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啥子现在女娃不想生崽了?

金融街胖张震 投行小伙伴 2021-05-31


十月一日之后,2020年人口普查拉开了帷幕。回顾过去几年的人口普查数据,我们不难发现,从1999年至今,中国人口增速是在持续下降的,据联合国统计,2020年,预计是我们国家人口负增长的拐点。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我开始拷问我家的母喵,“老实交代,从室招来,为啥子以前的母喵都能生一窝,你一个也没有?”


这么一问,还真的问出来一部血泪史。。。


生理角度


紫金矿业的陈总大婚,娶的新太太,号称自己是一座“行走的金矿”,热心网友扒出陈太太的创业背景,原来是做冻卵代孕生意,怪不得自己敢这样标榜!(先不管真假)


一个朋友常年奔波于中俄两国之间,在俄罗斯为中国女性代孕,一年净收入达到600万以上,而且增速惊人。目前市场上做得好一些的代孕,净收入上亿非常有可能。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选择借别人的身体来生孩子呢?


一个产后恢复教练给出了答案:


女性生育后,30-40%的产妇会发生尿失禁,由于生产压缩盆底肌和骨盆,可能会导致不同程度的盆底肌损伤。盆底肌在控制排泄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盆底肌松弛可能会进一步导致子宫脱垂,如果非自然分娩,脱垂率大概也是在30%左右。脱垂如不得到及时纠正和治疗,会影响婚姻生活。


因为孕期激素的剧烈变化,脱发也是孕妇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比例也在35%-40%。而便秘,腰酸背痛和情绪低落,则在生活中更加普遍。


以上仅仅是产后的风险,对于孕产妇,生育并发症大概有26种: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肝内胆汁瘀积症、前置胎盘、胎盘早剥、母婴血型不合、妊娠糖尿病、子宫破裂、羊水栓塞、产后出血、产褥期感染、产后尿潴留、乳腺炎、妊娠剧吐、轮廓胎盘、血管前置、羊水过多、羊水过少、胎膜早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宫颈及阴道裂伤、子宫内翻、产科休克、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羊膜腔感染综合征、产娠中暑、产娠期精神异常。。。



不过以上这些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并不大,很多更是母亲在生育前有类似症状,孕期加重。不过,对于风险偏好较低的女性群体,这确实足以令一群人望而却步了。


情绪问题


养孩子真是太难了,很多人的产后抑郁就是这么得的。


很多人觉得十月怀胎之后把孩子生下来,你的苦难就熬过来了,其实不是,应该说是刚刚开始。。。


尤其孩子两岁之前,那真是折腾人的小祖宗啊,想想那段时间,就从来没睡过一次好觉。。。


怀孕的时候,你是重点保护对象,所有人都围着你转。但生下来之后,就变成全世界围着孩子转了,而你是最围着他转的那个。


什么个人想法,情趣,爱好,休息,理念,啥都一片空白,大脑内存被占用得一点都不剩,你的世界唯一的事情就是“孩子现在怎么样了”。就连后来找回自我,都花了好长一段时间。养孩子的感觉简直...恍若隔世...


正因此,我国最近将产后抑郁情绪纳入了医保范畴。


家庭支持


找个喜欢的人,过上好好的小日子,时机成熟了孕育个新生命,全家其乐融融共同成长,很自然很美好的事情。


但问题是,现在总有人,不愿意看到这件美好的事情自自然然地发生,总是要各种横插一杠,让事情变味儿。一些男人想着传宗接代,就怕讨不到媳妇。婆家也在其中煽风点火,“老X家的香火”这种念头基本就是他们灌输给他们儿子的,醒醒吧,大清早亡了!你家是有矿还是有皇位?


请问这一圈下来,生孩子这事还跟最初的那些美好,有半毛钱关系吗?这世间再美好的事,也经不起这样折腾。


经济现实


我们现在安慰怀孕的同事,都是说,珍惜还在肚子里的时光吧;

安慰学龄前的娃家长,珍惜人生中最美好的幼儿园时光吧;

安慰小学娃家长,珍惜这成绩完全没用的时光吧;

安慰初中娃家长,珍惜这还听你话的时光吧;

安慰高中娃家长,珍惜这还跟你在一起的时光吧

。。。


身边的母亲,基本都是在有了一胎后一夜返贫,每年的包包化妆品医美额度,全部贡献给了自家娃的主食,辅食,保姆,月嫂,课外班。。。



经济水平最低的群体中,往往更倾向于生育,如「养儿防老积谷防饥」之类的观念深入人心,同时也是因为在最贫穷的群体中并没有优生优育的观念甚至于避孕的条件,他们根本就没有少生孩子的这种意识。


当财富水平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养孩子也并不成为负担,许多豪门家族都将「人丁兴旺」作为很高的期待值之一。


但问题就在于,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处在称不上豪门的位置,生育和抚养孩子这一选项,对于普通劳动者来说——尤其是女性和底层男性——机会成本太高了。


从家庭的再生产角度,女性从事家务劳动、抚养孩子的劳动,并不被社会承认。


若干英国的调查就发现,女性仍然主要负责家务和照顾孩子的工作,在这些活动上平均每天花费 4 小时 3 分钟,而男性则是 2 小时 17 分钟。在女性已经在付薪领域工作的情况下,这样额外家务相当于『第二班』。


工作损失


招聘现在第一时间问的,就是“你是单身吗?”、“你有没有孩子?”,以前二胎政策没放开,生育了一胎的老母亲终于可以在猎头和Hr的逼问下松一口气,然而现在三胎政策都快放开了,估计所有的老母亲,在职场上又面临了兢兢业业的Hr的不停追问,跳槽时自己的身影,似乎又佝偻了几分。


了解到以上这些,我不由轻抚我家母喵喵头,眼泪汪汪地对ta说了一句,“你真是不容易啊!”





投行小伙伴


由清北复交人金融校友发起的

泛金融微信群互助平台

入群共享,团结互助,一起成长

关注公号,申请入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