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土叨叨:这篇是收到的读者投稿,作为一个前几年为了识字费了老劲的老母亲,看完真是觉得豁然开朗,咱们号的读者里真是卧虎藏龙,思路分享给大家~~
识字趣事
作者“小赞”,九零后,广东人。
两个男孩的妈妈,
老大2016年11月出生,
老二2020年9月出生。
我有两个孩子,一个是男孩,还有一个也是男孩,坐标广东,职业医疗方面。
小土是三四年前一个朋友推荐我关注的,这个朋友至今没有孩子,她只是感兴趣……
老大珠珠4岁多,是非常非常调皮好动的类型,看字卡是少有的能让他安静下来的事情之一。
老二快半岁了,几乎是24小时和我绑定,我常一边抱着老二,一边陪老大玩,实在是累。
幸好老二出生后看了小土的睡眠书,“照书睡”,老二夜里睡得比老大当时好一些,才得以在产假结束之际,挤出空暇写出这个记录。
[一]开始
儿子珠珠近4岁的一天,我指着大人看的书上的甲骨文图片问他是什么,结果让我十分惊讶,他竟然猜对了好多个字。
比如他说“象”是大象,“雨”是下雨,“火”是火……此外他猜对的字还有:鹿、鱼、鸟、牛、羊、木、水、山、齿、虫(说是蛇,古代虫指蛇)……
(图:《汉字好好玩》)
而他猜对的字中,有一些连我自己都看不出是什么,比起我们,孩子的思维更接近我们的祖先,让人不得不惊叹孩子的想象力。
甲骨文正是汉字的“小时候”,果然“小朋友”更懂“小朋友”啊。
于是我买了一些幼儿/儿童专用的象形文字图书和字卡开始了教他认字的旅程。
[二]用身体摆字
“爸爸说‘交叉’的‘交’字是这样的!”老大双脚交叉摆了一个“交”字。
我用背带把他弟弟背在背上,侧着身子问他是什么字,不失所望,他马上喊:同理,还有“好”字,“女”(母亲)抱着“子”(孩子),我抱着他问他:“妈妈抱着你这个孩子,是不是很‘好’呀?”由于他经常要和弟弟“争宠”,所以一会喊:“要‘保’!(要背)”一会喊:“要‘好’!(要抱)”老大把一只手搭在眼睛上遮住光线东张西望:“妈妈,我现在是‘看’字!你看我像不像孙悟空在看呀?”他不但会摆,当这些字真实地出现在生活中,也能很快认出来。“大”、“人”、“立”、“夹”(一个人胁下夹着两个人)娃是个积木迷,各种类型的积木都爱。万物皆可拼,拼啥像啥,包括字。有一天,珠珠忽然举着拼插积木跑过来说:“妈妈,我拼了一个‘門(门)’字!”平常街上对联里的“五福临门”的“门”,无论是繁体还是简体,他也认出了。“噢!是耶,耕田可是要用很大力气的哟。一个人拿着工具在田里劳动,是什么字记得吗?”“我结一个‘田’字,再加上它,不就是一个‘男’字了嘛!”我这时才恍然大悟,对呀,“比”字古代的意思就是一样的东西“并列”挨着啊!比如“比翼双飞”、“排比”、“鳞次栉比”、“比目鱼”、“天涯若比邻”……我从没和孩子讲过“比”的含义,只指着字卡粗浅地说过一句“两个人排着就是比”,他竟能意会到“并列”,和造字人的想法不谋而合,实在是奇妙。而且孩子“独创”的船和“舟”的甲骨文挺像的,怪不得他说自己拼的是“舟”。后来有一次,路过一家药店的时候,孩子指着店名说:“妈妈,有两个人背对背,是‘北’!”(店名有个北字)他兴奋地指着拼好的木质积木:“高!京!北‘京’天安门很‘高’。”他认为“京”字和“高”字的城门形象都有点像天安门。我家孩子,尤其爱用乐高拼“中”和“回”,因为“中”字像个漂亮的建筑物,“回”字像个蜗牛。“回”字他还会指着说:“古时候是这样写的,现在是这样写的。”