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次举报,引出魔都家长群刷屏的两封信...

小土 小土大橙子 2022-10-02

这几天魔都家长群里,被两封信刷屏了,看到好多人转。 



事情起因是浦东一所很有名的初中,被一个预初家长举报到教委(但从公开信看,举报的也不止一个),主要是说,学校组织的“月考”、“阶梯班”,违背双减政策,据说校长也被约谈了,因为被约谈,全校包括即将中考的初三学生也取消了月考,这让很多家长非常愤慨。


其中一位举报的家长,写了一封信为自己解释(原文太长,做了滑动条,没看过的可以看一下):






一位愤怒的毕业班家长也写了一封公开信,全文如下:




我昨天下午,也发在了微博讨论,评论里各个角度的声音都有,很多讨论都集中在两位家长的文笔,有朋友觉得举报的家长引经据典文笔好,也有朋友觉得过于掉书袋,有卖弄之嫌。事情的细节和情况我们不得而知,就不过多评论了。


但其中衍生出来的一些问题讨论,却是跟孩子的教育、未来息息相关的。

关于是否赞同分班也分成了几派,有人认为,没有什么问题,确实应该分班,不然好的吃不饱,差的跟不上:




但也有人认为,分层教育容易对孩子贴标签,造成差生自我放弃,重点班同样有大量孩子陪跑。义务教育阶段应该要重视补短板,而不是拔尖。 



教育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如何保障相对公平,又不能搞大锅饭、一刀切,因材施教,不是轻易能达到的,也没有一锤定音的答案。兼听则明,正反观点都看看,反而能把思路梳理得更清晰全面。


针对这个主题我找了一些不同角度的内容,书上都说得特别好,正反观点碰撞,像观摩一场高水平辩论会,有好多思考立论的角度是非常深入的,很受益,转载在这里,希望对大家有启发。 


说起分层教育,北京十一学校是全国顶级的中学,李希贵校长推行一项改革就是分层走班教学。这种模式具体是怎么样呢?


大体上是,学生没有固定的班级,每个学科都把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教学班级。比如物理,分为物理1,物理2,物理3。学生按照自己的学力选择不同层次的班级上课,从而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


可以看《中国教育寻变:北京十一学校的1500天》中的详细描述:



李校长说:“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因材施教’,时至今日,无数有识之士殚精竭虑,孜孜以求,这一被教育界普遍认可的教育原则,仍是人们心中的一种期盼,我们一直没有找到真正可以到达彼岸的路径。


为了使学习内容、课堂教学、作业等适合学生,我们一直在努力,但无论怎样调整,都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为什么?因为学生的差异与需求是不同的,而我们的教育供给却是相同的,这是造成学生负担过重的根本原因。”


停顿了片刻,他接着说:“以行政班为主体的班级授课制进入中国已经一百多年了,一百年来,政治、经济、社会结构、信息传递方式、人际交往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可生活在其间的教育却没有变,塑造人的模式却没有变,社会需求与育人模式发生了重大冲突,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尽管教学内容改变了,但与它相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不变,学校形态不变,课程形态不变,学业评价不变,这怎么行呢?


我希望从这一届学生开始探索,力争在学校形态、课程形态、学业评价等方面发生改变,难度确实很大,挑战很大。让所有的孩子在相同的时间学习相同的课程,只能把不一样的学生变成一样的,而社会需要的是不一样的孩子。


我们必须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大手术,让不同的学生学不同的内容,不仅学习内容可以选,学习资源可以选,学习时间、学习地点也都可以选,让学生拥有尽可能多的自由时间和自由意愿,在老师的指导下,相对自由地支配学习时间,选择学习内容,选择适合他们个人的学习速度。


不仅要把教材的内容拆分,而且要把所有教学要素都重新拆分,并进行重组,包括时间、空间、学生、资源、教学方法等,还包括各学科标准及诊断评价,这个体系打造成熟后才可能突围。


永无止境的分层


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叩响了通往理想教育的门环。


实施分层教学后,物理老师于振丽发现一个现象,过去下课时身边总有许多学生围着她要她答疑,可最近找她答疑的学生明显减少,有时一天也不到一个,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教学内容针对性强了,学生的接受程度提高了。”这让于老师十分高兴,她说:“只要你开发出适合他的东西,他就一定能学好。”


谈到新的外语课程,侯敏华老师十分感慨,她说:“主要是便利,这个便利不得了,让人非常舒服。过去,面对30多个学生讲同样的内容,效率蛮低的,现在A层主要是审美与鉴赏;B层主要是知识、技能的训练,讲得少一点儿;C层讲得稍微多一点儿。每个学生各得其所。”


这一工作,使因材施教成为可能。学校课程研究院郭学军老师介绍:“实行选课后,学习内容不合适的人数下降了18%。”再普通不过的数字,此时却变得意味深长。


虽然实施了分层教学,但学习过程中还会出现层次。起初,高一年级将物理分成3个层次,年级主任于振丽十分忐忑:“这样做到底行不行啊?”李校长鼓励她:“很好。”实验了一段时间后,于老师胆子大了起来,她说:“开始听说英国的学校数学分了14个层次,我们很不理解,现在终于理解了。


为了进一步满足学生的需求,我们将物理又分成了7个层次。结果,学生还有需求。没办法,还要增加层次,现在估计要超过10个层次。我现在明白了。”


“学生将来的发展路径是无限的,因此,分层永无止境。”


刚开学没多久,贾祥雪老师就发现,数学Ⅴ中每一项内容都拓展到了大学程度,就这样,有的学生还是吃不饱。年级的态度是,每一个学科的分层都是动态的,学生达到了Ⅱ的水平,就可以申请学习Ⅲ的内容。


老师的策略是,将本单元的学习计划提前告诉学生,让他们有选择地听课。对于听课效率低的学生,老师给予个别辅导;对于特别优秀的学生,建议他们自主学习,他们可以选择离开课堂自习。




不知道大家看完是否都对这种教育模式心驰神往呢?

