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这4点,让口罩更好地保护我们
小土叨叨:这几天很紧张,不停地刷新闻,原本带娃在外地,今天赶紧赶回家了,可能朋友们也跟我一样,十分关切疫情。今天在路上明显感到戴口罩的人多了起来,人们普遍的防护意识在增强,也是紧张中一点小安慰。
今天转载的文章来自“卓正诊所Distinct Clinic”(ID:Distinct-HealthCare),是关于正确戴口罩的文章,作者是卓正医疗耳鼻喉科医生张文娟,她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博士和美国埃默里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
最近“武汉肺炎”和“口罩”已经成了朋友圈热词。我乘高铁时,发现有些旅客已经戴上了口罩,有的戴的是漂亮的棉口罩;有的戴着医用口罩,但没有密封好,看得出空气能从边缘出入;还有的把口罩戴在了下巴上露出两个鼻孔呼吸。
这说明很多人认识到了在人潮拥挤处最好戴口罩。但面对五花八门的口罩和飞涨的价格,大家可能并不知道该怎么选,拿到了口罩也不一定能正确佩戴。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戴口罩究竟有没有用,什么口罩比较好,以及正确的佩戴方法。
当然有用!
我们先来说说传染病。传染病的传播,依赖3个要素: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传染源指传播病原体(病毒、细菌等等)的人或者动物。武汉肺炎的罪魁祸首新型冠状病毒的最初来源还不清楚。
传播途径的意思是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是怎么传播的。很多呼吸道疾病是通过飞沫传播,咳嗽、打喷嚏或者清嗓子吐痰,就可以把带有病原体的飞沫播散到周围的空气中,旁边“同呼吸”的人,在呼吸之间就很可能被病原体侵入呼吸道,被迫“共命运”。
易感人群是说哪些人更容易成为传染病的“目标”、“靶子”。对这种新型冠状病毒,目前人们普遍没有免疫力,基本上都属于易感人群。
理论上来说,如果能够管控好三要素之一,就可以把传染病尽快控制住。而冠状病毒是一种呼吸道病毒,可能的传播途径包括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气溶胶传播。
正确佩戴口罩是切断三种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
不是所有的口罩都能有效预防呼吸道传播疾病。
一次性口罩(如医用护理口罩、医用外科口罩) :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呼吸道感染,无法防霾。
N95口罩:能有效预防呼吸道感染,同时可以防霾。
有Meta分析结果表明,N95防护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在临床环境中,用于预防传染性急性呼吸道感染作用无显著差别。也就是说,以自我防护、降低呼吸道感染风险为目的,佩戴后面两种口罩(医用外科口罩、防霾口罩)都可以。它们主要的区别在于是否防霾,大家可以根据个人需要进行选择。
*以上内容摘自丁香园
2.在使用时,避免触摸口罩——在触摸用过的口罩后,例如,要取下口罩时,用肥皂水或酒精洁手液洗手(口罩的外表面是病原体附着的“重灾区”,如果不慎用手触碰,那些被辛辛苦苦隔绝在外的“脏东西”就被亲手又摸了回来);
3.在口罩受潮或沾染湿气后,换上新的清洁并干燥的口罩(呼吸时产生的水汽将口罩打湿后,会影响口罩材质的防护作用);
4.不要重复使用一次性口罩,一次性口罩在每次使用后应丢弃并在取下后立即处置(用过的口罩就是可疑的真·无处安放的“传染源”,及时丢弃和远离才是王道)。
有了孩子,看到这类新闻真的好紧张,原来还准备春节出去浪,这回真的就老实窝里蹲了。
春节期间,人员流动大,希望转载的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大家正确防护,也希望疫情早点过去。
祝愿大家都平平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