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哭很多人的经典纪录片《幼儿园》,哪个场景戳到你?

小土壤 小土大橙子 2022-03-28

小土叨叨:昨天我们首发开团了一套新引进的亲情感知绘本:首发团|分离时不再撕心裂肺,这套亲情绘本你值得拥有


因为和幼儿园主题有关,后台留言里不少人问起,孩子到底多大适合送园?还有人担心孩子无法适应幼儿园,在犹豫是否干脆就不送了,问我们的建议。


所以,今天我们借一部国产经典纪录片《幼儿园》,跟大家一起探讨,孩子在幼儿园中的经历、感情世界、社交挑战,以及我们能为此做些什么。


大家可以跟我们一起点开看看开头五分钟,反正我没坚持过1分钟眼泪喷涌而出,饭都吃不下去了。🔽🔽




关于《幼儿园》这部片子

《幼儿园》拍摄于2001-2002年,是湖北电视台纪录片编导、独立制片人张以庆在湖北武汉一所寄宿制幼儿园,历时14个月拍摄完成的一部纪录片。


该片获得第十届上海国际电视节白玉兰奖之“人文类纪录片最佳创意奖”,2004年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纪录片大奖。2011年有一阵,忽然在网上热传,王菲也转发过,看过的网友说,要做爸妈的人必须集体观看此片,提前受教育。


距离拍摄时,已经时隔18年了,纪录片里的那些像茉莉花一样的孩子如今已经到了法定结婚年龄了,不知道你们现在在哪里呢?




入园时的分离焦虑

影片是以小班小朋友第一天上幼儿园的画面,作为开头的。这一段真实又扎心的展示了小朋友们入园时的分离焦虑。

比如,抓着妈妈的衣服和包带不撒手:


也有对大人苦苦哀求的:


还有忽然反应过来一下子崩溃的:


在吃饭的时候默默涕泗横流,眼泛泪光的小表情真是又可爱又可怜:


这个哭得最厉害的小男孩,在吃饭的时候自我安慰:


吃完发现居然还要在幼儿园睡午觉,继续大哭


午睡起来发现还是不能回家,一边吃点心一边继续哭:


周五妈妈来接的时候,妈妈站在他身后,孩子的第一反应不是扑到妈妈怀里,而是趴在桌子上又委屈地哭了起来:


离开幼儿园时,欢乐地向老师飞吻道别:


有悲有喜,才是人生


这个片段发到微博上以后,有网友说,看完不想送园了,还有的说,入园都这样,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这两类留言有一定代表性,潜藏了两种普遍存在的误解:

1. 孩子的童年应该是快乐的,我们应该做出一切努力,避免让孩子担忧和痛苦。


2.我们应该让孩子适应这一切,所以,把孩子放在幼儿园门口,就应该不回头地走,否则不然孩子无法适应。


《游戏力》的作者科恩博士,书中有这样一段:


幼儿园是孩子获得适应未来复杂社会所需的基础知识、技能和态度的理想场所。从幼儿园开始,孩子们逐渐了解家庭、社区和幼儿园里的人,并开始理解社会和环境问题,会如何影响自己。

这将为孩子们今后成为一名负责任的的成人打下基础。

接下来,我们将就纪录片里展现的片段,跟大家探讨,从熟悉的家庭环境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幼儿园生活,孩子可能遇到的挑战,以及我们怎么样帮助孩子做好准备。

可能遇到什么样的困难?


影片展示了大量孩子在幼儿园里生活的场景。这部片子拍的时间距今有十几年如今的幼儿园条件更好,对孩子的照顾普遍会更周到一些,大家不要太对号入座,也别太焦虑,只是做个参考:

1.可能不会自己吃饭


入园第一天, 小班小朋友吃饭饭泼了,想向老师求助,但是又不敢大声,不知道如何处理:


2.可能不会自己穿衣穿鞋


这位叫陈志鹏的小朋友怎么也穿不对另一只袖子:



也有因为不会穿带扣的鞋子给气哭了


3.日常事物中受挫


怎么调整都无法把凳子按照正确的方式收纳时的无奈和无助:



