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双11,买吧觉得被套路,不买觉得错过了几个亿......

小土大橙子 小土大橙子 2022-03-28

小土叨叨:昨天推送了一篇征集帖“双11”竟然已经开始了,购物车互相抄一下......,好多朋友留言分享了自己的购物心得。精华尽在评论区,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去抄作业。

今天就着这个主题,再写点自己的想法。



双十一威名赫赫,但我们住德州大农村那三年,都没啥参与感,去年刚回来不多久,也错过了。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今年决心好好研究下。

但是越研究囤货,越觉得几个原则尤为重要:


一个人的时间有限,不可能所有羊毛都薅到,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打个比方来说,纸巾平时卖60块钱,双11只卖30块,虽然对折很爽,但费尽力气也只省到30块。另一个东西,假如平时卖500块,即便只能9折,也能一下子省50块。


我们往往会觉得5折比9折爽,但折扣大不大其实不是最应该考虑的。时间和精力要放在单价高的东西上,才能实现收益最大化。


与其在纸巾、洗衣液上花太多时间,不如看看能明显提升生活幸福指数的高单价商品,比如洗碗机、烘干机、电暖器、酒店机票等。


有很多的优惠券、红包都是拿咱们的时间换来的。


比如,一个本身就缺乏睡眠的老母亲,再熬夜订闹钟抢购物红包,就要想想自己的时间花得值不值。看起来省钱了,但牺牲的睡眠、耽误的陪孩子的时间和工作时间、熬夜伤的皮肤和身体……算一算未必值得。




另一个很重要的考量是:这个东西到底能不能用得上?


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或许以后用得上,趁便宜先囤着。


比如,400块的东西,现在只要200,看起来折扣力度很大,很难不心动。但东西如果最终用不上,反而浪费了200。

我以前就犯过这样的毛病,为了大促的赠品硬去凑单,结果整回来一堆实际用不上,扔掉又可惜的东西。 


完全用不上的情况可能不多,还有一种更隐蔽的“吃亏”,就是当你囤特别多的货的时候,即便用得上,也未必能用得完。


比如,不太化妆的妈妈,可能买一大瓶粉底液,但是用了不到一半就过期了。如果原价500块,250买的看起来划算,但浪费了一大半,还是亏了。


这跟企业的库存管理是一样的。控制库存是精益生产的目标之一,库存多会占现金流,还会增加“管理费用”,损耗费用,最后库存其实都是成本


考量要不要买一样东西,不应该只考虑“这个东西便宜,这个优惠,这个好像很多人买,这个有券”,而要思考一个最核心的问题:我自己处于什么状态,到底什么东西才是真正需要的?拥有这件东西会让我感觉到愉悦吗?


我们应该多关注必需品,警惕非必需品。



建议大家大促之前一定要做的一件事:收拾整理一下家!


用途1: 发现一些囤过但没怎么用的东西,甚至还有些都忘记自己曾经囤过的东西,这能有效的抑制重复囤积的冲动!


以前的我每次都想囤面膜,但事实是每次总有几片是剩到过期的。


用途2: 我们常常会觉得“扔了很可惜,万一哪天要用呢,还是留着吧”。


比如,我妈就很喜欢留着十几年前的东西,家里的洗脚盆20年多年了,桌子大概有三十年了,总之就是舍不得换,每天都过得很将就。


影响还不止如此,打个比方,一件不喜欢的衣服,一直放在那里,穿吧心里不舒服,不穿吧又不舍得买新的。一直就处于没衣服穿的状态。


断舍离该扔的就扔,生活的主导应该是我们自己而不是物品。(支付宝上有捐旧衣服旧物品的地方)不舒服的枕头、床垫、四件套等等及时更换,正视自己的需求,才能大大提升生活幸福感。 


朋友有量辆又大又笨重的婴儿车,收开还费劲,每次出门都很遭罪,但又不舍得换,只能经常窝里蹲。后来,她终于决定不要抠门,换了辆轻便的,第二个月她就敢带宝宝出去旅游了。


