馆

方学渐,名达卿,明代桐城人,著名学者,万历二十六年(1598)贡生。他的老师张甑山很器重他,向主考官推荐他去应试,但他避而不就,并说:通过私人关系去谋取功名,我宁可什么头衔都不要。"因此很受人们的敬重,后与邹东郭、吕新吾、冯少墟、顾泾阳、高景逸等著名学者交往甚密,共同研究学问,并以布衣身份,讲经授教二十年。晚年,他回到故乡,筹募资金在县城北门创办了桐川会馆。桐川会馆红楼白墙,环境幽雅,是远近闻名的高等书院。方学渐主讲性善之旨,经世之道,抨击那些空幻虚伪的学说。一时,名流芸萃,学者如云,文风大盛。这是继何唐归里讲学之后,又一个大学者对桑梓文化教育事业的开拓和贡献。



吴汝纶毕生兴教

清末著名教育家吴汝纶,历任深州、冀州知州。“其治以教育为先”,“不惮贵势”。在深州时曾下令没收被地方豪绅侵占的学田一千四百余亩,以此为开办书院的经费。书院建成后,他又亲自登坛讲课,以致“民忘其吏,推为大师”。在冀州时,同样“锐意兴学”,以教育推动地方政事。故深、冀两州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很快,盛极一时。

吴汝纶学识渊博,为政勤勉,所治各州,皆著政声,先后深得曾国藩和李鸿章的器重。但他“自其幼少,已弃鄙俗”,加上目睹官场腐败,便“不乐久宦”,一心想脱离政界,专心办学。光绪十五年(1889),他辞去知州之职,终遂夙愿,当了十余年的保定莲池书院山长,造就人才甚众。此后,他曾担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并赴日本考察教育,在家乡创办了桐城中学堂。他是新学思想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是我国清末著名的教育家。



史恕卿筹资办学

清末民初,桐城有个为筹资办教育誓死不辞的人,他就是有名的社会开明人士史恕卿。

光绪二十八年(1902),吴汝纶倡议创办桐城中学,史恕卿极力支持。并任筹集资金董事会董事长。董事会决定征集桐城北乡姚王集牲畜市场税收和南乡七家岭华伦庙香火捐为办学资金。当地权绅极力反对,史恕卿坚持地方收入应用于地方公益的原则,据理力争,毫不退让。一次史在回家途中竟遭毒打,遍体鳞伤,昏倒在地。但他酬资办教育矢志不移,亲自督征,建立规章制度,招人承包,每年上缴四仟银元,终于使桐中的办学基金有了固定来源。

1923年,省教育界人士计议筹建安徽大学,史恕卿又参与其事,筹款兴建东流和贵池两县接壤的万兴圩,以作安大校产基金。工程开始后,东流县土豪劣绅章龙兴等人诬告史恕卿“侵占田产”,史被逮捕入狱。安庆广大青年学生激于义愤,冲进监狱,救出史恕卿。出狱后他深有感慨地说:为了办教育,坐牢何足惧!

安徽大学老照片


孙闻园桐中建公园

孙闻园,名吴,字文园,桐城人,教育家。1906年被遴选至日本弘文学院博物科留学。学成回国后,从事教育。19121918年任桐城中学校长兼教习。1924年,他再度出任桐中校长,为开辟和扩建校园、校舍作出了建树。

桐中校址原为旧县署,残垣断壁,蒿莱满地。孙闻园为改善教学条件,美化教学环境,便筹划将桐城中学建成公园式学校。经过三年努力,终于建成了桐城公园。他亲自参与募集经费、勘察设计、组织施工等项工作。校园内因溪穿池,堆石作东西半球模型,名曰“五洲地图”。园内还建有爱景亭、后乐亭、梁碑亭、听溪阁、茅亭,矗立的石柱上刻有邑人书法家方槃君所书六朝文人句“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意在激励学子,修身养性,立志高远。孙闻园还在园内假山前亲自题写“劳动神圣"四个大字,与师生、游园者共勉。新建的桐城公园青松翠柏、芳草繁花,楼、台、亭、阁、石山、石柱交相辉映。桐溪渠潺潺流水,更给静谧的校园增添了诗情画意,是莘莘学子读书赏文绝佳之地。



李光炯创办安徽公学

清末民初,著名教育家李光炯,于光绪二十八年随邑人吴汝纶赴日本考察新学。归国后,先襄吴汝纶创办桐城中学堂,翌年旅湘,与无为文士卢光浩共办安徽旅湘公学。时国内民主革命思潮高涨,湖南长沙更是革命志士云集之地。众多进步知识分子出版书刊,创办学校,宣传民主革命。李光炯不仅竭力支持,还积极参与。他挺身营救黄兴等志士之举,深受革命党人的推重。

不久,安徽旅湘公学迁至芜湖,易名为安徽公学。具有民主思想的李光炯延请陈独秀、苏曼殊、柏文蔚等革命志士来校执教。陈独秀等人以此为阵地,以教学为掩护,联络江淮各地革命组织.共谋推翻帝制。李光炯不仅对此极为赞许,还身体力行,亲自登坛授课,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安徽公学被称为“中江流域新文化摇篮”。

