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哭很多人的经典纪录片《幼儿园》,哪个场景戳到你?
小土叨叨:昨天我们首发开团了一套新引进的亲情感知绘本:首发团|分离时不再撕心裂肺,这套亲情绘本你值得拥有
因为和幼儿园主题有关,后台留言里不少人问起,孩子到底多大适合送园?还有人担心孩子无法适应幼儿园,在犹豫是否干脆就不送了,问我们的建议。
所以,今天我们借一部国产经典纪录片《幼儿园》,跟大家一起探讨,孩子在幼儿园中的经历、感情世界、社交挑战,以及我们能为此做些什么。
大家可以跟我们一起点开看看开头五分钟,反正我没坚持过1分钟眼泪喷涌而出,饭都吃不下去了。🔽🔽
《幼儿园》拍摄于2001-2002年,是湖北电视台纪录片编导、独立制片人张以庆在湖北武汉一所寄宿制幼儿园,历时14个月拍摄完成的一部纪录片。
有悲有喜,才是人生
1. 孩子的童年应该是快乐的,我们应该做出一切努力,避免让孩子担忧和痛苦。
2.我们应该让孩子适应这一切,所以,把孩子放在幼儿园门口,就应该不回头地走,否则不然孩子无法适应。
可能遇到什么样的困难?
1.可能不会自己吃饭
2.可能不会自己穿衣穿鞋
这位叫陈志鹏的小朋友怎么也穿不对另一只袖子:
3.日常事物中受挫
4.可能午睡困难
5.也有可能害怕打针吃药
小朋友害怕打疫苗可能会哭(如今应该都是家长自己带去打疫苗):
这位小朋友也会安慰自己,看着电视喝药就不苦了:
孩子之间的冲突
除了冲突,孩子们之间当然也会有非常纯真的互动,以及互帮互助:
明明被掐疼了又逞强的小男孩之间的无聊游戏,让人忍俊不禁:
小女孩元气满满地跟老师打招呼后,敏锐地观察到了隔壁小男孩离开妈妈的失落:
没有听过妈妈对自己说“我爱你”时失落的小表情和想要表达爱与被爱的欲望:
陈志鹏坐在幼儿园的院子中间,瞻前顾后,生怕不能第一时间看到妈妈到来的样子,配合着《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的童声,让人忍不住就红了眼圈:
如何面对分离焦虑的问题,昨天的文章已经讨论得比较多了。
回到是否应该送园的问题,我觉得没有一刀切的标准。年龄并不是唯一的指标。
一般遇到困难有两类常见做法:
A 不干了,不做了,算了吧;(比如哭了就不送了家里呆)
B 坚持,再坚持,大力出奇迹;(再怎么哭也要硬着头皮送)
其实事情不是非黑即白的,不是只能要么A要么B,还有第三种选择。
拿身边的事情,举例子,
孩子睡觉哭闹,不是说就不应该睡了,也不是说就应该硬哄,而是我们可以想一些办法安抚情绪,或者分散注意力,帮助孩子放松下来入睡。
孩子自己吃饭,总弄得很脏,打扫困难。不是说就不应该学吃饭,也不是说,弄脏就不管。可以试试给他换更方便用的勺子,给他用方便换洗的衣服,围兜,垫上地垫子。
孩子不想上学,不是说就不上了,也不是说,只要他上,不管他多痛苦都得承受。 我们还可以试试,做一些事情,让上学变得有意思,让他更容易适应学校的生活。
不过很可惜,事实上因为AB最简单,不用太多思考,所以很多人只在AB两种极端间跳来跳去。
细化到,是否送园上,我们需要从更个体的角度去考虑,才能找到答案。
比如,孩子本身:孩子的性格特点,自理能力,心理准备;
家庭状况:父母工作情况是否适合孩子在家,如果不送,靠阿姨老人带是否有质量,不同幼儿园的费用情况;
园所情况:距离原因,师生比,老师和班级情况,幼儿园理念等;
这些情况不同,答案就不同,不是说送了就一定不好,更不是说哭了就不送。
我想起蛋蛋的幼儿园经历,不能否认他也哭过,但幼儿园给他的快乐和成长是巨大的,生活就是这样有喜有悲,但我们都知道,是在朝前走。
我们既要认同和理解孩子的情绪,尽我们的力量去帮助他们,但也要看到孩子的成长,要相信他们,不要先入为主觉得孩子是弱者。
孩子怎么努力都做不到的事情,不会强迫他做,但是如果他努力试试能做到的,我希望他不要不敢试、不要懒得试,不要遇到困难就想着放弃。
好多人觉得孩子童年就是无忧无虑的,其实童年不可能只有快乐,而是会面临非常多挑战,失败、焦虑的时刻。这些情绪,本身是会存在的 ,不因为我们想回避,装作看不到,就消失。
好多成人无法接纳孩子的情绪,自己承载不了,就采用回避态度。
寄希望于否认情绪,回避挑战,回避情绪,那样是无法带来成长的。丧失了成长的机会,即便躲过了一时情绪,困扰一定还是会再回来的。
我们能做的是勇敢地主动想办法面对,因为唯有成长,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