我一开始看到,也是很受鼓舞的。不过随后也意识到,谈理想的教育模式,很难脱离现实的状况,这种模式对于学校和老师以及学生素质都有很高的要求,短期之内是很难普及的。


我在评论里看到很多人羡慕国外的教育,觉得分层教育优势特别大,不过看到斯坦福大学教育专业教授乔·博勒在《这才是数学》中对分层教育的反思后,我又了新的体会,同样把原文摘录给大家:



分层式教学与混合式教学的差异


1999年,第三届国际数学和科学研讨会上,研究人员从38个国家中搜集了一组八年级学生的学习数据进行研究[1]。结果显示,美国的学生水平仅仅排在第19位。这样的结论在全世界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


数据分析家揭开了关于分层式教学的事实:在关于学生成绩变化幅度的调查中,美国是所有国家中学生平均成绩差异最大的国家,这也就表明了美国的分层教育程度最高[2]。学生平均成绩最高的是韩国,而韩国的分层教育程度最低,该国基本上采用的是混合教学模式。


在美国,学生成绩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有着密切关联,这也正是导致美国学校盛行分层式教学的原因。第二届国际数学和科学研讨会在1982—1984年间得到的调查数据同样也表明学生平均成绩高的国家都不采用分层式教学,而学生平均成绩低的国家却采用这种模式,因而专家们才得出了这样的分析结论。


有些人认为,美国想在教育阶段早期就挑选出成绩好、天赋高的学生。但是这样的方式存在严重的缺陷,比如当学生处于不同成长阶段,难以正确评估其客观水平,以及造成了学校教育的高度不平等化等问题,这已经被国际教育研究成果印证。


日本的教育模式则恰恰相反,日本教育推行的观点是让所有学生都能取得好成绩。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老师在讲稍微复杂的数学问题之前会对讲课效果做一个预判。对西方国家这种将学生以能力来划分优等和劣等的教育方式,日本教育界通常会大惑不解。正如George Mason和George Bracey教授所说:


在日本流传着这样一种强烈共识,那就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当中,学生之间不许进行学习能力和天赋能力的比较,也不被鼓励参加任何形式的课外补习班或者跳级。尽管在客观上每个人的天赋和能力造就了彼此之间的不平等,但日本的老师和学生家长非常担心,分层式教学将会进一步加剧学生的自我形象、社会地位以及学术竞争所带来的诸多不利影响。[3]


英国采用了一套公开的学习能力评估体系,这套体系要比美国的教育评价体系对成绩差的学生要求更为苛刻。在英国,学生依据成绩被分为不同的层级,我对第一级(最高)到第八级(最低)做了全方位研究。


其实我对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被划分为低层级并不感到惊讶,部分是因为他们主动选择去完成最低级别的作业任务,当然还有部分原因是,有些学生已经知道自己被划分为低层级,被贴上了成绩差的标签而选择了自我放弃学习。对于第二级以下的学生来说,这种情况更为普遍。


令人感到吃惊的是,即使是第一级的学生,也就是那些成绩最好的学生,同样也不适应分层式教学,成绩优异的学生在优秀学生群体里会感到更大的压力。这些优秀学生有时会觉得课堂上的讲课进程过快,而他们却不好意思说出来,导致无法跟进并理解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的内容,这样他们就开始逐渐倦怠以至于厌烦上数学课。


其实成绩优异的学生本应该对数学知识有着很好的理解,相反,他们对数学学习感到无形的压力以及信心不足。在开展分层式教学的三年后,学生的考试成绩要明显低于未分层时。

......

分层式教学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已经超越了学校的范畴,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未来,这种形式的影响是深远的。研究者们发现,在英国,有88%的学生从4岁就开始接受能力分层教学,直至自己最终完成学业,他们所在的能力层级始终未变。[12]

这是我所发现的一项最令人胆寒的统计数据。


事实上就是,学生的未来早在他们幼年时期就被分层式教学定格了,这种教育模式打乱了学校的工作,并且排斥任何有利于学生成长和学习的教育方法。由于孩子的成长速度不同,他们会在人生的不同成长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兴趣方向以及性格特点。而在美国,像这样的教育决策在学生的中学时期就已经确定下来了,学校很可能在学生展现出自己的能力之前就已经对他们的潜力下定论了。


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为孩子搭建起一种激励性的学习环境,这样的环境能够促使学生的兴趣得以激发和培养,从而也就便于老师在学生成长的不同阶段发现他们的兴趣所在,以便进一步培养、开发他们的潜能。



我有很多想说的话,但权衡之下还是都删掉了,只能说教育这件事差异太大情况也太复杂,而且人的很多行为都是受选拔和激励机制驱动的,中高考的激烈竞争的现实短期内不会有太大改变,在目前的大环境下,估计这样的争论不会是孤案,谁说这背后,不是满满的无奈呢。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不知道大家看完这两篇有什么样的感受?欢迎在评论里分享自己的看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