“‘电’字的小尾巴像是闪电的样子。”他又指着“电”字下部说道。“‘子’字就像小孩子,像小宝宝(弟弟),大大的头。”“一个‘国’字呀。”原来他又突发灵感拼了个想表达的字:方框表示国家的围墙,武器守卫着国家。“噢!对呀,不过妈妈觉得围墙要结高一点,敌人才进不来!”另外,方框表示围墙围起来这件事,孩子也慢慢懂得了,如“囚”、“园”等。一边认一边画,也是对美术的启蒙,甲骨文就像简笔画,用最少的笔画突出事物最有特点的地方,有着独特的美感。不过我家娃对画画不太积极,让他画十次有九次说不会画,所以留下的“画作”又少又“拙”。培养画画的兴趣,是我将来要努力的方向。一看解说,那一横就是指天,不得不再次惊叹小孩和古人的思维真接近。我说:“鬼有一个又大又丑的头,下面一个和人很像的身体。”他先画了一个趴着的“鬼”,然后怕一个“鬼”太寂寞,又画了两个“鬼”面对面(或背对背)一起玩耍。上楼梯,他指着邻居的对联“……一家福”说:“妈妈,你看这写着‘一家’!”“屋子里面有一只猪(豕),就是‘家’。”他又补充道。坐车驶过高速路口,他喊:“妈妈,家里有个女人,是‘安’!”我瞄了一眼,是“安全”的“安”,“对啦,记得为什么吗?”“记得,那个女人就是妈妈,有妈妈在屋子里就很安全、安心。”他似乎明白了宝盖头(宀)就是屋子,还有比如“宝”(屋子里有财物)、“灾”(屋子里着火)……结合意义,这些宝盖头的字,孩子比较容易记住。看见“盆”、“蓝”、“益”等字,他就会说:“这个下面好像‘血’字的下面啊!”“对,那是‘皿’,是用来装东西的东西,像盆啊,盘子啊,篮子啊……”我对他解释道。看完《三十六个字》,有一回他爸爸带他从外面回来,向我赞扬道:“‘老夫子’的‘夫’字都给他认出来了,还说‘夫’就是男人。”后来出去吃面,他指着菜单念:“牛、肉、刀……面!”“脸上有一只眼睛(目)就是‘面’!”他补充道,复述我以前讲解的内容。(“面”其实是“麵”的简写,但对小朋友不必解释那么复杂。)他指着路边店名说:“妈妈,你看那有一个‘果’字!”也是邻居家的对联,我指着“……步步高”问他是什么,一开始他说“步”是“罗”,我说:“是有一点像,再仔细看,一前一后两个脚印的……”他更正道:“两个步!一个高!一个左脚一个右脚是一步;像天安门一样高的是‘高’。”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似乎都特别喜欢屎尿屁,“屎”和“尿”自然很快就记住了,老是唠叨:“‘尿’字是屁股下有个‘水’字,‘屎’字是屁股下有个‘米’字!嘻嘻嘻嘻……”遇到“目”字的时候,由于普通话里的“目”字表示眼睛的用法比较少了,而我们方言客家话里还有,所以我和他说:“你看这像一只眼睛,睡觉叫做‘睡目’,因为要闭上眼睛睡觉;困了叫做‘目睡’,是因为眼睛想睡了。所以这个字是‘目’。”同理,“食”字是饭的形象,我告诉他:“这就是‘食饭(吃饭)’的‘食’。”还有“乌”字,客家话表示黑都用“乌”,我说:“你看,这只鸟‘乌’到都看不见眼睛了……”除了这些,他通过象形认得的文字还有云、美、韭、网、爪、看、月、目、贝、龟、手、羽、舞、黑、工、森、石、岛、苗、母……就不一一列举了。一开始觉得字卡贵,后来发现很好玩,也不怕贵了,一口气买了连环画《三十六个字》、小象汉字的一小套绘本和整套字卡360个字。《三十六个字》原本是1984年的动画短片,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是由三十六个象形文字构成的小故事。之前我就找到这部动画片给珠珠看了,珠珠非常喜欢。http://m.v.qq.com/cover/i/ivop8crzqvar53v.html?vid=g1420hvx5kw)小象汉字的画风则比较可爱,各种设计都很贴合幼儿。每套字卡还配有一小本简单的解析,不用愁看不懂。所买字卡、图书里的字大部分是甲骨文,少数是金文,极个别是后造的象形文字。
