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接连虐童案,愤怒之外, 请务必学会这几个“小心眼”

云妈妈 小土大橙子 2022-03-28

小土叨叨:群里看到一句话,“善良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我很少发热点相关的内容,但一波又一波的这种消息,真的无法接受,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些什么。


我转的这篇作者是云妈,工科硕士,家有两娃,专注于研究儿童心理,琢磨怎么陪孩子玩,创办了公众号“和孩子一起玩吧”。




接连虐童案,愤怒之外,

请务必学会这几个“小心眼”



双十一前夕的上海携程亲子园事件,已经刷新了我们对罪恶的认知。


然而,今天传出的北京某园虐童事件,再次刷新了我们的认知,真的是善良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太难以置信了!


而且,听说这样的行为已经发生了一年,真的难以想象这些家长的心有多痛!


我们是孩子最最值得信赖的人,写这篇是希望身为父母的我们,要及时了解孩子身处的环境,不要让自己成为最后一个知道真相的人。


我相信每个父母都想了解孩子在幼儿园里的情况。


但如何及时了解?


这几个‘小心眼’值得牢记于心并熟练掌握。




1. 细心观察孩子在学校的状态




各位爸爸妈妈,无论我们多忙,请务必至少参加两次学校的开放日活动,观察宝宝在学校环境里的情绪状态,与老师的互动。


我儿子2岁多时曾经上过一年托班,那时候我还在拼命忙工作。


有一次学校有大活动,对家长开放的,我就请假去了。意外地发现我儿子不愿意进他的教室,更意外的是,他看见老师的第一反应是扭头就跑。


而且脸上是害怕的表情,我的心一下子就揪起来了。


如果每天他见到老师都是这样的情绪,那他每天过得该多难受?


虽然上学的时候他也会说不愿意去,但我们只当是分离焦虑来处理了。


很后悔自己的大意。


回来后立刻找同幼儿园的妈妈聊,她说她儿子讲老师会打小朋友。


虽然两三岁小朋友的话不能全信,但结合我儿子看到老师时的反应,我决定去找园长。


之前我并不认识园长,彼此寒暄之后我就讲了我的观察和疑惑,不过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老师打人。


园长明确表态会去调查,如果真有此事,一定开除。


后来我儿子班级换了老师,之后的开放活动里他对新老师的反应不再是害怕,还有了笑容。


所以,请爸爸妈妈们珍惜每一个你可以去学校的机会。


虽然有些开放日活动有面子工程在里面,但是请细心一点,


环境会说话,

环境会说话,

环境会说话,


重要的事说三遍。


假装你是你的小孩,自己在头脑中演练一遍在幼儿园的生活,多问几个为什么是什么,还是能发现很多细枝末节的。


这不是说不信任学校,换个角度想,我们的小宝宝每天有八小时在这里度过,多一些了解是应该且必须的。




2 让孩子告诉你学校发生的事情




有的宝宝放学后会跟爸爸妈妈讲很多幼儿园里发生的事情。


有的宝宝回家后一点消息都不会透露,“守口如瓶”。


咋办呢?


我儿子属于第二种,问啥,不知道。

我女儿介于两者之间,不特别主动,尤其小班的时候。


但是有一个活动能让她开口,那就是角色扮演。


每次玩幼儿园游戏时,她就像录像机一样,幼儿园里发生的事情,吧啦吧啦,全演出来了。


她通常是选择扮演老师,我呢就是小朋友;或者是她演某个同学,我演她。


慢慢地,我们不需要借助游戏她也会主动讲了。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会去评判老师、评判她的同学,就是听她讲,和她互动,有些疑问的点和她讨论,帮她去更好地应对。


可能你会说,两岁左右托儿班的小朋友还不会角色扮演吧?


其实,一岁半的孩子就开始喜欢‘演戏’了,演喂小婴儿,演开火车......


角色扮演也是帮助孩子语言表达、体察自己和他人情绪的好帮手,更是拉近亲子关系的利器,希望爸爸妈妈们不要嫌这个游戏幼稚。


只要你愿意蹲下来坐在地上和孩子玩这‘幼稚无比’的游戏,宝宝一定会特别喜欢你,相信你,愿意和你说很多的话。


有些坏事情,对方会让孩子心理上觉得这是正常的,还要求孩子不能告诉家长。


利用孩子的心理,TNND,不怕流氓,就怕流氓有知识。


但如果我们和孩子亲密无间无话不说,这些恶人的恐吓恐怕也很难成为一道密不透风的墙。

 

还有一件事很重要:要想孩子愿意和我们说,请不要把评判甚至批评挂在嘴上。


即使你认为ta某件事做的不对,也不要急于去批评,先了解清楚再说话。


如果每次吐露心声之后都是换来爸爸妈妈的批评,哪个宝宝还愿意说呢?


女儿上幼儿园的时候,每天晚上熄灯前我们都会聊聊天,常常在那个时候,她会把纠结的心事讲给我听。



  

3. 让孩子感受到‘好’是什么样的




如果宝宝们在家里感受到了,如何被对待是“好”,当他们被“恶”对待时,就会知道这不正常,而不是习以为常。


有一种言论说,孩子早晚是要面对丛林社会的,不如让ta早一点知道这社会的真实一面。


可是,每个生命生下来并不只是为了生存。

我们还希望生活。


生活需要爱,需要信任,需要温暖、良知。

这些爱,如果能够在童年给予足够,将会滋润孩子一生。


这些爱,不是溺爱,而是尊重彼此,愿意信任彼此,在任何困难时刻,愿意求助于彼此。


愿每个孩子都能被善意对待。

 



也许读完你会说,

这世道为什么对父母要求这么多?!


对不起,真的没有办法,

我们是孩子最信赖的人。


们一边要学会信任他人,

但也要认清世界有浑蛋这个现实。



全文完,转载的这篇,作者是云妈,创办了公众号“和孩子一起玩吧”,多么希望永远永远不要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