安徽公学革命活动,引起清政府的惊恐与不安。不久,清廷密探遍布芜湖,安徽公学对敌斗争形势更为险恶。李光炯在掩护革命党人全部脱险后,不得不离开了自己创办的学校。
安徽公学旧址


姚永概拒官乐教

姚永概,字叔节,号幸孙,姚莹嫡孙,姚永朴之弟。他幼承家学,工诗文,陈三立称为“中国少年姚叔子”。林纾、严复等对其诗文均有褒赞。姚永概诗文俱佳,但更热心教育,辗转各校任教,多有开创之功。因他深负海内雅望,故此民国初年北洋军阀政府首脑段祺瑞、徐世昌等,为装点门面,竞相招其人阁。姚永概屡屡回绝,傲然宣称:“吾如处女,少不字,老乃字耶?”声明自己决不做那种青春年少时不嫁人,老了还许人的事情,仍初衷不改,以兴学育才为乐。姚永概远绝仕途,脾睨公卿,然与人交谈,则神采飞扬,兴会淋漓,所语博而不芜,简而有要。一时名流,竟与交游。



吴芝瑛罄资办学

吴芝瑛出身于官宦之家,伯父吴汝纶系桐城派晚期作家,清末教育家。父吴康之,工书善诗,曾任山东郓城知县。康之有良田数百亩,族中豪强子弟,垂涎三尺。但康之生性执拗,不肯让这些人承祧继业,而想用这笔田产办学,好让乡里穷苦子弟念书识字。康之夫妇患病故世时,便把捐产办学的遗愿托付给独生女芝瑛。

芝瑛殡葬双亲后,就着手拟写呈文申请捐产办学。但族下豪强子弟见康之夫妇已死,便买通县官及府太爷,从中作梗,芝瑛两番呈报,均遭以“出嫁女儿无权输捐父产”为由而驳回。芝瑛生性倔强,决定向更高衙门呈文。遂来到南京两江总督府前,,总督周玉帅知其是吴汝纶先生的侄女,忙让请进。芝瑛讲述了家中变故,诉说了捐产办学两遭刁难的情景,并请周大人成全自己父母的遗愿,说罢递上呈文。周玉帅读后,敬意油然而生,连声赞道:“如此罄家办学,真是难得!”当即挥笔批示,康之田产除部分捐人祠堂及周济族中贫苦者外,余皆尽数捐建学堂。时共值银一万两。文下之日,府县赶紧函请芝瑛回桐,商讨办学事宜。“鞠隐学堂”终于诞生。



戴钧衡创办桐乡书院

为振文风、广教化、教化桑梓,桐城派重要作家戴钧衡(字存庄)等在故乡创办了桐乡书院。桐乡书院位于距桐城市区12公里处的千年古镇孔城老街上,孔城地处桐枞庐三县交界处,与枞阳浮山、庐江汤池相呼应。北宋时为桐城九镇之一,清代和民国时期复为桐城四大名镇之首。闻名一时的桐乡书院朝阳楼就隐身于其中。

据《桐城县志》和《桐乡书院志》载,清道光二十年(1840)廪生文聚奎、戴钧衡等以城中及西南两乡俱各建有书院,惟北乡独无,禀知县陈元中详批,募捐大钱9000余串,购北乡孔城镇民宅1所,购置田产十数处,建房舍五重,并辟旷怀园,广植异树奇葩。书院于二十一年冬改建而成,有大门、讲堂、内堂、后堂、朝阳楼、漱芳精舍等建筑。书院大门两边,有浮雕石楼及石狮,门上嵌戴钧衡书桐乡书院石匾额。

道光二十一年(1841),书院开课后,群贤聚首,学子咸集。未及3年,成绩卓著,县试、府试,首卷均为该书院弟子所得,一时显名全国。经典有载,戴钧衡的《桐乡书院四议》,清廷曾谕令全国效法,并载入《皇朝正典类纂》。

戴钧衡卒后,曾国藩悯其才,送戴存庄之侄银五十两,为存庄葬事之用,并亲笔题碑大清举人戴君存庄之墓,墓葬距老街仅2公里。

咸丰三年(1853)书院遭兵灾。同治六年(1867)里人买程姓屋宇,改建为书院,课士一如既往。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为公立桐乡高等小学堂。民国元年后,改名为桐城县立第三高等小学。现为孔镇学校。

因战火及年久失修,桐乡书院如今只存朝阳楼和《桐乡书院记》碑。朝阳楼东西朝向,高8米,长12米,宽7米,系砖木结构,两坡顶,上下各三开间,楼层木枋,饰花卉木雕,东西走廊设木栏杆,典雅大方,为课士抒怀之所。如今的朝阳楼内外却是一派残破的景象,蛛封蚁锈,门柱倾裂。




编辑整理:《品格》杂志

特别申明:转载请注明出处“微桐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