用途3: 囤货也要注意体积,把家塞得满满当当的,对比一下房子多少钱一平,实在是得不偿失。整理我们的居家环境,可以腾出地方来,是整理生活,更是在整理我们的思路。


记得以前家里有个老大用的餐椅,已经坐不下了,但不舍得扔,想着说不定老二还能用,但真正需要都好几年之后了,结果就一直放在那里占地方,其实应该干脆一点的。


再比如,每家总有很多只剩一只的袜子,虽然都幻想万一哪天翻出来另外一只,但其实要穿的时候经常找不到完整的一双又着急,不如先把这些袜子处理一遍,该扔的扔,该找的找,该买的买。




我们不需要买特别奢华的东西,但是如果周围被自己不喜欢的廉价东西包围,心情也会受影响,也会消耗自己的价值感,影响到我们对生活中美好的感知。


我们值得拥有一些精致的东西,在平淡无奇的生活中给自己一点小亮点,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有一点不一样。


比如,我妈就是个典型,她每件衣服穿到有破洞还不算完,还得拿来当抹布才算物尽其用。家里的旧衣服不管合不合适全部留着,觉得这才是不浪费。 


这其实不是缺钱,而是观念。很多老人很喜欢留着各种各样的旧东西,哪怕多少年也不动,都落灰了也不舍得扔。


想想,我们年轻的时候为了吃自助餐回本,会吃到“扶墙进扶墙去”,但真肠胃会不舒服,东西也是一样,不是越多越好。


当身边没有任何多余的物品时,自然会有一种神清气爽的舒适感。在筛选物品的过程中,能够带来自我察觉。我应该把当下合适且必需的好物留在自己的空间里。



这次双11还有好多东西提前三周就预售,然后等到双11那天付了尾款,还得计算物流时间,收到可能都很晚了。也许这个物品我们现在就很需要了,为了优惠等那么久,是否值得呢?刚需早买早享受,不必太计较促销到底比日常便宜几块几十块。


比如,一件心仪的羊毛衫,等到收货的时候天气已经很冷了,可能为了省折扣,恐怕几礼拜都要受冻了。早买一天就多用一天,也是有价值的。


我们在这一年观察到,很多玩具尤其是会在公号开团的玩具,团价基本上都是底价,即便是双十一大促都不会比团价要低,所以大家看到喜欢的团可以考虑,没必要都留到双11买,即便不是地板价,如果差价不大,早买早用也不必纠结。


看中的东西,如果不急用,可以早一点加到购物车里观察一阵子,就容易发现什么才是真正的地板价,观察一段时间后下单也会更理智



一开始大家都在研究买买的时候,总觉得来一句“我不参与”“我不买”,是件有点小得意的事,但是结束以后,听人说起xx价买了什么的时候,其实还是懊恼的。


比如,说丝塔芙的大罐润肤霜,是我家老大小时候就一直用的,加起来用了超过10罐了,平时都是一百三十几入手的。前一阵,看到89块钱就觉得,哇,好便宜!发了个微博分享给大家,结果我一发出来好多人说,哎呀,去年50多块钱买的!


正应了那句话,有的人买是败家,有的人买是持家有道。


如果真的需要,也不必对故意跟消费大潮过不去,刚需的东西趁着活动,捡漏还是不错的,关键是心情愉悦。



消费的时候,要考虑东西是否符合我们的习惯,哪怕真是好东西,但如果注定买来也不会用,不如当时就考虑清楚。


我自己之前办了一个健身卡,办完之后的感觉是:健身卡就像一个许愿箱一样,在我办完卡的那个瞬间,就觉得自己已经健过身了,已经努力过了,但是实际上办完以后半年都没有去过。


昨天还有很多朋友提到,购物车里全是小孩的东西,其实我们也要想一想,这些东西,小朋友们真的需要吗?还是说只是在释放我们某一片刻的焦虑,作为我们的一个寄托。


太多囤货的压力,可能意味着我们对自己的状态、需求认识不清晰。

只要想清楚了,注意在精不在多,只买对的,买精品买刚需,就能拿到大促的真实惠,不会踩雷,不会被套路。


双11,买吧觉得被套路,不买觉得错过了几个亿......

同是双11剁手人,持家败家一念之间......



昨天留言里获奖的五位是:肉包儿大人、巫婆爱吃三文鱼、🎀桃擎擎、摇头肉丸子🍭、丹啊丹,请大家添加xiaotudachengzi7,领取赠品。


大家留言聊一聊,有哪些持家心得?


如果觉得有启发,点个在看,鼓励一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