在“教材”选择上,我都选择绘画符合造字本意的系列。个人不太喜欢那种设计者根据自己的想法创造出来的图画,可能也很好看有趣,但非字的本意。忠实反映字的本意的图画,能让孩子对汉字有更正确的认知,也能更深刻地领略到汉语的魅力。虽然有些字的造字本意在学术上争议比较大,但整体并不影响。其实有时怀疑自己是打着娃的旗号去“学习”这些字,似乎我比他还乐在其中。除了买给娃的书和字卡,我自己还买了一些青少年或大人读的比如《甲骨文的故事》(教育部推荐初中生读的)、《汉字好好玩》、《汉字王国》。带着娃探索的途中自己也在探索世界,学到了很多知识。当然也有翻车的时候,孩子曾说“动”是“云”,说“万”是“刀”、说“百”是“面”,说“关”是“美”,说“眉”是“看”,说“个”是“竹”,说“鲜”是“鱼羊”、说“子”是“孩”……我都笑笑不经意地指正一下,不会特意去强调他的错误,因为不想抹杀他的兴趣。有一天我指着指示牌“领取”的“取”字和他说:一只手(又)去抓耳朵就是“取”。调皮鬼就用手揪住弟弟的耳朵喊:“取!”还有一天我画了一个“自”的甲骨文,也就是鼻子的形象,人指着自己的鼻子称呼自己。珠珠幼儿园放学回来,我自信满满地说:“妈妈画了一个字送给你哟!”他看了认真地问:“妈妈,你怎么画了一个马桶送给我?”本来我是觉得不用那么早教认字的,那么小,就应该玩嘛,专家好像也这么说嘛。但他3岁10个月上小班以后,幼儿园就教字了。是老师用卡片打印出“红色”、“踢”、“公园”等词条,配合着游戏,让他们记住那些字。他认得又快又多。当时我就想着,可以让汉字留给他的第一印象有趣点吗?但正值我生二胎坐月子,没精力做这件事。等到二胎满月,便开始了自己的尝试。几套字卡加起来大约有400字了,目前还没教完,小象字卡主要教1,比较复杂的2、3只选小部分简单的来教。还有小部分字他暂时没和象形图画对应上,我也不强求。加上在幼儿园里学的一些字,他认得的字估计有300多个了(不算多,但过程很开心)。相对而言,幼儿园里学的字比较容易忘记,通过象形学的字记得比较牢。现在他每天都能从包装盒、广告牌、对联等各种物体上认出一些字来,每天都带给我惊喜。在身边同龄孩子的家长,普遍更注重英语启蒙的氛围下,我让母语启蒙占了更大的比重,其实是有点焦虑的,怕他的英语在学龄跟不上别的孩子。可是对此我又有点特别的想法:作为表意文字,汉字比英文多了一个维度,蕴含着无穷的故事。而且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有情感在。另外自身深有体会,内发的学习,才是持久有力的。所以,孩子想认的时候,我才教他认,而且把每个字讲得有趣一些,厌倦的时候就随他去。看他整个过程是快乐的,享受的,没有感到压力,我才放下了焦虑。孩子学习汉字的路才刚开始,希望以后他能继续快乐地边玩边学,让我有足够多的素材来写“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