4.可能午睡困难


第一天午睡,有的痛哭流涕想回家:


最后在哭泣中睡着了:


有的闹到同学睡不着觉被投诉到老师那里:


5.也有可能害怕打针吃药


小朋友害怕打疫苗可能会哭(如今应该都是家长自己带去打疫苗):



这位小朋友也会安慰自己,看着电视喝药就不苦了:




孩子之间的冲突


在影片中,大多数的冲突都发生在男孩子之间,有的时候是因为玩具


甚至会因为抢“空气”最后演变成大打出手:老师发给小朋友们每人一个塑料袋,教小朋友们在里面装满空气然后感受空气的流动,两个小男孩因此相互动手:


甚至莫名其妙地卷进来了第三个小朋友:


有些时候,这些冲突真的是没来由的。在影片中,小男孩们好像经常比较容易忽然动起手来,小伙伴们之间因为带着肢体动作的互动忽然升级成“战争”:


有的时候也会表现出一些类似于“锄强扶弱”和“服从权威”的行为,比如发生在中班教室里的一幕:


穿花棉袄的小朋友把这位蓝色衣服的小男孩打哭以后,其他小朋友都立刻围上来攻击打人的孩子,似乎要替小伙伴出头:


接着老师批评花衣服小朋友说:老师请你收拾好东西去小班。
红衣服的孩子立刻起身,拽着他的帽子,似乎要帮助老师把他“轰到”小班。


被拽的小男孩可能是感觉到了连续的受挫和被羞辱,一记重拳,把对方打出了鼻血:


从后续镜头来看,打人的男孩可能受到了小伙伴们暂时的孤立。老师抱着他说一些悄悄话,可能是引导,也可能是宽慰。


而被打出鼻血的男孩子,其实在班里明显是有一定的话语权的,因为在之前的镜头里他曾经对同桌的小女孩恶语相向:


同桌的小男孩也开始模仿他的行为:


看到有人模仿自己,或者是认同自己,孩子挺高兴的,接着对趴在桌上的孩子继续补了一句:


难过的是,类似行为还发生在刚入园的小班教室里:小男孩忽然对着后面的小女孩发难,怒吼:你给我坐着!


旁边的小跟屁虫也跟着站起来,虽然口气不恶劣,却明显模范着同学的行为:


这个模仿同学的穿花衣服小女孩非常有名,她叫马玉兰,似乎很不讨老师喜欢,在教室里动辄得咎:


可其实这只是一个比较活泼好动的可爱姑娘:


因为这部纪录片比较有名,所以马玉兰已经成为一个梗,有人还用“马玉兰还在害人”做ID。


孩子间的友情

除了冲突,孩子们之间当然也会有非常纯真的互动,以及互帮互助:


明明被掐疼了又逞强的小男孩之间的无聊游戏,让人忍俊不禁:



小女孩元气满满地跟老师打招呼后,敏锐地观察到了隔壁小男孩离开妈妈的失落:



于是主动给他剥了一个鸡蛋,还非常细心的没有将鸡蛋底部蛋壳全部剥完,递过去的时候还特别叮嘱“拿下面”。


在另一个班级里,之前提到的那个被打出鼻血的男孩子在吃饭时得到了老师的特殊照顾:


小女孩听见了,也主动将自己碗里老师多给的丸子分给了小伙伴:


在男孩流鼻血期间和吃饭间隙,小女孩一直用手温柔地抚摸着男孩的脸庞,仿佛在安慰,又仿佛在疗伤:


这是一对很有意思的好朋友,小男孩对小女孩也是非常尊重和喜欢的,他在小女孩报错星期顺序的时候,依然毫不犹豫地为女孩点赞:


其实都是一群温柔的孩子,懂得相互滋养和爱护,虽然摩擦和冲突是难免的,大多数时候也会彼此呵护和照顾,甚至还有一些朦胧的感情:


女孩子的表达也很直接,被老师问到是否喜欢这个男孩时,小女孩会很明确的、毫无压力地用点头和摇头以及语言,表达自己喜欢谁不喜欢谁。


小朋友们还对婚育有一些朦胧的认知和奇妙的向往:



小男孩选择的做爸爸,但又觉得似乎存在一些变数:


这个变数是由“头发和身体情况”决定的,当然最重要决定因素还是:


小女孩表示自己结婚还可以生小宝宝:

(注:“毛毛”在武汉方言里是小宝宝的意思)


甚至是有的小朋友无意中拿面包做了一个小领结,也会引起关于婚姻的联想:



对父母的依恋与不舍

这个胖胖的小男孩提到自己的家庭难掩失落之情:


没有听过妈妈对自己说“我爱你”时失落的小表情和想要表达爱与被爱的欲望:



大班里有一个叫陈志鹏的孩子,常常是最后一个被接走的:


陈志鹏坐在幼儿园的院子中间,瞻前顾后,生怕不能第一时间看到妈妈到来的样子,配合着《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的童声,让人忍不住就红了眼圈:



当妈妈出现时,他的状态立马不一样了:


大家可以注意到,在这部纪录片里,导演没有专门给家长单独的镜头,对此,导演张以庆说:这个孩子他“跳”出来,你几乎可以去判断他的家庭。

我们该如何抉择?

如何面对分离焦虑的问题,昨天的文章已经讨论得比较多了。


回到是否应该送园的问题,我觉得没有一刀切的标准。年龄并不是唯一的指标。

一般遇到困难有两类常见做法:


A 不干了,不做了,算了吧;(比如哭了就不送了家里呆)
B 坚持,再坚持,大力出奇迹;(再怎么哭也要硬着头皮送)

其实事情不是非黑即白的,不是只能要么A要么B,还有第三种选择。

拿身边的事情,举例子,

孩子睡觉哭闹,不是说就不应该睡了,也不是说就应该硬哄,而是我们可以想一些办法安抚情绪,或者分散注意力,帮助孩子放松下来入睡。

孩子自己吃饭,总弄得很脏,打扫困难。不是说就不应该学吃饭,也不是说,弄脏就不管。可以试试给他换更方便用的勺子,给他用方便换洗的衣服,围兜,垫上地垫子。 

孩子不想上学,不是说就不上了,也不是说,只要他上,不管他多痛苦都得承受。 我们还可以试试,做一些事情,让上学变得有意思,让他更容易适应学校的生活。

不过很可惜,事实上因为AB最简单,不用太多思考,所以很多人只在AB两种极端间跳来跳去。

细化到,是否送园上,我们需要从更个体的角度去考虑,才能找到答案。

比如,孩子本身:孩子的性格特点,自理能力,心理准备;

家庭状况:父母工作情况是否适合孩子在家,如果不送,靠阿姨老人带是否有质量,不同幼儿园的费用情况;

园所情况:距离原因,师生比,老师和班级情况,幼儿园理念等;

这些情况不同,答案就不同,不是说送了就一定不好,更不是说哭了就不送。


我想起蛋蛋的幼儿园经历,不能否认他也哭过,但幼儿园给他的快乐和成长是巨大的,生活就是这样有喜有,但我们都知道,是在朝前走。


我们既要认同和理解孩子的情绪,尽我们的力量去帮助他们,但也要看到孩子的成长,要相信他们,不要先入为主觉得孩子是弱者。


孩子怎么努力都做不到的事情,不会强迫他做,但是如果他努力试试能做到的,我希望他不要不敢试、不要懒得试,不要遇到困难就想着放弃。


好多人觉得孩子童年就是无忧无虑的,其实童年不可能只有快乐,而是会面临非常多挑战,失败、焦虑的时刻。这些情绪,本身是会存在的 ,不因为我们想回避,装作看不到,就消失。


好多成人无法接纳孩子的情绪,自己承载不了,就采用回避态度。


寄希望于否认情绪,回避挑战,回避情绪,
那样是无法带来成长的。丧失了成长的机会,即便躲过了一时情绪,困扰一定还是会再回来的。


我们能做的是勇敢地主动想办法面对,因为唯有成长,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